<p> 商月楹耸着肩轻笑几声,不再戏弄春桃,自顾往寺里去。<br />
今日算不得烈日,绿荫匝地,往歇山顶映照的阴影下走,更觉凉爽。<br />
既已进了寺庙,当先便是前往正殿,烧香拜佛,送罢虔诚之意。<br />
再拐门出来,春桃领了斋食,找沙弥要了间临时落脚的屋子,敞着门,与小郎君一道用着。<br />
期间亦不忘拉着元澄坐下同用。<br />
挑了道素三鲜往嘴里送,商月楹睇一眼元澄,忽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元澄啊,你先前与我讲,你与元青从前住在山脚下,不知那山,离此处远不远?”<br />
元澄不明白她因何问及,却还是老实答道:“不算远,那是座孤山,我的意思是,那座山除开我家,就没有旁的人家了。”<br />
商月楹点点头,“你讲你爹娘去得早,你与元青又一并参军,是不是许久没回去了?”<br />
“这样瞧我做什么?”她笑一笑,“我没别的意思,你既是伺候我,便说是我的身边人,从前出行多是套车,今日我骑马,你也骑马,既离你家不远,又无旁的事,不若待会回去看看?”<br />
元澄怔松之下,没说甚么,大约是有些想家,到底点了点脑袋,旋即埋首在小碗里咀嚼斋饭,一顿饭用罢,再不曾抬头。<br />
用过午膳,春桃兴冲冲领着商月楹去瞧大片开着的绣球,一会摘一朵往鬓边放,一会捻着花瓣含在唇间,二人巧笑嫣兮,好一阵快活。<br />
未时半刻,商月楹笑吟吟跨过寺庙门槛,寻了马,回首与春桃道:“你再与我同乘一匹,往元澄家去的路我不晓得走,要他带路,不会骑得太快,保证不叫你脑袋发晕,如何?”<br />
春桃本也不愿与男子同乘,当即应下,“好!”<br />
下了山,元澄在前头带路,两匹马一前一后驶离官道,约莫半个时辰,复又抵达另一座山脚。<br />
辗转绕过蜿蜒小路,一间荒废许久的屋子映入眼帘。<br />
元澄不大好意思,清隽的脸上闪过赧色,推开栅栏,有些生疏地撬开房门,当即扑了满鼻的灰。<br />
半晌,才见他旋身笑笑,“叫夫人笑话,我爹娘生前讲,他们如若病死了,便叫我与兄长烧了二人的尸身,将骨灰从山顶撒下去,没了爹娘要祭拜,这么些年,我与兄长也没回来过。”<br />
言语甫落,他将门又推开些,清扫一番经年积攒的灰尘后,方请商月楹进屋落座。<br />
猎户的屋子简单,除却简单歇息的寝屋,便只剩一间用来搁置武器的仓屋。<br />
见商月楹四下打量,元澄亦有些出神。<br />
稍刻,起身推开那间仓屋,捡了两支粗糙的箭矢出来,“这箭,还是老头生前做的呢,不过不是用来打猎的,这一块只住了我们一家,附近山脚下的猎户大约是觉着我们一家好欺负,总爱牵着鬣犬过来滋事。”<br />
“有时兄长跟老头上山打猎,我在家陪阿娘,老头便教我用这些箭吓唬来滋事的人。”<br />
他晃动箭矢,咧嘴一笑,“倒也没出过差错。”<br />
商月楹接过箭矢,托腮瞧着,守着礼,不便去追问他双亲因何病逝世,便另外岔了个话来讲,“你与元青瞧着也人高马大,朝廷并无强硬征兵,你二人是如何想到往军营里去的?”<br />
元澄掀袍而坐,挠挠脑袋,“也没别的,我与兄长打猎都习惯了,城里只招小厮,多是些端茶递水的活,兄长觉得无趣,那日进城刚好瞧见征兵令,便也没多想,一股脑就扎进去了。”<br />
许是话匣打开,元澄悄悄瞄一眼商月楹,清清嗓,道:“我与兄长运气也好呢,方进军营没多久,就遇见了大人。”<br />
商月楹把玩箭矢的动作一顿,轻轻嗯了一声。<br />
商月楹提议他回来瞧瞧,他的确心内感慨万千,一时万分感激于她,忆起她与大人仍在冷战,元澄当即想了个主意。<br />
多在她跟前提提大人,多与她提提大人年少时的事迹。<br />
嘿嘿,只盼着今日回府,大人再往花韵阁去,夫人能再给大人一次机会。<br />
这样好的夫人,那样好的大人,兄长嘴笨不晓得撮合,他元澄可机灵着!<br />
当即,元澄挑了些如何与薛瞻初识、如何见薛瞻一步步走军营中心,又如何在战前临危不乱的琐事告知商月楹。<br />
但说这讲着讲着,估摸着就过了申时。<br />
外头草丛里有细碎声响,商月楹忙伸出一根手指示意元澄停下,悄悄竖起耳朵,同时悄然起身,往门槛处靠近。<br />
稍刻,她旋身轻笑,小声道:“是只小灰兔。”<br />
元澄眨眨眼,用气声问:“夫人要抓来么?”<br />
却说草丛匆匆摇摆,灰兔敏捷往深处一跳,再不见踪迹。<br />
出来一趟,兜转到了此处,商月楹觉着心情畅快许多,当即摆摆手,“已经溜走了,不早了,先回城吧,改日与元青讲,没事就回来瞧瞧,这到底是你二人生活多年的屋子,别真叫它荒废了。”<br />
元澄心内淌过一丝暖,连着‘欸’了几声,匆匆应下。<br />
.<br />
顾虑着春桃,抬眼又感受凉风扑面,商月楹便揽了春桃上马,与元澄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回了城。<br />
跨马进城,已是过酉时末。<br />
沿街铺子都掌起了灯,开始做夜间的生意。<br />
一连跨马坐了许久,商月楹腿根发麻,遂翻身下马,牵马徐行。<br />
行至一处茶摊,闻声茶客要了碗梅子饮,商月楹立时停步,笑眯眯将马儿交给元澄,领着春桃钻进茶摊里,也要碗梅子饮。<br />
汴京在天子脚下,夜里做生意的不光只有商铺,小摊亦是如此。<br />
半碗梅子饮入肚,商月楹稍稍眯眸,转首与春桃道:“还是外头卖的好喝,也不知里头加了些什么。”<br />
春桃搭腔:“好喝是好喝,郎君莫要多喝,到底不大干净,免得闹肚子。”<br />
商月楹乜她一眼,方要启唇,却有更响一把嗓音将她盖过去。<br />
是把女声,不耐惊叫了一声。<br />
茶摊对面,当先有个锦袍男子,跨出一条腿踩在石阶上,一手持扇扇风,一手抵着墙,“九娘,莫不是吓着了?我方才不过就那么提一嘴,莫要放在心上,你生得如此好,我才舍不得呢。”<br />
细了瞧,他立在猪肉摊前,眸底厌恶,面上却含笑,正歪着脑袋与猪肉摊前的女子讲话。<br />
女子未垂着眼眉,只顾剁着猪骨,神情淡然用油纸一包,递给做她生意的客人。<br />
春桃与商月楹贴耳道:“荣妈妈讲,现下肉价有些贵,坊市便有一些人会挑了夜间出来买肉哩,讲是会便宜几个钱。”<br />
商月楹一霎了然,可再去瞧那排队买肉的客人,多是些男子,便是那启声的男子,手中亦没揣油纸包,却占了她身旁的位置站着。<br />
正好奇着,却听茶摊老板暗暗叹气,“又来,又来,这郎君真是搅得连我的生意都不好做。”<br />
与老板离得近的茶客不明所以,只当个热闹瞧,问道:“老板何出此言,那人是谁?那卖猪肉的女子又是谁?”<br />
茶摊老板偏目窥一眼那头,重沏一壶茶,三两步走了过去,“她叫朱九娘,与我一样,都租了这条街的摊位,我在此处做了三年的生意,她比我晚些,只做了两年生意。”<br />
替茶客斟满杯盏,他又道:“她旁边那个姓李,汴京姓李的多了去了,可你瞧他满身富贵,连身后小厮穿的料子都比你我好,你便猜猜<br />
,他这个李是哪家?”<br />
茶客惊呼一声,忙掩了唇,压低声音问道:“莫不是金玉巷那个李家?”<br />
商月楹一霎眯起眼,歪了一侧耳朵去听。<br />
金玉巷,李家,那可是皇后母族。<br />
茶摊老板忙摆手,“哎哟,哪能是那个李家,那样宗室的大人物怎么会日日来个猪肉摊前,他叫李鸪,虽不是出自那个李家,却也有些亲戚关系。”<br />
细细听茶摊老板一讲,商月楹才听明白,这李鸪的父亲,出自李家分支,与李皇后乃表姐弟,这李鸪,便是李皇后的表侄。<br />
她再侧首去瞧那李鸪,见他如狼似虎的目光毫不遮掩,盯着朱九娘两个浑圆的胸。<br />
正瞧着,茶摊老板的话又传进耳里,“你不晓得,这李鸪瞧着正经,背地里却不干人事哟,这条街已有许多如朱九娘那般有些颜色的娘子都遭他轻薄亵渎,只这朱九娘还不曾扔他一个眼神。”<br />
“他仗着自个有些关系,也不曾威逼利诱,只暗暗与那些娘子交代,待他日后成家娶妻,定纳其进门,做快活的姨太太,就这般讲,还真有些娘子听信他的浑话。”<br />
“九娘没有父母,却生得好颜色,这条街的汉子被家里的媳妇使唤出来买肉,都爱来她这买。”<br />
“九娘去年被这李鸪瞧上,便时常来此处寻她,哪怕九娘不给一个眼神给她,他也乐得过来。”<br />
说到这,茶摊老板又一转话锋,叹道:“只是他声势浩大,自个做事,还不许旁人瞧,头先几个在我这饮茶的客人,就是因为多瞧了几眼,便被他身旁的小厮捉去打了几拳,如此下来,连带着我的生意都落败许多。”</p>
今日算不得烈日,绿荫匝地,往歇山顶映照的阴影下走,更觉凉爽。<br />
既已进了寺庙,当先便是前往正殿,烧香拜佛,送罢虔诚之意。<br />
再拐门出来,春桃领了斋食,找沙弥要了间临时落脚的屋子,敞着门,与小郎君一道用着。<br />
期间亦不忘拉着元澄坐下同用。<br />
挑了道素三鲜往嘴里送,商月楹睇一眼元澄,忽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元澄啊,你先前与我讲,你与元青从前住在山脚下,不知那山,离此处远不远?”<br />
元澄不明白她因何问及,却还是老实答道:“不算远,那是座孤山,我的意思是,那座山除开我家,就没有旁的人家了。”<br />
商月楹点点头,“你讲你爹娘去得早,你与元青又一并参军,是不是许久没回去了?”<br />
“这样瞧我做什么?”她笑一笑,“我没别的意思,你既是伺候我,便说是我的身边人,从前出行多是套车,今日我骑马,你也骑马,既离你家不远,又无旁的事,不若待会回去看看?”<br />
元澄怔松之下,没说甚么,大约是有些想家,到底点了点脑袋,旋即埋首在小碗里咀嚼斋饭,一顿饭用罢,再不曾抬头。<br />
用过午膳,春桃兴冲冲领着商月楹去瞧大片开着的绣球,一会摘一朵往鬓边放,一会捻着花瓣含在唇间,二人巧笑嫣兮,好一阵快活。<br />
未时半刻,商月楹笑吟吟跨过寺庙门槛,寻了马,回首与春桃道:“你再与我同乘一匹,往元澄家去的路我不晓得走,要他带路,不会骑得太快,保证不叫你脑袋发晕,如何?”<br />
春桃本也不愿与男子同乘,当即应下,“好!”<br />
下了山,元澄在前头带路,两匹马一前一后驶离官道,约莫半个时辰,复又抵达另一座山脚。<br />
辗转绕过蜿蜒小路,一间荒废许久的屋子映入眼帘。<br />
元澄不大好意思,清隽的脸上闪过赧色,推开栅栏,有些生疏地撬开房门,当即扑了满鼻的灰。<br />
半晌,才见他旋身笑笑,“叫夫人笑话,我爹娘生前讲,他们如若病死了,便叫我与兄长烧了二人的尸身,将骨灰从山顶撒下去,没了爹娘要祭拜,这么些年,我与兄长也没回来过。”<br />
言语甫落,他将门又推开些,清扫一番经年积攒的灰尘后,方请商月楹进屋落座。<br />
猎户的屋子简单,除却简单歇息的寝屋,便只剩一间用来搁置武器的仓屋。<br />
见商月楹四下打量,元澄亦有些出神。<br />
稍刻,起身推开那间仓屋,捡了两支粗糙的箭矢出来,“这箭,还是老头生前做的呢,不过不是用来打猎的,这一块只住了我们一家,附近山脚下的猎户大约是觉着我们一家好欺负,总爱牵着鬣犬过来滋事。”<br />
“有时兄长跟老头上山打猎,我在家陪阿娘,老头便教我用这些箭吓唬来滋事的人。”<br />
他晃动箭矢,咧嘴一笑,“倒也没出过差错。”<br />
商月楹接过箭矢,托腮瞧着,守着礼,不便去追问他双亲因何病逝世,便另外岔了个话来讲,“你与元青瞧着也人高马大,朝廷并无强硬征兵,你二人是如何想到往军营里去的?”<br />
元澄掀袍而坐,挠挠脑袋,“也没别的,我与兄长打猎都习惯了,城里只招小厮,多是些端茶递水的活,兄长觉得无趣,那日进城刚好瞧见征兵令,便也没多想,一股脑就扎进去了。”<br />
许是话匣打开,元澄悄悄瞄一眼商月楹,清清嗓,道:“我与兄长运气也好呢,方进军营没多久,就遇见了大人。”<br />
商月楹把玩箭矢的动作一顿,轻轻嗯了一声。<br />
商月楹提议他回来瞧瞧,他的确心内感慨万千,一时万分感激于她,忆起她与大人仍在冷战,元澄当即想了个主意。<br />
多在她跟前提提大人,多与她提提大人年少时的事迹。<br />
嘿嘿,只盼着今日回府,大人再往花韵阁去,夫人能再给大人一次机会。<br />
这样好的夫人,那样好的大人,兄长嘴笨不晓得撮合,他元澄可机灵着!<br />
当即,元澄挑了些如何与薛瞻初识、如何见薛瞻一步步走军营中心,又如何在战前临危不乱的琐事告知商月楹。<br />
但说这讲着讲着,估摸着就过了申时。<br />
外头草丛里有细碎声响,商月楹忙伸出一根手指示意元澄停下,悄悄竖起耳朵,同时悄然起身,往门槛处靠近。<br />
稍刻,她旋身轻笑,小声道:“是只小灰兔。”<br />
元澄眨眨眼,用气声问:“夫人要抓来么?”<br />
却说草丛匆匆摇摆,灰兔敏捷往深处一跳,再不见踪迹。<br />
出来一趟,兜转到了此处,商月楹觉着心情畅快许多,当即摆摆手,“已经溜走了,不早了,先回城吧,改日与元青讲,没事就回来瞧瞧,这到底是你二人生活多年的屋子,别真叫它荒废了。”<br />
元澄心内淌过一丝暖,连着‘欸’了几声,匆匆应下。<br />
.<br />
顾虑着春桃,抬眼又感受凉风扑面,商月楹便揽了春桃上马,与元澄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回了城。<br />
跨马进城,已是过酉时末。<br />
沿街铺子都掌起了灯,开始做夜间的生意。<br />
一连跨马坐了许久,商月楹腿根发麻,遂翻身下马,牵马徐行。<br />
行至一处茶摊,闻声茶客要了碗梅子饮,商月楹立时停步,笑眯眯将马儿交给元澄,领着春桃钻进茶摊里,也要碗梅子饮。<br />
汴京在天子脚下,夜里做生意的不光只有商铺,小摊亦是如此。<br />
半碗梅子饮入肚,商月楹稍稍眯眸,转首与春桃道:“还是外头卖的好喝,也不知里头加了些什么。”<br />
春桃搭腔:“好喝是好喝,郎君莫要多喝,到底不大干净,免得闹肚子。”<br />
商月楹乜她一眼,方要启唇,却有更响一把嗓音将她盖过去。<br />
是把女声,不耐惊叫了一声。<br />
茶摊对面,当先有个锦袍男子,跨出一条腿踩在石阶上,一手持扇扇风,一手抵着墙,“九娘,莫不是吓着了?我方才不过就那么提一嘴,莫要放在心上,你生得如此好,我才舍不得呢。”<br />
细了瞧,他立在猪肉摊前,眸底厌恶,面上却含笑,正歪着脑袋与猪肉摊前的女子讲话。<br />
女子未垂着眼眉,只顾剁着猪骨,神情淡然用油纸一包,递给做她生意的客人。<br />
春桃与商月楹贴耳道:“荣妈妈讲,现下肉价有些贵,坊市便有一些人会挑了夜间出来买肉哩,讲是会便宜几个钱。”<br />
商月楹一霎了然,可再去瞧那排队买肉的客人,多是些男子,便是那启声的男子,手中亦没揣油纸包,却占了她身旁的位置站着。<br />
正好奇着,却听茶摊老板暗暗叹气,“又来,又来,这郎君真是搅得连我的生意都不好做。”<br />
与老板离得近的茶客不明所以,只当个热闹瞧,问道:“老板何出此言,那人是谁?那卖猪肉的女子又是谁?”<br />
茶摊老板偏目窥一眼那头,重沏一壶茶,三两步走了过去,“她叫朱九娘,与我一样,都租了这条街的摊位,我在此处做了三年的生意,她比我晚些,只做了两年生意。”<br />
替茶客斟满杯盏,他又道:“她旁边那个姓李,汴京姓李的多了去了,可你瞧他满身富贵,连身后小厮穿的料子都比你我好,你便猜猜<br />
,他这个李是哪家?”<br />
茶客惊呼一声,忙掩了唇,压低声音问道:“莫不是金玉巷那个李家?”<br />
商月楹一霎眯起眼,歪了一侧耳朵去听。<br />
金玉巷,李家,那可是皇后母族。<br />
茶摊老板忙摆手,“哎哟,哪能是那个李家,那样宗室的大人物怎么会日日来个猪肉摊前,他叫李鸪,虽不是出自那个李家,却也有些亲戚关系。”<br />
细细听茶摊老板一讲,商月楹才听明白,这李鸪的父亲,出自李家分支,与李皇后乃表姐弟,这李鸪,便是李皇后的表侄。<br />
她再侧首去瞧那李鸪,见他如狼似虎的目光毫不遮掩,盯着朱九娘两个浑圆的胸。<br />
正瞧着,茶摊老板的话又传进耳里,“你不晓得,这李鸪瞧着正经,背地里却不干人事哟,这条街已有许多如朱九娘那般有些颜色的娘子都遭他轻薄亵渎,只这朱九娘还不曾扔他一个眼神。”<br />
“他仗着自个有些关系,也不曾威逼利诱,只暗暗与那些娘子交代,待他日后成家娶妻,定纳其进门,做快活的姨太太,就这般讲,还真有些娘子听信他的浑话。”<br />
“九娘没有父母,却生得好颜色,这条街的汉子被家里的媳妇使唤出来买肉,都爱来她这买。”<br />
“九娘去年被这李鸪瞧上,便时常来此处寻她,哪怕九娘不给一个眼神给她,他也乐得过来。”<br />
说到这,茶摊老板又一转话锋,叹道:“只是他声势浩大,自个做事,还不许旁人瞧,头先几个在我这饮茶的客人,就是因为多瞧了几眼,便被他身旁的小厮捉去打了几拳,如此下来,连带着我的生意都落败许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