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n\t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br /><br />佛寺名下的良田,竟然占了西华城的五分之一!整整五百亩地!<br /><br />这其中,朝廷分的只有一百亩,剩下的四百亩,全是侵吞别人的。<br /><br />吞了这么多土地,为迷惑百姓,每年把最糙的粮食熬成稀粥分几天,竟然就让百姓感恩戴德,真是,愚昧。<br /><br />既然愚昧,就从明智开始。<br /><br />空了的明水寺就改成了私塾。<br /><br />霍长安请了三个教书先生,公费教孩童读书,态度端正,成绩好的还会发纸墨笔砚。<br /><br />第一堂课教的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br /><br />安排完了佛寺,就是那五百亩土地的分属问题。<br /><br />这些地,要全部分到百姓手里。<br /><br />要说了解,还得是当地官员了解百姓的情况,可有郡守在前,当地县令又怎么是个好的。<br /><br />但现在无人可用,霍长安也不能全撸掉,他犯了愁。<br /><br />这地,该怎么分呢?<br /><br />“当年,我要是听宋县丞的话就好了。”一个百姓愁眉苦脸的和同伴走在街上。<br /><br />“就是没接回那个孽障,家里的名声也毁了。要是当年听宋县丞的话,没送她去选什么破神侍,今日也不会被人戳脊梁骨。<br /><br />丢人啊!”<br /><br />“是啊!宋县丞才是真正为咱们着想的好官,可惜……哎!”<br /><br />可惜什么,那人没说,但想来结果不好。<br /><br />霍长安招手让人去查。<br /><br />很快他们回来禀告打听到的事。<br /><br />“宋兆伦是本地人,乾元一四年进士,据百姓讲,西华城县令本该是他坐,但是现在的县令给郡守递了银子,所以宋兆伦做了县丞。”<br /><br />“五年前,明水寺第一次举行神女大选,他曾极力反对,但人微言轻,无人理会。<br /><br />之后他挨家挨户奉劝百姓,也有人相信他,听劝。<br /><br />但是过了几日,他就出了意外。<br /><br />说是夜里喝酒失足落进了河里,差点淹死,幸好被一个夜里蹲大鱼的渔夫捞了起来。<br /><br />可因为在河里碰伤了头,人傻了!自然也做不了县丞了。<br /><br />他家就一个五十岁的老娘,母子俩相依为命。<br /><br />百姓说,傻的透透的,有时候被他娘一打,就跑走几天不见人影。<br /><br />这么些年,西水城的人都快把他忘干净了。<br /><br />这明水寺一倒,倒是又想起人家来了。”<br /><br />这样听着,宋兆伦确实没有与恶人同流合污,那意外恐怕也是遭人所害。<br /><br />这样正义的官员,不该沦落到如此下场。<br /><br />霍长安打听了宋兆伦居住的村落,让人买了些吃的,就过去了。<br /><br />他住的村子,位于山脚,只有四五十户,很是贫穷,以所靠的山命名,叫翠屏村。<br /><br />村里有田地的不多,基本就是靠山吃饭。<br /><br />霍长安穿了一身便服,骑着马到了村口,之后下马步行进村。<br /><br />村里碰到人,他就打听宋家的位置,顺便聊几句。<br /><br />村民对他很警惕,不怎么谈论宋兆伦,都说一个傻子而已,都混到吃猪食了,还来找他干什么。<br /><br />直到碰到一个走路都费劲的老妪。<br /><br />霍长安说自己是来请刘兆伦回县衙做事的。<br /><br />“做不了喽!”<br /><br />从老婆婆嘴里,他又知道很多事。<br /><br />宋兆伦当年能考上进士可不容易,从小家穷,他是跟着一个老秀才学的学问,一连十几年,给老秀才家砍柴挑水。<br /><br />后面他考中了秀才,有员外爷看中他,让他做上门女婿,他不干,宁愿在镇上酒楼做账房,给人写书信,抄书赚钱继续买书读。<br /><br />去京城赶考的时候,全村人都给凑了吃的,穿的和银子。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