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p> “是!”<br />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br />
媒婆不解。<br />
“我一辈子没什么本事,也没给孩子攒下什么家业。”<br />
秦业不能不为女儿争取一些东西,“可卿嫁入贾家,那她将来的妯娌们,在身份上恐怕都会比她高。”<br />
太子的亲生女儿怎么能被人比下去?<br />
“她们的嫁妆也一定会比她多。”<br />
秦业生怕族里再反对,加快语速道:“但是我的女儿,我不想她被别人比下去,所以在聘礼方面,我希望贾家能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这些聘礼,我秦业一分不取,尽会写入女儿的嫁妆里。<br />
麻烦您跑个腿,先去问问,若同意,这婚事就成了,若不同意……”<br />
“我们再商量!”<br />
秦家族长生怕这婚事,马上被秦业弄黄了,忙加了一句。<br />
“这……”<br />
媒婆没想到这家的心这么大。<br />
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br />
她做媒至今,还没遇到这样的。<br />
她看看秦业,再看看秦家的一众人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族长又说话了,“对了,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好歹也要问下可卿的意思。”<br />
媒婆都迟疑了,贾家那边……,族长不敢抱希望。<br />
所以这条件还是让可卿自己反对吧!<br />
“族长爷爷,不用问了,我听我爹的。”<br />
秦可卿的声音从里屋传来,“麻烦胡妈妈,往贾家走一趟。”<br />
父亲卫护她的心,她不仅听到了,也感受到了。<br />
贾家同意,她一定做个好媳妇,孝敬祖母、公婆,照顾一家。<br />
不同意……,那就再说不同意的。<br />
哪怕会有遗憾呢,她也愿意听从父亲的。<br />
“成,我这就去问。”<br />
胡媒婆走得飞快。<br />
这两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朝她打听贾、秦两家的婚事。<br />
不说人人都塞好处,但大方的居多。<br />
真算起来,都够她在城郊买上几亩地了。<br />
胡媒婆很清楚,那些来打听的人里,十个倒有九个是希望两家婚事不成的。<br />
真要不成……<br />
肯定还会有好多人朝她打听。<br />
于是,没过多久,沈柠就见到跟着尤氏过来的媒婆。<br />
万两白银的聘礼……<br />
嘶~<br />
西府迎春、宝玉他们的嫁、娶银子都只在三千两。<br />
蓉哥儿一个当侄子的……<br />
“这是秦大人提的?”<br />
沈柠好奇。<br />
“是!”<br />
胡媒婆忙把在尤氏面前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最后秦家族长说问秦姑娘的意见,秦姑娘说,她听她爹的。”<br />
这姑娘娶回家,以后恐怕会把婆家的东西往娘家搬。<br />
换成平常人家,胡媒婆肯定要劝一劝。<br />
但这两家……,她决定只作那个跑腿传话的。<br />
“尤氏,这是你媳妇,你怎么看?”<br />
沈柠没管媒婆,反而问起了尤氏。<br />
“我听母亲的。”<br />
尤氏笑。<br />
“别光听我的呀!我现在听你的。”<br />
不过是提早给一份财产。<br />
尤氏她都给了,更何况秦可卿了。<br />
沈柠早和贾珍私下商量过,待她嫁过来,就把皇家那天赏下的财物划到她的名下。<br />
长房长孙媳妇,束手束脚的,没点财物傍身,那肯定不行。<br />
所以沈柠还打算把婆婆当年给的庄子,也划一个给秦可卿。<br />
但尤氏是当家奶奶,秦可卿在名义上是她媳妇,不管什么时候,沈柠都要先维护她的体面。<br />
“听我的,那就给嘛!”<br />
尤氏笑,“可卿是个好孩子,她要做我们贾家的长房长媳,当然不能被人看低了去。”说到这里,她的笑容加盛,“不要说她是嫁进来,就算嫁给别人家,这份嫁妆,我们家也会给的。”<br />
太上皇那天还因为秦可卿赏下了不少东西呢。<br />
就算不赏……,只凭她救了婆婆一命,贾家给她一份嫁妆也没啥。<br />
尤氏自己是高嫁进来的,深知没有嫁妆的苦楚。<br />
这大宅院,有银子没银子,那真的完全不一样。<br />
有了婆婆给的财产,再加上和婆婆合作的烤鸭店生意火爆,如今的尤氏还真不在乎给媳妇做的那点脸。<br />
“这样,公中出秦家要的聘礼,我私人再拿八百两银子给她做压箱底。”<br />
“你出八百两?”<br />
沈柠眨了眨眼睛,“你这啥意思?是想我这婆婆再给你媳妇出更多的压箱底?”<br />
“哈哈!”<br />
尤氏被逗笑了,“瞧您说的,我媳妇不是您孙媳妇吗?母亲,您就说,您给多少吧?”<br />
胡媒婆:“……”<br />
饶是见多识广,也被这婆媳两个的骚操作给惊呆了。<br />
作媒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这样的。<br />
不对,这满天下,也没几家这样的。<br />
就算那厚道的,要给媳妇作脸,聘礼上多给些,几百、上千两不得了了。<br />
这不争不吵,一下子给万两银子的聘礼不算,还要另外再给压箱银?<br />
今天的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吗?<br />
还是她进来的方式不对?<br />
更或者,是她在做梦?<br />
胡媒婆的眼睛在沈柠和外面的阳光处转了转,就听人家道:“那我就出一千两百两吧!凑个整。”<br />
从宁国府出来,她还很有些恍惚。<br />
来时感觉绝不可能的事,就这么办成了?<br />
“快,去秦家。”<br />
坐上马车,她偷偷掐了下自己的大腿。<br />
哎呀呀~<br />
是真的。<br />
胡媒婆连忙给自己揉了揉。<br />
真是怪不得人人都盯宁国府。<br />
瞧瞧人家婆媳相处得多好。<br />
现在谁再跟她说尤大奶奶小家子气,她定然啐他一口。<br />
这虽是继婆婆,可只凭人家大气的给那么多,那就是绝世好婆婆。<br />
别说什么聘礼要带回贾家。<br />
既然记成了嫁妆,那就是秦氏的私产。<br />
私产和公产,完全是两回事啊!<br />
她满脸堆笑的去给秦家报喜时,秦家一众族人也全都惊呆了。<br />
这是真给?<br />
几个老头子的眼神在彼此交换。<br />
秦业一看,就知道他们又在盘算女儿的东西了。<br />
忙道:“贾家大义!”<br />
老头朝贾家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那就麻烦胡媒婆你,把聘礼全都写进嫁妆的事,记录在案。”<br />
“自然!”<br />
胡媒婆也是见多识广的。<br />
连忙点头笑道:“这样的媒,我生平第一次做,自会记录在案。”<br />
从此以后,她也算媒婆界的第一人了。<br />
胡媒婆恨不能宣扬的全天下皆知。<br />
她人脉甚广,再加上贾、秦两家的婚事本就受人关注,不过半天功夫,京城各茶馆、酒楼等消息灵通的地方,全都在说这一桩奇事。<br />
万两白银呢。<br />
这得置多少嫁妆啊?<br />
嫁王府都足够了。<br />
贾家真是太大方了。<br />
不对,贾家对媳妇真是太好了。<br />
也不对,是宁国府对媳妇太好了。<br />
想想贾敬被沈氏搜的一丝儿不剩,要靠挑粪过活,好些人的心情就异常复杂。<br />
这女人当家……<br />
好些人想说不行。<br />
但是话到嘴边,想想自家闺女,又只能咽下去。<br />
各家早就看好蓉哥儿,却没抢到他作女婿的夫人们,恨不能捶胸顿足。<br />
早知道那天的灯会,无论如何也得带女儿去啊!<br />
可恨,就那么白白便宜一个五品小官的养女了。<br />
她们在家里伤心难过,后悔不迭时,却不知道,此时的寿康宫,听完暗卫的汇报,太上皇坐在那里,也是半天没出声。<br />
直到汇报的暗卫悄悄抬头,太上皇才抬抬手,“你们干得不错,秦家那边,多照看着些。”<br />
如今孙女也被人注意到了。<br />
老头子怕别人因为贾蓉,朝孙女下暗手。<br />
“待他们成婚,这差事就算完成了。”<br />
太上皇心中感慨的很。<br />
果然还得是贾家得他心啊。<br />
瞧瞧这事办得多敞亮。<br />
他的太子……<br />
太上皇忍不住起身,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平复心境。<br />
太子可以放心了。<br />
他一直很喜欢贾家。<br />
如今他的女儿,嫁进了贾家。<br />
有沈氏在,这一辈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了。<br />
再也不会有人欺负她。<br />
第175章 捷报<br />
荣国府,听到外面有关贾家的八卦,贾母也有好半天反应不过来。<br />
虽然长房长孙媳在很多方面,确实应该拿强些,可是这自家给出嫁妆,还给出压箱银……<br />
西府这边宝玉他们的嫁、娶银子都只有三千两呢,沈氏和尤氏这样干,是要跟她说东府比西府富贵多了吗?<br />
贾母知道,东府因为人少,唯一有点败家的珍儿又被看住了,再加上只有嫁进去的媳妇,没有嫁出去的姑娘,这两代下来的就是比这边有钱,可是她俩这样干,怎么就让她这么不是滋味呢?</p>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br />
媒婆不解。<br />
“我一辈子没什么本事,也没给孩子攒下什么家业。”<br />
秦业不能不为女儿争取一些东西,“可卿嫁入贾家,那她将来的妯娌们,在身份上恐怕都会比她高。”<br />
太子的亲生女儿怎么能被人比下去?<br />
“她们的嫁妆也一定会比她多。”<br />
秦业生怕族里再反对,加快语速道:“但是我的女儿,我不想她被别人比下去,所以在聘礼方面,我希望贾家能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这些聘礼,我秦业一分不取,尽会写入女儿的嫁妆里。<br />
麻烦您跑个腿,先去问问,若同意,这婚事就成了,若不同意……”<br />
“我们再商量!”<br />
秦家族长生怕这婚事,马上被秦业弄黄了,忙加了一句。<br />
“这……”<br />
媒婆没想到这家的心这么大。<br />
置办万两银子的聘礼……<br />
她做媒至今,还没遇到这样的。<br />
她看看秦业,再看看秦家的一众人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族长又说话了,“对了,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好歹也要问下可卿的意思。”<br />
媒婆都迟疑了,贾家那边……,族长不敢抱希望。<br />
所以这条件还是让可卿自己反对吧!<br />
“族长爷爷,不用问了,我听我爹的。”<br />
秦可卿的声音从里屋传来,“麻烦胡妈妈,往贾家走一趟。”<br />
父亲卫护她的心,她不仅听到了,也感受到了。<br />
贾家同意,她一定做个好媳妇,孝敬祖母、公婆,照顾一家。<br />
不同意……,那就再说不同意的。<br />
哪怕会有遗憾呢,她也愿意听从父亲的。<br />
“成,我这就去问。”<br />
胡媒婆走得飞快。<br />
这两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朝她打听贾、秦两家的婚事。<br />
不说人人都塞好处,但大方的居多。<br />
真算起来,都够她在城郊买上几亩地了。<br />
胡媒婆很清楚,那些来打听的人里,十个倒有九个是希望两家婚事不成的。<br />
真要不成……<br />
肯定还会有好多人朝她打听。<br />
于是,没过多久,沈柠就见到跟着尤氏过来的媒婆。<br />
万两白银的聘礼……<br />
嘶~<br />
西府迎春、宝玉他们的嫁、娶银子都只在三千两。<br />
蓉哥儿一个当侄子的……<br />
“这是秦大人提的?”<br />
沈柠好奇。<br />
“是!”<br />
胡媒婆忙把在尤氏面前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最后秦家族长说问秦姑娘的意见,秦姑娘说,她听她爹的。”<br />
这姑娘娶回家,以后恐怕会把婆家的东西往娘家搬。<br />
换成平常人家,胡媒婆肯定要劝一劝。<br />
但这两家……,她决定只作那个跑腿传话的。<br />
“尤氏,这是你媳妇,你怎么看?”<br />
沈柠没管媒婆,反而问起了尤氏。<br />
“我听母亲的。”<br />
尤氏笑。<br />
“别光听我的呀!我现在听你的。”<br />
不过是提早给一份财产。<br />
尤氏她都给了,更何况秦可卿了。<br />
沈柠早和贾珍私下商量过,待她嫁过来,就把皇家那天赏下的财物划到她的名下。<br />
长房长孙媳妇,束手束脚的,没点财物傍身,那肯定不行。<br />
所以沈柠还打算把婆婆当年给的庄子,也划一个给秦可卿。<br />
但尤氏是当家奶奶,秦可卿在名义上是她媳妇,不管什么时候,沈柠都要先维护她的体面。<br />
“听我的,那就给嘛!”<br />
尤氏笑,“可卿是个好孩子,她要做我们贾家的长房长媳,当然不能被人看低了去。”说到这里,她的笑容加盛,“不要说她是嫁进来,就算嫁给别人家,这份嫁妆,我们家也会给的。”<br />
太上皇那天还因为秦可卿赏下了不少东西呢。<br />
就算不赏……,只凭她救了婆婆一命,贾家给她一份嫁妆也没啥。<br />
尤氏自己是高嫁进来的,深知没有嫁妆的苦楚。<br />
这大宅院,有银子没银子,那真的完全不一样。<br />
有了婆婆给的财产,再加上和婆婆合作的烤鸭店生意火爆,如今的尤氏还真不在乎给媳妇做的那点脸。<br />
“这样,公中出秦家要的聘礼,我私人再拿八百两银子给她做压箱底。”<br />
“你出八百两?”<br />
沈柠眨了眨眼睛,“你这啥意思?是想我这婆婆再给你媳妇出更多的压箱底?”<br />
“哈哈!”<br />
尤氏被逗笑了,“瞧您说的,我媳妇不是您孙媳妇吗?母亲,您就说,您给多少吧?”<br />
胡媒婆:“……”<br />
饶是见多识广,也被这婆媳两个的骚操作给惊呆了。<br />
作媒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这样的。<br />
不对,这满天下,也没几家这样的。<br />
就算那厚道的,要给媳妇作脸,聘礼上多给些,几百、上千两不得了了。<br />
这不争不吵,一下子给万两银子的聘礼不算,还要另外再给压箱银?<br />
今天的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吗?<br />
还是她进来的方式不对?<br />
更或者,是她在做梦?<br />
胡媒婆的眼睛在沈柠和外面的阳光处转了转,就听人家道:“那我就出一千两百两吧!凑个整。”<br />
从宁国府出来,她还很有些恍惚。<br />
来时感觉绝不可能的事,就这么办成了?<br />
“快,去秦家。”<br />
坐上马车,她偷偷掐了下自己的大腿。<br />
哎呀呀~<br />
是真的。<br />
胡媒婆连忙给自己揉了揉。<br />
真是怪不得人人都盯宁国府。<br />
瞧瞧人家婆媳相处得多好。<br />
现在谁再跟她说尤大奶奶小家子气,她定然啐他一口。<br />
这虽是继婆婆,可只凭人家大气的给那么多,那就是绝世好婆婆。<br />
别说什么聘礼要带回贾家。<br />
既然记成了嫁妆,那就是秦氏的私产。<br />
私产和公产,完全是两回事啊!<br />
她满脸堆笑的去给秦家报喜时,秦家一众族人也全都惊呆了。<br />
这是真给?<br />
几个老头子的眼神在彼此交换。<br />
秦业一看,就知道他们又在盘算女儿的东西了。<br />
忙道:“贾家大义!”<br />
老头朝贾家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那就麻烦胡媒婆你,把聘礼全都写进嫁妆的事,记录在案。”<br />
“自然!”<br />
胡媒婆也是见多识广的。<br />
连忙点头笑道:“这样的媒,我生平第一次做,自会记录在案。”<br />
从此以后,她也算媒婆界的第一人了。<br />
胡媒婆恨不能宣扬的全天下皆知。<br />
她人脉甚广,再加上贾、秦两家的婚事本就受人关注,不过半天功夫,京城各茶馆、酒楼等消息灵通的地方,全都在说这一桩奇事。<br />
万两白银呢。<br />
这得置多少嫁妆啊?<br />
嫁王府都足够了。<br />
贾家真是太大方了。<br />
不对,贾家对媳妇真是太好了。<br />
也不对,是宁国府对媳妇太好了。<br />
想想贾敬被沈氏搜的一丝儿不剩,要靠挑粪过活,好些人的心情就异常复杂。<br />
这女人当家……<br />
好些人想说不行。<br />
但是话到嘴边,想想自家闺女,又只能咽下去。<br />
各家早就看好蓉哥儿,却没抢到他作女婿的夫人们,恨不能捶胸顿足。<br />
早知道那天的灯会,无论如何也得带女儿去啊!<br />
可恨,就那么白白便宜一个五品小官的养女了。<br />
她们在家里伤心难过,后悔不迭时,却不知道,此时的寿康宫,听完暗卫的汇报,太上皇坐在那里,也是半天没出声。<br />
直到汇报的暗卫悄悄抬头,太上皇才抬抬手,“你们干得不错,秦家那边,多照看着些。”<br />
如今孙女也被人注意到了。<br />
老头子怕别人因为贾蓉,朝孙女下暗手。<br />
“待他们成婚,这差事就算完成了。”<br />
太上皇心中感慨的很。<br />
果然还得是贾家得他心啊。<br />
瞧瞧这事办得多敞亮。<br />
他的太子……<br />
太上皇忍不住起身,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平复心境。<br />
太子可以放心了。<br />
他一直很喜欢贾家。<br />
如今他的女儿,嫁进了贾家。<br />
有沈氏在,这一辈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了。<br />
再也不会有人欺负她。<br />
第175章 捷报<br />
荣国府,听到外面有关贾家的八卦,贾母也有好半天反应不过来。<br />
虽然长房长孙媳在很多方面,确实应该拿强些,可是这自家给出嫁妆,还给出压箱银……<br />
西府这边宝玉他们的嫁、娶银子都只有三千两呢,沈氏和尤氏这样干,是要跟她说东府比西府富贵多了吗?<br />
贾母知道,东府因为人少,唯一有点败家的珍儿又被看住了,再加上只有嫁进去的媳妇,没有嫁出去的姑娘,这两代下来的就是比这边有钱,可是她俩这样干,怎么就让她这么不是滋味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