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卢总捕头笑了一下,“只抓了几个地痞、刺头,但他们又都有不在场的证据,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案子,我们只能往他们的仇人身上查,问他们平日里都得罪了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得罪的,他们又都说不出,没办法下,他们一个个的都撤案了。”<br />
    干得好!<br />
    董孝全笑了,“那成吧,此类小事,以后就不必报给本大人了。”<br />
    “是!”<br />
    卢总捕头和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br />
    太子替皇上处理政事多年,朝堂乃至民间,多有赞誉。<br />
    原想着,从秦皇汉武乃至唐宗宋祖都没凑出的太子,会在他们大昭平稳上位,却没想,最后还是落到那样一副田地,谁不唏嘘?<br />
    如今……<br />
    哪怕暂时不能拿晋王怎么样,也不妨碍他们恶心他。<br />
    于是,晋王府的人到哪,顺天府的衙役就到哪。<br />
    这事不能瞒。<br />
    万一他们发现姓刘的……<br />
    想要报给晋王吧,可是晋王已经进宫了。<br />
    他只能特别煎熬的在外奔波。<br />
    皇宫里,太上皇还不知道,他宝贝似的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只知道,多宠些晋王,朝廷的风向就不会一边倒。<br />
    “……父皇您都不知道,王妃她有多糊涂。”<br />
    问候了老头子平日的睡眠、吃食等等,好像欣喜老头子身体硬朗的晋王在最后叹气,“前段时间丢了好几样宝贝,她居然还要报官。”<br />
    嗯?<br />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眯,“丢了什么?”<br />
    “一副唐伯虎的画,一件哥窑的赏器,还有一个您当年赏的花鸟双面绣。”<br />
    晋王也是没办法。<br />
    他得先跟老头子以玩笑方式,把王妃丢东西的事说了。<br />
    这叫先下手为强。<br />
    要是董孝全先说……<br />
    哪怕没证据,老头子也会怀疑太子当年的事,与他有关。<br />
    “这要报了官,我这晋王府就成京城的大笑话了。”<br />
    他好像抱怨的道:“所以,刚听说这事,我就让人把报官的嬷嬷抓回来了。”<br />
    “……这几样东西,是真丢了吗?”<br />
    “应该是丢了。”<br />
    晋王道:“儿子后来查了,有人恍惚看到什么黑影,就是没想到,会有偷儿敢到王府偷东西。”<br />
    “还是得查一查!”<br />
    太上皇已经在心里,给了董孝全一记轻罚。<br />
    此人太过忠正,干什么都一板一眼,因为他已退位,他更倾向于皇帝那里。<br />
    同时也因为他带的这个头,皇帝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发的多了些。<br />
    这是太上皇无法容忍的。<br />
    史书上,无权的太上皇,最后可都没有好下场。<br />
    他英雄一世,可不想最后也成为一个让人唏嘘的家伙。<br />
    “此事顺天府董孝全失职了。”<br />
    太上皇很满意儿子递来的这个理由,“戴权,告诉皇帝,就说朕说的,京城各种大案奇案频发,董孝全失职,罚俸一年。”<br />
    “……是!”<br />
    戴权偷偷瞄了一眼晋王,忙躬身应是,去通知皇帝了。<br />
    “父皇!”<br />
    晋王眉开眼笑,“您这样干,那董老头肯定又要怀疑,是儿子给他下蛆了,回头,他小心眼发作,肯定还要找儿子麻烦。”<br />
    “他敢!朕给你撑腰。”<br />
    父子两个笑哈哈。<br />
    又说起北边的将要轮流回来的有功人员。<br />
    “史鼎功劳不小,儿子听说皇上有意再起封爵的盛况呢。”<br />
    晋王朝老头子打听,“您说,他……”<br />
    “唔~,当年他爹就是个能干的。”<br />
    太上皇记挂他的老臣,“朕已经决定封史鼎为忠靖侯。”<br />
    “忠靖侯?”<br />
    晋王笑了,“这名字起得好。”他又提点道:“回头您还是让戴权去宣旨吗?”<br />
    皇上想把史鼎弄到他手下,却不料姜还是老的辣,只一招,不管是史鼎还是他,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br />
    “自然!”<br />
    封侯的圣旨,太上皇都写好了。<br />
    史鼎是个能臣。<br />
    他在一日,当然是不想被皇帝拢了去。<br />
    皇帝也知道此点。<br />
    老头子防着他,但只要不糊涂,其他都是小事。<br />
    只要老头子写好了圣旨,他就给盖印。<br />
    以示他们父子同心。<br />
    二龙在朝,父子同心,也是宣扬教化万民的典范。<br />
    至于说董孝全被罚俸,多小的事啊?<br />
    皇帝压根就没管。<br />
    反正他穷。<br />
    臣子们太富,他也会眼酸的。<br />
    “董大人八成是得罪晋王了。”<br />
    皇后瞄了皇上一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您要不问问。”<br />
    “有什么可问的?问多了父皇心里还不舒服,到时候老董会更倒霉。”<br />
    君臣一场,他就不给他添乱了,“不问,老董反而能放手施为。”<br />
    董孝全何等人也?<br />
    晋王在背后蛐蛐他,那就要做好被他针对的准备了。<br />
    皇上就愿意看董孝全在朝堂上喷晋王的人,“回头朕再找个机会,赏他一些东西就是。”<br />
    肯定比俸禄值钱就是。<br />
    这事太上皇教过他。<br />
    穷官、能官,要敲打着用,你越敲打,他们越能干。<br />
    回头你再赏个什么,人家能肝脑涂地。<br />
    “……您心中有数就好。”<br />
    皇后觉得皇帝最近太顺了,有些飘。<br />
    但他们这些年,难得能这么顺,她也不想煞风景。<br />
    “有数有数。”<br />
    皇帝笑眯眯的又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看看这是什么?”<br />
    “银票?”<br />
    还是五万两的大票子。<br />
    皇后吃惊,“是忠顺王送来的?”<br />
    “对啊!”<br />
    皇帝把银票子往皇后手上的一塞,“江南那些盐商实在是有钱,这些个,回头你看着用。”<br />
    过年了,他和皇后也不愁打赏了。<br />
    “成!”<br />
    皇后笑眯眯的收了,“北边基本结束了,南边……也不会再打了吧?”<br />
    这?<br />
    皇帝的眉头蹙了蹙。<br />
    现在其实是个好机会。<br />
    南边蹦跶起来了。<br />
    大昭师出有名。<br />
    把他们先收拾了,以后再弄北边,就不用提心吊胆了。<br />
    只是……<br />
    想到他爹最后再赏谁谁什么爵,皇帝又有点不乐意。<br />
    可错过此机……<br />
    “这事朕还要好生想一想。”<br />
    北边的罗刹人,越来越猖狂。<br />
    据宁古塔将军报,金人被打得很惨。<br />
    “其实现在打,就当练个兵也不错!”<br />
    等到鞑靼和金人被收拾了,大昭大概就要直面罗刹人了。<br />
    皇帝站起来,“鸿胪寺陆怀中说,金人在寻求与我大昭的合作。”<br />
    皇后:“……”<br />
    这等大事,她并不敢插嘴。<br />
    “算了,朕去跟父皇说一说。”<br />
    被动等待,并不是个好办法。<br />
    皇帝朝皇后道:“父皇那里有好吃的,今儿你也不必等我了。”<br />
    “嗯!”<br />
    皇后给他整整衣服,“好好跟太上皇说话,晋王若一时不走,一起用膳,您也要好生说话。”<br />
    “哈哈,我又不是那等暴脾气的人。”<br />
    皇帝笑呵呵的走了。<br />
    皇后却眉头不展。<br />
    虽然又得了一大笔银子,但是,今年薅得太狠,明年恐怕就不行了。<br />
    皇后小心的把银票收起来时,宁国府里,沈柠也正在赏今天的有功之人。<br />
    她没想过打晋王的人,但贾珍让人打了,她还挺解气的,那当然要有赏。<br />
    可以说瘦猴跌倒,宁国府的府卫和预备府卫们,全都发了一笔。<br />
    哪怕唐福、唐贵呢,也因为跟着蓉哥儿习武,今天被赏了一只烤鸭并二两银子。<br />
    尤氏管家,有生意当然是紧着自家。<br />
    再说她和太太经营的那家烤鸭店,也早在京城闯出了名头。<br />
    赏人不要太好。<br />
    “母亲,这是您这个月的分红。”<br />
    天冷了,烤鸭店的生意相对要差一些。<br />
    好在太太又让伙计们改良食盒,还用棉被包裹食盒,保证送到各家的烤鸭还是热乎的。<br />
    “两百三十四两。”<br />
    “干得不错!”<br />
    沈柠朝青竹摆摆手,青竹马上把银子收走了,“这天恐怕还会有几场大雪,告诉伙计们,多备些米粮,回头到城外施粥去。”<br />
    “都备好了。”<br />
    尤氏忙道:“今年的慈幼局,各种过冬物资,据说也备得很足。”<br />
    沈柠点头,“馒头庵那里的馒头……”<br />
    “还在做呢,每天布施四百个。”<br />
    尤氏笑,“不过因为馒头好吃,买的人也多,馒头庵那边已经收支平衡了。”<br />
    “收留了多少人?”<br />
    “七个!”<br />
    尤氏道:“都是无家可归的婆子、妇人。如今她们已经把馒头庵的馒头当营生在干了。”</p>
仙侠修真相关阅读More+

没钱修什么仙?

熊狼狗

泼刀行

张老西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脑袋大又秃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仙工开物

蛊真人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