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再登棲霞寺,情敌来了
第199章 再登棲霞寺,情敌来了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
相传这一天,乃是释迦牟尼诞辰,寺庙会举行浴佛仪式,用香汤灌洗佛像,百姓会登山拜佛,布施、斋戒、放生。
棲霞寺,自从上次秦淮设计剷除了恶僧玄无一行人,便设立了监院一职,开展了从上到下大规模的『自查”,通智和尚小小年纪便担此重任,主管僧团纪律,监督僧眾戒律执行、安排功课与劳动分工。
秦淮坐於马上,在山脚下暂歇,
“陈册,今日礼佛,你可带了化度寺衙香?”
听到秦淮提问,这位一直照顾秦淮生活起居的眷属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上次秦淮拆穿通慧等人的阴谋,並且关押了一眾恶僧,陈册亲眼看到了这些僧人犯下的罪恶,从此礼佛之心大减。
而且自从秦淮娶了明月之后,他的生活起居便从陈册变成了明月照顾,正好陈册满了十八岁,秦淮就让他跟著刘传之在县衙里帮活,现在再看,几个月的时间,陈册已经脱了稚气,比以前成熟稳重不少。
“郎君,这次一路过来,为何感觉百姓少了许多?且路上遇到好多全副武装的骑兵?”
闻言,秦淮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西边:
“最近句容边界袭扰再起,很多周边的百姓为了躲灾,都往县城和大关方向迁移了。”
“是张子良的骑兵?”
秦淮摇摇头:
“不是,是张部的。”
就在这时,远方一行人骑马而来,领头之人,正是李条。
李条本来不喜欢骑马,但是自从张子良兴兵来犯之后,为了给手下士兵做示范,他自已也开始了出行骑战马的习惯。
此时他的身边,还有一青年,身著袍服,面容俊逸不凡,看著也就二十出头。
秦淮若有所思,从凉棚下的板凳上站了起来,对著李条行了一礼。
李条表情不悲不喜,浅浅说了一句:
“秦淮,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崔充,崔茂用,乃是户部员外郎。”
秦淮丝毫不敢怠慢,脸含笑意行了一礼,崔充同样如此,立即翻身下马,回了一礼。
“在长安就听说了许多秦县令的故事,对於大关更是心生嚮往,盼著能早日去大关一观。”
崔充笑容和煦,丝毫没有官二代的偏傲之色,让人如沐春风。
“难怪能通过卢元辅的考察,果然名不虚传。”秦淮暗暗想道。
二人再次恭维一番后,便分立李条左右,朝著棲霞寺的方向,拾阶而上。
只是路上崔充不时回望,李条见状,问道:
“崔郎可是在等人?”
“使君莫要取笑,我在看谁,您可是知道的。”
李条哈哈一笑:
“不用往下看了,为了安排你们今日在棲霞寺见面,我昨日就让卢薇娘子来此地住下了。”
女子骑马不便,若是想赶上礼佛大会,必须提前一天来。
秦淮装作完全不知的样子,异道:
“卢薇?可是一直住在我大关的那位貌若天仙的小娘子?崔郎君认识?”
崔充微笑回应:
“去年匆匆一见,惊为天人,年后在长安再见卢寺卿,得其首肯后,方才来到润州,
就是想要与卢薇娘子提亲,希望能与娘子再续前缘。”
“再续前缘?”听著这话,秦淮心里不禁冷笑。
要不是他早从卢薇那里得知了事情原貌,一定会以为崔充和卢薇乃是郎才女貌,早有约定。
崔充这话一旦传出去,所有人都会以为卢薇就是崔充的女人,至少曾经与崔充有旧,
一旦二人最终没有结秦晋之好,势必会对卢薇的名誉造成重大影响。
崔充一句话,就会致使谣言骤生,不知道是无心之失,还是其心肠岁毒。
秦淮表面不动声色,內心却是冷了几分。
“我竟然不知道你们还有这缘分?”李条定异问道。
果然,李条这个局外之人,就因崔充的一句话,產生了错误的认知。
秦淮向另一侧的崔充,看看其接下来是澄清还是继续造谣。
“去年与娘子在长安一见,交谈甚欢,至今难忘,只是无奈世事变化,我二人从那之后就此分別,如今,终於有机会再次相会了。”
“啊呸---”秦淮心里怒骂。
“又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类。”
李条听罢,先是警了一眼秦淮,见其没有什么反应,这才说道:
“那可就太好了,卢薇娘子蕙质兰心,乃女子典范,你二人若是能喜结连理,实为一桩美事。”
“承蒙使君吉言。来之前阿爷跟我说了,让我有问题就请教您,他在浙西道,最佩服的就是您了。”
崔充一个马屁,直拍的李条喜笑顏开。
“我嘞个去,这小子段位很高呀,造谣、借势、拉拢,一个不落,哪里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分明是一个久居官场的老油子。”
“难道他们说的家教良好、才智俱佳,教的就是这种东西?”
虽然秦淮也深谱此道,甚至经常用到与同济的交往之中,但是並不影响他对这种『为官之道』的鄙夷和嫌弃。
“完了,这次卢薇遇到高手了,而且一看就很难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秦淮心里为卢薇祈祷的同时,不免也为自己即將分走崔充的一部分火力而担忧。
就在这时,崔充突然发问:
“秦县令,听说卢薇娘子一直住在大关,我知道大关是军镇,想必多有不便,如果你同意,我待会见了卢薇娘子,可否建议她搬出来?”
“崔郎君考虑周到,理应如此。”
见秦淮如此配合,崔充嘴角翘起,难掩得意之色。
“到了。”
遥遥看见棲霞寺大殿,只见通智小和尚身著洗得发白的旧僧袍,与一眾僧人分列两旁,在殿外等候。
此时的通智气质大变,再无稚嫩弱骨之相,眼神坚毅、不失威严,看来,即使剷除了玄无、通慧这些毒瘤,要管理好这么大一座寺庙,也绝非易事。
看了眼天色,距离仪式还早,崔充忙道:
“使君,某先去寻卢薇娘子了。”
李条点头,目送其往客人厢房走去,忙不迭转身,对著秦淮正色道:
“你小子怎么回事?就这么眼睁睁看著他把美人儿抢走?”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
相传这一天,乃是释迦牟尼诞辰,寺庙会举行浴佛仪式,用香汤灌洗佛像,百姓会登山拜佛,布施、斋戒、放生。
棲霞寺,自从上次秦淮设计剷除了恶僧玄无一行人,便设立了监院一职,开展了从上到下大规模的『自查”,通智和尚小小年纪便担此重任,主管僧团纪律,监督僧眾戒律执行、安排功课与劳动分工。
秦淮坐於马上,在山脚下暂歇,
“陈册,今日礼佛,你可带了化度寺衙香?”
听到秦淮提问,这位一直照顾秦淮生活起居的眷属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上次秦淮拆穿通慧等人的阴谋,並且关押了一眾恶僧,陈册亲眼看到了这些僧人犯下的罪恶,从此礼佛之心大减。
而且自从秦淮娶了明月之后,他的生活起居便从陈册变成了明月照顾,正好陈册满了十八岁,秦淮就让他跟著刘传之在县衙里帮活,现在再看,几个月的时间,陈册已经脱了稚气,比以前成熟稳重不少。
“郎君,这次一路过来,为何感觉百姓少了许多?且路上遇到好多全副武装的骑兵?”
闻言,秦淮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西边:
“最近句容边界袭扰再起,很多周边的百姓为了躲灾,都往县城和大关方向迁移了。”
“是张子良的骑兵?”
秦淮摇摇头:
“不是,是张部的。”
就在这时,远方一行人骑马而来,领头之人,正是李条。
李条本来不喜欢骑马,但是自从张子良兴兵来犯之后,为了给手下士兵做示范,他自已也开始了出行骑战马的习惯。
此时他的身边,还有一青年,身著袍服,面容俊逸不凡,看著也就二十出头。
秦淮若有所思,从凉棚下的板凳上站了起来,对著李条行了一礼。
李条表情不悲不喜,浅浅说了一句:
“秦淮,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崔充,崔茂用,乃是户部员外郎。”
秦淮丝毫不敢怠慢,脸含笑意行了一礼,崔充同样如此,立即翻身下马,回了一礼。
“在长安就听说了许多秦县令的故事,对於大关更是心生嚮往,盼著能早日去大关一观。”
崔充笑容和煦,丝毫没有官二代的偏傲之色,让人如沐春风。
“难怪能通过卢元辅的考察,果然名不虚传。”秦淮暗暗想道。
二人再次恭维一番后,便分立李条左右,朝著棲霞寺的方向,拾阶而上。
只是路上崔充不时回望,李条见状,问道:
“崔郎可是在等人?”
“使君莫要取笑,我在看谁,您可是知道的。”
李条哈哈一笑:
“不用往下看了,为了安排你们今日在棲霞寺见面,我昨日就让卢薇娘子来此地住下了。”
女子骑马不便,若是想赶上礼佛大会,必须提前一天来。
秦淮装作完全不知的样子,异道:
“卢薇?可是一直住在我大关的那位貌若天仙的小娘子?崔郎君认识?”
崔充微笑回应:
“去年匆匆一见,惊为天人,年后在长安再见卢寺卿,得其首肯后,方才来到润州,
就是想要与卢薇娘子提亲,希望能与娘子再续前缘。”
“再续前缘?”听著这话,秦淮心里不禁冷笑。
要不是他早从卢薇那里得知了事情原貌,一定会以为崔充和卢薇乃是郎才女貌,早有约定。
崔充这话一旦传出去,所有人都会以为卢薇就是崔充的女人,至少曾经与崔充有旧,
一旦二人最终没有结秦晋之好,势必会对卢薇的名誉造成重大影响。
崔充一句话,就会致使谣言骤生,不知道是无心之失,还是其心肠岁毒。
秦淮表面不动声色,內心却是冷了几分。
“我竟然不知道你们还有这缘分?”李条定异问道。
果然,李条这个局外之人,就因崔充的一句话,產生了错误的认知。
秦淮向另一侧的崔充,看看其接下来是澄清还是继续造谣。
“去年与娘子在长安一见,交谈甚欢,至今难忘,只是无奈世事变化,我二人从那之后就此分別,如今,终於有机会再次相会了。”
“啊呸---”秦淮心里怒骂。
“又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类。”
李条听罢,先是警了一眼秦淮,见其没有什么反应,这才说道:
“那可就太好了,卢薇娘子蕙质兰心,乃女子典范,你二人若是能喜结连理,实为一桩美事。”
“承蒙使君吉言。来之前阿爷跟我说了,让我有问题就请教您,他在浙西道,最佩服的就是您了。”
崔充一个马屁,直拍的李条喜笑顏开。
“我嘞个去,这小子段位很高呀,造谣、借势、拉拢,一个不落,哪里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分明是一个久居官场的老油子。”
“难道他们说的家教良好、才智俱佳,教的就是这种东西?”
虽然秦淮也深谱此道,甚至经常用到与同济的交往之中,但是並不影响他对这种『为官之道』的鄙夷和嫌弃。
“完了,这次卢薇遇到高手了,而且一看就很难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秦淮心里为卢薇祈祷的同时,不免也为自己即將分走崔充的一部分火力而担忧。
就在这时,崔充突然发问:
“秦县令,听说卢薇娘子一直住在大关,我知道大关是军镇,想必多有不便,如果你同意,我待会见了卢薇娘子,可否建议她搬出来?”
“崔郎君考虑周到,理应如此。”
见秦淮如此配合,崔充嘴角翘起,难掩得意之色。
“到了。”
遥遥看见棲霞寺大殿,只见通智小和尚身著洗得发白的旧僧袍,与一眾僧人分列两旁,在殿外等候。
此时的通智气质大变,再无稚嫩弱骨之相,眼神坚毅、不失威严,看来,即使剷除了玄无、通慧这些毒瘤,要管理好这么大一座寺庙,也绝非易事。
看了眼天色,距离仪式还早,崔充忙道:
“使君,某先去寻卢薇娘子了。”
李条点头,目送其往客人厢房走去,忙不迭转身,对著秦淮正色道:
“你小子怎么回事?就这么眼睁睁看著他把美人儿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