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一下就好,别冻着手了。”又将母亲身上盖着的被子掖好,然后推着母亲去吃饭。<br/><br/> 杨沐在饭桌上遇到了吴宽和吴慈,却没见到吴严,心下奇怪,问了都说不知道去哪了。吃过饭,又将母亲送回房里,将屋里的火盆生得旺旺的,这才去账房忙碌,账房账簿繁多,为了安全,都不敢生火盆,只有一只烧水的小火炉,杨沐怕母亲着凉,便让母亲呆在后面厢房里,一有事便拉铃铛。这种大雪天,上门的顾客不会很多,但是接近年关,所有账目都需要清算,他的事情极其繁多,甚至都需要挑灯夜战。一抬头,居然发现账房的书桌上放着一枝红梅,插在一个青花小口颈瓶里,梅花 y_u 开还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大约是雪融化后留下的,极其娇艳 y_u 滴。杨沐心情大好,开了柜子拿出账簿,摆好算盘,开始算账。<br/><br/> “怎么样?惊喜吧?”吴严掀开布帘,走了进来。<br/><br/> “呣,不错。你去摘的?”<br/><br/> “是啊,我一大早就循着花香,寻到了一处极漂亮花园,园子里的红梅正好伸出墙来,红白相映,真是好看,我便去跟人讨了几枝来。漂亮吧?”吴严一脸得意。<br/><br/> 杨沐笑了,难得他起得那么早,便好好夸了几句。吴严越发轻飘飘起来:“别算了,我们去打雪仗去,还堆个大雪人。”<br/><br/> 杨沐看着一大堆账本,哭笑不得:“我的公子爷,你没见我还堆着这么多账簿呢。你去找你的兄弟一起玩吧,我没工夫。”<br/><br/> 吴严看了一下那堆账簿,嘟囔一句:“难道就不能歇半天?”<br/><br/> 杨沐说:“昨天已经歇了半个下午了,我还不抓紧时间算完,就没法回家过年了。”<br/><br/> 第27章乡试<br/><br/> 吴严非常惊奇:“你要回杨村过年?”<br/><br/> “是啊,我和我娘觉得这里终归不是家,年还是要在家过的。”<br/><br/> “可你家的房子这么久没人住,还能住人吗?”<br/><br/> “怎么不能,我提前托隔壁的杨大伯帮我们晒被子、打扫房间了,回去收拾一下就能住。”<br/><br/> “回去过年也好,我好去你家蹭饭吃。”<br/><br/> “说的什么话?放着你家的山珍海味不吃,倒要去我家蹭饭。”<br/><br/> “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再说了,山珍海味再好,也做不出你家常菜的美味来。”<br/><br/> “多谢抬举,到时候自备菜蔬,我家菜园子里只有草,没菜。”<br/><br/> “成,到时候我自带材料,借你家的锅灶打平伙。”<br/><br/> “好了,可以走了吧,我要做事了,去玩你的吧。”说完便将吴严轰出去了。吴严 m-o m-o 鼻子,出了账房的门,这里没火盆,还真够冷的。<br/><br/> 年末追债讨债,这已经是一个老传统了。杨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忙得有些焦头烂额,需要打发来结账的人,也需要安排人去收账,核算账目、钱数,每天银票、银锭、铜钱流水价地从手中流过,初时真觉得被晃花了眼,他哪里见过那么多钱啊,后来渐渐麻木了,就当成自己小时候玩的泥珠子,只是在数数,核对数字罢了。直忙到腊月二十六,东家才放了他的假,铺子里还未关门,但是已经不是他的事了。母子俩赶忙去买了一些必须的年货,紧锣密鼓地登船回家,一同回去的还有杨林一家三口。<br/><br/> 杨林的儿子小杨昭已经满了周岁了,正是牙牙学语阶段,逗起来特别好玩。杨母抱着那个粉团团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喜欢,每次杨林带过来看她的时候都要抱上好一会,杨沐知道母亲想抱孙子了,内心不由得不安,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娶亲的念头。<br/><br/> 回到家里,一年没住的房子显现出颓败与孤寂,但是到底还是自己的家,令人亲切而安心。杨大伯已经帮忙将院中的杂草全都除去了,杨大娘将屋里的卫生也打扫过了,被褥都晒过了。杨沐手脚麻利地将卧房收拾出来,安顿好母亲,然后去厨房收拾,尽管回来的时间只有几天,但也得吃<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饭,最重要的是得过年啊。<br/><br/> 幸好年前的天气极好,连着好几日都是晴天,适合洒扫。杨大娘早就帮他们准备好了许多东西,柴、米、油、盐、菜等都不需要自己去张罗,年货尚不齐全,需要上集镇去买。待淡蓝色的炊烟从屋顶上飘出来,这个家才重新有了烟火气,也渐渐恢复了生气。<br/><br/> 后院池塘边上的那株柳树经过一年的生长,已经有一人高了,且枝条繁密。杨沐看着它,虽然无人管照,一旦扎下根,有了雨露和阳光,就能顽强地生长。就好像自己对颜宁的感情,虽然从未刻意去浇灌,却在心底长成了一棵扎在骨肉里的参天大树,这一生,恐也无人能够撼动了。<br/><br/> 吴严果然拎着蔬菜肉鱼肉来混饭吃。杨沐有点哭笑不得,他当时不过是说笑而已,吴员外在杨沐回家过年的时候包了一个大红包,几有他一年工钱的收入之多,所以吴严吃几顿饭还是吃不穷他的。更令他觉得无语的是,吴慈也常常跟在他二哥的屁股后头来蹭饭。杨沐取笑:“难道真是别人家的饭菜格外香?”<br/><br/> 吴慈说:“之前那么多机会都没把握,实在有些亏,而今抓紧时间补上。”<br/><br/> 杨沐:“……”这年头饕餮之徒格外多。<br/><br/> 过完年,杨沐带着母亲又回到平城,日子依旧忙碌而充实。他从家里带了些南瓜子,在院子的一角洒下种子,到了夏天,他们便有了一个瓜棚,晚上常在瓜棚下纳凉,听蛐蛐儿唱歌,看流萤如明星一般从夜空中划过。杨沐还寻了一口大缸,像当年在私塾里种荷花一样,放进去几段藕,果然也长出一缸荷花,夏日里荷香阵阵,令人心静神宁,仿佛又回到了蓉乡。<br/><br/> 这一年杨沐十八周岁了。吴家的长子吴宽春天完了婚,亲事是早定下的门当户对的小姐。吴严推说要专心读书,潜心举业,扬言说不考取功名就不成家,死活也不同意家里给他订亲。倒是杨母,看着儿子一天天成人,这人品才貌样样俱佳,偏生没有媒人上门提亲,知道是自己拖累了儿子,不由得心急如焚。<br/><br/> 杨沐劝母亲:“娘不用着急,您儿子我还年轻着呢,您要安心养病,等您病好了,什么样的媳妇我娶不到?”杨母被儿子逗得笑了起来,才没那么心急。<br/><br/> 让杨沐挂心的事有二:济安堂石大夫的小叔依旧没有回来的消息,颜宁今年秋天要参加乡试了。尽管知道颜宁是 x_io_ng 有成竹的,但也难免担忧,颜宁才华横溢,但 xi_ng 情太过跳脱,不拘小节,过于率真,并不适合为官。若是能进翰林院,也许可以避免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杨沐在心里默默地想。<br/><br/> 八月,天气依旧酷热难当,三年一度的乡试在秋老虎的肆虐中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的秀才都往各省府汇聚,吴严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去了省府菡城,这次随行的除了蒋管事,还有他家的书童弄墨。考试那九天,平城一直都没下雨,杨沐心里的火如秋茅着火一般旺盛,急得嘴角长了好几个泡。天气如此炎热,他一方面担心颜宁人在考场,每场一考就是三天,且三天不能出考场,三场下来,恐怕熬得人都要虚脱了,一方面又担心他耐不住 xi_ng 子,胡乱涂画几笔就草草交卷了。<br/><br/> 万幸的是八月初八菡城下了一场小雨,这场小雨扫去了不少暑气,颜宁拎着篮子在习习凉风中入了考场。他倒是没有马虎对付,因为记着杨沐说的,要连他的份都一起考了,他又岂会马虎呢。因为不准提前交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