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杨沐,小杜,这位就是马锅头符鸣”<br/><br/> 符鸣拱了拱手:“幸会幸会,在下符鸣,是一名马锅头。听大夫说,杨先生此次来云南是为了贩卖药材?”<br/><br/> 杨沐笑一下:“符先生客气了,管我叫杨沐吧。初来宝地,以后还请多多指教。”<br/><br/> 石归庭笑起来:“他算什么先生,杨沐你就直接管他叫符大哥好了。”<br/><br/> 符鸣有些脸红,但是好在他面黑,不怎么看得出来,他笑着说:“我是个粗人,管我叫符大哥好了。你是大夫的朋友,指教说不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br/><br/> 杨沐看石归庭和符鸣之间的互动,不像是普通的朋友,想是十分熟悉了,于是便说:“是这样的,符大哥,我想……”遂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说了。<br/><br/> 符鸣走南闯北,也算是见多识广,他听完杨沐的话,然后说:“你来我们云南贩药,实在是来对地方了。我们这里的药材品种丰富,质量上乘,数量上是要多少有多少。”<br/><br/> 杨沐想了想,又说:“我此次前来,其实就是想探路。如果一切能够顺利,我想日后就在云南与吴州建立一条商线,或者我自己采购药材,请符大哥的马队替我送到吴州;或者就由你采购药材,运送到吴州之后卖给我,我会给你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这样一则可以推销云南本土的药材,二则这些药材能在云南之外的地区得到广泛的使用,也算是造福百姓。”<br/><br/> 石归庭在一旁瞪圆了眼看着杨沐,这点杨沐从来没跟自己说过,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看着符鸣皱了眉头思索杨沐的话,然后说:“杨沐,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意义。我跟符鸣说几句话。”然后拉了符鸣去一边去了。<br/><br/> 符鸣问:“大夫,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br/><br/> 石归庭点了下头:“我觉得可行,杨沐真挺有想法的,我初时只当他是个生意人,没想到他的心这么大。”<br/><br/> 符鸣说:“我在想一点,你家是开药铺的,你对药材的了解更透彻,如果我将药材运到吴州去了,为什么不让你去卖,而非要卖给他呢?”<br/><br/> 石归庭笑起来:“阿鸣,这件事我真是无能为力,我家是开药铺不错,但是我家并不是生意人,没有批发药材的渠道。杨沐将他的生意做到京城了,他不愁销路,所以他才来此采购药材。”<br/><br/> 符鸣恍然大悟地“哦”一声。<br/><br/> 石归庭又说:“杨沐这个人我看是个十分踏实可靠的,他母亲病在床上三四年,他一句怨言都没有,细致入微地照顾母亲,直到康复。我跟他接触一年多的时间,也觉得他人品相当不错,值得深交,所以我才愿意带他走这一趟。如果你真想马队收入稳定一点,何不就同他合作?”<br/><br/> 符鸣说:“好,我考虑考虑。”<br/><br/> 两人说罢回转过来。符鸣说:“杨沐,你所说的这件事,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可行的。但是听说你目前并没有店铺,可见这一切还都只是预想,等你回去将一切都定下来了,我们再来谈以后合作的事,你看如何?”<br/><br/> 杨沐笑起来:“这是当然的。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先告诉符大哥知道,日后合作的事宜还有待细细敲定。等我将铺子开起来,客商完全稳定下来,我们再来商量合作的事。具体是你卖我买,还是你帮我运,咱们到时候再说,符大哥也不妨考虑一下。”<br/><br/> 符鸣点点头:“好。”<br/><br/> 几人也没怎么歇息,符鸣直接领着他们去瑞兴药行采购药材,瑞兴的老板知道来了大客户,又是熟人介绍的,便亲自来接待。三七、天麻、虫草和雪莲都还好说,就是桂枝要得太多,瑞兴药行的存货不够。<br/><br/> 瑞兴的老板姓甘,是个精明和蔼的小个子中年男人,他问道:“你们要这么多桂枝做什么?你从吴州来贩药,不如多买些虫草和三七,桂枝利润太薄,划不来。”<br/><br/> 杨沐说:“是这样的,我本来也没打算买桂枝的。但是今年南方诸省旱情严重,恐怕会有大量的痢<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疾和伤寒疫情爆发,而治疗这些病都需要用到桂枝,只怕到时候疫情严重,桂枝严重短缺。”<br/><br/> 那甘老板两眼放光:“杨老板真是有眼光啊,看准了时机,这薄利的就变成厚利了。”<br/><br/> 杨沐笑着摇了摇头:“我也没想过赚取暴利,灾荒年景,人们都不容易,我岂能做此无义之事。我只是想,要是贩运一些桂枝过去,能够帮助到一些人,这样就好了。”<br/><br/> 甘老板尴尬一笑:“杨老板宅心仁厚,倒显得我小人了。既然你这么仗义,我的桂枝也便宜一些卖给你好了,还不够的,我安排人带你去药农家去收去。”<br/><br/> 杨沐拱手作了一个揖:“那就太感谢甘老板了。”<br/><br/> 第56章卖药<br/><br/> 采购好药材,已是两天后的事了。符鸣安排好马队弟兄喂好马,将药材装上马驮子,扬鞭启程了。<br/><br/> 马帮的马主要是能够翻山越岭的西南山地马,这种马体型小,吃苦耐劳,能负重二百斤的重物。一个马队里,马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马是负重的主力,尽管一匹马的负重能达到二百斤,但是赶马人也不会让它们驮那么重的东西。<br/><br/> 因为买了不少桂枝,所以杨沐的药材前前后后共装了三十匹马,这不是符鸣马队里的所有马匹,余下的那些马匹交给二锅头带去走短程商路去了。<br/><br/> 马帮在西南一带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每个马队都有自己的名号,有特别的忌讳和讲究。杨沐知道他们规矩多,所以就老老实实地跟着,跟石归庭学习马帮的规矩。石归庭跟符鸣极熟,以前跟着他的马队走过不少地方,所以那些规矩他都懂。<br/><br/> 这次回程,石归庭本来是不想跟着返回的,他想在云南继续游历。但是符鸣的马队这次一分为二,岐头(马队医生,负责人畜医治)随了二锅头,石归庭就担任了符鸣马队的岐头。一方面是为了照顾马队的人畜,另一方面是杨沐受过伤,虽说好了,但一直都没时间静养,身体虚着呢,所以得跟着,以防万一。<br/><br/> 西南马能负重,走山路的话每天能走七八十里路,平地稍快一点,所以这一路回去,起码得两个多月。<br/><br/> 因为队伍比较庞大,符鸣的马队在西南也是有一点名气的,所以这一路上完全不用担心拦路抢劫的事。一路上杨沐计划着,三七、天麻和虫草等药材,大部分是要运到京城去的,但是桂枝最好是在南方卖,若是途中遇到疫情严重的县镇,就可以先卖一部分。<br/><br/> 杨沐心里隐隐担心,吴州也会不会旱情很严重,虽然蓉乡是水乡,但若是长时间不下雨,也极有可能会缺水。这么想着,越发归心似箭了。<br/><br/> 颜宁这个时候正在楚州奔忙,楚州是他们巡视的第一站,这里的旱情比起澄江以南要轻一些。四月的时候下过几场小雨,楚北地区以种冬小麦为主,虽然整个春天都没下过透雨,小麦的产量会受影响,但是还不至于颗粒无收;楚南一带没法播种水稻,但是许多地方都补种了荞麦和谷子,青黄不接的时间会有一段,但还不至于饿死人。<br/><br/> 当地官府接到钦差传达的旨意:减少当年的各类赋税,严禁商贩哄抬物价,严禁地主富户囤积粮食,保证当地不能有人饿死。<br/><br/> 澄江以南的湘贵一带旱情最为严重,湘州境内的河流水位早已下降到极低,有些小支流早已断流,最大的湖泊云梦湖湖床有一半的面积 l_uo 露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湖床上长满了青翠的野草,被风一吹,一片<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