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们还是先担心一下这两天的比赛吧。”<br />
“为什么?”<br />
众人异口同声,而后只见邓有为拿起桌上手机点了几下。<br />
片刻之后,他手腕向外一翻,把设成超大字号的屏幕展示在众人面前——<br />
周六、周日。<br />
红色高温预警。<br />
第41章 赤道之上<br />
周日上午九点, 穆莱哈桑赛道。<br />
目前室外气温三十九度。<br />
据当地气象局统计,马拉喀什近五年的最高气温为三十六摄氏度。<br />
然而今年却出现异常升温现象,温度曲线直接飙升到四十一度。<br />
“我是真不敢出去了。”唐明海四仰八叉地躺在折叠椅上吹小空调, 冲右边的骆其清说,“我现在感觉每往外走一步,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br />
“......”<br />
骆其清坐在他身后蹭着凉风,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没办法反驳他。<br />
因为昨天的比赛上真的发生了很多能称之为惊险的事情。<br />
一般来说,为了方便后续继续对赛车进行调校,每位车手在二练基本都会全力以赴来测试圈速。<br />
骆其清还记得昨天也差不多是这个点,他闲着无聊就跑去围场前面观赛。<br />
结果那场比赛时间还没过半,离他最近的弯角处就突然传来巨大的爆鸣声。<br />
当时差点没把他吓出心脏病,以为遇上了什么恐怖袭击。<br />
后来才知道是某辆车因为轮胎承受不住急速上升的温度, 直接在赛道上表演了个原地爆炸。<br />
本来以为这就够恐怖的了,哪知道在后来的一排,一辆车在爆胎之后又迅速失控侧翻,接着竟是直接自焚起来, 几乎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住了。<br />
好在最后车手没有受伤。<br />
回想起那个场面,骆其清深吸一口气, 立刻捞起旁边的冰矿泉水喝了一口, 这才感觉舒畅不少。<br />
现在是正赛前的准备阶段。<br />
整个后场区域很大, 可因为室外实在太热, 没人愿意在外面活动, 全都躲在自家休息室遮荫, 所以现在外面只能看见零零散散的工作人员。<br />
骆其清又在休息室呆了会,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没办法不去想外面的赛车, 于是又拎着矿泉水跑去了维修区。<br />
他到维修区的时候,有两个技师正侧躺着在做四轮定位, 他看了一圈也没见到周棘,倒是发现了站在边上的岑杰。<br />
于是他走过去问:“有人去测温了不?”<br />
高温条件下赛车的关键是轮胎,而轮胎要直接接触地表,所以在选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去赛道进行测温。<br />
岑杰点头:“陈工去了。”<br />
刚说完没多久,就见维修技师举着测温仪小跑回来。<br />
“多少度?”维修区里的众人关切地问。<br />
“六十三!”<br />
“卧槽?!”<br />
“估计还要升温。”<br />
这就有点让人头疼了,毕竟这种情况对轮胎的工作情况实在是不太友好。<br />
而且骆其清很快又担心起另一个问题。<br />
和轮胎相比,车手的适应能力绝对更加重要。<br />
众所周知,赛车为了自身减重以及不占用发动机动力,内部不会像普通车辆一样安装空调制冷装置。<br />
这也就说明车手要在一个密闭舱里进行比赛,还要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br />
要是平常还好,可现在碰上了极端高温,这就有点难受了。<br />
唯一的缓解办法是让车手套上冰衣。<br />
冰衣上会附着软管,然后通过一个迷你冰箱,泵冰水到车手身上来实现物理降温。<br />
可他不知道承阳有没有准备,这会连邓有为也不见了踪影。<br />
好在很快就有后勤推车把冰衣送了过来,他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br />
原以为这就没事了。<br />
赛车检修完毕准备出发,骆其清就回了休息室等比赛开始。<br />
哪知道第一轮正赛远比他想象中要严峻。<br />
高温让起步变得混乱,而周棘和喻星潭的车在一号弯就来了个亲密触碰,结果是十四号车被推出赛道,而十一号银色赛车继续行驶。<br />
“靠,姓喻的车怎么那么耐撞!”唐明海当即就鸣不平起来。<br />
好在周棘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开进赛道。<br />
但骆其清看得真切,他知道周棘的车撑不了多久。<br />
不出所料,几分钟之后就听见教练团队发出遗憾的叹气声,其中也包括邓有为的声音。<br />
“十四号车组轮胎已经超负荷了。”<br />
如果想在保护胎体的同时还要拿到有效成绩,那周棘就只能减速散热。<br />
唐明海烦躁地骂了两句,半个身子瘫在椅子上:“又成了北极星和银翼的表演赛。”<br />
段誉也说:“没意思。”<br />
但骆其清却罕见地没又说话,只是静静地看向屏幕里领跑的两辆赛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br />
室外温度到达四十度。<br />
极端环境下事故不断,比赛开始十分钟内安全车就已经出动了三次。<br />
而在车迷都为场上仍在疾驰的赛车捏一把汗的时候。<br />
“格林减速了!”<br />
“喻星潭让车了!”<br />
两个赛道巨头几乎同时摒弃了自己一贯的狂飙作风,接连让两辆车超了过去。<br />
最后以第三和第四名的成绩完赛。<br />
“为啥啊?”</p>
“为什么?”<br />
众人异口同声,而后只见邓有为拿起桌上手机点了几下。<br />
片刻之后,他手腕向外一翻,把设成超大字号的屏幕展示在众人面前——<br />
周六、周日。<br />
红色高温预警。<br />
第41章 赤道之上<br />
周日上午九点, 穆莱哈桑赛道。<br />
目前室外气温三十九度。<br />
据当地气象局统计,马拉喀什近五年的最高气温为三十六摄氏度。<br />
然而今年却出现异常升温现象,温度曲线直接飙升到四十一度。<br />
“我是真不敢出去了。”唐明海四仰八叉地躺在折叠椅上吹小空调, 冲右边的骆其清说,“我现在感觉每往外走一步,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br />
“......”<br />
骆其清坐在他身后蹭着凉风,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没办法反驳他。<br />
因为昨天的比赛上真的发生了很多能称之为惊险的事情。<br />
一般来说,为了方便后续继续对赛车进行调校,每位车手在二练基本都会全力以赴来测试圈速。<br />
骆其清还记得昨天也差不多是这个点,他闲着无聊就跑去围场前面观赛。<br />
结果那场比赛时间还没过半,离他最近的弯角处就突然传来巨大的爆鸣声。<br />
当时差点没把他吓出心脏病,以为遇上了什么恐怖袭击。<br />
后来才知道是某辆车因为轮胎承受不住急速上升的温度, 直接在赛道上表演了个原地爆炸。<br />
本来以为这就够恐怖的了,哪知道在后来的一排,一辆车在爆胎之后又迅速失控侧翻,接着竟是直接自焚起来, 几乎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住了。<br />
好在最后车手没有受伤。<br />
回想起那个场面,骆其清深吸一口气, 立刻捞起旁边的冰矿泉水喝了一口, 这才感觉舒畅不少。<br />
现在是正赛前的准备阶段。<br />
整个后场区域很大, 可因为室外实在太热, 没人愿意在外面活动, 全都躲在自家休息室遮荫, 所以现在外面只能看见零零散散的工作人员。<br />
骆其清又在休息室呆了会,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没办法不去想外面的赛车, 于是又拎着矿泉水跑去了维修区。<br />
他到维修区的时候,有两个技师正侧躺着在做四轮定位, 他看了一圈也没见到周棘,倒是发现了站在边上的岑杰。<br />
于是他走过去问:“有人去测温了不?”<br />
高温条件下赛车的关键是轮胎,而轮胎要直接接触地表,所以在选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去赛道进行测温。<br />
岑杰点头:“陈工去了。”<br />
刚说完没多久,就见维修技师举着测温仪小跑回来。<br />
“多少度?”维修区里的众人关切地问。<br />
“六十三!”<br />
“卧槽?!”<br />
“估计还要升温。”<br />
这就有点让人头疼了,毕竟这种情况对轮胎的工作情况实在是不太友好。<br />
而且骆其清很快又担心起另一个问题。<br />
和轮胎相比,车手的适应能力绝对更加重要。<br />
众所周知,赛车为了自身减重以及不占用发动机动力,内部不会像普通车辆一样安装空调制冷装置。<br />
这也就说明车手要在一个密闭舱里进行比赛,还要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br />
要是平常还好,可现在碰上了极端高温,这就有点难受了。<br />
唯一的缓解办法是让车手套上冰衣。<br />
冰衣上会附着软管,然后通过一个迷你冰箱,泵冰水到车手身上来实现物理降温。<br />
可他不知道承阳有没有准备,这会连邓有为也不见了踪影。<br />
好在很快就有后勤推车把冰衣送了过来,他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br />
原以为这就没事了。<br />
赛车检修完毕准备出发,骆其清就回了休息室等比赛开始。<br />
哪知道第一轮正赛远比他想象中要严峻。<br />
高温让起步变得混乱,而周棘和喻星潭的车在一号弯就来了个亲密触碰,结果是十四号车被推出赛道,而十一号银色赛车继续行驶。<br />
“靠,姓喻的车怎么那么耐撞!”唐明海当即就鸣不平起来。<br />
好在周棘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开进赛道。<br />
但骆其清看得真切,他知道周棘的车撑不了多久。<br />
不出所料,几分钟之后就听见教练团队发出遗憾的叹气声,其中也包括邓有为的声音。<br />
“十四号车组轮胎已经超负荷了。”<br />
如果想在保护胎体的同时还要拿到有效成绩,那周棘就只能减速散热。<br />
唐明海烦躁地骂了两句,半个身子瘫在椅子上:“又成了北极星和银翼的表演赛。”<br />
段誉也说:“没意思。”<br />
但骆其清却罕见地没又说话,只是静静地看向屏幕里领跑的两辆赛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br />
室外温度到达四十度。<br />
极端环境下事故不断,比赛开始十分钟内安全车就已经出动了三次。<br />
而在车迷都为场上仍在疾驰的赛车捏一把汗的时候。<br />
“格林减速了!”<br />
“喻星潭让车了!”<br />
两个赛道巨头几乎同时摒弃了自己一贯的狂飙作风,接连让两辆车超了过去。<br />
最后以第三和第四名的成绩完赛。<br />
“为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