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了谁。明达知道此事后不怎么意外,也只庆幸没被小人蒙蔽,暂时也抽不出空来收拾宋洋。然宋洋的请命只是个开头,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人来向明达请命。可有了宋洋的例子在前,明达实在难以对这些请命之人生出全然的信任,就怕自己不慎选了心怀叵测之人。北地之事不可耽搁,偏明达对领军人选毫无头绪,简直烦恼得让人头疼。头疼是真头疼。明达一手翻着朝中武官的花名册,翻完又翻北军将领的名册,另一只手却忍不住在额上按了几下,头疼得直皱眉。正在这时,一双修长的手按在了她的额角,替她揉捏起来。明达微抬眸瞧了一眼,瞥见熟悉的衣袖荡过,便又心安理得的闭上了眼——唐昭对她好是应该的,至于按按脑袋就放她去北地,那是不可能的!唐昭也没说什么,动作轻柔的替明达按捏了一会儿,才问道:“头还疼吗?”明达没吱声,只管享受这片刻的安宁。唐昭没再提主动请缨的事,可北地之事却是明达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她在唐昭面前可以装若无其事,但回过头面对丞相,面对朝臣,面的小皇帝,却总要拿出一个章程来的。终于,又一次商议无果之后,小皇帝偷偷拉住了明达:“其实现今主动请缨的将军中,有好些个都颇有才干,还有丞相他们举荐那些人选,看上去也都不错,阿娘为什么不肯选他们呢?”明达看着小皇帝一脸懵懂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教他:“阿臻,用人不能只看才干,也要看忠心的。尤其是这样紧要的时候,紧要的位置。”小皇帝一点就通,恍然道:“阿娘是说他们怀有二心?”明达点点头,又摇头:“总有忠心之人,不过当此时你我却无暇分辨太多。”话说到这里,明达也不必瞒着小皇帝什么,当下便将上代人的恩怨全都说与对方听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过是一场皇权争斗罢了,拖到如今也说不上谁对谁错了。当年发动兵变叛乱的武兴帝算得上乱臣贼子,可如今在太平盛世里勾结外族兴起战事的延平帝又能好到哪里去?皇权争斗中,没有对错,只有胜败!小皇帝听罢沉吟了许久,也无法去批判先辈的对错,只好将注意重新放回眼前。他其实对皇位没什么执念,毕竟得来太容易,而承担的责任又太重。可事到如今谁都没有退路,他也只好尽心想得周全些:“那阿娘有没有想过,既然那些请命的将军咱们信不过,那难道就不能派些信得过的人同去,以作监军吗?”明达闻言有些好笑,觉得小皇帝到底还是天真——所谓监军,只有对忠诚之人才算桎梏,若是对方本就不忠,这一路北去都不知有多少手段能要了监军性命。可小皇帝显然不觉得自己思路有错,他又继续说道:“这监军的身份需得高些,免得人微言轻,说了什么主将也不愿意听,咱们在京城更是鞭长莫及。而且人也必须聪明,否则去了战场胡乱插手,只会拖累大军……”渐渐地,明达听着小皇帝的话,思虑也不由得被他带动。然后随着小皇帝的叙述,脑海中的人选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被排除,最后发现选这监军也不比选主将容易。明达终于打断了小皇帝的话:“阿臻心中可是有了人选?”小皇帝闻言眨眨眼,再眨眨眼,看着明达一时没有说话。小孩儿是她亲手养大的,对方什么心思明达怎会不知?一看小皇帝这神情她就知道,对方这是心虚了,想必他想说的话是自己不爱听的。果不其然,小皇帝最后还是扯了扯明达衣袖,提议道:“让姑父去如何?”明达闻言神色顿时一冷,熟悉她的人都能看出她的不悦来。小皇帝自然也看出来了,话出口前他就知道阿娘会不高兴,可他还是继续说了下去:“要论信任,这满朝上下还有比姑父更能让阿娘与我更信任的人吗?要论才干,我也相信姑父不比旁人差,去了北地也不会被人糊弄。”作者有话要说:<br/><br/> 唐昭(沉吟):其实比起姑父,我还是更想给小孩儿当爹的,毕竟姑父和娘听起来就不是一家!宋臻(为难):那我现在叫你一声爹,你敢应吗?明达(拍板):所以下次别叫阿娘了,还是叫姑母吧。宋臻(qaq):说好的一直是阿娘,结果见色忘子就抛弃了我……骗子!!!感谢在<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2020-07-2008:11:45~2020-07-2023:33: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凰花又开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137章坚定<br/><br/> 北地的事拖延不得,耽搁了两日,明达自己都觉得压力倍增。<br/><br/> 唐昭除了一开始的主动请缨,之后便再没提过这个话题,因为她知道如果别有选择,明达就一定不会选择自己,而如果别无选择,她劝与不劝也都没有差别。<br/><br/> 果不其然,明达找不到更好的选择,在小皇帝的劝说下终于还是妥协了。<br/><br/> 下定决心后,她回到公主府再见唐昭,目光便尤其的复杂。<br/><br/> 唐昭察觉到了,也猜到了明达目光变化的原因。她心叹自己果然还是等到了这个结果,而后主动上前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我说?”<br/><br/> 明达抿着唇,始终不知该如何开口,许久过后才从脖子上摘下一枚玉符,抬手要给唐昭戴上。<br/><br/> 唐昭见此怔了下,有些犹豫,可最后到底还是没有拒绝——不必明达开口,青梅竹马长大的唐昭也认识这玉符。那是平安符,是明达从小戴到大,二十几年从未离身的。<br/><br/> 明达有千言万语,却都随着这枚玉符送了出去。<br/><br/> 唐昭读懂了,抬手抚摸着垂在胸前的玉符,轻声道:“我会平安回来的。”<br/><br/> 明达听到这句,不知为何鼻子就是一酸,接着就一把扑进了唐昭怀里:“对不起……”<br/><br/> 唐昭抬手便将明达抱了个满怀,又听出她开口时语气不对,隐隐好似带着哭腔。心下一软,她忙抱着人安抚,同时也失笑:“是我主动请缨,我也要为父报仇,哪里要你说什么对不起?!”说完顿了顿,又叹道:“此去北地,还要累得殿下挂心了。”<br/><br/> 明达闻言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了,又将脸埋在她肩头,过了好一会儿才闷闷道:“你既然知道我挂心,就一定要记得回来。”微顿,又道:“我没办法再等你十年了。”<br/><br/> 唐昭郑重应了,两人又抱在一起相护取暖了一会儿,明达这才将安排与唐昭说了——直接让唐昭领兵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她年轻担不担得起这重任,就只信任方面,明达是知道她有才能,可旁人却只会以为她是靠着驸马的身份才能指手画脚。<br/><br/> 战场之上,机会瞬息万变,唐昭此去并没有多少时间能让手下将士了解她,双方也并没有机会慢慢建立信任。所以到最后明达还是采用了小皇帝的建议,一面派显国公领兵,一面又令唐昭监军。<br/><br/> 当然,明达这样安排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监军比起主将总要安全得多。<br/><br/> 唐昭听罢沉吟片刻,除了觉得显国公年纪太大,忧心他身体不太适合领兵之外,倒也没觉得哪里不妥。毕竟显国公是老将了,他在战场是纵横捭阖的时候别说唐昭,就连她爹定国公也还不知在哪儿玩泥巴呢。<br/><br/> 北地的情况耽误不得,这回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明达传信回宫中,让小皇帝下了圣旨。紧接着就要立刻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了。<br/><br/> 在这忙碌不休的当口,明达亲自给唐昭收拾的行装。<br/><br/> 衣衫要带、银钱要带、趁手的武器、防身的药材,样样都要带!明达一边给唐昭收拾衣衫,一面看着衣柜中自己的那一半衣衫,一时间走了神。<br/><br/> 如果她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