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被哔哔请来的专家点了点头:“可以,只要当地的交通委允许。”<br />
“那我马上去一趟交通委!”<br />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程伟迅速离开了公司,带着满心的疑问和新希望找到了专管道路运营的陈主任。<br />
陈主任年前刚吃过程伟的饭,见他来访也不好意思不见:“程总,您找我有什么事?”<br />
“是这样的陈主任,我发现嘀嘀好像雇佣私家车进行载客运营,我们哔哔可以吗?”<br />
“不好意思啊程总,这个不行。”<br />
“为什么?”<br />
陈主任抿了下嘴:“嘀嘀上个月拿到了批准,但你们没有。”<br />
程伟皱了皱眉:“批不批准,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吗主任?”<br />
“可是我有什么理由批准你们,道路运营的规定可不是我订的,我没这个权利啊。”<br />
“那您为什么给批准了嘀嘀的运营?”<br />
陈主任咂咂嘴:“程总,嘀嘀不是在做道路运营,他是在做公益活动。”<br />
程伟听完之后人都麻了,心说你就骗我吧靠,打车大战都他妈打了一年了,谁都知道他们在市场上死磕,到嘀嘀这里就变公益活动了?<br />
“陈主任,我读书少,不太明白,这个嘀嘀为什么是公益活动?”<br />
“你知道么,国际舆论现在不断指责我们国家碳排放过高,多次抨击中国为求发展不择手段,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游街抗议,联合国那边也多次表示,中国需要减少碳排放,这很有损我们的国际形象啊。”<br />
陈主任叹了口气:“今年,节能减排的绿色指标又出来了,比去年高了一倍,市领导都很头疼,怎么才能在节能减排上做出成绩。”<br />
程伟张了张嘴:“所以嘀嘀就节能减排了?”<br />
“嘀嘀出了一个拼车功能你知道吗?大概就是我上班路上可以稍四个人,这样一来,有四个人就不用开车了,这就是节能减排啊!”<br />
“那我们哔哔也可以啊,我回去立马就做,我们也说我们节能减排!”<br />
陈主任摆了摆手:“光说可不行,大家又不是傻子。”<br />
程伟一脸问号:“嘀嘀说自己节能减排就是节能减排,我们说就不行?”<br />
“程总,你的饭我也吃了不少,有些东西不该给你看的,但你既然这么问,我也只能给你看看了,嘀嘀节能减排不是他们自己说的。”<br />
“?”<br />
陈主任拉开自己的抽屉,拿出了一份羊皮文件袋。<br />
这个文件袋程伟上次来的时候就见过,印的是临川市政府的标志。<br />
陈主任伸手从文件袋里拿出了一张纸,摆在了程伟的面前,这是一份证书复印件。<br />
嘀嘀在今年的2月底,荣获了2013年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奖,颁发单位是中国环境报和生态环保部,推荐单位是临川市政府。<br />
看到这里,程伟忽然就明白了。<br />
平台雇佣私家车载客运营是一个灰色产业,但是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就业率,甚至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减轻交通部门的负担。<br />
各地交通委对于平台雇佣私家车的态度,其实一直都很暧昧。<br />
这玩意很好啊,促进经济发展,对人均收入也有帮助,可问题在于,之前有文件规定了,私家车不能载客,这怎么办?<br />
我很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我也总得有个理由和名义。<br />
而江勤的这份奖章证书,直接把名义送到了他们的手里,大家,都是为了环保。<br />
“嘀嘀发给司机的,不是接单分成,而是低碳奖励金。”<br />
陈主任又补充了一句:“你可以理解成,嘀嘀是个大型公益组织,召集了一大帮环保爱好者,为减少车辆使用做出了卓越贡献。”<br />
“怎么……怎么会有这种逻辑?”<br />
“你也可以参选,这样吧,我和市领导沟通一下,推荐你参选,明年三月你就可以拿奖了。”<br />
程伟张了张嘴:“明年三月,市场就被嘀嘀全部拿下了啊!”<br />
陈主任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茫然:“你说什么市场?我们在聊环保啊。”<br />
第703章 我将重新洗牌<br />
私家车的数量庞大,且增速极快,整个市场都像是多米诺骨牌,瞬间倒向了嘀嘀。<br />
而此时的江勤,则正在临川,和市里的几个领导吃饭。<br />
“刘局,我陪您一杯,感谢您的帮助。”<br />
“江总客气,五年了,我们临川与拼团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希望未来可以一如既往。”<br />
“那是当然,不管未来拼团去了哪里,临川永远是拼团的家。”<br />
江勤一口闷掉杯子里的酒,表情里充满了真挚的谢意。<br />
嘀嘀参选“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奖”的评定是很早之前就做好的,婚礼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在推荐名单里了。<br />
但问题在于,节能减排的奖项是需要数据支持的。<br />
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可以节能减排,人家就会给你个奖,而嘀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哪里起步,在哪里做出参选需要的数据。<br />
沪上不行,京都不行,能有勇气帮江勤开先河的,只有临川。<br />
因为有着的五年团结合作,只有临川肯信他。<br />
说起来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尽管江勤是济州人,但无论是面对公众,还是cctv给他打的表现,都是临川青年企业家。<br />
于是在婚宴之后一段时间里,整个临川的报纸和电视都在帮忙造势,疯狂地宣传着节能减排,在最短的时间内掀起了一股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旋风,各种绿色经济的海报贴边了大街小巷。<br />
从民众角度来看,临川迈上了环保大时代,而嘀嘀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r />
临川是个重工业城市,又是矿产资源城市,在转型的浪潮之下,大力推动环保工作并不显得突兀。<br />
它借助绿色改革顶住压力,为嘀嘀开了私家车运营的先河,做出了数据,拿到了奖项。<br />
这,是一份泼天的人情,但对临川来说也是一场泼天的富贵。<br />
未来,当有人再回看这件事,嘀嘀也只是顺应了城市发展需要,联合私家车主,推动了绿色出行。<br />
南山有个必胜客,临川有个领路人。<br />
实验高中的俞泰是第一批加入滴滴运营的私家车主,他之前看报纸的时候就曾抱怨过,说政府没正事了,天天就知道喊环保口号,还不如少印几份报纸。<br />
但他大概还没明白,临川推行节能减排和自己通过嘀嘀兼职为父亲交了住院费的关系。<br />
有些东西是在顺应时代,同时又是在开创时代。<br />
话说回来,江勤的创业似乎一直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名头……<br />
知乎对外校推广的时候高举的是勤工助学的名义,后来拼团在临川市进行推广,用的是临大学习之星的大学背书。<br />
而现在,为了让交通委同意私家车运营,他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br />
有时候名义不重要,你懂我要什么,我懂你要什么,那只要名义上说的过去,这件事就可以做。<br />
国家随后肯定会针对打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出台更加详细的补充规定,但规定对照发展,永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br />
嘀嘀在这段规定未出台的时间里,足够吃掉市场了。<br />
而当市场统一之后,国家再出令整顿行业,那就是他们嘀嘀自家的事情了。<br />
与此同时,程伟从交通委了总部的办公室,眼神一直在发直,而他的手机里已经收到了一大堆的微信消息。<br />
“嘀嘀现在全都是私家车在做运营你知道吗?”<br />
“老程,我在嘀嘀打到了私家车!”<br />
“嘀嘀这么做符合规定吗?”<br />
“程总,你们打车市场,好像要被嘀嘀重新洗牌了。”<br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就好像普通人还在感叹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同一个商圈的人已经经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个大概的始末。<br />
关于嘀嘀以节能减排的公益名头让交通委默许了他雇佣私家车的事,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已经被圈子里知道的明明白白。<br />
这他妈的,真狗啊!<br />
什么他妈的打车大战后半段?<br />
江勤一下场,重新洗牌了整个赛道,现在比赛又从头开始了,而他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br />
市场被你们占了,那就换个市场!<br />
如果换个角度想,不是江勤为了给江太太一个婚礼而迟到,而是整个赛道都等着他办完婚礼重新开启……<br />
而程伟和陈传兴,则保持着沉默。<br />
他们在知道嘀嘀暗自在临川偷摸发展的时候,曾以为自己料到了江勤的手段,猜测他是要农村包围城市。<br />
说白了就是在沪上和京都各种搅扰视线,掩盖他在二线城市的发展,随后包围过来。<br />
在他们的判断当中,江勤的这一步走的很差,因为以uber的速度来看,根本不会给他留下足够的时间。<br />
但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江勤是在临川市政府试验了私家车运营,参选了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评选,然后把他当做一个理由,说服了交通委默许他的运营。<br />
他们之前也琢磨过私家车运营模式,但一直没想到办法说服有关部门开个口子,但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带着头衔好办事……<br />
那么从年前的11月份,到现在的三月份,嘀嘀在沪上和京都一直疯狂打广告的行为,一瞬间有了意义。<br />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消费者,已经对嘀嘀这个品牌耳熟能详。<br />
于是在嘀嘀借助私家车,直接撕开市场的时候,所有前期累积的、压制的,此刻全部爆发了。<br />
o2o领域的皇帝,回来了。<br />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那篇《我在嘀嘀兼职做司机,月入过万》的头条新闻已经有了十万+的阅读热度。<br />
这新闻……很眼熟。<br />
当初外卖大战的时候,他们好像也是这么说的。<br />
诶诶诶,你看,有个本该写嘀嘀的地方写成了拼团外卖,这他妈就是上次那个软文洗稿重发的吧操!<br />
但就这样一片软文,在全平台流量的加持下,引了很多的私家车主蜂拥而至。<br />
网上打车赛道被冲破。</p>
“那我马上去一趟交通委!”<br />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程伟迅速离开了公司,带着满心的疑问和新希望找到了专管道路运营的陈主任。<br />
陈主任年前刚吃过程伟的饭,见他来访也不好意思不见:“程总,您找我有什么事?”<br />
“是这样的陈主任,我发现嘀嘀好像雇佣私家车进行载客运营,我们哔哔可以吗?”<br />
“不好意思啊程总,这个不行。”<br />
“为什么?”<br />
陈主任抿了下嘴:“嘀嘀上个月拿到了批准,但你们没有。”<br />
程伟皱了皱眉:“批不批准,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吗主任?”<br />
“可是我有什么理由批准你们,道路运营的规定可不是我订的,我没这个权利啊。”<br />
“那您为什么给批准了嘀嘀的运营?”<br />
陈主任咂咂嘴:“程总,嘀嘀不是在做道路运营,他是在做公益活动。”<br />
程伟听完之后人都麻了,心说你就骗我吧靠,打车大战都他妈打了一年了,谁都知道他们在市场上死磕,到嘀嘀这里就变公益活动了?<br />
“陈主任,我读书少,不太明白,这个嘀嘀为什么是公益活动?”<br />
“你知道么,国际舆论现在不断指责我们国家碳排放过高,多次抨击中国为求发展不择手段,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游街抗议,联合国那边也多次表示,中国需要减少碳排放,这很有损我们的国际形象啊。”<br />
陈主任叹了口气:“今年,节能减排的绿色指标又出来了,比去年高了一倍,市领导都很头疼,怎么才能在节能减排上做出成绩。”<br />
程伟张了张嘴:“所以嘀嘀就节能减排了?”<br />
“嘀嘀出了一个拼车功能你知道吗?大概就是我上班路上可以稍四个人,这样一来,有四个人就不用开车了,这就是节能减排啊!”<br />
“那我们哔哔也可以啊,我回去立马就做,我们也说我们节能减排!”<br />
陈主任摆了摆手:“光说可不行,大家又不是傻子。”<br />
程伟一脸问号:“嘀嘀说自己节能减排就是节能减排,我们说就不行?”<br />
“程总,你的饭我也吃了不少,有些东西不该给你看的,但你既然这么问,我也只能给你看看了,嘀嘀节能减排不是他们自己说的。”<br />
“?”<br />
陈主任拉开自己的抽屉,拿出了一份羊皮文件袋。<br />
这个文件袋程伟上次来的时候就见过,印的是临川市政府的标志。<br />
陈主任伸手从文件袋里拿出了一张纸,摆在了程伟的面前,这是一份证书复印件。<br />
嘀嘀在今年的2月底,荣获了2013年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奖,颁发单位是中国环境报和生态环保部,推荐单位是临川市政府。<br />
看到这里,程伟忽然就明白了。<br />
平台雇佣私家车载客运营是一个灰色产业,但是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就业率,甚至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减轻交通部门的负担。<br />
各地交通委对于平台雇佣私家车的态度,其实一直都很暧昧。<br />
这玩意很好啊,促进经济发展,对人均收入也有帮助,可问题在于,之前有文件规定了,私家车不能载客,这怎么办?<br />
我很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我也总得有个理由和名义。<br />
而江勤的这份奖章证书,直接把名义送到了他们的手里,大家,都是为了环保。<br />
“嘀嘀发给司机的,不是接单分成,而是低碳奖励金。”<br />
陈主任又补充了一句:“你可以理解成,嘀嘀是个大型公益组织,召集了一大帮环保爱好者,为减少车辆使用做出了卓越贡献。”<br />
“怎么……怎么会有这种逻辑?”<br />
“你也可以参选,这样吧,我和市领导沟通一下,推荐你参选,明年三月你就可以拿奖了。”<br />
程伟张了张嘴:“明年三月,市场就被嘀嘀全部拿下了啊!”<br />
陈主任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茫然:“你说什么市场?我们在聊环保啊。”<br />
第703章 我将重新洗牌<br />
私家车的数量庞大,且增速极快,整个市场都像是多米诺骨牌,瞬间倒向了嘀嘀。<br />
而此时的江勤,则正在临川,和市里的几个领导吃饭。<br />
“刘局,我陪您一杯,感谢您的帮助。”<br />
“江总客气,五年了,我们临川与拼团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希望未来可以一如既往。”<br />
“那是当然,不管未来拼团去了哪里,临川永远是拼团的家。”<br />
江勤一口闷掉杯子里的酒,表情里充满了真挚的谢意。<br />
嘀嘀参选“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奖”的评定是很早之前就做好的,婚礼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在推荐名单里了。<br />
但问题在于,节能减排的奖项是需要数据支持的。<br />
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可以节能减排,人家就会给你个奖,而嘀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哪里起步,在哪里做出参选需要的数据。<br />
沪上不行,京都不行,能有勇气帮江勤开先河的,只有临川。<br />
因为有着的五年团结合作,只有临川肯信他。<br />
说起来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尽管江勤是济州人,但无论是面对公众,还是cctv给他打的表现,都是临川青年企业家。<br />
于是在婚宴之后一段时间里,整个临川的报纸和电视都在帮忙造势,疯狂地宣传着节能减排,在最短的时间内掀起了一股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旋风,各种绿色经济的海报贴边了大街小巷。<br />
从民众角度来看,临川迈上了环保大时代,而嘀嘀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r />
临川是个重工业城市,又是矿产资源城市,在转型的浪潮之下,大力推动环保工作并不显得突兀。<br />
它借助绿色改革顶住压力,为嘀嘀开了私家车运营的先河,做出了数据,拿到了奖项。<br />
这,是一份泼天的人情,但对临川来说也是一场泼天的富贵。<br />
未来,当有人再回看这件事,嘀嘀也只是顺应了城市发展需要,联合私家车主,推动了绿色出行。<br />
南山有个必胜客,临川有个领路人。<br />
实验高中的俞泰是第一批加入滴滴运营的私家车主,他之前看报纸的时候就曾抱怨过,说政府没正事了,天天就知道喊环保口号,还不如少印几份报纸。<br />
但他大概还没明白,临川推行节能减排和自己通过嘀嘀兼职为父亲交了住院费的关系。<br />
有些东西是在顺应时代,同时又是在开创时代。<br />
话说回来,江勤的创业似乎一直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名头……<br />
知乎对外校推广的时候高举的是勤工助学的名义,后来拼团在临川市进行推广,用的是临大学习之星的大学背书。<br />
而现在,为了让交通委同意私家车运营,他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br />
有时候名义不重要,你懂我要什么,我懂你要什么,那只要名义上说的过去,这件事就可以做。<br />
国家随后肯定会针对打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出台更加详细的补充规定,但规定对照发展,永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br />
嘀嘀在这段规定未出台的时间里,足够吃掉市场了。<br />
而当市场统一之后,国家再出令整顿行业,那就是他们嘀嘀自家的事情了。<br />
与此同时,程伟从交通委了总部的办公室,眼神一直在发直,而他的手机里已经收到了一大堆的微信消息。<br />
“嘀嘀现在全都是私家车在做运营你知道吗?”<br />
“老程,我在嘀嘀打到了私家车!”<br />
“嘀嘀这么做符合规定吗?”<br />
“程总,你们打车市场,好像要被嘀嘀重新洗牌了。”<br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就好像普通人还在感叹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同一个商圈的人已经经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个大概的始末。<br />
关于嘀嘀以节能减排的公益名头让交通委默许了他雇佣私家车的事,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已经被圈子里知道的明明白白。<br />
这他妈的,真狗啊!<br />
什么他妈的打车大战后半段?<br />
江勤一下场,重新洗牌了整个赛道,现在比赛又从头开始了,而他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br />
市场被你们占了,那就换个市场!<br />
如果换个角度想,不是江勤为了给江太太一个婚礼而迟到,而是整个赛道都等着他办完婚礼重新开启……<br />
而程伟和陈传兴,则保持着沉默。<br />
他们在知道嘀嘀暗自在临川偷摸发展的时候,曾以为自己料到了江勤的手段,猜测他是要农村包围城市。<br />
说白了就是在沪上和京都各种搅扰视线,掩盖他在二线城市的发展,随后包围过来。<br />
在他们的判断当中,江勤的这一步走的很差,因为以uber的速度来看,根本不会给他留下足够的时间。<br />
但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江勤是在临川市政府试验了私家车运营,参选了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评选,然后把他当做一个理由,说服了交通委默许他的运营。<br />
他们之前也琢磨过私家车运营模式,但一直没想到办法说服有关部门开个口子,但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带着头衔好办事……<br />
那么从年前的11月份,到现在的三月份,嘀嘀在沪上和京都一直疯狂打广告的行为,一瞬间有了意义。<br />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消费者,已经对嘀嘀这个品牌耳熟能详。<br />
于是在嘀嘀借助私家车,直接撕开市场的时候,所有前期累积的、压制的,此刻全部爆发了。<br />
o2o领域的皇帝,回来了。<br />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那篇《我在嘀嘀兼职做司机,月入过万》的头条新闻已经有了十万+的阅读热度。<br />
这新闻……很眼熟。<br />
当初外卖大战的时候,他们好像也是这么说的。<br />
诶诶诶,你看,有个本该写嘀嘀的地方写成了拼团外卖,这他妈就是上次那个软文洗稿重发的吧操!<br />
但就这样一片软文,在全平台流量的加持下,引了很多的私家车主蜂拥而至。<br />
网上打车赛道被冲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