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往常扶苏的来信都是秦政来收,近来秦政倒是未有接到他的来信。<br />
不过,许多夸耀他的上书倒是一个接着一个。<br />
秦政给他递了方才看过的一个。<br />
嬴政打开之际,秦政与他概括道:“他们对扶苏的称呼都起了变化。”<br />
从前是贤者扶苏。<br />
“现在呢?”嬴政问。<br />
还不等秦政答,他就看到了竹简上的字。<br />
——圣者扶苏。<br />
嬴政眉头舒缓,神色间尽然是欣慰。<br />
他最终还是做到了他之所言。<br />
没有秦王长子这个身份,他亦能成就一番事业。<br />
其实他早已认可扶苏的这番话,不过以他的性子,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直至最后,才来寻求他的认可。<br />
区别只在从前是他一人,现在则变成了寻求他与秦政的认可。<br />
他已然做到,领下这份认可只差回咸阳。<br />
只是近几年连年征战,秦国版图迅速扩大,不仅仅是他二人忙碌,扶苏在外亦然是四处奔波,连带着承诺的每年年关回来都不作了数。<br />
秦政思索着该是何时将他抓回来,思来想去,秦军休整的这一个冬日,想来便是好时机。<br />
两年未归的扶苏也没有拒绝此次的召回,接到家书后,他便踏上了归秦之路。<br />
咸阳宫久违的团圆在飘雪中的阵阵欢笑中度过,开春,齐聚的鸟儿旋即各奔东西。<br />
不久之后,层层披散在旧时魏国领土之内的秦国军队聚齐,秦国调集秦军大半主力开赴楚国。<br />
一直守在边境的楚军奋起抵抗,初始,两军对战,还能战得有来有回。<br />
可待秦军更改策略,采取拖延战术之际,楚国兵线调动便慢慢开始力不从心。<br />
长期驻扎边境,又持续这样久的征战,楚国后方已然撑不起这样大的粮草开支,远在寿春的楚国政局在军事的危急之下再次崩裂,权争不断之际,错误的决断下出,楚国的国运自此断送。<br />
急功近利的打法之下,楚国主力被王翦大破。<br />
而此次跟在王翦身边的小将李信在此战中崭露头角,王翦颇为赏识,在军中任其为福将,由他带领一支军队侧翼助攻。<br />
李信也不负他所望,配合他在楚国领土上攻城略地,长达一年有余的征战在寿春沦陷之际宣告结束。<br />
楚国濒临灭亡之际,芈启与芈颠离秦。<br />
作为楚国王室血脉,二人最终还是无法接受眼睁睁看着故国覆灭。<br />
但在这个世界,两人并没有领军倒戈的机会。就连赶赴楚国,也被嬴政设计阻拦,直到都城覆灭之际,才得以与流落的王室会和。<br />
现任楚王以及钦定的继任者死后,两者接连被立楚王,又接连被王翦与李信等一众秦臣追杀至死。<br />
昔日同僚再会面,双方面上都没有见故友的慨叹,有的只是刀剑上的寒光。<br />
国恨家仇,最后皆随着抛洒在故土的热血终结。<br />
楚亡。<br />
同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北上,在北境之地苟延残喘的燕国与赵国残党彻底被秦军吞没。<br />
天下诸国,一时只剩了秦国与其一向“交好”的齐国。<br />
对于长期被秦国远交近攻迷惑的齐国,在休整好军队后,秦国朝齐国派发了使臣。<br />
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的齐国这才觉出不妙。<br />
长期袖手旁观,齐国在此时调集大军,却是于事无补。<br />
人数众多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就连军备,都是已然被秦军淘汰的战备。<br />
灭去燕国的王贲南下后,不费吹灰之力就绕开齐国虚张声势的人肉防线,绕后一击,随后长驱直入,直奔齐国都城临淄。<br />
内政早已荒废的齐国朝堂见兵临城下,思及魏国都城之惨状,又念天下已然尽归秦,多我一个无妨。<br />
心一横,齐王干脆不战而降。<br />
齐亡。<br />
是为秦王政十六年。<br />
马蹄踏起飞扬尘土,埋葬了百年征战过往,天下自此,尽归秦土。<br />
第165章 盛典<br />
咸阳。<br />
夏秋交替之际,初秋的风扫过秦国大地,齐国不战而降,天下诸国统归于秦的消息传回,秦军班师回朝。<br />
久久在外征战的将士归来,咸阳民众自发在城门处夹道迎接。<br />
灭六国进程中近乎所有的将领汇集,一同在军队的最前列。<br />
只待秦旗飘扬过宫门的一刻,人群中呼喊声顿起。<br />
民众汇聚,将士远归,战报带回的欣喜在每个人的面上浮现,早已备好的花环披戴去将士身上。<br />
欢闹气氛中哪里还分得清军民,人头攒动,几个将领的马匹都被团团围住。<br />
几个年长者一脸无奈,看向那边招来一众人的李信。<br />
他年纪轻轻,在军队只两年,就在灭楚一战中跟随王翦斩获颇多战功,到底是年轻气盛,行事张扬得很,这种场合打扮得是花枝招展。<br />
不仅如此,他还要故意慢了马蹄,去接下众女子们给他递的花环小篮,花团锦簇间,他长得一副玉面,说话也招人喜欢,一口一个姐姐妹妹地唤人,直教人面渡秋霞。<br />
结果就是招致许多年轻美眷,将行队围了个水泄不通。<br />
军队在城门大道上滞留,欢声笑语几乎要直直传进咸阳宫。<br />
扶苏回来时,咸阳便是这般欢喜景象。<br />
恰好撞上这水泄不通的长队,他只好下马,将行李都安排给下侍,之后就牵着王乔松拨开人群穿梭着往前。
不过,许多夸耀他的上书倒是一个接着一个。<br />
秦政给他递了方才看过的一个。<br />
嬴政打开之际,秦政与他概括道:“他们对扶苏的称呼都起了变化。”<br />
从前是贤者扶苏。<br />
“现在呢?”嬴政问。<br />
还不等秦政答,他就看到了竹简上的字。<br />
——圣者扶苏。<br />
嬴政眉头舒缓,神色间尽然是欣慰。<br />
他最终还是做到了他之所言。<br />
没有秦王长子这个身份,他亦能成就一番事业。<br />
其实他早已认可扶苏的这番话,不过以他的性子,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直至最后,才来寻求他的认可。<br />
区别只在从前是他一人,现在则变成了寻求他与秦政的认可。<br />
他已然做到,领下这份认可只差回咸阳。<br />
只是近几年连年征战,秦国版图迅速扩大,不仅仅是他二人忙碌,扶苏在外亦然是四处奔波,连带着承诺的每年年关回来都不作了数。<br />
秦政思索着该是何时将他抓回来,思来想去,秦军休整的这一个冬日,想来便是好时机。<br />
两年未归的扶苏也没有拒绝此次的召回,接到家书后,他便踏上了归秦之路。<br />
咸阳宫久违的团圆在飘雪中的阵阵欢笑中度过,开春,齐聚的鸟儿旋即各奔东西。<br />
不久之后,层层披散在旧时魏国领土之内的秦国军队聚齐,秦国调集秦军大半主力开赴楚国。<br />
一直守在边境的楚军奋起抵抗,初始,两军对战,还能战得有来有回。<br />
可待秦军更改策略,采取拖延战术之际,楚国兵线调动便慢慢开始力不从心。<br />
长期驻扎边境,又持续这样久的征战,楚国后方已然撑不起这样大的粮草开支,远在寿春的楚国政局在军事的危急之下再次崩裂,权争不断之际,错误的决断下出,楚国的国运自此断送。<br />
急功近利的打法之下,楚国主力被王翦大破。<br />
而此次跟在王翦身边的小将李信在此战中崭露头角,王翦颇为赏识,在军中任其为福将,由他带领一支军队侧翼助攻。<br />
李信也不负他所望,配合他在楚国领土上攻城略地,长达一年有余的征战在寿春沦陷之际宣告结束。<br />
楚国濒临灭亡之际,芈启与芈颠离秦。<br />
作为楚国王室血脉,二人最终还是无法接受眼睁睁看着故国覆灭。<br />
但在这个世界,两人并没有领军倒戈的机会。就连赶赴楚国,也被嬴政设计阻拦,直到都城覆灭之际,才得以与流落的王室会和。<br />
现任楚王以及钦定的继任者死后,两者接连被立楚王,又接连被王翦与李信等一众秦臣追杀至死。<br />
昔日同僚再会面,双方面上都没有见故友的慨叹,有的只是刀剑上的寒光。<br />
国恨家仇,最后皆随着抛洒在故土的热血终结。<br />
楚亡。<br />
同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北上,在北境之地苟延残喘的燕国与赵国残党彻底被秦军吞没。<br />
天下诸国,一时只剩了秦国与其一向“交好”的齐国。<br />
对于长期被秦国远交近攻迷惑的齐国,在休整好军队后,秦国朝齐国派发了使臣。<br />
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的齐国这才觉出不妙。<br />
长期袖手旁观,齐国在此时调集大军,却是于事无补。<br />
人数众多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就连军备,都是已然被秦军淘汰的战备。<br />
灭去燕国的王贲南下后,不费吹灰之力就绕开齐国虚张声势的人肉防线,绕后一击,随后长驱直入,直奔齐国都城临淄。<br />
内政早已荒废的齐国朝堂见兵临城下,思及魏国都城之惨状,又念天下已然尽归秦,多我一个无妨。<br />
心一横,齐王干脆不战而降。<br />
齐亡。<br />
是为秦王政十六年。<br />
马蹄踏起飞扬尘土,埋葬了百年征战过往,天下自此,尽归秦土。<br />
第165章 盛典<br />
咸阳。<br />
夏秋交替之际,初秋的风扫过秦国大地,齐国不战而降,天下诸国统归于秦的消息传回,秦军班师回朝。<br />
久久在外征战的将士归来,咸阳民众自发在城门处夹道迎接。<br />
灭六国进程中近乎所有的将领汇集,一同在军队的最前列。<br />
只待秦旗飘扬过宫门的一刻,人群中呼喊声顿起。<br />
民众汇聚,将士远归,战报带回的欣喜在每个人的面上浮现,早已备好的花环披戴去将士身上。<br />
欢闹气氛中哪里还分得清军民,人头攒动,几个将领的马匹都被团团围住。<br />
几个年长者一脸无奈,看向那边招来一众人的李信。<br />
他年纪轻轻,在军队只两年,就在灭楚一战中跟随王翦斩获颇多战功,到底是年轻气盛,行事张扬得很,这种场合打扮得是花枝招展。<br />
不仅如此,他还要故意慢了马蹄,去接下众女子们给他递的花环小篮,花团锦簇间,他长得一副玉面,说话也招人喜欢,一口一个姐姐妹妹地唤人,直教人面渡秋霞。<br />
结果就是招致许多年轻美眷,将行队围了个水泄不通。<br />
军队在城门大道上滞留,欢声笑语几乎要直直传进咸阳宫。<br />
扶苏回来时,咸阳便是这般欢喜景象。<br />
恰好撞上这水泄不通的长队,他只好下马,将行李都安排给下侍,之后就牵着王乔松拨开人群穿梭着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