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颔首应是,将那份两指厚的建元新法摆到了案上。<br />
时鹤书牵着小皇帝的手,回到了桌案旁。<br />
“陛下请看。”<br />
他拿起哪本新法,递到了小皇帝手中。小皇帝将其接过,又在时鹤书的指示下将其翻开。<br />
“这是臣撰写的,若陛下觉得可以,朕欲在大宁境内推行。”<br />
小皇帝看了几页,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他却不知道什么意思。<br />
他只看懂了一个词——“变法”。<br />
“督公是要变法吗?”<br />
迷茫的小皇帝抱着书,抬头看向时鹤书。<br />
时鹤书轻轻应了一声:“陛下许吗?”<br />
小皇帝迟疑了一下:“变法……会让大宁变得更好吗。”<br />
刘太傅和他讲过变法,只是都是历史上的变法。那些变法或成功或失败,过程都轰轰烈烈。而变法的国家,或是变好或是变差,都会随着变法产生变化。<br />
小皇帝终究是一个皇帝,虽然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也诚挚的希望大宁变得更好。<br />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鹤书顿了顿。<br />
会变好吗?<br />
“会。”<br />
时鹤书蹲下身,与小皇帝对视着:“大宁会变好的。”<br />
一定会变好的。<br />
……<br />
并不意外的从小皇帝那里顺利拿到了许可,时鹤书抬眼望向天边红日。<br />
真是……<br />
许是闷热的缘故,红日无故出现了重影,耳边亦响起了嗡鸣,时鹤书摇摇头,却觉得胸腔也阵阵发闷。<br />
翻涌而上的血腥气来的莫名,搭在景云掌心的手轻轻攥紧,时鹤书低低咳了两声。<br />
“九千岁!”<br />
景云几乎是在瞬间紧张起来,时鹤书倒是紧抿双唇,轻轻摆了摆手。<br />
“无事。”<br />
血腥气弥漫在口腔,已有一段时日未咳血的时鹤书垂下眼帘,迈过庭院大门。<br />
狭长的宫道一眼望不到尽头,层层叠叠的树木探出高墙。<br />
腰间玉佩轻晃,苍白且无血色的指尖抚过青玉,时鹤书的羽睫轻颤了颤。<br />
……他倒也是个好孩子。<br />
只是好孩子,不一定是好皇帝。<br />
第43章 阻拦<br />
七日后, 早朝。<br />
‘从天而降’的新法如一颗巨雷,将朝臣炸的体无完肤。<br />
“陛下!”有人声嘶力竭:“祖宗之法不可变也!”<br />
“时鹤书!”有人颤颤巍巍:“你当真是妖媚惑主!”<br />
“太祖皇帝啊!太宗皇帝啊!你们快显灵看看吧!”有人鬼哭狼嚎:“祖宗之法啊!我大宁三百年社稷江山要完啊——”<br />
本就在高压下紧绷已久的朝堂彻底炸锅,小皇帝看着下首或要撞柱, 或坐地哀嚎,或以头抢地的群臣,不知所措。<br />
“诸君, 是要以死明志吗?”<br />
轻缓的声音打断了干嚎,时鹤书平静地看着满地朝臣,勾起唇角, 露出一个清浅的笑。<br />
朝臣:“……”<br />
朝臣:“…………”<br />
东厂的酷刑一百零八式在脑中闪回, 莫名被威胁到的朝臣皆有了动作。抱柱的朝臣默默松开了柱子,坐在地上的朝臣默默站起来拍了拍衣服, 以头抢地的朝臣默默直起身正了正乌纱帽。<br />
“呃……”<br />
“其实……”<br />
“新法之事不宜操之过急……时掌印, 我们可以再谈,再谈。”<br />
时鹤书轻轻弯起眼睛:“谈?”<br />
不巧,他不想谈。<br />
新法没有后退的余地, 时鹤书也不是会在大事上让步的人。<br />
纵使群臣的反对与反抗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拿出了太祖皇帝的《大宁祖训》来压时鹤书。但在时督主的铁血手段下,不到一个月,那群满心抗拒的朝臣便捏着鼻子暂时认下了新法。<br />
“我倒要看看他时鹤书能搞出什么名堂!”<br />
有官员硬着嘴说。<br />
但时鹤书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亦不在意他们的看法,他近乎雷厉风行的设定了新法的试行点, 并处理掉了不少意图动手动脚的官员。<br />
只是这还不够。<br />
落实新法的终究是地方,大宁的国土很大,时鹤书的耳目不可能面面俱到, 且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也不是一次两次。前朝早有变法因地方官员一己私欲而毁于一旦的前车之鉴——而前世他的建元新法,亦没少被地方官员扭曲。<br />
因此, 纵使新法试行是在京城附近,时鹤书也处处盯着,并不忘处理某些有欺上瞒下先例的地方官员。<br />
白色的烛泪滚落,昏黄的烛火将人影映照于屏风上。子时的深夜总是静谧的,除了沙沙的树叶晃动声,便只有书卷翻动声。<br />
直到低低的咳嗽响起。<br />
胸腔内的刺痛令挺拔的腰身稍稍弓起,苍白的手攥着帕子,掩住了鲜红的唇。<br />
滴滴鲜血落到帕子上,似红梅落雪,分外扎眼。<br />
蜷起的手轻轻松开,时鹤书垂眼注视着帕子上的血迹,一言不发。<br />
咳血是从近日开始的。<br />
或许是过分忙碌的缘故,这具已好了不少的身体在变法推行后又陷入了病痛的折磨。<br />
密密麻麻如针扎般的痛楚于时鹤书而言并不陌生,胸前的沉闷与喉间的腥气也同样熟悉。<br />
毕竟,这是他在前世每一日都会体会到的不适。<br />
殷红的唇瓣似是开到陌路的山茶,修长的手指将帕子叠起,放到一旁。
时鹤书牵着小皇帝的手,回到了桌案旁。<br />
“陛下请看。”<br />
他拿起哪本新法,递到了小皇帝手中。小皇帝将其接过,又在时鹤书的指示下将其翻开。<br />
“这是臣撰写的,若陛下觉得可以,朕欲在大宁境内推行。”<br />
小皇帝看了几页,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他却不知道什么意思。<br />
他只看懂了一个词——“变法”。<br />
“督公是要变法吗?”<br />
迷茫的小皇帝抱着书,抬头看向时鹤书。<br />
时鹤书轻轻应了一声:“陛下许吗?”<br />
小皇帝迟疑了一下:“变法……会让大宁变得更好吗。”<br />
刘太傅和他讲过变法,只是都是历史上的变法。那些变法或成功或失败,过程都轰轰烈烈。而变法的国家,或是变好或是变差,都会随着变法产生变化。<br />
小皇帝终究是一个皇帝,虽然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也诚挚的希望大宁变得更好。<br />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鹤书顿了顿。<br />
会变好吗?<br />
“会。”<br />
时鹤书蹲下身,与小皇帝对视着:“大宁会变好的。”<br />
一定会变好的。<br />
……<br />
并不意外的从小皇帝那里顺利拿到了许可,时鹤书抬眼望向天边红日。<br />
真是……<br />
许是闷热的缘故,红日无故出现了重影,耳边亦响起了嗡鸣,时鹤书摇摇头,却觉得胸腔也阵阵发闷。<br />
翻涌而上的血腥气来的莫名,搭在景云掌心的手轻轻攥紧,时鹤书低低咳了两声。<br />
“九千岁!”<br />
景云几乎是在瞬间紧张起来,时鹤书倒是紧抿双唇,轻轻摆了摆手。<br />
“无事。”<br />
血腥气弥漫在口腔,已有一段时日未咳血的时鹤书垂下眼帘,迈过庭院大门。<br />
狭长的宫道一眼望不到尽头,层层叠叠的树木探出高墙。<br />
腰间玉佩轻晃,苍白且无血色的指尖抚过青玉,时鹤书的羽睫轻颤了颤。<br />
……他倒也是个好孩子。<br />
只是好孩子,不一定是好皇帝。<br />
第43章 阻拦<br />
七日后, 早朝。<br />
‘从天而降’的新法如一颗巨雷,将朝臣炸的体无完肤。<br />
“陛下!”有人声嘶力竭:“祖宗之法不可变也!”<br />
“时鹤书!”有人颤颤巍巍:“你当真是妖媚惑主!”<br />
“太祖皇帝啊!太宗皇帝啊!你们快显灵看看吧!”有人鬼哭狼嚎:“祖宗之法啊!我大宁三百年社稷江山要完啊——”<br />
本就在高压下紧绷已久的朝堂彻底炸锅,小皇帝看着下首或要撞柱, 或坐地哀嚎,或以头抢地的群臣,不知所措。<br />
“诸君, 是要以死明志吗?”<br />
轻缓的声音打断了干嚎,时鹤书平静地看着满地朝臣,勾起唇角, 露出一个清浅的笑。<br />
朝臣:“……”<br />
朝臣:“…………”<br />
东厂的酷刑一百零八式在脑中闪回, 莫名被威胁到的朝臣皆有了动作。抱柱的朝臣默默松开了柱子,坐在地上的朝臣默默站起来拍了拍衣服, 以头抢地的朝臣默默直起身正了正乌纱帽。<br />
“呃……”<br />
“其实……”<br />
“新法之事不宜操之过急……时掌印, 我们可以再谈,再谈。”<br />
时鹤书轻轻弯起眼睛:“谈?”<br />
不巧,他不想谈。<br />
新法没有后退的余地, 时鹤书也不是会在大事上让步的人。<br />
纵使群臣的反对与反抗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拿出了太祖皇帝的《大宁祖训》来压时鹤书。但在时督主的铁血手段下,不到一个月,那群满心抗拒的朝臣便捏着鼻子暂时认下了新法。<br />
“我倒要看看他时鹤书能搞出什么名堂!”<br />
有官员硬着嘴说。<br />
但时鹤书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亦不在意他们的看法,他近乎雷厉风行的设定了新法的试行点, 并处理掉了不少意图动手动脚的官员。<br />
只是这还不够。<br />
落实新法的终究是地方,大宁的国土很大,时鹤书的耳目不可能面面俱到, 且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也不是一次两次。前朝早有变法因地方官员一己私欲而毁于一旦的前车之鉴——而前世他的建元新法,亦没少被地方官员扭曲。<br />
因此, 纵使新法试行是在京城附近,时鹤书也处处盯着,并不忘处理某些有欺上瞒下先例的地方官员。<br />
白色的烛泪滚落,昏黄的烛火将人影映照于屏风上。子时的深夜总是静谧的,除了沙沙的树叶晃动声,便只有书卷翻动声。<br />
直到低低的咳嗽响起。<br />
胸腔内的刺痛令挺拔的腰身稍稍弓起,苍白的手攥着帕子,掩住了鲜红的唇。<br />
滴滴鲜血落到帕子上,似红梅落雪,分外扎眼。<br />
蜷起的手轻轻松开,时鹤书垂眼注视着帕子上的血迹,一言不发。<br />
咳血是从近日开始的。<br />
或许是过分忙碌的缘故,这具已好了不少的身体在变法推行后又陷入了病痛的折磨。<br />
密密麻麻如针扎般的痛楚于时鹤书而言并不陌生,胸前的沉闷与喉间的腥气也同样熟悉。<br />
毕竟,这是他在前世每一日都会体会到的不适。<br />
殷红的唇瓣似是开到陌路的山茶,修长的手指将帕子叠起,放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