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如今又来个同样吃饭规规矩矩,看着还吃得很香的孩子,如何教她不开心。<br />
祝夫人觉察到她的眼神,与自家婆婆对视一眼,俱是松出一口气。<br />
旁的萧氏,她们不清楚,但眼前这位萧老夫人的夫婿可是实打实的萧何后人,老夫人娘家同样负有名望。<br />
她母家、婆家皆有名将名臣,甚至还出过后妃,哪里是她们小小祝家能得罪得起的。目前看来,情况还算良好。<br />
这桌斋席在各怀心思中走到尾声,前往禅房路上,祝英宁在离长辈们稍远的位置无声舒出一口气。<br />
“你很紧张吗?”马文才问。<br />
祝英宁道:“当然紧张,那可是你外祖母。”<br />
“那又如何?”<br />
“万一在她面前出糗,那不是很尴尬。等回去之后,她就会非常严肃地跟你说,文才,那个祝家小子我不喜欢,以后别跟他往来了。”<br />
后头那句,祝英宁还模仿起电视剧里那些有钱人家当家老主母的口吻。<br />
马文才笑望着他,“她从不管我与什么人来往,只要不学坏就好。”<br />
“那你跟我在一起也没见学坏。看,每天还很快乐。”<br />
“嗯。”<br />
马文才又道:“不必担心,看得出来外祖母其实对你很满意。”<br />
“真的吗?”<br />
马文才点头,“你保持原样便好,外祖母不喜欢那些矫揉造作的人。”<br />
“那就好。”<br />
马文才又问:“你很担心日后无法与我往来?”<br />
“我难得有个好朋友,还是想好好珍惜。”<br />
好好珍惜。马文才在心里反复品味这四个字。<br />
英宁真的很重视他。<br />
他心甚悦。<br />
第24章 “你对马文才的感情没这么……<br />
祝英宁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没啥慧根,比如现在。<br />
佛法对他来说很像哲学,以前上中西方哲学选修课的时候,他都是出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br />
不过,他最喜欢也最了解的就是因果论,虽然这个好像在现世被一些自媒体博主玩坏了。<br />
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值得探讨。<br />
听过一会儿,他转头去看马文才,对方倒是听得认真,时不时还能说上两句。再看方丈不住点头,满意捋须的样子,果然能人就是能人,什么方面都能有点建树。<br />
佛法无边,而时间有限,谈着谈着就快到晚饭时间。<br />
方丈需起带头作用,不好违反寺中规定,等吃过晚饭,他还要去教授晚课。不多时,萧老夫人动身离开,祝英宁他们也跟着起身,方丈送他们下山。<br />
“英宁,你要是得空就来萧府玩,莫要拘束。”<br />
“是。”<br />
萧老夫人又道:“钱塘每年元宵节都会举办花灯会,你当天可是有空?”<br />
祝英宁礼貌回应,“也许有吧?现在还不太好说。”<br />
“要是能来就给文才写信,到时老身派车去接你。老姐姐,祝夫人,你们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同英宁一道前来。”<br />
两位祝夫人直点头。<br />
“那就先就此别过。”萧老夫人说,“老身今天过得很开心,期望明年还能再会。”<br />
祝英宁三人目送她坐上马车,待车辙远去,他们才踏上自己的归途。<br />
马车驶出一段距离,祝老夫人问道:“乖孙,这马公子可有婚约在身?”<br />
祝英宁摇头。<br />
“那他在书院里与你小妹关系如何?”<br />
祝英宁对类似的话题感到麻木,回道:“能说得上话,但不大熟。”<br />
“不熟没事,感情是能慢慢培养的。”<br />
祝英宁道:“他们之间要真有感情,早就能发展,又何必需要长辈出面。”<br />
祝老夫人说:“毕竟英台是个女子,有些话不好直接开口。”<br />
“英台的性子可与一般女子不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祖母,您还是别乱点鸳鸯谱了,要是拆了一对有情人怎么办?”<br />
“当真没有么?”<br />
祝英宁摇头,“再说了,就我和文才这关系,真没必要再送个小妹出去联姻。姻亲关系反而有时会出麻烦,我二伯不就是个最好例子。”<br />
一想起老二家那些鸡飞狗跳的事,老太太心里就不舒服,但一时半会儿又不想舍弃能够跟萧马两家攀上关系的机会。<br />
她遂道:“你二伯家的事只是少数,大多时候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br />
“祖母,日子是英台去过,要不您先问过她的意见再说?”<br />
“我是长辈,又何必去问她的想法。”<br />
祝英宁无奈,“您不在意英台的想法,那总会在意文才的吧?文才对英台的确没有这个意思,您要是强塞,到时惹恼了他,只怕整个祝家都可能被您拖下水,您认为您能挽救吗?”<br />
见老夫人没声,祝英宁乘胜追击,“哪怕文才不恼,您方才可见过萧老夫人。她性子爽朗归爽朗,可始终是武将世家出身,眼里揉不得沙子,我们没必要去讨她的不快。”<br />
经过许久,祝老夫人缓缓开口,“这事就先不提了。”<br />
祝英宁心里油生出一股子爽快感,但这种爽快并不只是来自说服长辈,只是要细究的话,又不大清楚由来。<br />
马车回到祝家庄,已近次日中午。送过祖母,祝英宁母子返家,简单吃过午饭,祝英宁实在撑不大住,回房午睡。<br />
午睡之后,祝英台来敲门,向他打听昨天在金龙寺的经历。
祝夫人觉察到她的眼神,与自家婆婆对视一眼,俱是松出一口气。<br />
旁的萧氏,她们不清楚,但眼前这位萧老夫人的夫婿可是实打实的萧何后人,老夫人娘家同样负有名望。<br />
她母家、婆家皆有名将名臣,甚至还出过后妃,哪里是她们小小祝家能得罪得起的。目前看来,情况还算良好。<br />
这桌斋席在各怀心思中走到尾声,前往禅房路上,祝英宁在离长辈们稍远的位置无声舒出一口气。<br />
“你很紧张吗?”马文才问。<br />
祝英宁道:“当然紧张,那可是你外祖母。”<br />
“那又如何?”<br />
“万一在她面前出糗,那不是很尴尬。等回去之后,她就会非常严肃地跟你说,文才,那个祝家小子我不喜欢,以后别跟他往来了。”<br />
后头那句,祝英宁还模仿起电视剧里那些有钱人家当家老主母的口吻。<br />
马文才笑望着他,“她从不管我与什么人来往,只要不学坏就好。”<br />
“那你跟我在一起也没见学坏。看,每天还很快乐。”<br />
“嗯。”<br />
马文才又道:“不必担心,看得出来外祖母其实对你很满意。”<br />
“真的吗?”<br />
马文才点头,“你保持原样便好,外祖母不喜欢那些矫揉造作的人。”<br />
“那就好。”<br />
马文才又问:“你很担心日后无法与我往来?”<br />
“我难得有个好朋友,还是想好好珍惜。”<br />
好好珍惜。马文才在心里反复品味这四个字。<br />
英宁真的很重视他。<br />
他心甚悦。<br />
第24章 “你对马文才的感情没这么……<br />
祝英宁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没啥慧根,比如现在。<br />
佛法对他来说很像哲学,以前上中西方哲学选修课的时候,他都是出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br />
不过,他最喜欢也最了解的就是因果论,虽然这个好像在现世被一些自媒体博主玩坏了。<br />
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值得探讨。<br />
听过一会儿,他转头去看马文才,对方倒是听得认真,时不时还能说上两句。再看方丈不住点头,满意捋须的样子,果然能人就是能人,什么方面都能有点建树。<br />
佛法无边,而时间有限,谈着谈着就快到晚饭时间。<br />
方丈需起带头作用,不好违反寺中规定,等吃过晚饭,他还要去教授晚课。不多时,萧老夫人动身离开,祝英宁他们也跟着起身,方丈送他们下山。<br />
“英宁,你要是得空就来萧府玩,莫要拘束。”<br />
“是。”<br />
萧老夫人又道:“钱塘每年元宵节都会举办花灯会,你当天可是有空?”<br />
祝英宁礼貌回应,“也许有吧?现在还不太好说。”<br />
“要是能来就给文才写信,到时老身派车去接你。老姐姐,祝夫人,你们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同英宁一道前来。”<br />
两位祝夫人直点头。<br />
“那就先就此别过。”萧老夫人说,“老身今天过得很开心,期望明年还能再会。”<br />
祝英宁三人目送她坐上马车,待车辙远去,他们才踏上自己的归途。<br />
马车驶出一段距离,祝老夫人问道:“乖孙,这马公子可有婚约在身?”<br />
祝英宁摇头。<br />
“那他在书院里与你小妹关系如何?”<br />
祝英宁对类似的话题感到麻木,回道:“能说得上话,但不大熟。”<br />
“不熟没事,感情是能慢慢培养的。”<br />
祝英宁道:“他们之间要真有感情,早就能发展,又何必需要长辈出面。”<br />
祝老夫人说:“毕竟英台是个女子,有些话不好直接开口。”<br />
“英台的性子可与一般女子不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祖母,您还是别乱点鸳鸯谱了,要是拆了一对有情人怎么办?”<br />
“当真没有么?”<br />
祝英宁摇头,“再说了,就我和文才这关系,真没必要再送个小妹出去联姻。姻亲关系反而有时会出麻烦,我二伯不就是个最好例子。”<br />
一想起老二家那些鸡飞狗跳的事,老太太心里就不舒服,但一时半会儿又不想舍弃能够跟萧马两家攀上关系的机会。<br />
她遂道:“你二伯家的事只是少数,大多时候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br />
“祖母,日子是英台去过,要不您先问过她的意见再说?”<br />
“我是长辈,又何必去问她的想法。”<br />
祝英宁无奈,“您不在意英台的想法,那总会在意文才的吧?文才对英台的确没有这个意思,您要是强塞,到时惹恼了他,只怕整个祝家都可能被您拖下水,您认为您能挽救吗?”<br />
见老夫人没声,祝英宁乘胜追击,“哪怕文才不恼,您方才可见过萧老夫人。她性子爽朗归爽朗,可始终是武将世家出身,眼里揉不得沙子,我们没必要去讨她的不快。”<br />
经过许久,祝老夫人缓缓开口,“这事就先不提了。”<br />
祝英宁心里油生出一股子爽快感,但这种爽快并不只是来自说服长辈,只是要细究的话,又不大清楚由来。<br />
马车回到祝家庄,已近次日中午。送过祖母,祝英宁母子返家,简单吃过午饭,祝英宁实在撑不大住,回房午睡。<br />
午睡之后,祝英台来敲门,向他打听昨天在金龙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