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现代经济学震惊帝王!
('\n\t“陛下,这就是百姓为何以物易物的根源所在!”<br /><br />“铜钱泛滥了,失去其购买力,百姓不再相信铜钱,是以铜钱失去了其公信力,相反,以物易物……百姓起码能获得一点实在!”<br /><br />“比如一斤大米换一斤面粉,虽说东西不同,可起码不吃亏!”<br /><br />夏帝一惊:“如此说来,这铜钱根本无用,那顾卿改货币又该如何改?难道用金银?可这金银基本把持在世家手上,要么就分散在民间,就算改革,只怕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吧?”<br /><br />夏帝一连串的问题抛出,顾景之心下一笑。<br /><br />铺垫了这么久,总算聊到正题了!<br /><br />顾景之说道:“陛下,这铜钱自然是有用的,百姓以物易物,只是求个温饱亦或者是换点衣裳鞋子什么的!”<br /><br />“可类似治病啊,出门什么的,自然还是要用到钱币嘛!”<br /><br />“只是,这种毕竟不如日常所需那般的频繁,是以百姓手上都有些钱,可却根本舍不得用!”<br /><br />“这钱不用,只是因为钱币和货物的价值不对等,钱币不用,就等于没钱!”<br /><br />“钱币不在市场流通,那它就不是钱!”<br /><br />“钱币不能流通,这经济就无法做到长足发展!”<br /><br />“没有钱币在世面流通,这国家的税收自然也就少了……”<br /><br />顾景之一连串的话,直接将夏帝给砸晕了!<br /><br />“顾卿,你别说这般绕,朕不是太明白!”<br /><br />“陛下,您可知臣这次运转回京的宁州商税共计多少?”<br /><br />“???”<br /><br />夏帝一愣,随即看向那个盖了大印却没有写任何东西的文牒,问道:“你给朕说说!”<br /><br />顾景之手一伸:“五十万两!”<br /><br />“多少?”<br /><br />夏帝眼睛一突。<br /><br />“陛下,您没听错!就是五十万两!”<br /><br />顾景之说道:“宁州商税十税一,也就是说,但凡交易十两银子就要缴纳一两银子的税,截止今年秋税务,共计七个月,一共收取将近八十万两的银税!”<br /><br />“宁州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是以臣留下二十多万两在宁州,五十万两的商税带回了京城!”<br /><br />“陛下,宁州只是才发展两年,治下也不过四县之地,虽是为西北之地中转货物,却并非第一交易场所!”<br /><br />“可饶是如此,一年的商税也能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这要是放在京城,亦或者是一些富庶的州府,陛下以为能收多少商税?”<br /><br />“嘶……”<br /><br />夏帝倒吸一口凉气。<br /><br />单单一个宁州一年就能上百万,以后甚至更多,那江南那些富庶之地,还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该有多少?<br /><br />“顾卿,你告诉朕,为何宁州在你手上短短两年,就能收取如此高的税额?”<br /><br />夏帝急切地问道。<br /><br />这可是百万以上的税收啊!<br /><br />百万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算多大一个数字,可大夏一年税收,只算银钱的话,也不过两千多万两。<br /><br />宁州一地,还只是一个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拥有四个县城的州府就能收取相当于整个大夏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何等的恐怖?<br /><br />全国共有州府多少?<br /><br />就算不是每个州府都和宁州一样,可只需要有二十个州府如此,那大夏的银税就能翻一倍!<br /><br />可大夏如宁州一般的州府才二十个?<br /><br />自然是不可能的!<br /><br />顾景之看夏帝如此急切,当即笑道:“陛下,这就是钱流通后的效果,宁州今岁税银百万两,这还是因为西北之地发生战事的缘故,眼下我大夏和各族之间开通互市,陛下以为,又该创造多少税收?”<br /><br />“当真如此恐怖?”夏帝还是有些难以置信!<br /><br />顾景之却道:“钱留在百姓家里,这并非真正的藏富于民,只有让钱流通起来,才能让大夏变得更有钱,百姓手上有更多的钱,他们自然就不会吝啬于自身!”<br /><br />“这市面上流通的钱多了,各行当就会发展更快,如此能够为百姓创造收益的地方就越多,百姓能赚到的钱越多,那么他们购买的东西就会频繁!”<br /><br />“如此循环反复,要不了多久,我大夏才会真正的富裕起来,而且……”<br /><br />顾景之脸色突然变得凝重:“陛下,百姓手上的钱多了,他们能想到的,无非就是多生孩子,亦或者送孩子读书,谋取更高更远大的前程!”<br /><br />卧槽!<br /><br />这话一下就说到夏帝心坎上了!<br /><br />要是百姓舍得花钱供孩子读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天底下的人才将越来越多,如此,朝廷就能慢慢摆脱世家的钳制。<br /><br />他突然想起了顾景之之前提出的活字印刷,心里忽然明悟过来。<br /><br />感情,顾景之一直没有推动活字印刷,就是在等这个机会啊!<br /><br />当初他看到活字印刷,一时惊为天人,想到自己要不了几年就可以摆脱世家的钳制,是以恨不得马上推广活字印刷术!<br /><br />然而顾景之却告诉他,如果当下推广活字印刷,无异于自取灭亡。<br /><br />毕竟世家的根基就是在于知识,如果将知识传递到民间的普通百姓手上,无异于断掉他们最为倚仗的根基。<br /><br />那样世家必反!<br /><br />如果能够先将他们手上的钱粮根基一点一点地瓦解,等他们不足以威胁到朝廷的时候,再利用活字印刷,一举打断他们的脊梁,如此世家可定!<br /><br />现在,顾景之似乎要做到了!<br /><br />此前借着侵地案,一举逼迫世家同意土地改革,如今过去两年了,土地改革卓有成效,不仅民间没有人饿死,就连朝廷的粮税也大大增加,大夏还为此发起了一场对外的战争!<br /><br />现如今,顾景之故技重施,用一个空印案,要解决世家垄断天下金银的问题……<br /><br />而后顺势推动活字印刷,一切要是顺利,那时候的百姓手上也有些闲钱,要是这天下出现更为便宜的书籍,那百姓还会考虑吗?<br /><br />当然不会。<br /><br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br /><br />不得不说,顾景之这环环相扣,当真是厉害!<br /><br />夏帝呼吸再次变得急促起来,声音都有些颤抖,他问:“顾卿,你打算何时开始?”<br /><br />这事儿自然不是说启动就启动的,必然要有周密的计划,如此方能启动。<br /><br />然而,顾景之却说道:“陛下,此事应当越快越好,要是晚了,只怕要出问题!”<br /><br />“哦?”<br /><br />夏帝一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