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顾景之带来的惊吓!
('\n\t“西陵候,你这可就见外了!今日能一同在乔兄府上做客,大家都是自己人,何来这般客气!”<br /><br />董振堂笑容很是热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呢!<br /><br />不过这对顾景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br /><br />乔镇看到二人这般,心里也高兴,他看了看周围,笑道:“这家宴一时半会还没那么快,要不董兄还有顾小子,咱们去书房用茶?”<br /><br />他看向二人,看似询问实则是早就有安排。<br /><br />他知道顾景之有话说,这里又有家眷,也不是谈话的好地方。<br /><br />顾景之和董振堂二人自然是没意见,笑眯眯地应下。<br /><br />几人在书房落座后,乔泽给几人添了茶水,董振堂看了一眼书房,笑道:“乔兄,你这书房看着一点也不像是将门之家的书房啊!”<br /><br />乔镇听了,笑道:“这人上了岁数,也不能总想着打打杀杀了,在宁州呆了两年,倒是让顾家小子带着喜欢读书了!”<br /><br />“哦?”<br /><br />董振堂看向顾景之,失笑道:“西陵侯乃我大夏文状元,没想到还能教你这大将军?”<br /><br />顾景之顿时苦笑道:“董尚书切莫听信了老将军的话,这哪是我教的,不过是老将军那会闲时读读书,顺便教导下两个孩子读书,这才养成的习惯!”<br /><br />“哈哈!”<br /><br />众人闻言大笑。<br /><br />董振堂看向乔镇,长叹一声:“不过也算是苦尽甘来,如今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乔家也算是满门荣耀,乔兄这个时候还能沉下心来读读书,倒叫人羡慕!”<br /><br />他这话倒不是客套。<br /><br />乔镇武将出身,又到了这个年龄,能安静下来读读书……作为未来第一外戚,确实不容易。<br /><br />乔镇听了只是淡淡一笑。<br /><br />要说换了从前,他还真不一定静的下来。<br /><br />只是宁州那两年,他的想法变了不少,从泥腿子到勋门侯府,再被贬到穷乡僻壤,大儿子和离,自己带着两个儿子和孙子孙女……<br /><br />他那会虽然依旧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心思浮动,不过也明白了一些道理。<br /><br />随后太子在宁州的事儿,让他彻彻底底的寒了心。<br /><br />如今虽然起复,不过他和太子也只存在了利益关系,早年觉得读书也没啥用,毕竟他已经身处高位了。<br /><br />可宁州两年,他的心彻底沉静了下来,这才发现,其实读读书还是很有用的。<br /><br />董振堂看他不愿多说这一块,心下也幽幽一叹。<br /><br />当初夏帝为了保自己儿子,想法是没错,可对乔家来说却多少有些不公,毕竟这牵连也太牵强了些。<br /><br />当初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乔家,甚至连指向太子的证据,也只是含糊不清的。<br /><br />乔家纯粹就是让夏帝给丢出去保他儿子的,这对勋贵大臣来说,确实不公。<br /><br />想到这些,他不由地跳转话题,看向顾景之,笑道:“顾侯在朝堂上的风采,可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文可辩群臣,武可定边疆,似顾侯这样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人,朝中绝无仅有啊!”<br /><br />“哈哈!”<br /><br />顾景之笑道:“董尚书抬爱了,这一切不过是陛下在背后撑腰,我等不过是陛下的马前卒罢了!”<br /><br />官面话谁都会说,董振堂能在兵部尚书这位置一呆那么多年,没有夏帝的肯定,又怎么可能?<br /><br />是以,在他面前,顾景之可不会傻傻的什么话都说。<br /><br />他装作苦恼道:“我这上任户部之后,诸事繁杂,又出现空印案这等大案,户部改制势在必行,我这也是满心苦恼!”<br /><br />“虽说方方面面都有了措施,可这真实施起来……如履薄冰啊!”<br /><br />董振堂听闻,也是幽幽一叹。<br /><br />那日朝会上,他也听得明明白白,顾景之要做的事,可以说是千百年来第一回,这些他也只能听听罢了。<br /><br />不过,想到顾景之那货币改制,他调笑道:“还别说,顾侯你这一动,倒是让我们这一辈子积蓄都成了一堆破铜烂铁了!”<br /><br />“呃……”<br /><br />顾景之尴尬地笑道:“见笑,见笑!”<br /><br />被人当众点明确实有些尴尬,不管怎么说,乔家和董振堂都是友军,他那货币改制之策虽然针对的是世家,不过友军也被牵涉其中。<br /><br />当然了,他倒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货币改制,总体来说是大势所趋。<br /><br />“万万没想到,用了几千年的金银,最后竟然要被取缔,也就顾侯敢想啊!”<br /><br />董振堂重重一叹。<br /><br />对于这政策,他说不上是赞同还是不赞同,不过作为皇帝一派,他却不能反对,毕竟荣华富贵都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这一点他还是能动的!<br /><br />不过……<br /><br />他认真地看向顾景之,问道:“顾侯,老夫倒是想问一句,你……到底有多大把握?”<br /><br />把握……<br /><br />顾景之想了想,道:“眼下情况要是不出现太大意外,最多三年的时间,大夏新币将覆盖整个大夏,甚至于边关异族的金银也将大量流入我大夏,届时,不仅是我大夏,恐怕异族在边境的交易也只能以我大夏货币为主!”<br /><br />“哦?”<br /><br />董振堂眼睛一亮,他问道:“顾侯能否细说?”<br /><br />“这自然没问题!”<br /><br />顾景之点头道:“我回京之前,恰巧找到了昔年云国拨给顾氏的一批军饷,总计百万两黄金和五百万两白银!”<br /><br />“这些钱如今都存放在陛下手上,这些钱是打算用于发行新币参照所用……”<br /><br />听着顾景之的话,董振堂微微点头。<br /><br />这一点他还是能懂的,顾景之以金银为参照,总体换算下来有多少白银就铸造多少等价的铜钱,不过……<br /><br />他说道:“这算下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虽说不少却也远远不够,却不知……”<br /><br />“呵呵!”<br /><br />顾景之笑道:“一千五百万两自然是不够的,别说不够,恐怕也只能满足一部分区域流通,可谁说我只准备了一千五百万两等同面额的新币?”<br /><br />“???”<br /><br />董振堂眼睛一瞪:“方才你不是说,这新币的面值必须参照国库金银库存的吗?如今就算是算上国库原有的金银,只怕也没多多少吧?你到底准备了多少?”<br /><br />顾景之微微一笑,然后伸出五个手指:“五千万!”<br /><br />“第一批发行,五千万两等同面额!”<br /><br />“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