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密语[先婚后爱] 第68节
烤好的吐司边缘微微泛黄,她就着牛奶一口一口吃掉,心里畅快多了。<br />
小满从小屋里跑出来,踩着脚下粉红色肉垫兴奋地扑来,纵身一跃跳到程鸢膝盖上。<br />
“呀,今天这么高兴?”<br />
她吃完饭后,陪着小满玩了一会儿,从网上下单了新的猫粮和罐头,又急匆匆拎着包出门去了。<br />
离开那天,飞机从纽约出发,穿过万里高空。出发的这天阳光充足,风和日丽,明明一切顺利,池砚珩却眼皮直跳。<br />
直到踩上登机梯,飞机滑行起飞后,他才觉得心脏落到了实处。<br />
池逸然同学高兴地发了条朋友圈。<br />
【起飞啦,11小时后见!】<br />
坐在后排的池砚珩心绪不宁。<br />
临走前已经决定要和程鸢再聊一次,至于结果,他却没什么信心。<br />
小糖手术成功,她心情也不错,那么,心情不错时会愿意再听他解释一次吗?<br />
池砚珩闭上眼睛养神,总之,先回到京市再另做打算吧。<br />
与此同时,大洋另一端。<br />
11个小时后,短暂颠簸,飞机开始下降高度,乘务员温柔的播报传来,提醒乘客带好行李物品,准备降落。<br />
程鸢坐在靠窗的位置,她摘下眼罩,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把凌乱的头发扎了个低马尾,手机收进包里,打开遮光板,朝外面看去。<br />
天气预报显示,前几天连绵阴雨,今天还是灰蒙蒙的,从飞机上俯瞰,大地像罩上一层浅灰色薄纱。<br />
距离机场越来越近,跑道一条白线铺开,旁侧绿荫草地一马平川,再往前看,是古老的英式尖塔建筑。<br />
曼彻斯特就在雾中若隐若现。<br />
她准备已久的留学生活终于迈出了第一步。<br />
第52章 英国<br />
一个月后。<br />
曼彻斯特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 偶尔雨停了,抬头看到的也是阴沉无比的天空,整个城市像是泡在罐子里, 潮湿难耐。<br />
周六这天,终于放晴, 太阳逃了许久总算出来露面。<br />
程鸢出门之前把伞放进包里, 这把碎花折叠伞还是从国内带来的, 高中开始一直用着, 边缘已经磨破了, 她却舍不得换, 长时间陪在她身边的东西不多, 这把伞算一个。<br />
上午没有课, 昨天查了天气后, 发现空气能见度很高,阳光充足, 于是程鸢回家路上顺便买了一袋子面包屑,打算去公寓附近的小公园喂鸽子。<br />
舍友是个活泼热情的意大利人,喜欢戴一顶俏皮贝雷帽, 金色蓬松卷发,有漂亮的蓝眼睛。<br />
程鸢来的第一天就幸运地吃上了她做的意大利面。<br />
面对舍友盛情邀请, 程鸢没好意思拒绝, 半推半就吃了小盘,结果就是差点被浓厚的芝士噎死。<br />
不管如何,maria绝无恶意,她只是个爱分享美食的阳光姑娘。<br />
早在国内的时候, 程鸢看到她挂在网上的这间公寓,maria苦于房租, 正在招舍友分摊房费,程鸢主动联系后,两人爽快结伴,租下了一厅两室的小公寓,共用厨房和客厅。<br />
maria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把头顶的耳机摘下来,“yara,你要出门吗?”<br />
程鸢回头看了她一眼。<br />
很好,保持着欧洲人的好习惯,躺在沙发上也不脱鞋。<br />
相比于初来乍到时的惊讶,程鸢现在已经坦然接受了文化冲击,只在心里默默记住,下次坐沙发之前要记得拿纸巾擦干净。<br />
她低头换下拖鞋,将扎起来的头发散开,“对,回来会路过便利店,需要我帮你带点什么吗?”<br />
maria爽快地说出需求,“我可能需要一杯咖啡。”<br />
“好的,没问题。”<br />
程鸢简单和她说了几句就拿着钥匙出门。<br />
扑面而来是雨后清新无比的空气,夹杂着夏季绿植的草木香。<br />
她忍不住在门口伸了个懒腰,背着简单的帆布小包,穿一双舒适的运动鞋,走在路上耳机里听的是下载好的《生活大爆炸》,在没人认识她的异国他乡,心境是从未有过的平静。<br />
公寓距离市中心有段距离,但胜在安静环境好,距离小公园只有十分钟路程,早上经常有人过来跑步,况且曼彻斯特交通发达,bus去市里仅需要半小时。<br />
远远看到草地上长满了晒太阳的学生。<br />
坐着的,趴着的,躺着戴墨镜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br />
她找了一片没人的小空地,放下包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r />
可惜面包屑没派上用场,今天没有鸽子出没。<br />
树干上全身跳来跳去的小松鼠,它们身轻如燕,从树上蹦到她脚边,又一溜烟似的跑没影,完全不怕生人。<br />
明媚的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她浅色瞳孔在阳光下成了漂亮的棕色。<br />
程鸢在草地上看了会书,偶尔有风吹过来,纸张发出沙沙声响,如果知识有味道,那一定是纸质书特有的油墨香气。<br />
就像现在,随着纸张翻动,香气扑进鼻腔里,仿佛知识也被吸收进了脑海。<br />
背靠绿荫,面朝蓝天,她坐在一片宁静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快乐涌上心来。<br />
她独自来到曼彻斯特时,还带着紧张和不安,第一次踏上异国,第一次独居,处处会面临突发情况,现在短短一个月过去,她已经基本掌握了当地生存指南,还能心情不错地出来放风。<br />
但她只打算在曼彻斯特待半年,半年时间作为过渡,一方面利用语言班的签证留在英国熟悉环境,另一方面她也在努力备考。<br />
如果申请顺利,下半年就搬到伦敦去读研。<br />
程鸢合上书,时间差不多了。<br />
稳定下来之后,她在附近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得提前过去准备上班了。<br />
她的大学学费也是靠外快挣出来的,高中毕业后就给学弟学妹们辅导,大学帮老师接翻译私活,有时候寒暑假不回家,会留在京市做家教。<br />
程鸢不是富养出来的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英国消费高,学费和生活费都算大头,如果不靠日常打工,很难维持正常生活。<br />
把书收进包里,连同没用到的面包屑装起来,刚巧手机铃声响了起来。<br />
看到来电显示,程鸢笑了下,她心情不错接起来。<br />
“喂,淼淼?”<br />
“给你打好几个电话了也不接,差点急死我!”<br />
程鸢翻了翻微信,还真是好几个未接来电。<br />
她说:“我刚刚在看书,手机静音了没听见,抱歉啊。”<br />
孟淼淼嚷嚷着:“就知道你那手机整天静音,你要是用不着手机就寄过来给我当计算器,省得我数钱费劲。”<br />
程鸢无奈道:“现在都电子支付了老佛爷,您醒醒吧。”<br />
“不跟你扯了,我说正事啊,我有个远房表姑,孩子今年上高二了,成绩差得没法看,打算送出国去读书,现在正忙着找老师学英语,我就想到你了,这活儿你接不接啊?”<br />
她之前也经常给学生辅导英语,孟淼淼帮忙介绍过好几个客户了。<br />
但程鸢想了想,有点犹豫,“我只能线上辅导,而且有时差,这不太方便吧。”<br />
“时差倒是无所谓,她家那小孩作息颠三倒四,绝对能配合你上课。”<br />
程鸢放心了,说:“那行吧,你先推给我,我问问基本情况,如果时间方便就安排。”<br />
“行,我跟表姑说一声。”孟淼淼又说:“哎你等会是不是要去打工啊?”<br />
“对,我还能再和你打十分钟。”<br />
孟淼淼说:“那你注意安全啊,我这几天老刷到新闻,说曼彻斯特飞车党可严重了。”<br />
程鸢说:“放心吧,我住的地方还挺安全,再说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抢。”<br />
电话那头有噪音,只听到孟淼淼似乎嘟囔了一句,“值钱的东西你都留在国内,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天天吃面包的日子好过啊?”<br />
因为这事孟淼淼数落过她好几遍了,程鸢已经习惯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谁也劝不动,孟淼淼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一直向着她,否则也不会一有学生就赶紧给她介绍。<br />
挂断电话后,程鸢先去了便利店给maria买咖啡,又给自己买好了热狗作为午餐,回家换衣服后,匆匆赶去了超市。<br />
她每天过得充实,边打工边学习的日子也没有觉得很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等申请到伦敦的大学,就有奖学金可以拿,生活负担能减轻大半。<br />
燥热很快就要结束了,在冬季来临之前,抓紧把一切都准备好吧。<br />
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甩开一切,当然要坚持下去。<br />
--<br />
半年后。<br />
北方天气多变,没等来开春,却等来了初雪。<br />
前几天还能穿着卫衣到处溜达,转眼就得裹上厚重的羽绒服了。<br />
除了极端天气和突如其来的雪花,京市近期出了好几桩爆炸大新闻。<br />
热搜第一在榜上挂了好几天。<br />
本地最大的酒店集团与房地产合并,收入池家囊中。<br />
媒体听到风向,一夜间发出来数篇报道,夸赞池家那位总裁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凭借雷霆手段,身价一路飙升。<br />
一时间,报纸和手机头条上贴满池砚珩的照片和事迹。<br />
与此同时,砸到他身上的谣言还有“六亲不认”、“家族产业斗争”之类批判他翻脸不认人的黑料。<br />
不过也就短短几分钟就被池砚珩的公关压下来。<br />
这位年轻的总裁是出了名的厌恶媒体,平时不会接受任何记者私下采访。<br />
因此,就有一群媒体记者端着长枪短炮,早早地守在公司门口,在寒风中站了半天,就为等池砚珩过来上班,拍他一张正脸。<br />
要不说做记者的不容易。<br />
二月的早晨冷极了,凝结的水汽甚至能成霜冻。<br />
大概过了有一千年吧,记者都以为自己冻僵在公司楼前了。<br />
一辆黑色的加长林肯缓缓驶来,一群记者立刻炸开锅,被冻死的身体瞬间起死回生。<br />
“池总!池总过来了!”
小满从小屋里跑出来,踩着脚下粉红色肉垫兴奋地扑来,纵身一跃跳到程鸢膝盖上。<br />
“呀,今天这么高兴?”<br />
她吃完饭后,陪着小满玩了一会儿,从网上下单了新的猫粮和罐头,又急匆匆拎着包出门去了。<br />
离开那天,飞机从纽约出发,穿过万里高空。出发的这天阳光充足,风和日丽,明明一切顺利,池砚珩却眼皮直跳。<br />
直到踩上登机梯,飞机滑行起飞后,他才觉得心脏落到了实处。<br />
池逸然同学高兴地发了条朋友圈。<br />
【起飞啦,11小时后见!】<br />
坐在后排的池砚珩心绪不宁。<br />
临走前已经决定要和程鸢再聊一次,至于结果,他却没什么信心。<br />
小糖手术成功,她心情也不错,那么,心情不错时会愿意再听他解释一次吗?<br />
池砚珩闭上眼睛养神,总之,先回到京市再另做打算吧。<br />
与此同时,大洋另一端。<br />
11个小时后,短暂颠簸,飞机开始下降高度,乘务员温柔的播报传来,提醒乘客带好行李物品,准备降落。<br />
程鸢坐在靠窗的位置,她摘下眼罩,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把凌乱的头发扎了个低马尾,手机收进包里,打开遮光板,朝外面看去。<br />
天气预报显示,前几天连绵阴雨,今天还是灰蒙蒙的,从飞机上俯瞰,大地像罩上一层浅灰色薄纱。<br />
距离机场越来越近,跑道一条白线铺开,旁侧绿荫草地一马平川,再往前看,是古老的英式尖塔建筑。<br />
曼彻斯特就在雾中若隐若现。<br />
她准备已久的留学生活终于迈出了第一步。<br />
第52章 英国<br />
一个月后。<br />
曼彻斯特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 偶尔雨停了,抬头看到的也是阴沉无比的天空,整个城市像是泡在罐子里, 潮湿难耐。<br />
周六这天,终于放晴, 太阳逃了许久总算出来露面。<br />
程鸢出门之前把伞放进包里, 这把碎花折叠伞还是从国内带来的, 高中开始一直用着, 边缘已经磨破了, 她却舍不得换, 长时间陪在她身边的东西不多, 这把伞算一个。<br />
上午没有课, 昨天查了天气后, 发现空气能见度很高,阳光充足, 于是程鸢回家路上顺便买了一袋子面包屑,打算去公寓附近的小公园喂鸽子。<br />
舍友是个活泼热情的意大利人,喜欢戴一顶俏皮贝雷帽, 金色蓬松卷发,有漂亮的蓝眼睛。<br />
程鸢来的第一天就幸运地吃上了她做的意大利面。<br />
面对舍友盛情邀请, 程鸢没好意思拒绝, 半推半就吃了小盘,结果就是差点被浓厚的芝士噎死。<br />
不管如何,maria绝无恶意,她只是个爱分享美食的阳光姑娘。<br />
早在国内的时候, 程鸢看到她挂在网上的这间公寓,maria苦于房租, 正在招舍友分摊房费,程鸢主动联系后,两人爽快结伴,租下了一厅两室的小公寓,共用厨房和客厅。<br />
maria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把头顶的耳机摘下来,“yara,你要出门吗?”<br />
程鸢回头看了她一眼。<br />
很好,保持着欧洲人的好习惯,躺在沙发上也不脱鞋。<br />
相比于初来乍到时的惊讶,程鸢现在已经坦然接受了文化冲击,只在心里默默记住,下次坐沙发之前要记得拿纸巾擦干净。<br />
她低头换下拖鞋,将扎起来的头发散开,“对,回来会路过便利店,需要我帮你带点什么吗?”<br />
maria爽快地说出需求,“我可能需要一杯咖啡。”<br />
“好的,没问题。”<br />
程鸢简单和她说了几句就拿着钥匙出门。<br />
扑面而来是雨后清新无比的空气,夹杂着夏季绿植的草木香。<br />
她忍不住在门口伸了个懒腰,背着简单的帆布小包,穿一双舒适的运动鞋,走在路上耳机里听的是下载好的《生活大爆炸》,在没人认识她的异国他乡,心境是从未有过的平静。<br />
公寓距离市中心有段距离,但胜在安静环境好,距离小公园只有十分钟路程,早上经常有人过来跑步,况且曼彻斯特交通发达,bus去市里仅需要半小时。<br />
远远看到草地上长满了晒太阳的学生。<br />
坐着的,趴着的,躺着戴墨镜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br />
她找了一片没人的小空地,放下包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r />
可惜面包屑没派上用场,今天没有鸽子出没。<br />
树干上全身跳来跳去的小松鼠,它们身轻如燕,从树上蹦到她脚边,又一溜烟似的跑没影,完全不怕生人。<br />
明媚的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她浅色瞳孔在阳光下成了漂亮的棕色。<br />
程鸢在草地上看了会书,偶尔有风吹过来,纸张发出沙沙声响,如果知识有味道,那一定是纸质书特有的油墨香气。<br />
就像现在,随着纸张翻动,香气扑进鼻腔里,仿佛知识也被吸收进了脑海。<br />
背靠绿荫,面朝蓝天,她坐在一片宁静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快乐涌上心来。<br />
她独自来到曼彻斯特时,还带着紧张和不安,第一次踏上异国,第一次独居,处处会面临突发情况,现在短短一个月过去,她已经基本掌握了当地生存指南,还能心情不错地出来放风。<br />
但她只打算在曼彻斯特待半年,半年时间作为过渡,一方面利用语言班的签证留在英国熟悉环境,另一方面她也在努力备考。<br />
如果申请顺利,下半年就搬到伦敦去读研。<br />
程鸢合上书,时间差不多了。<br />
稳定下来之后,她在附近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得提前过去准备上班了。<br />
她的大学学费也是靠外快挣出来的,高中毕业后就给学弟学妹们辅导,大学帮老师接翻译私活,有时候寒暑假不回家,会留在京市做家教。<br />
程鸢不是富养出来的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英国消费高,学费和生活费都算大头,如果不靠日常打工,很难维持正常生活。<br />
把书收进包里,连同没用到的面包屑装起来,刚巧手机铃声响了起来。<br />
看到来电显示,程鸢笑了下,她心情不错接起来。<br />
“喂,淼淼?”<br />
“给你打好几个电话了也不接,差点急死我!”<br />
程鸢翻了翻微信,还真是好几个未接来电。<br />
她说:“我刚刚在看书,手机静音了没听见,抱歉啊。”<br />
孟淼淼嚷嚷着:“就知道你那手机整天静音,你要是用不着手机就寄过来给我当计算器,省得我数钱费劲。”<br />
程鸢无奈道:“现在都电子支付了老佛爷,您醒醒吧。”<br />
“不跟你扯了,我说正事啊,我有个远房表姑,孩子今年上高二了,成绩差得没法看,打算送出国去读书,现在正忙着找老师学英语,我就想到你了,这活儿你接不接啊?”<br />
她之前也经常给学生辅导英语,孟淼淼帮忙介绍过好几个客户了。<br />
但程鸢想了想,有点犹豫,“我只能线上辅导,而且有时差,这不太方便吧。”<br />
“时差倒是无所谓,她家那小孩作息颠三倒四,绝对能配合你上课。”<br />
程鸢放心了,说:“那行吧,你先推给我,我问问基本情况,如果时间方便就安排。”<br />
“行,我跟表姑说一声。”孟淼淼又说:“哎你等会是不是要去打工啊?”<br />
“对,我还能再和你打十分钟。”<br />
孟淼淼说:“那你注意安全啊,我这几天老刷到新闻,说曼彻斯特飞车党可严重了。”<br />
程鸢说:“放心吧,我住的地方还挺安全,再说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抢。”<br />
电话那头有噪音,只听到孟淼淼似乎嘟囔了一句,“值钱的东西你都留在国内,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天天吃面包的日子好过啊?”<br />
因为这事孟淼淼数落过她好几遍了,程鸢已经习惯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谁也劝不动,孟淼淼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一直向着她,否则也不会一有学生就赶紧给她介绍。<br />
挂断电话后,程鸢先去了便利店给maria买咖啡,又给自己买好了热狗作为午餐,回家换衣服后,匆匆赶去了超市。<br />
她每天过得充实,边打工边学习的日子也没有觉得很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等申请到伦敦的大学,就有奖学金可以拿,生活负担能减轻大半。<br />
燥热很快就要结束了,在冬季来临之前,抓紧把一切都准备好吧。<br />
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甩开一切,当然要坚持下去。<br />
--<br />
半年后。<br />
北方天气多变,没等来开春,却等来了初雪。<br />
前几天还能穿着卫衣到处溜达,转眼就得裹上厚重的羽绒服了。<br />
除了极端天气和突如其来的雪花,京市近期出了好几桩爆炸大新闻。<br />
热搜第一在榜上挂了好几天。<br />
本地最大的酒店集团与房地产合并,收入池家囊中。<br />
媒体听到风向,一夜间发出来数篇报道,夸赞池家那位总裁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凭借雷霆手段,身价一路飙升。<br />
一时间,报纸和手机头条上贴满池砚珩的照片和事迹。<br />
与此同时,砸到他身上的谣言还有“六亲不认”、“家族产业斗争”之类批判他翻脸不认人的黑料。<br />
不过也就短短几分钟就被池砚珩的公关压下来。<br />
这位年轻的总裁是出了名的厌恶媒体,平时不会接受任何记者私下采访。<br />
因此,就有一群媒体记者端着长枪短炮,早早地守在公司门口,在寒风中站了半天,就为等池砚珩过来上班,拍他一张正脸。<br />
要不说做记者的不容易。<br />
二月的早晨冷极了,凝结的水汽甚至能成霜冻。<br />
大概过了有一千年吧,记者都以为自己冻僵在公司楼前了。<br />
一辆黑色的加长林肯缓缓驶来,一群记者立刻炸开锅,被冻死的身体瞬间起死回生。<br />
“池总!池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