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信任。<br/><br/> “孤这便跟使者去了。”姜青鸾向常岚告别,她知常岚心中抱负,也感谢常岚有恩于她,如她所言,自己已安心在这里为常岚的客卿。<br/><br/> 常岚亲自将姜青鸾送上马车,任谁能看出常岚对这位符王的重视,不过在常岚看来这还不够,姜青鸾这一去东宫,那今日不同往夕,少不了被人眼红妒忌,也说不准会被他人利用,现在辛与符两国之间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指不定又有好事者拿来说事,常岱也是求贤心切之人,也要防着他打姜青鸾的主意,毕竟青鸾可以自己三请四请才出来的。<br/><br/> “殿下请慢。”常岚道。<br/><br/> 姜青鸾又从车上跳了下来,如果常岚不想她去,她便拒绝了那使者。<br/><br/> “公主可有其它安排?”<br/><br/> “这个。”常岚从自己腰上解下玉佩,那正是正阳节时她用来做筹码的龙型玉佩。<br/><br/> 姜青鸾自然也认得此物,当时常岱还险些发火,觉得常岚有些鲁莽,她道:“此物太过贵重了。”<br/><br/> 常岚见青鸾不敢收,便自己动手把玉系在了姜青鸾的腰上,她认真打着结柔声道:“贵重之人,自然要配贵重之物,殿下此去东宫,定受人瞩目,戴上这玉佩他们便知道殿下是谁的人了。”<br/><br/> 姜青鸾这才见得常岚心机,她自己心在公主府,外人却不知,这玉佩公卿皆知是公主之特,也算是常岚在宣誓主权。<br/><br/> “那谢公主厚爱了。”姜青鸾道。<br/><br/> “太子宴请封赏,估计又有宴席,殿下莫要贪杯,早日归家。”常岚叮嘱道。<br/><br/> “绝不让公主等候。”姜青鸾回头看着面色有些焦急的使者,这才道:“那孤去了。”<br/><br/> 上了马车,姜青鸾不由的看着身上的玉佩,不由的心上一暖。<br/><br/> 送走姜青鸾,常岚回以了自己房间,昨日霍显提到的下京之事还未商讨完,她视姜青鸾为自己人,霍显与其它几位却不一定,所以昨天所言一定是有所保留的,常岚主阿离准备笔墨修书一封,从后门而出送往了霍显处。<br/><br/> 霍显才下了朝便收到了公主府的来信,他也早猜到会收到这东西,只是比想象中慢了半天的时间,上了车霍显才打开信封,常岚的字是天平最好的书法家赵美頫所授,字体俊秀,外柔内刚,正如她这个人,看似是花团锦簇下的公主,实则绵里藏刀,寸拳可以杀人。<br/><br/> 常岚的意见倒是针针见血,信中大概说了几点未在密会时谈到的事,第一:宗室领地不用纳税,但百里郡处于山地,粮产不多,畜牧相对发达,并非宗室领地中最好的一块,若想取得此处的控制权,办法有二,其一,直接用皇权干预,剥夺领地,但此为下策;其二,便是将此处的郡官换成自己人,但宗室之地郡官只能是常氏,现在看来常敏在考虑范围,只是换一郡之首还需有一个正式的理由,常敏庶子,暂无功勋,若突然换上怕也不能服从。<br/><br/> 常岚提到第二点,便是指向下京局势,下京突然如此胆大,一定是有了新的盟友,但就算有了同盟,也不会胆敢轻易在宗主国处动手,若想扩大领土,下京完全可以北上攻下庸国,现在却来挑衅有上京拥护的大辛,估计还有其它目的。<br/><br/> 合上信,霍显不由频频点头,他将信放入怀中,只待回府后烧掉。常岚提的这两点并非解决方法,却是关键问题所在,如此这两个问题不处理,那确实是大辛之隐患。<br/><br/> 同时霍显却头疼不已,如果这朝廷真是三公六卿说了算那此事也能成,可偏偏大辛正统,最不能坏的就是规矩,宗室的地谁也不能打主意。<br/><br/> “来人。”<br/><br/> “大人,在。”一旁副将骑着马应道。<br/><br/> “去九子殿,请常敏公子来府上一趟,就说…”大臣去九子殿寻庶王子是件敏感的事情,他接着道:“就说公主让我去上洛为他寻一块好铁,如今好铁到了,可以铸剑了,让他来选个剑型。”<br/><br/> 副将拱手称喏,便驰马朝着九子殿方向去了。<br/><br/><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而就在离九子台不远的东宫,已有炊烟腾起,东宫的宫人忙碌的准备着,今日他们的主人得了功勋,受到天子赏赐,那是极为荣耀之事。宾客们已经到了,来者不多,不过七八人,熟悉者都坐在了一块,认识的也相互打这招呼,唯独一客坐在左上之位,但只吃着茶不与其它人多语。<br/><br/> “殿下,为何一人。”颜起走到左上位旁,对着姜青鸾略行一礼。<br/><br/> “孤是后来者。”姜青鸾说道,此话一语双关,指自己来得晚,自然与其它人不熟悉,另一层意思是,她初识太子,但今天却坐在左上位,估计其它人多有不服。<br/><br/>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颜起倒是自动坐在了姜青鸾身侧,他声音极柔特别好听,道:“太子殿下的庙堂之墙,自然越高越好。”<br/><br/> “颜大夫真是为太子着想。”<br/><br/> “太子的犬马而已,哪时称得上大夫。”颜起自谦道,不过倒是一眼认出了姜青鸾身上的龙玉,他笑着道:“也比不过殿下,如此受公主喜爱。”<br/><br/> “公主错爱。”若说谦虚,宫廷里的人自然有一堆的话可说。<br/><br/> “不仅是公主,太子现在也极重视殿下呢。”颜起说道。<br/><br/> 姜青鸾喝了口茶,这茶里可没醋,却是闻到一股酸味,也不知道这颜起与常岱是不是还有另一层关系,毕竟中原公卿之间有些‘兄弟’之谊也是常见,这里礼法相对严格,每日相处,总少不了亲近。<br/><br/> “那也是公主举荐的,若没有公主,也不会有孤今日。”姜青鸾如实说道,同时也是告诉颜起自己位置,减少对方的敌意。<br/><br/> 颜起一笑,对方可是只老狐狸呀,他又问道:“那在符王看来,是公主英明还是太子英明呢?”<br/><br/> 姜青鸾端起杯子,没想到颜起竟有这样的心思,她轻轻吹开茶面的热气,微笑着对颜起说:“天子英明,天子的子女自然也都是英明之人。”<br/><br/> “狐狸。”颜起低声说道。<br/><br/> 姜青鸾只笑笑,却不再答话,但身边就坐着颜起一人,什么不谈就显得有些尴尬了。<br/><br/> “对了,颜大夫,今日这宴几时开始,几时结束呢?”<br/><br/> “午正开始,未初结束。”颜起说道:“殿下别急,太子宴后应该会与您再谈天下。”<br/><br/> 作者有话要说:公主:说吧,你是谁的人<br/><br/> 殿下:你的人...高兴么<br/><br/> 第24章<br/><br/> 果然回到公主府时,太阳已经西落,路边的行人也都是归家的步伐,大宅子的后院里也升起了炊烟,各门、各街的城卫已经开始列队,准备日落后的巡视。<br/><br/> 姜青鸾跳下东宫的马车,谢别了专程送她的使者,这方从正门进了府邸,过往的奴仆都识得了姜青鸾,知道这是公主的坐上宾,眼前极红之人,都以主仆之礼待之,进了第二上院了,奴仆护卫多了起来,奴凭主贵,这些下人们打扮衣着干净体面,晚上也有一餐可食。<br/><br/> “殿下,殿下!”<br/><br/> 姜青鸾听到了有兔的声音,回头一看,果然那少年正经他打着招呼。<br/><br/> “没规矩,”有兔旁边的一个老奴隶指责道:“食不言,寝不语,你拿个碗像什么话!”<br/><br/> “无妨,”姜青鸾说道,她向有兔问道:“可习惯。”<br/><br/> “习惯。”少年神彩飞扬,指着饭说:“吃的可好了,有肉,油也多。”<br/><br/> 姜青鸾佩服于有兔的知足,<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