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第376章 誓与昌平共存亡!
<p> 第376章 誓与昌平共存亡!<br />
公堂上。<br />
嘶吼声不断。<br />
其实不用严绍庭开口发话。<br />
众人都清楚,他们是没有退路的。<br />
首先。<br />
朝廷明文规定,凡朝廷官吏皆有守土之责。<br />
若是弃地而逃,便是朝廷最终大胜,也要治罪下来。<br />
其次便是这些人都走不了,因为除了肖俊鹏这个外来户,治安司里的人都是出身昌平本地。<br />
他们可以走,但他们的家人又能往哪里去?<br />
躲进北京城里?<br />
且不说这个时候京城那边是不是已经在接到消息后,大军封锁城门。便是他们能躲进城里,可当下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昌平,他们又岂能愿意拱手让于贼子。<br />
而在见到众人表态之后。<br />
严绍庭这才缓缓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br />
控场使得公堂上安静下来后。<br />
严绍庭脸上神色已经放松下来,甚至是带着一丝微笑:“其实当下宣府有了朝廷前番拨付的钱粮军需,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且居庸关除了关口兵马前方还有延庆卫协防。蒙古贼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进来的!”<br />
这个时候他就是昌平的主心骨,就算是蒙古人真的打到眼前了,也必须要稳如泰山,如此才能稳定周围人心。<br />
肖俊鹏却是立马笑着脸喊道:“司正,便是蒙古那群狼崽子打进来也不怕,咱们昌平就算比不上边军,可也是兵强马壮!民壮队的汉子们,哪个不是整日操练的好儿郎!”<br />
主官面生笑,书吏首也是豪气吞天。<br />
在场一众治安司胥吏,亦是纷纷面露笑容。<br />
更有人挥舞着手刀:“我家大朗也在民壮队中,若是狼崽子们当真过来,必当迎我家大朗一刀封喉,血溅当场,叫这帮狼崽子有来无回!”<br />
随着这人开口,在场的人便七嘴八舌说了起来。<br />
不是这家的儿子在民壮队,便是哪家的侄儿、外甥或是兄弟在民壮队的。<br />
“只是不知若狼崽子们当真打过来,咱们昌平守土杀敌,朝廷事后会不会也以军功而论功行赏?”<br />
这时又有人提了这么一嘴。<br />
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目光却是齐齐的看向了严绍庭。<br />
毕竟严绍庭才是昌平治安司的主官,若是敌军来犯,他便是昌平的主将。<br />
严绍庭迎着众人的目光,当即拱手抱拳,朝向北京城方向。<br />
“本官自今夜起便留守昌平,不论敌军是否来犯,本官当直等贼子退去方才回朝复旨。若昌平迎敌,本官必当在面圣之时据实请功!”<br />
有了这话。<br />
众人当即欢呼起来。<br />
徐渭过去一直在浙江,跟随胡宗宪身边做事。<br />
可他过去却根本就看不到浙江那边的官府中人能有这等反应和豪情。<br />
他当即笑着说道:“当下且不论蒙古人到底会不会打进来,但咱们治安司却要先动起来。肖书吏,你带着人清点治安司库藏,只等天亮便开始召集民壮队后备队,须得要全员在场,而后依照过去的计划,分赴各镇驻守。”<br />
肖俊鹏立马拱手领命。<br />
徐渭又道:“明日开始,所有收割的粮食,全部转运至山下的粮仓里,重兵把守。各家若有贵重财货,立马存入各镇的地窖里,封土掩埋。告诫我昌平各处百姓,勿要惊慌,若敌人当真来犯,便是死也是我等死在他们前头!”<br />
肖俊鹏目光深深的看向徐渭,咬着牙重重的点着头。<br />
严绍庭见徐渭安排好,便当即一挥手:“都去准备吧。”<br />
众人一呼而散,虽然已是深夜却个个精神抖擞各去忙碌。<br />
严绍庭也领着徐渭走出衙门,到了前面的校场上。<br />
此刻校场上已经是周遭火盆点燃,明亮无比。<br />
昌平治安司下民壮队的六百名汉子,也已经是全部着甲佩刀、持刀负弓、携弩挎箭,静默的屹立在校场上。<br />
队伍为首的严鹄,更是披着一身圆领大襟紫柳叶甲,腰间悬着一把雁翎刀,右手紧握一杆触地长枪。<br />
枪头红缨随着夜风飘曳,严鹄头上所戴钢盔亦是尾附着一缕红羽。<br />
当真是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小将!<br />
“标下参见司正!”<br />
见到严绍庭带着徐渭从衙门里过来,严鹄当即一震长枪,怒声高呼。<br />
随着他高呼,在他身后的六百民壮队亦是齐声开口。<br />
“杀!”<br />
“杀!”<br />
“杀!”<br />
虽然当下治安司为何会在深夜召集他们,这些人还不清楚。<br />
但命令里却是要他们所有人都着甲佩刀,全副到场。<br />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出事了。<br />
相较于方才在公堂上,众人一开始还有些担忧和不安不同。<br />
校场的民壮队汉子,有一个算一个,皆是悍勇无畏。<br />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br />
就算他们当下还不知道情形,但自从昌平治安司成了以来,他们这些民壮队里的人便一步步的脱产,终日都是以军中规矩操练驻扎在营房里。<br />
平日里,即便是最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依旧是在营中操练。<br />
一年里,也只有每个月有那么固定的两日是可以回家过活的。<br />
要知道。<br />
戚继光那是练兵三月即可上阵杀敌。<br />
而昌平民壮队这些汉子们,吃喝不肉每日操练之后还必有大鱼大肉塞进肚子里,操练的更是有一年多了,早就已经脱离了百姓的概念。<br />
这些人,哪个不是求战似渴。<br />
严绍庭看了眼披着那身柳叶甲的小雀儿,面露笑容的扫向在场六百名民壮队的汉子。<br />
在这个黑夜里。<br />
严绍庭面含笑容的缓缓开口:“有贼子要打来咱们昌平了。”<br />
不同于别的主将或是守城主官,严绍庭开口便挑明了事情的缘由。<br />
同样的也没有开场激励鼓舞士气。<br />
因为在严绍庭看来,当下的昌平没有人愿意舍弃。<br />
而事实也告诉了他,确确实实没有人愿意舍弃现在红红火火日子越发兴旺的昌平。<br />
校场上。<br />
随着严绍庭话音落地。<br />
一阵夜风吹过,将他的话送入了在场每一个人耳中。<br />
而严绍庭得到的回答,同样简单且有力。<br />
“杀!”<br />
“杀!”<br />
“杀!”<br />
依旧是铿锵有力的三息喊杀声。<br />
严绍庭脸上笑容更盛,举起手臂:“旁的话本官不多说,只一句……”<br />
他的目光尽力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br />
“加官进爵就在今朝!”<br />
“贼子胆敢来犯,我昌平儿郎必叫其有来无回,皆为我等进迁之功!”什么保家卫国。<br />
什么足下便是家园的话都不必说。<br />
这是当下昌平每个人的共识。<br />
为了守护这份共识,便不会有人退。<br />
反倒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加官进爵更有吸引力。<br />
校场上。<br />
所有人的眼眶都开始红润充血。<br />
“叫贼子有来无回!”<br />
“有来无回!”<br />
“有来无回!”<br />
又是三声。<br />
严鹄回身举手,压下声音,随后昂首挺胸走到严绍庭面前。<br />
“司正,不知我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后备队,是否要召集备战?”<br />
严绍庭点了点头。<br />
徐渭在一旁赶忙解释道:“此时深夜,不易大动干戈,等明日一早治安司便会传令通晓各处,召集所有民壮队后备队成员。”<br />
严鹄嗯了一声:“那便要按过去制定的预案执行了,民壮队六百儿郎为核心,三百人为中军主力,策应各处。余下三百人,各领二十人,结阵迎敌,或防御各处。”<br />
严绍庭看向小雀儿,眼里却到底还是生出些担忧:“若是……我可请锦衣卫千户官朱七前来领军。”<br />
他是有些担心小雀儿这个弟弟年事尚小,也无军阵大战经历,若是蒙古人当真越过长城打进来,他会因为经验短缺而支撑不住。<br />
严鹄却是眉头一凝,握着长枪双手抱拳:“还请司正放心,标下必当誓死护卫昌平,绝不有失!”<br />
严绍庭还想说些什么,但徐渭却已经先一步上前。<br />
徐渭走到严鹄面前,伸手在他胸前甲胄上拍了拍,笑着说:“少将军日后必能成为我朝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今夜尚无敌情,但却不能懈怠,还请少将军分出一半人手驻防昌平于居庸关防线,一半回营歇息,待明日再做周全部署。”<br />
严鹄见徐渭并无劝阻,面露笑容,重重的点了点头,而后便转身面对着校场上的民壮队开始做出安排。<br />
严绍庭却是不满的看向了徐渭。<br />
徐渭微微一笑。<br />
他自然知道严绍庭在不满什么。<br />
徐渭笑着说:“郎君其实不必如此担忧,郎君与我也在昌平,哪里也去不了,少郎君领兵也不会有什么事的。”<br />
严绍庭看着已经开始带队往居庸关方向过去的小雀儿,却依旧是满脸愁容:“爷爷和父亲都希望他能读书,可他偏生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我家又岂能当真出个军伍将军?”<br />
徐渭却是依旧面带笑容,回首看向严鹄带着人去往的居庸关方向。<br />
他大有深意的一笑:“如今又岂非是个正正好的机会?大势之下,容不得闲言碎语。”<br />
严绍庭哼哼了一声:“文长先生似乎很想看到蒙古人冲进关内来。”<br />
徐渭侧目歪头看了严绍庭一眼:“郎君又岂是不想如此的?”<br />
被猜中心思的严绍庭不悦的哼哼了两声,却没再说话。<br />
如徐渭所言。<br />
他也确实是希望蒙古人打进来的,如此自己一早的谋划才能彻底成行,图谋晋党的事情才能继续下去。<br />
虽然这样说有些残忍。<br />
但是……<br />
没有什么但是!<br />
严绍庭目光逐渐锋利起来。<br />
他看向徐渭,低声道:“锻造厂那边库存的火炮还有多少具?”<br />
徐渭眉头顿时一跳:“郎君是说那批改进过的火炮?”<br />
严绍庭点了点头。<br />
徐渭想了一下:“还有三十门,配备的弹药六百发,不过这些……”<br />
严绍庭摆了摆手:“户部和兵部是有存档的,虽然是验证火炮,按照规矩是属于兵部不能动用,但若是当真有敌来犯,为守疆土借用一下又有何妨,便是有事我自会事后圣前说明。”<br />
听此言,徐渭这才松了口:“那我现在就让人去锻造厂那边将火炮运出来?”<br />
严绍庭嗯了声。<br />
其实他之所以从容不迫,除了因为昌平的士气,人人不愿舍弃昌平,若有敌军来犯必当人人奋起保卫之外。<br />
便是锻造厂里那几十门改进的火炮了。<br />
而这些火炮也完全是自己当初接手军需差事后,为了给昌平拉动经济,特意安排下来的。<br />
若是改进的火炮确实更优,而自己掌控军需,完全可以推动朝廷进行一波火器升级迭代。<br />
“都拉到山上去,那边当初栽树的时候,就留出了炮阵,若是不够用明日便带着人再挖一些出来。”<br />
严绍庭想起火力压制的事情,赶忙又补充了一句。<br />
徐渭连忙面生笑容。<br />
“前番知道宣府急递后,学生便让人将山上重新修筑了一番,明日只要将炮都拉上去就可以了,刚好那边直面燕山一侧。”<br />
严绍庭见徐渭连这事都安排好了,不由目光怪异的看向徐渭。<br />
半响后。<br />
他才调侃着说:“倒是文长先生现在没有顾虑了。”<br />
他这是在说徐渭方才还在自己面前,故作担忧自己动用火炮会不会触犯朝廷规矩的事情。<br />
徐渭罕见的嘿嘿一笑:“郎君高屋建瓴,学生自然要为郎君的大谋略修修补补,以促万全。”<br />
严绍庭则是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北京城方向。<br />
他微微一叹:“恐怕这时候京营已经开始入城驻防了吧。”<br />
就算不提老道长那惜命的性子。<br />
便是朝廷里那帮所谓的衮衮诸公,定然也是会在知道消息后,拼了命也要京营全体入城,北京城城门紧闭,一直等到前线敌军退走。<br />
这时候。<br />
严绍庭忽然眉头一挑,他侧目看向徐渭。<br />
“裕王!”<br />
“可得要赶忙安排人手,护送裕王回城!”<br />
一夜未曾显露紧张的严绍庭,难得的面露急切。<br />
真要是蒙古人打进来,真要是朱载坖出点什么事,那可真是出大事了!<br />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br />
远处一道身影,在一名手提灯笼的书童陪同下,已经是走了过来。<br />
由远及近。<br />
裕王朱载坖的面孔,也暴露在了严绍庭和徐渭面前。<br />
只见朱载坖面带笑容。<br />
“今夜治安司大动,可是出了什么事?”<br />
…………<br />
月票月票<br />
…………<br />
《明史·本纪·卷十八》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二十九日,俺答侵犯宣府,向南侵掠隆庆。<br />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五百十七》虏五千骑,犯宣府滴水崖,由黑漠岭南下,败参将宋兰、游击麻锦等,兵遂掠隆庆、永宁等处,驻东西红山窥岔道,原任大同总兵为事官刘汉力战,郤之贼遂西行,由柳沟进据虎皮寨,攻张家堡不克,会大雪乃遁,出入凡七日。<br />
这一年确确实实是有蒙古人南下进犯劫掠关内的,不够因剧情修改了一下发生事件和事件具体内容。<br />
(本章完)</p>
公堂上。<br />
嘶吼声不断。<br />
其实不用严绍庭开口发话。<br />
众人都清楚,他们是没有退路的。<br />
首先。<br />
朝廷明文规定,凡朝廷官吏皆有守土之责。<br />
若是弃地而逃,便是朝廷最终大胜,也要治罪下来。<br />
其次便是这些人都走不了,因为除了肖俊鹏这个外来户,治安司里的人都是出身昌平本地。<br />
他们可以走,但他们的家人又能往哪里去?<br />
躲进北京城里?<br />
且不说这个时候京城那边是不是已经在接到消息后,大军封锁城门。便是他们能躲进城里,可当下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昌平,他们又岂能愿意拱手让于贼子。<br />
而在见到众人表态之后。<br />
严绍庭这才缓缓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br />
控场使得公堂上安静下来后。<br />
严绍庭脸上神色已经放松下来,甚至是带着一丝微笑:“其实当下宣府有了朝廷前番拨付的钱粮军需,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且居庸关除了关口兵马前方还有延庆卫协防。蒙古贼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进来的!”<br />
这个时候他就是昌平的主心骨,就算是蒙古人真的打到眼前了,也必须要稳如泰山,如此才能稳定周围人心。<br />
肖俊鹏却是立马笑着脸喊道:“司正,便是蒙古那群狼崽子打进来也不怕,咱们昌平就算比不上边军,可也是兵强马壮!民壮队的汉子们,哪个不是整日操练的好儿郎!”<br />
主官面生笑,书吏首也是豪气吞天。<br />
在场一众治安司胥吏,亦是纷纷面露笑容。<br />
更有人挥舞着手刀:“我家大朗也在民壮队中,若是狼崽子们当真过来,必当迎我家大朗一刀封喉,血溅当场,叫这帮狼崽子有来无回!”<br />
随着这人开口,在场的人便七嘴八舌说了起来。<br />
不是这家的儿子在民壮队,便是哪家的侄儿、外甥或是兄弟在民壮队的。<br />
“只是不知若狼崽子们当真打过来,咱们昌平守土杀敌,朝廷事后会不会也以军功而论功行赏?”<br />
这时又有人提了这么一嘴。<br />
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目光却是齐齐的看向了严绍庭。<br />
毕竟严绍庭才是昌平治安司的主官,若是敌军来犯,他便是昌平的主将。<br />
严绍庭迎着众人的目光,当即拱手抱拳,朝向北京城方向。<br />
“本官自今夜起便留守昌平,不论敌军是否来犯,本官当直等贼子退去方才回朝复旨。若昌平迎敌,本官必当在面圣之时据实请功!”<br />
有了这话。<br />
众人当即欢呼起来。<br />
徐渭过去一直在浙江,跟随胡宗宪身边做事。<br />
可他过去却根本就看不到浙江那边的官府中人能有这等反应和豪情。<br />
他当即笑着说道:“当下且不论蒙古人到底会不会打进来,但咱们治安司却要先动起来。肖书吏,你带着人清点治安司库藏,只等天亮便开始召集民壮队后备队,须得要全员在场,而后依照过去的计划,分赴各镇驻守。”<br />
肖俊鹏立马拱手领命。<br />
徐渭又道:“明日开始,所有收割的粮食,全部转运至山下的粮仓里,重兵把守。各家若有贵重财货,立马存入各镇的地窖里,封土掩埋。告诫我昌平各处百姓,勿要惊慌,若敌人当真来犯,便是死也是我等死在他们前头!”<br />
肖俊鹏目光深深的看向徐渭,咬着牙重重的点着头。<br />
严绍庭见徐渭安排好,便当即一挥手:“都去准备吧。”<br />
众人一呼而散,虽然已是深夜却个个精神抖擞各去忙碌。<br />
严绍庭也领着徐渭走出衙门,到了前面的校场上。<br />
此刻校场上已经是周遭火盆点燃,明亮无比。<br />
昌平治安司下民壮队的六百名汉子,也已经是全部着甲佩刀、持刀负弓、携弩挎箭,静默的屹立在校场上。<br />
队伍为首的严鹄,更是披着一身圆领大襟紫柳叶甲,腰间悬着一把雁翎刀,右手紧握一杆触地长枪。<br />
枪头红缨随着夜风飘曳,严鹄头上所戴钢盔亦是尾附着一缕红羽。<br />
当真是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小将!<br />
“标下参见司正!”<br />
见到严绍庭带着徐渭从衙门里过来,严鹄当即一震长枪,怒声高呼。<br />
随着他高呼,在他身后的六百民壮队亦是齐声开口。<br />
“杀!”<br />
“杀!”<br />
“杀!”<br />
虽然当下治安司为何会在深夜召集他们,这些人还不清楚。<br />
但命令里却是要他们所有人都着甲佩刀,全副到场。<br />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出事了。<br />
相较于方才在公堂上,众人一开始还有些担忧和不安不同。<br />
校场的民壮队汉子,有一个算一个,皆是悍勇无畏。<br />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br />
就算他们当下还不知道情形,但自从昌平治安司成了以来,他们这些民壮队里的人便一步步的脱产,终日都是以军中规矩操练驻扎在营房里。<br />
平日里,即便是最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依旧是在营中操练。<br />
一年里,也只有每个月有那么固定的两日是可以回家过活的。<br />
要知道。<br />
戚继光那是练兵三月即可上阵杀敌。<br />
而昌平民壮队这些汉子们,吃喝不肉每日操练之后还必有大鱼大肉塞进肚子里,操练的更是有一年多了,早就已经脱离了百姓的概念。<br />
这些人,哪个不是求战似渴。<br />
严绍庭看了眼披着那身柳叶甲的小雀儿,面露笑容的扫向在场六百名民壮队的汉子。<br />
在这个黑夜里。<br />
严绍庭面含笑容的缓缓开口:“有贼子要打来咱们昌平了。”<br />
不同于别的主将或是守城主官,严绍庭开口便挑明了事情的缘由。<br />
同样的也没有开场激励鼓舞士气。<br />
因为在严绍庭看来,当下的昌平没有人愿意舍弃。<br />
而事实也告诉了他,确确实实没有人愿意舍弃现在红红火火日子越发兴旺的昌平。<br />
校场上。<br />
随着严绍庭话音落地。<br />
一阵夜风吹过,将他的话送入了在场每一个人耳中。<br />
而严绍庭得到的回答,同样简单且有力。<br />
“杀!”<br />
“杀!”<br />
“杀!”<br />
依旧是铿锵有力的三息喊杀声。<br />
严绍庭脸上笑容更盛,举起手臂:“旁的话本官不多说,只一句……”<br />
他的目光尽力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br />
“加官进爵就在今朝!”<br />
“贼子胆敢来犯,我昌平儿郎必叫其有来无回,皆为我等进迁之功!”什么保家卫国。<br />
什么足下便是家园的话都不必说。<br />
这是当下昌平每个人的共识。<br />
为了守护这份共识,便不会有人退。<br />
反倒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加官进爵更有吸引力。<br />
校场上。<br />
所有人的眼眶都开始红润充血。<br />
“叫贼子有来无回!”<br />
“有来无回!”<br />
“有来无回!”<br />
又是三声。<br />
严鹄回身举手,压下声音,随后昂首挺胸走到严绍庭面前。<br />
“司正,不知我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后备队,是否要召集备战?”<br />
严绍庭点了点头。<br />
徐渭在一旁赶忙解释道:“此时深夜,不易大动干戈,等明日一早治安司便会传令通晓各处,召集所有民壮队后备队成员。”<br />
严鹄嗯了一声:“那便要按过去制定的预案执行了,民壮队六百儿郎为核心,三百人为中军主力,策应各处。余下三百人,各领二十人,结阵迎敌,或防御各处。”<br />
严绍庭看向小雀儿,眼里却到底还是生出些担忧:“若是……我可请锦衣卫千户官朱七前来领军。”<br />
他是有些担心小雀儿这个弟弟年事尚小,也无军阵大战经历,若是蒙古人当真越过长城打进来,他会因为经验短缺而支撑不住。<br />
严鹄却是眉头一凝,握着长枪双手抱拳:“还请司正放心,标下必当誓死护卫昌平,绝不有失!”<br />
严绍庭还想说些什么,但徐渭却已经先一步上前。<br />
徐渭走到严鹄面前,伸手在他胸前甲胄上拍了拍,笑着说:“少将军日后必能成为我朝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今夜尚无敌情,但却不能懈怠,还请少将军分出一半人手驻防昌平于居庸关防线,一半回营歇息,待明日再做周全部署。”<br />
严鹄见徐渭并无劝阻,面露笑容,重重的点了点头,而后便转身面对着校场上的民壮队开始做出安排。<br />
严绍庭却是不满的看向了徐渭。<br />
徐渭微微一笑。<br />
他自然知道严绍庭在不满什么。<br />
徐渭笑着说:“郎君其实不必如此担忧,郎君与我也在昌平,哪里也去不了,少郎君领兵也不会有什么事的。”<br />
严绍庭看着已经开始带队往居庸关方向过去的小雀儿,却依旧是满脸愁容:“爷爷和父亲都希望他能读书,可他偏生就不是个读书的料,我家又岂能当真出个军伍将军?”<br />
徐渭却是依旧面带笑容,回首看向严鹄带着人去往的居庸关方向。<br />
他大有深意的一笑:“如今又岂非是个正正好的机会?大势之下,容不得闲言碎语。”<br />
严绍庭哼哼了一声:“文长先生似乎很想看到蒙古人冲进关内来。”<br />
徐渭侧目歪头看了严绍庭一眼:“郎君又岂是不想如此的?”<br />
被猜中心思的严绍庭不悦的哼哼了两声,却没再说话。<br />
如徐渭所言。<br />
他也确实是希望蒙古人打进来的,如此自己一早的谋划才能彻底成行,图谋晋党的事情才能继续下去。<br />
虽然这样说有些残忍。<br />
但是……<br />
没有什么但是!<br />
严绍庭目光逐渐锋利起来。<br />
他看向徐渭,低声道:“锻造厂那边库存的火炮还有多少具?”<br />
徐渭眉头顿时一跳:“郎君是说那批改进过的火炮?”<br />
严绍庭点了点头。<br />
徐渭想了一下:“还有三十门,配备的弹药六百发,不过这些……”<br />
严绍庭摆了摆手:“户部和兵部是有存档的,虽然是验证火炮,按照规矩是属于兵部不能动用,但若是当真有敌来犯,为守疆土借用一下又有何妨,便是有事我自会事后圣前说明。”<br />
听此言,徐渭这才松了口:“那我现在就让人去锻造厂那边将火炮运出来?”<br />
严绍庭嗯了声。<br />
其实他之所以从容不迫,除了因为昌平的士气,人人不愿舍弃昌平,若有敌军来犯必当人人奋起保卫之外。<br />
便是锻造厂里那几十门改进的火炮了。<br />
而这些火炮也完全是自己当初接手军需差事后,为了给昌平拉动经济,特意安排下来的。<br />
若是改进的火炮确实更优,而自己掌控军需,完全可以推动朝廷进行一波火器升级迭代。<br />
“都拉到山上去,那边当初栽树的时候,就留出了炮阵,若是不够用明日便带着人再挖一些出来。”<br />
严绍庭想起火力压制的事情,赶忙又补充了一句。<br />
徐渭连忙面生笑容。<br />
“前番知道宣府急递后,学生便让人将山上重新修筑了一番,明日只要将炮都拉上去就可以了,刚好那边直面燕山一侧。”<br />
严绍庭见徐渭连这事都安排好了,不由目光怪异的看向徐渭。<br />
半响后。<br />
他才调侃着说:“倒是文长先生现在没有顾虑了。”<br />
他这是在说徐渭方才还在自己面前,故作担忧自己动用火炮会不会触犯朝廷规矩的事情。<br />
徐渭罕见的嘿嘿一笑:“郎君高屋建瓴,学生自然要为郎君的大谋略修修补补,以促万全。”<br />
严绍庭则是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北京城方向。<br />
他微微一叹:“恐怕这时候京营已经开始入城驻防了吧。”<br />
就算不提老道长那惜命的性子。<br />
便是朝廷里那帮所谓的衮衮诸公,定然也是会在知道消息后,拼了命也要京营全体入城,北京城城门紧闭,一直等到前线敌军退走。<br />
这时候。<br />
严绍庭忽然眉头一挑,他侧目看向徐渭。<br />
“裕王!”<br />
“可得要赶忙安排人手,护送裕王回城!”<br />
一夜未曾显露紧张的严绍庭,难得的面露急切。<br />
真要是蒙古人打进来,真要是朱载坖出点什么事,那可真是出大事了!<br />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br />
远处一道身影,在一名手提灯笼的书童陪同下,已经是走了过来。<br />
由远及近。<br />
裕王朱载坖的面孔,也暴露在了严绍庭和徐渭面前。<br />
只见朱载坖面带笑容。<br />
“今夜治安司大动,可是出了什么事?”<br />
…………<br />
月票月票<br />
…………<br />
《明史·本纪·卷十八》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二十九日,俺答侵犯宣府,向南侵掠隆庆。<br />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五百十七》虏五千骑,犯宣府滴水崖,由黑漠岭南下,败参将宋兰、游击麻锦等,兵遂掠隆庆、永宁等处,驻东西红山窥岔道,原任大同总兵为事官刘汉力战,郤之贼遂西行,由柳沟进据虎皮寨,攻张家堡不克,会大雪乃遁,出入凡七日。<br />
这一年确确实实是有蒙古人南下进犯劫掠关内的,不够因剧情修改了一下发生事件和事件具体内容。<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