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第478章 好戏要开场了
<p> 第478章 好戏要开场了<br />
如果说先前严嵩连翻上疏乞骸骨,还让人琢磨不透其意欲何为。<br />
那么今夜在这西苑太液池畔。<br />
当帝国的首辅严嵩跪地伏乞,他想要做什么,就已经一清二楚了。<br />
名为请辞,实则请新。<br />
众目睽睽皆有震惊之意。<br />
严嵩已经继续道:“伏惟圣朝明主,当以祖宗之志,振奋国家,利安黎庶。何以奋与国家而利黎庶?老臣以为,当以新政为先。革除积弊,整饬腐吏,清明朝堂,上下一心。再安天下民心,使耕者有其田,而致天下再无饥寒无家者。然而,大当今天下两京一十三省,放眼望去,皆为穷者愈穷而富者愈富。”<br />
“圣朝国祚已有二百载,贫穷者几无屋舍遮蔽,体无片缕御寒,腹无米麦充饥。两京一十三省,时有灾患,便有百里空舍之景,路有白骨无人拾。百姓破家,赤地千百里,百家田地尽归一户私利。”<br />
“而富裕者,恒富也。百亩田地便可称作一方富户,家中深挖窖高建仓,米麦谷物无数,一旦地方成灾,寻常百姓流离失所而此等富户则可借家中积粮趁机低价兼并田地。于是,富户愈发富裕,寻常灾患愈发不足为虑。乃至,每有灾患便是贫者哀嚎而富者欢笑迎之。”<br />
“而今国祚二百年,假以时日天下田地皆被富户所占,而亿兆百姓何以耕种?老臣翻遍史书,历朝末年大变,皆为百姓积怨日久,皆为无地流民,一旦有包藏野心者鼓动,便立时成乱民可攻陷地方府县,乃至万千乱民攻入一朝皇城。”<br />
“此诚大明有圣君在位,朝堂群贤皆至,乡野绅民忠君,足为革新之际,扫清积弊,富裕黎庶,打击侵占,严格律法刑名,定可开圣朝一新况,迎万代盛世临!”<br />
太液池畔,严嵩当众便展开了一次漫长的辩论,核心自然是从各方面对比来说明大明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改革变法的时候了。<br />
严嵩语气诚恳,举目看向面前面色动容的皇帝:“陛下,老臣在朝数十年,侍奉皇上四十载。臣以垂垂老矣,不堪重用。然此诚之际,国家群贤烁烁,何以不开新政革旧乎?圣朝黎庶亿兆计,安能沦为一二无用宵小门户私利矣?臣以无用,愿以臣躯,定圣君新政首阶青石,伏请皇上准允!”<br />
终于。<br />
说完话的严嵩,再一次伏拜在地。<br />
严世蕃在一旁眉头加紧,小心的搀扶着老爷子。<br />
周遭寂静。<br />
人们都知道现如今严家已经不同于过往。<br />
可唯有今日,让人们真正看明白了一个问题。<br />
什么是忠臣?<br />
答案就在眼前。<br />
伏拜在地的严嵩,就是问题的答案。<br />
这才是忠臣!<br />
这踏马的才叫忠臣!<br />
徐阶脸色阴翳满是晦涩,眼里闪烁着凶狠和愤怒。若非当下正值深夜,周围又有无数人影遮挡,加上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严嵩身上,定然是能看到这位徐少师那扭曲到变形了的面容。<br />
此刻的徐阶心中只有一个恨字。<br />
不论今日严嵩这一场在他看来就是一次当众表演的劝进新政,皇帝最终的决断会是什么。当严嵩当众有这一番表示之后,大明朝接下来的内阁辅臣都将会变得极为难办。<br />
若是什么都不做,那定然是要被人唾骂成尸位其上。<br />
而若是不对朝堂天下做出改变,则必然会被看成中保守派,是反对天下革新。换而言之,那就是不想看到国家变好的奸臣。<br />
日后,至少从今天开始往后的十年时间里。<br />
不论是谁上位内阁,都得要明确表示是革新派的人。<br />
不然的话……<br />
难道没有看到在嘉靖四十五年上元日,首辅严嵩都能跪地伏乞骸骨,要以自己残躯充当国家新政的第一块垫脚石嘛。<br />
你后来者难道还能强过严嵩?<br />
那么问题回归现实。<br />
徐阶之所以愤恨不已,则是因为严嵩这一番话,已经是几乎将他可能重归内阁的路都给堵死了。<br />
世人皆知徐家如今深陷弹劾风波之中,那徐半府的戏谑之言更是已经传遍天下。<br />
试问如果自己能重归内阁,那代表着什么?<br />
至少可以代表皇帝是允许天下兼并横行的。<br />
而皇帝却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br />
至于朝堂上的官员们,别管他们暗地里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至少明面上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大的好人,是奉公守法的忠臣。<br />
一声漠叹。<br />
徐阶恨不能此刻将伏拜在地上的严嵩给按进旁边不远处的太液池里,将其活活淹死。<br />
而成了今夜核心人物的严嵩,跪伏在地上,心中却是平静的很。<br />
对他和严家来说,这一步属于是不得不做的。<br />
自己是当朝首辅,严家如今更是入了勋臣之列,有一个世袭罔替的昌平伯在身。严家可以说是真的早就已经位极人臣了。<br />
而在这个时候,皇帝既然有了想要新政的念头和想法,严家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br />
一位年迈的首辅,以自己请辞的方式,劝进皇帝革新国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破局点。<br />
不论是对首辅来说,还是对皇帝来说,都是可进可退,也都能名载青史的操作。至少这一次,史书上怎么都得要写上一句君臣和睦、相得益彰之类的佳话。<br />
至于自己这一次请辞乞骸骨。<br />
对于严嵩而言,却也是真。<br />
不论皇帝到底允不允,严嵩当下真的不想继续在朝中做事了。<br />
有这等精力,自己还不如住进正在扩建的昌平书院,重拾昔日的旧文章旧经书,也不妨自己有朝一日立地成圣,成为像阳明先生那样的圣人物。<br />
就算自己成不了圣,也能在书院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br />
比在朝堂上整日里琢磨着尔虞我诈,岂不是快活无数倍。<br />
再说了,自己已经在朝数十年,如今也该轮到小辈们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争锋相对的时候了。<br />
正所谓一代江山,一代臣;一代风气,一代人。<br />
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正在快速的远去,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风气和人物也已经开始一个个各自作古,自己又何必因为活的够久,还占着位子不走?<br />
严嵩的真正想法如何,旁人自然是看不透。<br />
离着皇帝和严嵩最近的高拱、袁炜、李春芳三人,皆是面色诧异,而心中所思却是大相径庭。<br />
袁炜有些意外,而他除了觉得意外,便没了旁的想法,很纯粹。<br />
李春芳则是还在想着内阁位次的问题。<br />
首辅请辞,次辅早已不在,那么高拱就是首辅,袁炜便是次辅。<br />
但袁炜的性子,平日就是无欲无求不争不抢,那么自己就要面对高拱?<br />
一想到高拱那不输于海瑞的执拗性格,以及更盛的火爆脾气,李春芳觉得这内阁不待也罢。<br />
倒不如自己也寻了个机会,撂挑子开溜。<br />
不论是严嵩还是徐阶做首辅,李春芳觉得自己都可以在其下做事,可换成是高拱那就定然是不可能的,这事在自己心里就根本没得商量。<br />
唯有高拱。<br />
唯有此刻的高拱,心思最为复杂。<br />
一边是只要严嵩请辞获允,那自己就能立马成为当朝首辅。另一边却又是严嵩提出来的国家革新,造福亿兆黎庶的新政之事。<br />
若是严嵩离开朝堂,那么自己能掌控住开始革新的朝堂吗?<br />
高拱有自信,只要自己占据首辅位置,那么朝野内外的问题终有解决的时候。但却需要自己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付出的时间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某些事情出现偏差。而如果是将严嵩留在朝中,留在首辅的位置上呢?<br />
高拱目光转动。<br />
按照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加上这一次严嵩的连番请辞到今夜表明心迹,严嵩就是一尊新政活字招牌,只要有他在很多新政上的问题都不需要自己去出面解决。<br />
那么自己就可以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具体的革新措施上去。<br />
这样一算,自己就能以内阁次辅的身份,掌握更多的权力,而且还不会受到成为首辅之后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反对之声。<br />
这岂不是比直接成为首辅更舒畅?<br />
想定之后,高拱再看向严嵩时,那眼神都透着亮光。<br />
在这转瞬即逝间,赶在所有人出声前。<br />
高拱成了第一个出声表态的人。<br />
只见他颇为气势的走到了皇帝面前,然后就径直落后严嵩半步跪在了地上。<br />
高拱亦是双手合拢作揖,用他那副大嗓门嗡嗡喊道:“臣,附议!伏惟圣朝二百年,今朝圣君在位,为宗祧社稷天下黎庶,臣伏请皇上新政!”<br />
有了第一个带头附和严嵩,便立马就会有第二个。<br />
然而,今晚不少人都想成为第二个。<br />
几乎是同时。<br />
吏部尚书郭朴和户部尚书高燿便分毫不差的跪在了地上。<br />
“臣,伏请皇上开新政,以利国家!”<br />
随后就是工部尚书雷礼、兵部尚书杨博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以及通政使司通政使胡汝霖等人,也纷纷跪地表明附议新政。<br />
到这里,基本朝中大九卿都已经表明了态度。<br />
嘉靖目光深深的看了严嵩一眼,而后收回视线,环顾左右在场众人。<br />
诚然。<br />
首辅是个极好的首辅。<br />
在这么多年里,嘉靖坚定的认为,严嵩是他遇到的最好的首辅。<br />
不能让忠心之臣寒心啊。<br />
嘉靖心中微微一叹。<br />
至于当下面前的大九卿伏请新政,已经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br />
因为就在刚刚,随着皇帝的眼神环视。<br />
太液池畔聚拢的文武官员们,已经跪下了大半。<br />
内阁这边。<br />
在高拱跪下后,袁炜也跟着跪下伏请。<br />
然后就剩下一个李春芳。<br />
朝中大小九卿,则是以礼部尚书严讷为首,也有不少人没有参与到跪地伏请新政的队伍中。<br />
嘉靖嘴角带着一抹冷笑。<br />
所谓新政,从来都不过是一个借口和由头罢了。<br />
当下这些臣子赞成或是不赞成新政,也并不是代表着他们对新政有无看法。就比如如果今天是严嵩反对新政,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严讷当人坚定支持新政。<br />
朝堂之上哪来那么多的新旧之说。<br />
归于核心的问题,其实就只是天下间的利益划分而已。<br />
现在是以首辅严嵩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国家原本执行的利益分配制度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下去,所以需要一套新的利益分配制度来维护当下大局和天下稳定,当然也需要让他们这些支持者能参与到利益的分配之中。<br />
而如徐阶、严讷等人,那自然就是原本利益分配制度的得利者,自然是要反对的。<br />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br />
嘉靖缓缓开口:“诸卿皆为朕之肱骨,此诚谏言朕安能不纳?然而国朝抚育黎庶亿兆,朕亦不能独裁而定,此事当交朝廷百官议论,朕开言路,百官可畅所欲言,待言路畅通,朝堂之声和睦,再行定夺。”<br />
皇帝没有当即点头准允,也没有拒绝,而是要求朝廷开始针对新政一事进行讨论。<br />
这才是最正常也是最应该出现的结果。<br />
当然这里面也有皇帝的小心思。<br />
国家推行新政之事,乃是干系重大,朝廷里百官自然是要议论一番,同时他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官员上疏表示赞同新政。<br />
这样一来,新政执行的时候阻力就会变小,而要是出了事也是满朝文武当初一起赞同新政的,大家就得要一起担下来事情。<br />
这是常规的操作,再正常不过了。<br />
严嵩心中也知道,就算皇帝想要新政,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由他自己做出决定,过场和形式是必须要走一趟的。<br />
不然也不会有自己开年后这连番打配合了。<br />
“不过……”<br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却是话锋一转,语气飘忽的让人捉摸不透。<br />
“新政之事,朕亦交付朝廷百官议论。”<br />
“但当下却有另一桩事情,是让朕百思不得其解,困扰许久,不知诸位爱卿,谁人能替朕分忧?”<br />
说着话,嘉靖目光暧昧的扫向眼前众人。<br />
吕芳也在这个时候,手捧着一道奏疏出现在众人面前。<br />
嘉靖侧目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挥手直指。<br />
“这里!”<br />
“就在这里,有人年前上了一道奏疏给朕。”<br />
“那可是将朕好一通大骂啊!”<br />
“朕今日倒是想让诸卿替朕瞧瞧,这奏疏朕该如何回?”<br />
说完后,嘉靖已经不管在场一个个面露疑惑的臣子们,踏步返回万寿宫。<br />
人群中。<br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应天巡抚海瑞。<br />
则是嘴角微微一扬。<br />
好戏要开场了!<br />
…………<br />
月票月票<br />
(本章完)</p>
如果说先前严嵩连翻上疏乞骸骨,还让人琢磨不透其意欲何为。<br />
那么今夜在这西苑太液池畔。<br />
当帝国的首辅严嵩跪地伏乞,他想要做什么,就已经一清二楚了。<br />
名为请辞,实则请新。<br />
众目睽睽皆有震惊之意。<br />
严嵩已经继续道:“伏惟圣朝明主,当以祖宗之志,振奋国家,利安黎庶。何以奋与国家而利黎庶?老臣以为,当以新政为先。革除积弊,整饬腐吏,清明朝堂,上下一心。再安天下民心,使耕者有其田,而致天下再无饥寒无家者。然而,大当今天下两京一十三省,放眼望去,皆为穷者愈穷而富者愈富。”<br />
“圣朝国祚已有二百载,贫穷者几无屋舍遮蔽,体无片缕御寒,腹无米麦充饥。两京一十三省,时有灾患,便有百里空舍之景,路有白骨无人拾。百姓破家,赤地千百里,百家田地尽归一户私利。”<br />
“而富裕者,恒富也。百亩田地便可称作一方富户,家中深挖窖高建仓,米麦谷物无数,一旦地方成灾,寻常百姓流离失所而此等富户则可借家中积粮趁机低价兼并田地。于是,富户愈发富裕,寻常灾患愈发不足为虑。乃至,每有灾患便是贫者哀嚎而富者欢笑迎之。”<br />
“而今国祚二百年,假以时日天下田地皆被富户所占,而亿兆百姓何以耕种?老臣翻遍史书,历朝末年大变,皆为百姓积怨日久,皆为无地流民,一旦有包藏野心者鼓动,便立时成乱民可攻陷地方府县,乃至万千乱民攻入一朝皇城。”<br />
“此诚大明有圣君在位,朝堂群贤皆至,乡野绅民忠君,足为革新之际,扫清积弊,富裕黎庶,打击侵占,严格律法刑名,定可开圣朝一新况,迎万代盛世临!”<br />
太液池畔,严嵩当众便展开了一次漫长的辩论,核心自然是从各方面对比来说明大明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改革变法的时候了。<br />
严嵩语气诚恳,举目看向面前面色动容的皇帝:“陛下,老臣在朝数十年,侍奉皇上四十载。臣以垂垂老矣,不堪重用。然此诚之际,国家群贤烁烁,何以不开新政革旧乎?圣朝黎庶亿兆计,安能沦为一二无用宵小门户私利矣?臣以无用,愿以臣躯,定圣君新政首阶青石,伏请皇上准允!”<br />
终于。<br />
说完话的严嵩,再一次伏拜在地。<br />
严世蕃在一旁眉头加紧,小心的搀扶着老爷子。<br />
周遭寂静。<br />
人们都知道现如今严家已经不同于过往。<br />
可唯有今日,让人们真正看明白了一个问题。<br />
什么是忠臣?<br />
答案就在眼前。<br />
伏拜在地的严嵩,就是问题的答案。<br />
这才是忠臣!<br />
这踏马的才叫忠臣!<br />
徐阶脸色阴翳满是晦涩,眼里闪烁着凶狠和愤怒。若非当下正值深夜,周围又有无数人影遮挡,加上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严嵩身上,定然是能看到这位徐少师那扭曲到变形了的面容。<br />
此刻的徐阶心中只有一个恨字。<br />
不论今日严嵩这一场在他看来就是一次当众表演的劝进新政,皇帝最终的决断会是什么。当严嵩当众有这一番表示之后,大明朝接下来的内阁辅臣都将会变得极为难办。<br />
若是什么都不做,那定然是要被人唾骂成尸位其上。<br />
而若是不对朝堂天下做出改变,则必然会被看成中保守派,是反对天下革新。换而言之,那就是不想看到国家变好的奸臣。<br />
日后,至少从今天开始往后的十年时间里。<br />
不论是谁上位内阁,都得要明确表示是革新派的人。<br />
不然的话……<br />
难道没有看到在嘉靖四十五年上元日,首辅严嵩都能跪地伏乞骸骨,要以自己残躯充当国家新政的第一块垫脚石嘛。<br />
你后来者难道还能强过严嵩?<br />
那么问题回归现实。<br />
徐阶之所以愤恨不已,则是因为严嵩这一番话,已经是几乎将他可能重归内阁的路都给堵死了。<br />
世人皆知徐家如今深陷弹劾风波之中,那徐半府的戏谑之言更是已经传遍天下。<br />
试问如果自己能重归内阁,那代表着什么?<br />
至少可以代表皇帝是允许天下兼并横行的。<br />
而皇帝却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br />
至于朝堂上的官员们,别管他们暗地里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至少明面上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大的好人,是奉公守法的忠臣。<br />
一声漠叹。<br />
徐阶恨不能此刻将伏拜在地上的严嵩给按进旁边不远处的太液池里,将其活活淹死。<br />
而成了今夜核心人物的严嵩,跪伏在地上,心中却是平静的很。<br />
对他和严家来说,这一步属于是不得不做的。<br />
自己是当朝首辅,严家如今更是入了勋臣之列,有一个世袭罔替的昌平伯在身。严家可以说是真的早就已经位极人臣了。<br />
而在这个时候,皇帝既然有了想要新政的念头和想法,严家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br />
一位年迈的首辅,以自己请辞的方式,劝进皇帝革新国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破局点。<br />
不论是对首辅来说,还是对皇帝来说,都是可进可退,也都能名载青史的操作。至少这一次,史书上怎么都得要写上一句君臣和睦、相得益彰之类的佳话。<br />
至于自己这一次请辞乞骸骨。<br />
对于严嵩而言,却也是真。<br />
不论皇帝到底允不允,严嵩当下真的不想继续在朝中做事了。<br />
有这等精力,自己还不如住进正在扩建的昌平书院,重拾昔日的旧文章旧经书,也不妨自己有朝一日立地成圣,成为像阳明先生那样的圣人物。<br />
就算自己成不了圣,也能在书院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br />
比在朝堂上整日里琢磨着尔虞我诈,岂不是快活无数倍。<br />
再说了,自己已经在朝数十年,如今也该轮到小辈们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争锋相对的时候了。<br />
正所谓一代江山,一代臣;一代风气,一代人。<br />
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正在快速的远去,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风气和人物也已经开始一个个各自作古,自己又何必因为活的够久,还占着位子不走?<br />
严嵩的真正想法如何,旁人自然是看不透。<br />
离着皇帝和严嵩最近的高拱、袁炜、李春芳三人,皆是面色诧异,而心中所思却是大相径庭。<br />
袁炜有些意外,而他除了觉得意外,便没了旁的想法,很纯粹。<br />
李春芳则是还在想着内阁位次的问题。<br />
首辅请辞,次辅早已不在,那么高拱就是首辅,袁炜便是次辅。<br />
但袁炜的性子,平日就是无欲无求不争不抢,那么自己就要面对高拱?<br />
一想到高拱那不输于海瑞的执拗性格,以及更盛的火爆脾气,李春芳觉得这内阁不待也罢。<br />
倒不如自己也寻了个机会,撂挑子开溜。<br />
不论是严嵩还是徐阶做首辅,李春芳觉得自己都可以在其下做事,可换成是高拱那就定然是不可能的,这事在自己心里就根本没得商量。<br />
唯有高拱。<br />
唯有此刻的高拱,心思最为复杂。<br />
一边是只要严嵩请辞获允,那自己就能立马成为当朝首辅。另一边却又是严嵩提出来的国家革新,造福亿兆黎庶的新政之事。<br />
若是严嵩离开朝堂,那么自己能掌控住开始革新的朝堂吗?<br />
高拱有自信,只要自己占据首辅位置,那么朝野内外的问题终有解决的时候。但却需要自己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付出的时间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某些事情出现偏差。而如果是将严嵩留在朝中,留在首辅的位置上呢?<br />
高拱目光转动。<br />
按照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加上这一次严嵩的连番请辞到今夜表明心迹,严嵩就是一尊新政活字招牌,只要有他在很多新政上的问题都不需要自己去出面解决。<br />
那么自己就可以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具体的革新措施上去。<br />
这样一算,自己就能以内阁次辅的身份,掌握更多的权力,而且还不会受到成为首辅之后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反对之声。<br />
这岂不是比直接成为首辅更舒畅?<br />
想定之后,高拱再看向严嵩时,那眼神都透着亮光。<br />
在这转瞬即逝间,赶在所有人出声前。<br />
高拱成了第一个出声表态的人。<br />
只见他颇为气势的走到了皇帝面前,然后就径直落后严嵩半步跪在了地上。<br />
高拱亦是双手合拢作揖,用他那副大嗓门嗡嗡喊道:“臣,附议!伏惟圣朝二百年,今朝圣君在位,为宗祧社稷天下黎庶,臣伏请皇上新政!”<br />
有了第一个带头附和严嵩,便立马就会有第二个。<br />
然而,今晚不少人都想成为第二个。<br />
几乎是同时。<br />
吏部尚书郭朴和户部尚书高燿便分毫不差的跪在了地上。<br />
“臣,伏请皇上开新政,以利国家!”<br />
随后就是工部尚书雷礼、兵部尚书杨博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以及通政使司通政使胡汝霖等人,也纷纷跪地表明附议新政。<br />
到这里,基本朝中大九卿都已经表明了态度。<br />
嘉靖目光深深的看了严嵩一眼,而后收回视线,环顾左右在场众人。<br />
诚然。<br />
首辅是个极好的首辅。<br />
在这么多年里,嘉靖坚定的认为,严嵩是他遇到的最好的首辅。<br />
不能让忠心之臣寒心啊。<br />
嘉靖心中微微一叹。<br />
至于当下面前的大九卿伏请新政,已经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br />
因为就在刚刚,随着皇帝的眼神环视。<br />
太液池畔聚拢的文武官员们,已经跪下了大半。<br />
内阁这边。<br />
在高拱跪下后,袁炜也跟着跪下伏请。<br />
然后就剩下一个李春芳。<br />
朝中大小九卿,则是以礼部尚书严讷为首,也有不少人没有参与到跪地伏请新政的队伍中。<br />
嘉靖嘴角带着一抹冷笑。<br />
所谓新政,从来都不过是一个借口和由头罢了。<br />
当下这些臣子赞成或是不赞成新政,也并不是代表着他们对新政有无看法。就比如如果今天是严嵩反对新政,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严讷当人坚定支持新政。<br />
朝堂之上哪来那么多的新旧之说。<br />
归于核心的问题,其实就只是天下间的利益划分而已。<br />
现在是以首辅严嵩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国家原本执行的利益分配制度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下去,所以需要一套新的利益分配制度来维护当下大局和天下稳定,当然也需要让他们这些支持者能参与到利益的分配之中。<br />
而如徐阶、严讷等人,那自然就是原本利益分配制度的得利者,自然是要反对的。<br />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br />
嘉靖缓缓开口:“诸卿皆为朕之肱骨,此诚谏言朕安能不纳?然而国朝抚育黎庶亿兆,朕亦不能独裁而定,此事当交朝廷百官议论,朕开言路,百官可畅所欲言,待言路畅通,朝堂之声和睦,再行定夺。”<br />
皇帝没有当即点头准允,也没有拒绝,而是要求朝廷开始针对新政一事进行讨论。<br />
这才是最正常也是最应该出现的结果。<br />
当然这里面也有皇帝的小心思。<br />
国家推行新政之事,乃是干系重大,朝廷里百官自然是要议论一番,同时他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官员上疏表示赞同新政。<br />
这样一来,新政执行的时候阻力就会变小,而要是出了事也是满朝文武当初一起赞同新政的,大家就得要一起担下来事情。<br />
这是常规的操作,再正常不过了。<br />
严嵩心中也知道,就算皇帝想要新政,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由他自己做出决定,过场和形式是必须要走一趟的。<br />
不然也不会有自己开年后这连番打配合了。<br />
“不过……”<br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却是话锋一转,语气飘忽的让人捉摸不透。<br />
“新政之事,朕亦交付朝廷百官议论。”<br />
“但当下却有另一桩事情,是让朕百思不得其解,困扰许久,不知诸位爱卿,谁人能替朕分忧?”<br />
说着话,嘉靖目光暧昧的扫向眼前众人。<br />
吕芳也在这个时候,手捧着一道奏疏出现在众人面前。<br />
嘉靖侧目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挥手直指。<br />
“这里!”<br />
“就在这里,有人年前上了一道奏疏给朕。”<br />
“那可是将朕好一通大骂啊!”<br />
“朕今日倒是想让诸卿替朕瞧瞧,这奏疏朕该如何回?”<br />
说完后,嘉靖已经不管在场一个个面露疑惑的臣子们,踏步返回万寿宫。<br />
人群中。<br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应天巡抚海瑞。<br />
则是嘴角微微一扬。<br />
好戏要开场了!<br />
…………<br />
月票月票<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