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这可是重则掉脑袋的大罪!<br />
当了大半辈子清白官,身板直了几十年,监了一次考、改了一次卷子屎盆子就扣头上了,这搁谁能受得了?!<br />
“老子要是徇私舞弊,老子脑袋就割下来给他们当球踢!我老宋家就断子绝孙、再无仕出!”<br />
脾气最大的老御史气得拍案大骂,要不是家里人拦着,差点穿了官服,直冲宫里朝皇帝哭诉调兵屎盆子都扣到头上了,不抓起来打几十大板难消心头之恨!<br />
言官清官那是出了名的要名不要命,谁敢泼他一勺脏水,他敢撞死在那人门口,死前还要大叫一声:<br />
“请苍天!辨忠奸!”<br />
考官和改卷官们反应如此刚烈,刚起了个舞弊罪头的勋贵们也不敢造次了,京都百姓也都信服了,并且对这次“舞弊事件”百说不厌津津乐道。<br />
最常被提起的除了第一名的苗玉蕤,还有其他几位“浑水摸鱼”,也乔装打扮了去考试的哥儿和女子。<br />
这几个跟长宁侯府也关系颇深。<br />
“书哥儿?”<br />
雷周周是休沐回府后,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很是惊讶,“除了阿嫂,书哥儿和沈七七、公羊他们都去了?”<br />
“是啊。”<br />
雷栗笑眯眯地点头,捏捏周周的脸蛋道,“书哥儿他们是给我们周周撑腰呢,跟我们家呛声的那几家,明面上私底下没少传周周的坏话。”<br />
“作为好友,他们肯定气不过,怕没人去考县试,就自发去考了,都考了个好名次给我们周周出气。”<br />
“你阿嫂是县试第一,书哥儿第九,沈七七四十八,公羊是八十八,其他人名次也不错,都在前二百里。”<br />
这三人都是雷周周在京都的好友,除了书哥儿是哥儿,其他两人都是女子。<br />
书哥儿还跟那位骂声最厉害的老御史有点亲戚关系,性格颇有些激进清高,也格外护短,撺掇了文采出众的沈七七和公羊诗给雷周周出气,还鼓动其他好友一同县试。<br />
县试和府试合为童生试,类似于初赛和决赛,过了这两关才是拿到了文科举的入门砖,成为童生。<br />
而童生试是不限制年龄的,上到八岁下到八十岁都可以考。<br />
京都府的百姓相对其他府城,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尤其是大佑朝推行万家学堂,对底层群众进行低价启蒙后,大多数百姓都会送孩子上万家学堂。<br />
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对自己的孩子迷之自信,总想让孩子去考一考,看能不能过、有没有念书的天赋。<br />
因此,京都府的县试,即童生试初赛是十个府城中人数最多的。<br />
京都府下辖数十个县,但京都本身是府城不是县城,就像现代的市级和县级,xx市有xx县,但xx县不在xx市区,xx县和xx市区同时进行初赛。<br />
童生试第一试也是在京都府考,只是名字依然叫“县试”,统计的考生也是仅有京都府城户籍的人口。<br />
京都府境内,通过县试的学子再聚集到京都府参加府试,即通过初赛的选手去市区进行决赛,决赛通过后才是真正的“童生”。<br />
苗玉蕤和书哥儿等人自然也要参加府试。<br />
苗玉蕤是京都府城的县试第一。<br />
但不一定能拿到府试第一,保不齐京都下辖县就有什么惊才绝艳之人,跟他争夺第一名的桂冠。<br />
“京都那群老东西肯定会再打什么歪主意。”<br />
雷栗桃花眼中冷光一闪,语气里却没有太在意,反而带了点轻佻的笑意,边说,边低头抿了口今年的雨前龙井。<br />
“眼见京都内没有汉子比得过我们玉蕤,失了脸面,就去下辖县、其他府城找所谓万中无一的天才来比,好把场子找回来,却不知道这样反而落了我们的套。”<br />
“因为他们有危机感了。”<br />
周毅把雷栗喜欢的茶糕放到他手边,也喝了一口新茶,眉头微挑,他家夫郎茶叶又放多了,茶味有点浓了。<br />
“他们的行动越急迫,就证明他们越在意,越在意,就说明玉蕤和书哥儿等真的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和利益。”<br />
“不过,如果他们不是踩在哥儿女子的脊背上,根本没必要这么跳脚,‘利’这东西,谁挣都是挣,挣到手才是真的。”<br />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br />
“确是。”<br />
雷栗同意地点了点头,又微微蹙起眉,“这些事别跟玉蕤讲,平白给他压力,牵连到他本就是我们不好。”<br />
大人官场上的事情牵连到小辈,要小辈去当挡风板,本来就是他们的不对。<br />
周毅自然应好。<br />
两个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个他俩眼底还是孩子的小辈,其实已经快三十岁,早就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br />
县试在二月份,府试在四月。<br />
县试结果大张旗鼓的,导致京都里众人对府试都很期待,不知这次又是哥儿后来居上,还是汉子如往常夺得魁首。<br />
今年京都府试的人数比去年多了一成,并且集中在下辖县。<br />
明眼人都知道,这里肯定有那群老勋贵的手笔,雷栗和周毅也知道,但他俩一点也不慌,也不忙,考生、考官和改卷官都不是他俩,他俩慌忙什么?<br />
结果要是不好,第一个急的是皇帝,结果要是好,最高兴的也是皇帝。<br />
三性人才一同竞争上游,搅得朝廷这团水更活泛起来,不仅是对国家社稷有利,对那位被藏起来的哥儿太子也有利。
当了大半辈子清白官,身板直了几十年,监了一次考、改了一次卷子屎盆子就扣头上了,这搁谁能受得了?!<br />
“老子要是徇私舞弊,老子脑袋就割下来给他们当球踢!我老宋家就断子绝孙、再无仕出!”<br />
脾气最大的老御史气得拍案大骂,要不是家里人拦着,差点穿了官服,直冲宫里朝皇帝哭诉调兵屎盆子都扣到头上了,不抓起来打几十大板难消心头之恨!<br />
言官清官那是出了名的要名不要命,谁敢泼他一勺脏水,他敢撞死在那人门口,死前还要大叫一声:<br />
“请苍天!辨忠奸!”<br />
考官和改卷官们反应如此刚烈,刚起了个舞弊罪头的勋贵们也不敢造次了,京都百姓也都信服了,并且对这次“舞弊事件”百说不厌津津乐道。<br />
最常被提起的除了第一名的苗玉蕤,还有其他几位“浑水摸鱼”,也乔装打扮了去考试的哥儿和女子。<br />
这几个跟长宁侯府也关系颇深。<br />
“书哥儿?”<br />
雷周周是休沐回府后,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很是惊讶,“除了阿嫂,书哥儿和沈七七、公羊他们都去了?”<br />
“是啊。”<br />
雷栗笑眯眯地点头,捏捏周周的脸蛋道,“书哥儿他们是给我们周周撑腰呢,跟我们家呛声的那几家,明面上私底下没少传周周的坏话。”<br />
“作为好友,他们肯定气不过,怕没人去考县试,就自发去考了,都考了个好名次给我们周周出气。”<br />
“你阿嫂是县试第一,书哥儿第九,沈七七四十八,公羊是八十八,其他人名次也不错,都在前二百里。”<br />
这三人都是雷周周在京都的好友,除了书哥儿是哥儿,其他两人都是女子。<br />
书哥儿还跟那位骂声最厉害的老御史有点亲戚关系,性格颇有些激进清高,也格外护短,撺掇了文采出众的沈七七和公羊诗给雷周周出气,还鼓动其他好友一同县试。<br />
县试和府试合为童生试,类似于初赛和决赛,过了这两关才是拿到了文科举的入门砖,成为童生。<br />
而童生试是不限制年龄的,上到八岁下到八十岁都可以考。<br />
京都府的百姓相对其他府城,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尤其是大佑朝推行万家学堂,对底层群众进行低价启蒙后,大多数百姓都会送孩子上万家学堂。<br />
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对自己的孩子迷之自信,总想让孩子去考一考,看能不能过、有没有念书的天赋。<br />
因此,京都府的县试,即童生试初赛是十个府城中人数最多的。<br />
京都府下辖数十个县,但京都本身是府城不是县城,就像现代的市级和县级,xx市有xx县,但xx县不在xx市区,xx县和xx市区同时进行初赛。<br />
童生试第一试也是在京都府考,只是名字依然叫“县试”,统计的考生也是仅有京都府城户籍的人口。<br />
京都府境内,通过县试的学子再聚集到京都府参加府试,即通过初赛的选手去市区进行决赛,决赛通过后才是真正的“童生”。<br />
苗玉蕤和书哥儿等人自然也要参加府试。<br />
苗玉蕤是京都府城的县试第一。<br />
但不一定能拿到府试第一,保不齐京都下辖县就有什么惊才绝艳之人,跟他争夺第一名的桂冠。<br />
“京都那群老东西肯定会再打什么歪主意。”<br />
雷栗桃花眼中冷光一闪,语气里却没有太在意,反而带了点轻佻的笑意,边说,边低头抿了口今年的雨前龙井。<br />
“眼见京都内没有汉子比得过我们玉蕤,失了脸面,就去下辖县、其他府城找所谓万中无一的天才来比,好把场子找回来,却不知道这样反而落了我们的套。”<br />
“因为他们有危机感了。”<br />
周毅把雷栗喜欢的茶糕放到他手边,也喝了一口新茶,眉头微挑,他家夫郎茶叶又放多了,茶味有点浓了。<br />
“他们的行动越急迫,就证明他们越在意,越在意,就说明玉蕤和书哥儿等真的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和利益。”<br />
“不过,如果他们不是踩在哥儿女子的脊背上,根本没必要这么跳脚,‘利’这东西,谁挣都是挣,挣到手才是真的。”<br />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br />
“确是。”<br />
雷栗同意地点了点头,又微微蹙起眉,“这些事别跟玉蕤讲,平白给他压力,牵连到他本就是我们不好。”<br />
大人官场上的事情牵连到小辈,要小辈去当挡风板,本来就是他们的不对。<br />
周毅自然应好。<br />
两个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个他俩眼底还是孩子的小辈,其实已经快三十岁,早就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br />
县试在二月份,府试在四月。<br />
县试结果大张旗鼓的,导致京都里众人对府试都很期待,不知这次又是哥儿后来居上,还是汉子如往常夺得魁首。<br />
今年京都府试的人数比去年多了一成,并且集中在下辖县。<br />
明眼人都知道,这里肯定有那群老勋贵的手笔,雷栗和周毅也知道,但他俩一点也不慌,也不忙,考生、考官和改卷官都不是他俩,他俩慌忙什么?<br />
结果要是不好,第一个急的是皇帝,结果要是好,最高兴的也是皇帝。<br />
三性人才一同竞争上游,搅得朝廷这团水更活泛起来,不仅是对国家社稷有利,对那位被藏起来的哥儿太子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