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贴心的举动多少转移她的注意,让她紧绷的情绪缓和不少。<br />
傅燕回说:“阿奶放心,小叔叔很厉害的,他的学问好,肯定能上榜。”<br />
“对的!”傅燕笙也说,“小叔叔说不定还能中会元哩!”<br />
两个孩子对此深信不疑,这也和平时汪举人经常给他们灌输的某些话有关,导致他们都对傅闻宵有一种盲目的信任。<br />
郁离跟着附和,“娘,燕回燕笙说得对,你不用担心。”<br />
青寰端着厨房做好的点心过来,闻言也笑着附和几句。<br />
其实宅子里的下人多少也是紧张的,就连公主府那边也一样,不过他们很清楚傅闻宵的本事,对他很有信心,都笃定他能上榜,如果他没上榜,肯定是主考官故意让他落榜。<br />
被这么多人安抚,周氏总算放松心情。<br />
她看向坐在旁边喝茶的傅闻宵,这里最不紧张的,大概就是他了。<br />
宵哥儿仍是一如既往的从容镇定,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信。<br />
周氏道:“宵哥儿,前几天我去公主府见殿下,殿下说若是你上榜,要在府里庆祝,到时候咱们一起过去。”<br />
元安长公主回京后,周氏也趁机去公主府拜见过公主。<br />
现下傅闻宵还未恢复身份,她也不好经常过去。<br />
傅闻宵闻言点头,“娘,我知道了。”<br />
如今的公主府门庭冷清,父亲已经不在,他也担心母亲会寂寞,自然要多去陪陪她。<br />
不久后,楚少聿过来了。<br />
他也派人去贡院那边守着,不过人却是先来傅家,毕竟在那里等得心焦,不如和傅闻宵他们待一块,彼此也能说说话。<br />
和周氏一样,他也是紧张兮兮的,原本周氏的心情都放宽,反倒又被他弄得紧张起来。<br />
郁离见两人凑到一起弄得大家都开始紧张,招手将楚少聿叫过来,递给他一块点心,“吃吧。”<br />
吃点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br />
楚少聿心不在焉地将点心往嘴里塞,然后就被噎住。<br />
看他梗着脖子直捶胸口,众人吓了一跳,纷纷涌过去,拍背的拍背,喂水的喂水,甚至问要不要找个大夫。<br />
正忙乱着,便见派去看榜的侍卫惊喜地进来。<br />
进门就道:“郎君是会元!”<br />
这话一出,屋子里先是一静,然后大家都惊喜地叫起来。<br />
楚少聿正好咽下梗在喉咙的那块点心,面露欢喜之色,高兴得仿佛过年。<br />
周氏总算放心,想到什么,叫道:“赶紧将准备的赏银提过来,等会儿报喜官来了要打赏……哎,你们的赏银也有,都准备好了,明儿你们去管事那里领。”<br />
最后这话是对宅子里的下人说的。<br />
一时间,宅子里一片喜气洋洋。<br />
不仅是下人们得了赏银,也因为傅闻宵夺得此次会试的会元,这是喜事一件,不管做什么,世子总能让人安心。<br />
不久后报喜官也来了。<br />
昔日安静清幽的柳文巷难得热闹起来,伴随着锣鼓喧天,报喜官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柳文巷的傅宅报喜。<br />
得知这里出了个会元,附近不少人都涌过来,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过来道个喜。<br />
傅家的大门敞开,管事带着下人往外撒铜钱,让大家都沾沾喜气。<br />
巷子里,鞭炮声噼哩叭啦地响着,红色的炮纸洒落在地上,带来一阵喜庆。<br />
报喜官拿着傅家准备的丰厚赏银笑盈盈地离去。<br />
这一日,来柳文巷的报喜官有好几个,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好几个举人都榜上有名。<br />
当然,最让人瞩目的还是傅闻宵这位会元。<br />
京城里人人都在讨论南郡省的傅闻宵,甚至想到他是南郡省的解元,在此之前,还是小三元……<br />
莫不是要来个六元及第?<br />
来傅家道喜的人一波又一波,都没个停歇。<br />
除了左邻右舍外,还有京城里的那些士子,有中榜的,也有落榜的,不管如何,都特地过来道个喜。<br />
眼下虽然还未参加殿试,不过傅闻宵这会元的名次肯定不差,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不定为了“六元及第”的好兆头,还能展望一下状元,届时定会被留京。<br />
这种事大多数人门儿清。<br />
不说那些对傅闻宵身份心知肚明的人,就是那些并不清楚的士子,都明白傅闻宵将来的前程极大。<br />
汪举人也来了。<br />
他过来就笑呵呵地拉着傅闻宵,恭喜他高中会元。<br />
傅闻宵也说道:“恭喜汪兄榜上有名。”<br />
这次的会试,汪举人高中第二,若无傅闻宵,想必他便是这次的会元。<br />
不过汪举人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名次,反而笑道:“这几年,和傅贤弟时常探讨学问,受益匪浅,此次能高中第二,亦有傅贤弟的功劳,若不然,只怕还要往后挪几个名次。”<br />
对于傅闻宵夺得会元,汪举人觉得理所当然,丝毫不认为自己在第二有什么不对。<br />
不仅是他,那些认识傅闻宵的人也一样。<br />
特别是前些天,状元楼举办的那场文会,傅闻宵在文会上的表现,诸多读书人都对他心服口服。<br />
这一天傅家非常热闹,直到凌晨,郁离和傅闻宵方才歇下。<br />
翌日,傅闻宵一早便起来,打扮妥当,前往工部衙门。<br />
这也是会试一惯的流程,会试放榜的第二日,三百多名贡士要前去拜谢座师和房师。<br />
傅闻宵出门后,楚少聿又来了。<br />
得知今日新科贡士要去拜谢座师,他忍不住撇嘴,说道:“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工部尚书,他是三皇子的岳父,让傅表哥亲自去拜谢他,也亏得他有那脸敢受。”<br />
郁离倒觉得没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想必工部尚书也不好当众找傅闻宵麻烦。<br />
这时,楚少聿想到什么,压低声音说:“听说上次状元楼举办文会,咱们爬屋顶的事已经传到宫里。”<br />
说到这里,楚少聿的心情颇有些复杂。<br />
不过是爬个屋顶罢了,这京城里的人咋这么大惊小怪呢?<br />
郁离面露惊讶,“传的速度这么快?”<br />
“这是自然,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那些人都觉得我没个体统呢。”楚少聿撇嘴,“宫里的圣人听说这事后,还特地召我父王进宫问这事。”<br />
郁离反应很平淡,根本没反应。<br />
爬个屋顶罢了,确实不算什么事,宫里的老皇帝知道就知道呗。<br />
楚少聿继续道:“父王回来和我说,圣人当时居然让人将会试的卷子送到宫里给他过目,估计傅表哥的会元还是圣人钦点出来的,和主考官工部尚书可没啥关系。”<br />
就算傅闻宵要拜谢,也应该拜谢圣人才对。<br />
他对三皇子实在不喜,连带着那些支持三皇子的官员,也有些意见。<br />
郁离闻言,觉得不管傅闻宵这会元是老皇帝钦点的,还是工部尚书选出来的,反正傅闻宵的学问摆在那里,他们应该不算是昧着良心选。<br />
“还有,我父王说,圣人心里一直念着傅表哥的,说不定等殿试过会,就会恢复傅表哥的身份。”楚少聿说到这里,很是高兴。<br />
郁离愣了下,“这样啊……”<br />
楚少聿见她反应冷淡,问道:“表嫂,你不高兴吗?”<br />
“还好吧。”郁离拿起一块点心吃起来,“不管宵哥儿是什么身份,对我来说,他都是傅闻宵。”<br />
傅闻宵是她选择的伴侣,其他的不过是附带来的东西。<br />
只要他是傅闻宵就行。<br />
楚少聿有些迷茫,不过很快就抛开不提。<br />
在他心里,郁离素来如此,她的性子直率单纯,并不重视那些身外之物,要不然初见面时,他也不会……<br />
她这样挺好的。<br />
送走楚少聿后,郁离去了公主府。<br />
公主府今儿一扫过去的冷清,众人看到她都是笑盈盈的,显然傅闻宵在会试夺得会元这事,让他们非常高兴。<br />
就连素来冷静克制的元安长公主面上也难得露出笑容。<br />
第 205 章<br />
◎殿试◎<br />
会试放榜后,殿试的时间终于定下来。<br />
殿试在三月中旬,这是宫里的圣人亲自定下的日期。<br />
京城的三月已是草长莺飞,风和日丽。<br />
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踏青,城外的青山溪流之间,时常能看到踏青的人们。<br />
趁着殿试未到,汪举人邀请傅闻宵一起去郊外踏青,也算是去散散心。<br />
他们并未叫其他人,只有两家人一起去踏青,后来再加一个闲得无事凑过来的楚少聿。<br />
楚少聿是两家人都认识的,多一个他也没什么。<br />
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两家人便出发。<br />
女眷们坐马车,男人则骑马随行,朝着郊外而去。<br />
他们踏青的地方是郊外的一个没什么名气的青山,正好附近有一座庄子。这庄子是元安长公主的陪嫁,等逛累了,还可以去庄子里歇息,不用赶着回城。<br />
当马车驶入庄子时,汪举人面上明显露出愕然之色。<br />
他骑坐在马背上,能清楚地看到庄子的不凡之处,这庄子依山而建,景色极好,建有亭台楼阁,有湖泊溪流,桃林中的桃花开得郁郁葱葱,点缀着整个庄子,仿佛这春日里所有好景色尽纳于此。<br />
明显就是某个贵人的庄子。<br />
下了马车,周氏带着两个孩子进屋子里歇息,准备等歇息好后再出门去游玩踏青。
傅燕回说:“阿奶放心,小叔叔很厉害的,他的学问好,肯定能上榜。”<br />
“对的!”傅燕笙也说,“小叔叔说不定还能中会元哩!”<br />
两个孩子对此深信不疑,这也和平时汪举人经常给他们灌输的某些话有关,导致他们都对傅闻宵有一种盲目的信任。<br />
郁离跟着附和,“娘,燕回燕笙说得对,你不用担心。”<br />
青寰端着厨房做好的点心过来,闻言也笑着附和几句。<br />
其实宅子里的下人多少也是紧张的,就连公主府那边也一样,不过他们很清楚傅闻宵的本事,对他很有信心,都笃定他能上榜,如果他没上榜,肯定是主考官故意让他落榜。<br />
被这么多人安抚,周氏总算放松心情。<br />
她看向坐在旁边喝茶的傅闻宵,这里最不紧张的,大概就是他了。<br />
宵哥儿仍是一如既往的从容镇定,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信。<br />
周氏道:“宵哥儿,前几天我去公主府见殿下,殿下说若是你上榜,要在府里庆祝,到时候咱们一起过去。”<br />
元安长公主回京后,周氏也趁机去公主府拜见过公主。<br />
现下傅闻宵还未恢复身份,她也不好经常过去。<br />
傅闻宵闻言点头,“娘,我知道了。”<br />
如今的公主府门庭冷清,父亲已经不在,他也担心母亲会寂寞,自然要多去陪陪她。<br />
不久后,楚少聿过来了。<br />
他也派人去贡院那边守着,不过人却是先来傅家,毕竟在那里等得心焦,不如和傅闻宵他们待一块,彼此也能说说话。<br />
和周氏一样,他也是紧张兮兮的,原本周氏的心情都放宽,反倒又被他弄得紧张起来。<br />
郁离见两人凑到一起弄得大家都开始紧张,招手将楚少聿叫过来,递给他一块点心,“吃吧。”<br />
吃点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br />
楚少聿心不在焉地将点心往嘴里塞,然后就被噎住。<br />
看他梗着脖子直捶胸口,众人吓了一跳,纷纷涌过去,拍背的拍背,喂水的喂水,甚至问要不要找个大夫。<br />
正忙乱着,便见派去看榜的侍卫惊喜地进来。<br />
进门就道:“郎君是会元!”<br />
这话一出,屋子里先是一静,然后大家都惊喜地叫起来。<br />
楚少聿正好咽下梗在喉咙的那块点心,面露欢喜之色,高兴得仿佛过年。<br />
周氏总算放心,想到什么,叫道:“赶紧将准备的赏银提过来,等会儿报喜官来了要打赏……哎,你们的赏银也有,都准备好了,明儿你们去管事那里领。”<br />
最后这话是对宅子里的下人说的。<br />
一时间,宅子里一片喜气洋洋。<br />
不仅是下人们得了赏银,也因为傅闻宵夺得此次会试的会元,这是喜事一件,不管做什么,世子总能让人安心。<br />
不久后报喜官也来了。<br />
昔日安静清幽的柳文巷难得热闹起来,伴随着锣鼓喧天,报喜官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柳文巷的傅宅报喜。<br />
得知这里出了个会元,附近不少人都涌过来,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过来道个喜。<br />
傅家的大门敞开,管事带着下人往外撒铜钱,让大家都沾沾喜气。<br />
巷子里,鞭炮声噼哩叭啦地响着,红色的炮纸洒落在地上,带来一阵喜庆。<br />
报喜官拿着傅家准备的丰厚赏银笑盈盈地离去。<br />
这一日,来柳文巷的报喜官有好几个,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好几个举人都榜上有名。<br />
当然,最让人瞩目的还是傅闻宵这位会元。<br />
京城里人人都在讨论南郡省的傅闻宵,甚至想到他是南郡省的解元,在此之前,还是小三元……<br />
莫不是要来个六元及第?<br />
来傅家道喜的人一波又一波,都没个停歇。<br />
除了左邻右舍外,还有京城里的那些士子,有中榜的,也有落榜的,不管如何,都特地过来道个喜。<br />
眼下虽然还未参加殿试,不过傅闻宵这会元的名次肯定不差,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不定为了“六元及第”的好兆头,还能展望一下状元,届时定会被留京。<br />
这种事大多数人门儿清。<br />
不说那些对傅闻宵身份心知肚明的人,就是那些并不清楚的士子,都明白傅闻宵将来的前程极大。<br />
汪举人也来了。<br />
他过来就笑呵呵地拉着傅闻宵,恭喜他高中会元。<br />
傅闻宵也说道:“恭喜汪兄榜上有名。”<br />
这次的会试,汪举人高中第二,若无傅闻宵,想必他便是这次的会元。<br />
不过汪举人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名次,反而笑道:“这几年,和傅贤弟时常探讨学问,受益匪浅,此次能高中第二,亦有傅贤弟的功劳,若不然,只怕还要往后挪几个名次。”<br />
对于傅闻宵夺得会元,汪举人觉得理所当然,丝毫不认为自己在第二有什么不对。<br />
不仅是他,那些认识傅闻宵的人也一样。<br />
特别是前些天,状元楼举办的那场文会,傅闻宵在文会上的表现,诸多读书人都对他心服口服。<br />
这一天傅家非常热闹,直到凌晨,郁离和傅闻宵方才歇下。<br />
翌日,傅闻宵一早便起来,打扮妥当,前往工部衙门。<br />
这也是会试一惯的流程,会试放榜的第二日,三百多名贡士要前去拜谢座师和房师。<br />
傅闻宵出门后,楚少聿又来了。<br />
得知今日新科贡士要去拜谢座师,他忍不住撇嘴,说道:“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工部尚书,他是三皇子的岳父,让傅表哥亲自去拜谢他,也亏得他有那脸敢受。”<br />
郁离倒觉得没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想必工部尚书也不好当众找傅闻宵麻烦。<br />
这时,楚少聿想到什么,压低声音说:“听说上次状元楼举办文会,咱们爬屋顶的事已经传到宫里。”<br />
说到这里,楚少聿的心情颇有些复杂。<br />
不过是爬个屋顶罢了,这京城里的人咋这么大惊小怪呢?<br />
郁离面露惊讶,“传的速度这么快?”<br />
“这是自然,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那些人都觉得我没个体统呢。”楚少聿撇嘴,“宫里的圣人听说这事后,还特地召我父王进宫问这事。”<br />
郁离反应很平淡,根本没反应。<br />
爬个屋顶罢了,确实不算什么事,宫里的老皇帝知道就知道呗。<br />
楚少聿继续道:“父王回来和我说,圣人当时居然让人将会试的卷子送到宫里给他过目,估计傅表哥的会元还是圣人钦点出来的,和主考官工部尚书可没啥关系。”<br />
就算傅闻宵要拜谢,也应该拜谢圣人才对。<br />
他对三皇子实在不喜,连带着那些支持三皇子的官员,也有些意见。<br />
郁离闻言,觉得不管傅闻宵这会元是老皇帝钦点的,还是工部尚书选出来的,反正傅闻宵的学问摆在那里,他们应该不算是昧着良心选。<br />
“还有,我父王说,圣人心里一直念着傅表哥的,说不定等殿试过会,就会恢复傅表哥的身份。”楚少聿说到这里,很是高兴。<br />
郁离愣了下,“这样啊……”<br />
楚少聿见她反应冷淡,问道:“表嫂,你不高兴吗?”<br />
“还好吧。”郁离拿起一块点心吃起来,“不管宵哥儿是什么身份,对我来说,他都是傅闻宵。”<br />
傅闻宵是她选择的伴侣,其他的不过是附带来的东西。<br />
只要他是傅闻宵就行。<br />
楚少聿有些迷茫,不过很快就抛开不提。<br />
在他心里,郁离素来如此,她的性子直率单纯,并不重视那些身外之物,要不然初见面时,他也不会……<br />
她这样挺好的。<br />
送走楚少聿后,郁离去了公主府。<br />
公主府今儿一扫过去的冷清,众人看到她都是笑盈盈的,显然傅闻宵在会试夺得会元这事,让他们非常高兴。<br />
就连素来冷静克制的元安长公主面上也难得露出笑容。<br />
第 205 章<br />
◎殿试◎<br />
会试放榜后,殿试的时间终于定下来。<br />
殿试在三月中旬,这是宫里的圣人亲自定下的日期。<br />
京城的三月已是草长莺飞,风和日丽。<br />
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踏青,城外的青山溪流之间,时常能看到踏青的人们。<br />
趁着殿试未到,汪举人邀请傅闻宵一起去郊外踏青,也算是去散散心。<br />
他们并未叫其他人,只有两家人一起去踏青,后来再加一个闲得无事凑过来的楚少聿。<br />
楚少聿是两家人都认识的,多一个他也没什么。<br />
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两家人便出发。<br />
女眷们坐马车,男人则骑马随行,朝着郊外而去。<br />
他们踏青的地方是郊外的一个没什么名气的青山,正好附近有一座庄子。这庄子是元安长公主的陪嫁,等逛累了,还可以去庄子里歇息,不用赶着回城。<br />
当马车驶入庄子时,汪举人面上明显露出愕然之色。<br />
他骑坐在马背上,能清楚地看到庄子的不凡之处,这庄子依山而建,景色极好,建有亭台楼阁,有湖泊溪流,桃林中的桃花开得郁郁葱葱,点缀着整个庄子,仿佛这春日里所有好景色尽纳于此。<br />
明显就是某个贵人的庄子。<br />
下了马车,周氏带着两个孩子进屋子里歇息,准备等歇息好后再出门去游玩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