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莫殊,绝对算倒霉蛋中的倒霉蛋。<br />
身为莫家上一辈的长子,他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浩如烟海的功法宝典、数不胜数的奇珍异草,这么好的条件,便是个棒槌也能比寻常人修炼得更顺遂,可天不由人愿,即便如此,一直到十二岁,莫殊都没能凝出金丹。<br />
莫家其他人都已经开始跟着父辈学习法术了,他甚至还拿不动铁剑,跟着同辈人练习时,人家动动手指,便可以让十来斤的武器凭空飞舞,他却只能拿个小木剑乱挥乱砍。<br />
那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见了他都要笑,他们明里暗里说过很多嘲讽难听的话,但流传最广、最久的,是几句不成调的粗话——说他是个公鸡,即便天天起得早叫得多,也孵不出个蛋。<br />
那会儿多小,哪里能见得被旁人这般折损,顶着这些闲言碎语,莫殊越发努力,拼命修习想凝成金丹。但有些事情,不是想要就能有,不是努力就可以做成,尽管在修真一道上磕得头破血流,他还是没有任何突破的迹象。<br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莫殊是应了他的名字,成了莫家里头最特殊的一类人。<br />
他就是没有修真的资质,就是只能当个凡人。<br />
少时的莫殊看不透,可时间总能将一切慢慢研磨,随着年岁渐长,莫殊终于艰难地认清这个事实,他似乎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把衣袖一挥,跑到乡间过上了隐居生活。<br />
莫家人也曾去劝他回来,却只得到一句简单的回复——<br />
不如归去,做个闲人。<br />
几次辗转,莫家终于明白他的决心,不再硬劝。<br />
而他这么一归隐,就是三十多年。<br />
凡人不比修士,修士看其修为可以活到大几百岁,但对于凡人而言,一百岁已经顶天。<br />
现在的莫殊已经七十多岁。<br />
“阿娘,别唉声叹气的,我去了外公肯定开心,”姜策玉夹了个包子放到莫昭离碗里,“你应该高兴。”<br />
“臭小子,”莫昭离迅速在儿子和他的朋友面前收回情绪,接着用筷子尾部敲了下姜策玉的头,“那你去了可别只顾着玩儿,得帮着外公干点活。”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弯了眼眉,“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去外公家帮着芒种,被水蛭扒到,吓得嗷嗷哭呢。”<br />
“我哪里哭了??”姜策玉立刻否认,“明明是和它大战三百回合!”<br />
说罢偷偷瞄了眼褚苏,看着他也在跟着笑,心里顿时不太得劲儿,他恨恨咬了口包子:“懒得跟你说,我们等会儿吃完就出发了。”<br />
*<br />
莫殊住在临州边缘的一处小村落中,距离姜家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么段路御剑反而少了许多生趣,于是他们步行前往,几人走走停停,插科打诨,一路倒是欢声笑语没停过。<br />
将近傍晚,脚下的青石油柏路面终于变成乡间小道。<br />
洛无律闲着无趣,从地上捡了根树枝,有一下没一下敲打着地面。<br />
“你们小时候干过农活吗?”她手上用力,将树枝折断一小截,“除了姜师弟。”<br />
萧风眼神随着洛无律手上的树枝移动:“没有。”<br />
“种菜算吗?”褚苏接话,“我娘有个小菜园,小时候经常帮她挖土撒菜苗。”<br />
姜策玉问:“种什么菜?”<br />
“辣椒西红柿什么的。”<br />
姜策玉‘哦’了声,余光瞟向褚苏的手。<br />
白净修长,骨节分明。<br />
这样一双手,原来还做过这种事。<br />
这种幼年时期的往事,其实不过是路上的谈资,小得不能再小,无聊得不能再无聊,但姜策玉却莫名觉得很有意思,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窥见了一直好奇却不得窥见的事情,令他忍不住想多问一些,多了解一些。<br />
“那累吗?”他问。<br />
“你种地累吗?”褚苏讨巧道,“你累我就累,你不累我就不累。”<br />
这本是男人之间匪夷所思的攀比小话术,却令洛无律动作猛地一窒,连带着萧风的目光都跟着顿了下。<br />
萧风:“怎么了?”<br />
洛无律手中的树枝‘咔’地一声,又断一截,她摇头:“……没什么。”<br />
第54章 潮水<br />
几人在黄昏时到达莫殊住的小村子。<br />
许是莫殊锻炼得好,他很有精气神,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br />
他见到褚苏一行人十分高兴,见着外孙和他的朋友是一方面,更高兴的应该是有人帮他干农活了。<br />
因为刚到家,他就给几人一人发了一件干活儿穿的粗布衣裳。<br />
“今天好好休息下,明天帮忙插秧,”莫殊笑着拍几人的手,“我这把老骨头是难得动弹了,幸好有你们。”<br />
姜策玉握了握小老头儿的手:“就知道您等着这出呢。”<br />
“哈哈哈哈,”莫殊放声大笑,“知我者莫如小宝也。”<br />
莫殊的小院子不大,除了他平常住的那间,只有一件客房。<br />
褚苏几人非常绅士地把客房让给了洛无律,他们则在院子中铺了三张竹席,以天为盖,以地为席。<br />
不过正值春夏交替,晚上院落很凉爽,且莫殊种了许多驱蚊虫的药草,也不算委屈了他们。<br />
夜幕降临,繁星满空,它们或明或暗,搭着旁边的一轮弯月,将夜色照得透亮。<br />
几人睡位与平常站位一样,褚苏在中间,剩下两人一左一右。<br />
他们虽然在云水琼宫时住得不远,但这样睡在同一个空间,是之前不曾有过的。
身为莫家上一辈的长子,他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浩如烟海的功法宝典、数不胜数的奇珍异草,这么好的条件,便是个棒槌也能比寻常人修炼得更顺遂,可天不由人愿,即便如此,一直到十二岁,莫殊都没能凝出金丹。<br />
莫家其他人都已经开始跟着父辈学习法术了,他甚至还拿不动铁剑,跟着同辈人练习时,人家动动手指,便可以让十来斤的武器凭空飞舞,他却只能拿个小木剑乱挥乱砍。<br />
那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见了他都要笑,他们明里暗里说过很多嘲讽难听的话,但流传最广、最久的,是几句不成调的粗话——说他是个公鸡,即便天天起得早叫得多,也孵不出个蛋。<br />
那会儿多小,哪里能见得被旁人这般折损,顶着这些闲言碎语,莫殊越发努力,拼命修习想凝成金丹。但有些事情,不是想要就能有,不是努力就可以做成,尽管在修真一道上磕得头破血流,他还是没有任何突破的迹象。<br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莫殊是应了他的名字,成了莫家里头最特殊的一类人。<br />
他就是没有修真的资质,就是只能当个凡人。<br />
少时的莫殊看不透,可时间总能将一切慢慢研磨,随着年岁渐长,莫殊终于艰难地认清这个事实,他似乎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把衣袖一挥,跑到乡间过上了隐居生活。<br />
莫家人也曾去劝他回来,却只得到一句简单的回复——<br />
不如归去,做个闲人。<br />
几次辗转,莫家终于明白他的决心,不再硬劝。<br />
而他这么一归隐,就是三十多年。<br />
凡人不比修士,修士看其修为可以活到大几百岁,但对于凡人而言,一百岁已经顶天。<br />
现在的莫殊已经七十多岁。<br />
“阿娘,别唉声叹气的,我去了外公肯定开心,”姜策玉夹了个包子放到莫昭离碗里,“你应该高兴。”<br />
“臭小子,”莫昭离迅速在儿子和他的朋友面前收回情绪,接着用筷子尾部敲了下姜策玉的头,“那你去了可别只顾着玩儿,得帮着外公干点活。”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弯了眼眉,“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去外公家帮着芒种,被水蛭扒到,吓得嗷嗷哭呢。”<br />
“我哪里哭了??”姜策玉立刻否认,“明明是和它大战三百回合!”<br />
说罢偷偷瞄了眼褚苏,看着他也在跟着笑,心里顿时不太得劲儿,他恨恨咬了口包子:“懒得跟你说,我们等会儿吃完就出发了。”<br />
*<br />
莫殊住在临州边缘的一处小村落中,距离姜家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么段路御剑反而少了许多生趣,于是他们步行前往,几人走走停停,插科打诨,一路倒是欢声笑语没停过。<br />
将近傍晚,脚下的青石油柏路面终于变成乡间小道。<br />
洛无律闲着无趣,从地上捡了根树枝,有一下没一下敲打着地面。<br />
“你们小时候干过农活吗?”她手上用力,将树枝折断一小截,“除了姜师弟。”<br />
萧风眼神随着洛无律手上的树枝移动:“没有。”<br />
“种菜算吗?”褚苏接话,“我娘有个小菜园,小时候经常帮她挖土撒菜苗。”<br />
姜策玉问:“种什么菜?”<br />
“辣椒西红柿什么的。”<br />
姜策玉‘哦’了声,余光瞟向褚苏的手。<br />
白净修长,骨节分明。<br />
这样一双手,原来还做过这种事。<br />
这种幼年时期的往事,其实不过是路上的谈资,小得不能再小,无聊得不能再无聊,但姜策玉却莫名觉得很有意思,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窥见了一直好奇却不得窥见的事情,令他忍不住想多问一些,多了解一些。<br />
“那累吗?”他问。<br />
“你种地累吗?”褚苏讨巧道,“你累我就累,你不累我就不累。”<br />
这本是男人之间匪夷所思的攀比小话术,却令洛无律动作猛地一窒,连带着萧风的目光都跟着顿了下。<br />
萧风:“怎么了?”<br />
洛无律手中的树枝‘咔’地一声,又断一截,她摇头:“……没什么。”<br />
第54章 潮水<br />
几人在黄昏时到达莫殊住的小村子。<br />
许是莫殊锻炼得好,他很有精气神,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br />
他见到褚苏一行人十分高兴,见着外孙和他的朋友是一方面,更高兴的应该是有人帮他干农活了。<br />
因为刚到家,他就给几人一人发了一件干活儿穿的粗布衣裳。<br />
“今天好好休息下,明天帮忙插秧,”莫殊笑着拍几人的手,“我这把老骨头是难得动弹了,幸好有你们。”<br />
姜策玉握了握小老头儿的手:“就知道您等着这出呢。”<br />
“哈哈哈哈,”莫殊放声大笑,“知我者莫如小宝也。”<br />
莫殊的小院子不大,除了他平常住的那间,只有一件客房。<br />
褚苏几人非常绅士地把客房让给了洛无律,他们则在院子中铺了三张竹席,以天为盖,以地为席。<br />
不过正值春夏交替,晚上院落很凉爽,且莫殊种了许多驱蚊虫的药草,也不算委屈了他们。<br />
夜幕降临,繁星满空,它们或明或暗,搭着旁边的一轮弯月,将夜色照得透亮。<br />
几人睡位与平常站位一样,褚苏在中间,剩下两人一左一右。<br />
他们虽然在云水琼宫时住得不远,但这样睡在同一个空间,是之前不曾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