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60章 峡口<br />
    “敢问李将军召下官是为何事?”<br />
    刘晏听到李瑄的话后,面容一肃。<br />
    此时正值出征突厥时期,李瑄叫他来,必有事情。<br />
    “昨夜刚刺死、射死敌军战马,分你三百匹予丰安县的百姓。马肉分完后,将马皮送到丰安军城。”<br />
    李瑄指着黄河边的三百匹死马,向刘晏说道。<br />
    丰安县不到万户百姓,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一些。<br />
    马皮处理过后,能制造甲胄,是战略物资,丰安县无需用到。<br />
    “这……将军仁义!”<br />
    刘晏动容,向李瑄赞誉。<br />
    他只听过边民贡牲畜于边军,从未听说过边军资以边民。<br />
    “刘县令需早些组织百姓运马,虽入秋,肉食保存依然不长久。”<br />
    李瑄向刘晏提醒。<br />
    “下官遵命。”<br />
    刘晏精明能干,立刻向李瑄请辞。<br />
    李瑄点了点头。<br />
    起初想着对新任丰安令放句狠话,让他记住徐建、徐俊兄弟的教训。<br />
    但在得知是刘晏后,打消这种想法。<br />
    历史上的刘晏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br />
    他相信刘晏能将马肉分得公平恰当。<br />
    李瑄的举手之劳,使丰安县百姓谨记。也让李瑄消灭豪强的事情,广为流传。<br />
    以至于很多年后,丰安百姓依然记得李瑄请他们吃过马肉,愿为李瑄做事……<br />
    ……<br />
    经略军在上午时,全部过河。李瑄吩咐士卒,轮流休息。<br />
    次日一早,大军开拔。<br />
    崔湛麾下的两千重步兵在最前方,三千披明光甲的士兵,在方阵侧翼。<br />
    丰安军城出军六千。剩下两千留守,由判官柳锡主事。<br />
    昨夜的战斗中,获得两百匹活着的战马。<br />
    李瑄将这些战马分给丰安军剩下二百名没有马匹的弩兵。<br />
    这些弩兵被李瑄要求借助骑兵的战马训练马术,所以都会骑战。<br />
    李瑄将一千轻骑放置在行军的右翼,五百跳荡重骑和五百弩骑安排在左翼。<br />
    其他四千步兵排列八个方阵,在经略军的后方,重步兵在最后。<br />
    以这样的方阵行军,随时可以对突厥骑兵进行反击。<br />
    唐军的军阵周边,频频有突厥探马出现。<br />
    这是在考虑,是否对唐军展开攻击。<br />
    峡口。<br />
    山峦如涛,黄河怒啸。<br />
    “大可汗传讯说,回纥叛徒已在攻杀牙帐周围的部落,令我突厥臣服,真是欺人太甚。”<br />
    阿波达干酋长聚集众首领和统兵大将,言语愤怒。<br />
    “想当初回纥人只是我突厥的贱奴,现翅膀硬了,想取代我突厥。”咄陆酋长也咬牙切齿。<br />
    “大可汗是想让我们回兵支援牙帐吗?”余勒都思酋长向阿波达干酋长询问。<br />
    “大可汗知道我们的难处,回师无法挽回局面。他希望我们能战胜唐军,只有将两面的唐军赶回黄河,我们才能联手对付回纥人。”<br />
    阿波达干酋长摇头说道。<br />
    “唐军甲胄齐全,我军先失去锐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游骑拖延唐军。但此时我突厥存亡之秋,我们没有与唐军僵持的时间。”喀喇酋长叹一口气,目前的境况他们进退两难。<br />
    “颇黎,唐军一万多步骑北上峡口。我们倾尽全力,能否将其冲散。”<br />
    阿波达干酋长向手下大将颇黎询问。<br />
    “启禀东杀,唐军虽人不过两万,但探马看到其前排左右,尽为铁甲。他们的战车密集,上面的盾牌堆积如山。我怀疑唐军所有的铁甲步兵都集中在那里。我军如果全力阻击,一两天时间,定无法攻破,等对岸的唐军骑兵趁机过河,我军就危险了。如果分一批骑兵守卫在峡口,剩下的骑兵想与铁甲如林的唐军战斗,难如登天。”<br />
    颇黎向阿波达干酋长如实回禀。<br />
    阿波达干酋长的职位是东杀,这是突厥的典兵官,有很大的权力。<br />
    其他部落酋长的职位为俟利发,可参加王庭的重大军政决策。<br />
    这是大部落才能配享的职位。<br />
    “天山神明不再保佑我们突厥了吗?”<br />
    阿波达干酋长举起双手,仰望苍穹,悲怆地道。<br />
    仅剩下左厢诸部和实力薄弱的王庭。<br />
    面对大唐、回纥、葛逻禄四面围攻,看不到一点获胜的希望,阿波达干酋长才会如此绝望。<br />
    “实在不行,我们率帐向西北游牧,远离唐国。”余勒都思酋长灰心丧气地说出这句话。<br />
    “不行。我们的部落离贺兰山这么近。即便我们将老幼扶在马上,但我们的牛羊怎办?你们不会认为唐军追不上我们的牛羊吧?冬天到了,又要饿死多少族人呢!”<br />
    颇黎站出来反对。<br />
    现在只有战和投降两个选择。草原的路径早已被唐军摸透,带着部落迁徙根本来不及。<br />
    “战不行,迁徙不行,难道要投降吗?”咄陆酋长瞪着颇黎。<br />
    他的部落不久前派一千骑寇掠唐境,几乎被李瑄打得全军覆没,他的弟弟也被李瑄杀死。<br />
    要说投降,他第一个不同意。<br />
    “颇黎,你能统领万众,伱说该怎么做?”阿波达干酋长心中动摇,他不甘心直接投降。<br />
    “唐人远征,必有大量役夫跟随。我们先离开这一带,到贺兰山西面去。待唐军战线拉长,我们派遣骑兵,绕到粮道后面,杀死唐军役夫,烧毁他们粮食。”<br />
    颇黎向众酋长建议。<br />
    “曾经许多草原部落都想如此,但最多杀死一些唐人役夫,几乎不可能将粮道中断。”阿波达干酋长觉得这是下策。<br />
    “我们不同于古人,我们派遣一百支队伍,每队五十人,携带干粮和水,游荡在原野上,随时寻找机会。不说将唐军粮食中断,最少可以牵制唐军上万骑兵。”颇黎将自己的计策说明,并道:“唐军行军,必有前锋。我们在前锋与主力有一定距离的时候,集所有力量,先击破他们的前锋,提振士气。而后日夜骚扰唐军行军,等唐军疲惫不堪,再与唐军决一死战。”<br />
    “好,就按照颇黎说得去做。你们的意见呢?”<br />
    阿波达干酋长认为颇黎说得有道理,又问其他酋长。<br />
    “同意!”<br />
    几名酋长握紧拳头,齐声同意。<br />
    他们都想好,如果失败,该如何去做。<br />
    突厥诸部制定计划后,开始陆陆续续离开峡口,只在沿途留下一些探马。<br />
    一日后,李瑄和崔湛率军到达峡口。<br />
    张齐丘在对岸,下令载马过河。<br />
    “以为能在峡口大破突厥,复制李卫公在碛口那样的功绩。可惜突厥退走。”<br />
    李瑄与李光弼站在峡口的峡谷上,俯瞰黄河。<br />
    峡口,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山口。<br />
    “李将军何必心急,草原虽大,他们能退到哪去?待我们到他们的放牧地,他们除了投降,就是与我军一战,别无选择。”<br />
    李光弼笑道。<br />
    “李虞候所言极是。”<br />
    李瑄点了点头,又望向东北。仅灭阿波达干等部,不是他的目标。<br />
    ……<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