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br />
    “王帅,末将幸不辱命。”<br />
    李瑄见王忠嗣带着文武官吏在回乐城以北等候时,上前一拜。<br />
    “机会很小,忠武将军却成功了。不论过程是否艰难,功劳是最顶级的。”<br />
    王忠嗣抓住李瑄的手,甚是爱惜。<br />
    “忠武将军!”<br />
    李瑄一愣,王帅为什么这么称呼他。<br />
    “哈哈,这是圣人的诏书,我帮你接下,你且观之!”<br />
    王忠嗣将一份诏书递给李瑄,还打趣道:“这诏书来得早了,七郎又立的功劳不亚于之前。在圣人眼中,这种功勋更甚。”<br />
    李隆基好大喜功,生擒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和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无疑是更大的功绩。<br />
    李瑄打开诏书。<br />
    李隆基表彰李瑄的军功,正式认命他为丰安军使,并兼任都知兵马使,这是朔方军的三号人物,仅次于节度使、节度副使。<br />
    他心中纳闷,原本的都知兵马使是张齐丘。<br />
    李瑄的武散官之职宁远将军,升为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br />
    他的身份更高一级。<br />
    另外,李瑄领了职事官,正四品下的左千牛卫中郎将。<br />
    边将遥领禁军官职,类似于散官,标榜身份。<br />
    真正的禁军统领,是陈玄礼、樊衡那几个李隆基的心腹将领。他们被加特权,即便不是南北十六卫的职事官,也可以统领南北十六卫的禁军。<br />
    李隆基还对李瑄奖励黄金一百两,绢一千匹。<br />
    对丰安军也大加赏赐,另让王忠嗣根据战功,为丰安军将士晋升。<br />
    “末将何德何能,任都知兵马使。”<br />
    李瑄很惭愧,朔方军有那么多老将,被他后来居上。<br />
    程圭作为右厢兵马使,能击溃突厥左厢诸部,程圭功不可没,应该他顶上去。<br />
    朝中有人好做官,不需要高力士、李适之美言,李隆基也更信赖李瑄。<br />
    “不用为其他人操心,他们会晋升的。”<br />
    王忠嗣知道李瑄在想什么,拍了拍李瑄的肩膀:“回丰安军后,将英勇的将士上表给我。丰安军本就是精锐,又经残酷战斗,我觉得晋升一个副使、几个郎将,十来个衙将是可以的。”<br />
    “末将明白。”<br />
    李瑄知道王忠嗣在灭突厥后,人生会到达巅峰时刻,同时掌握朔方、河东、陇右、河西,四镇节度使,劲兵重镇,大唐的一多半兵马,都会受其控制。<br />
    那时他一定会提拔程圭、李光弼等将。<br />
    王忠嗣授权,让李瑄从丰安军中推举一个副使,由王忠嗣上书圣人。<br />
    其他郎将、衙将,王忠嗣可以任命,只需要在任命后,告知兵部。<br />
    阿史那扶汶和高锴在战斗中都表现出众,李瑄纠结谁更合适。<br />
    “张齐丘被免职传至长安,他究竟如何,我也不清楚。所以都知兵马使才会空缺。现在节度副使未有人选。”<br />
    王忠嗣语重心长地说道。<br />
    意思是李瑄很可能凭借擒拿突厥可汗的军功,再兼任副使,成为“储帅”。<br />
    李瑄年纪太小,李隆基定不会考虑让李瑄为“上将”。<br />
    “为国效力,不看职位的大小。”李瑄昧着良心向王忠嗣表达。<br />
    “走!回城!”<br />
    王忠嗣点头,拉着李瑄的手回回乐城。<br />
    主帅未骑马,步行来迎来,李瑄也不能去骑马。<br />
    军队先待在城外,只有李瑄的亲卫跟随他入城。<br />
    “我准备令七郎押送突厥可汗和拔悉密可汗前往长安,意下如何?”<br />
    回城的路上,王忠嗣向李瑄说道。<br />
    他考虑李瑄年少离家,正好看看家人。<br />
    “末将愿意,但末将需要先回丰安军城,安排军务。”<br />
    李瑄也想趁机回家一趟。<br />
    想念家人是其次,他要观察一下长安政治环境,看看李适之的位置稳不稳,周围有没有陷阱。<br />
    “我准你回丰安军,半个月后再来回乐城启程。”<br />
    王忠嗣批准,并告诉李瑄:“按制丰安军八千人。新募兵员,会优先加入丰安军。另外此次缴获众多战马,我会将丰安军战马补至四千匹,铠甲加一千副,兵器补足。”<br />
    “多谢王帅。末将一定严加训练新加入的士兵。”李瑄道。<br />
    “伱现在还是都知兵马使,军镇的兵马督训,可以随时向诸将提建议。府衙内有都知兵马使的位置和佐吏。”王忠嗣向李瑄提醒道。<br />
    李瑄兼任丰安军使,需要坐镇丰安军。<br />
    但有都知兵马使的使职差谴,在整军调配时方便许多。<br />
    与朔方其他军合军出征时,必以李瑄为主将。<br />
    “末将明白。”<br />
    李瑄应道,又趁机向王忠嗣说:“此次擒拿突厥可汗,获得二十几包珍珠宝石。在追击的过程中属下承诺分一包给将士。”<br />
    “按照军律,私吞战利品为死罪。但唐初以来,将领们获得财物,多私入口袋。七郎不爱财物,很难得啊!我会估算一袋珠玉的价格,从库中取绢、钱奖赏丰安军。”<br />
    赏赐往往能提升士气,王忠嗣认同李瑄的做法。<br />
    “贪婪的人,都十分愚蠢。犹如明珠射鸟雀。不说俸禄,皇帝对我的赏赐,我一辈子都用不完,何必冒着失去性命的危险,去得不一定用到的东西呢?”<br />
    李瑄不想在未成事前,为自己留下破绽。<br />
    要是李瑄贪了这些珠宝,乌苏米施可汗告知李隆基,李瑄苦心经营的好形象就毁了。<br />
    对李瑄来说,想得到财富,并非很难的事情。<br />
    但李瑄要分清主次,在这个时代要先握住权力。<br />
    “说得好。”<br />
    王忠嗣抚掌间,他们进入回乐城中。<br />
    回乐城的男女老少都来观看生擒两可汗的李瑄。<br />
    他们见到李瑄连连惊呼,不断挥手。<br />
    男儿都立志将来成为像李瑄一样的人。<br />
    李瑄则笑着面对百姓们的热情。<br />
    边塞民风彪悍,习武者比比皆是,所以崇敬英雄。<br />
    “原来他就是飞马射缨的李将军。”<br />
    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惊道。<br />
    这段时间听到李瑄的功绩,每每让他心潮澎湃,他觉得男儿至此,不枉一生。<br />
    和别的百姓不同,这名青年一直跟着李瑄的队伍移动。<br />
    到节度使的府衙才停下……<br />
    回到府衙,王忠嗣见乌苏米施可汗和颉跌伊施可汗后,没有粗暴对待他们,询问一道后,将他们安置在府衙内。<br />
    李瑄来到都知兵马使的办公地,认识一下他的佐吏。<br />
    这些佐吏本来是张齐丘的手下。都知道张齐丘有见死不救的嫌疑,生怕李瑄给他们小鞋穿。<br />
    李瑄没那么小的气量,向他们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后,王忠嗣叫他赴宴。<br />
    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按规矩要准备酒宴,众将官吏一起祝贺李瑄。<br />
    城外的军队,也被王忠嗣赐予酒肉,一起欢乐。<br />
    至下午时,李瑄向王忠嗣提出告辞,他要尽早回丰安军城。<br />
    待半个月后,再来回乐城押送两可汗回京。<br />
    好久没喝过酒,被将领们接连敬酒,李瑄有些微醉。<br />
    出府衙,李瑄的亲卫过来搀扶。<br />
    “不用扶,我能行稳。”李瑄立定片刻,不影响正常行走。<br />
    他们一行人路过一个小巷子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道大喊声:“将军,快闪开,有弩手。”<br />
    只见旁边的巷子里钻出一人,手持强弩对准李瑄。<br />
    李瑄的亲卫听到声音反应过来,立刻用身躯将李瑄护住。<br />
    “咻!”<br />
    与此同时,那名喊话的青年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向弩手扔过去。<br />
    石头砸到弩手,弩箭也已射出。<br />
    但受这块石头影响,弩箭射歪,擦着一名亲卫的铠甲而过。<br />
    “该死!”<br />
    弩手很愤怒,他还想再装填弩箭的时候,只见那青年飞扑而上,将弩手撞倒。<br />
    弩手虽身材比常人高大强壮,但是在这名青年的身高面前,不值一提。被压在身下毫无反抗之力。<br />
    道路上的行人,吓得四处躲避。<br />
    李瑄彻底清醒,见亲卫还紧张地护着他,轻轻将亲卫推开,走上前。<br />
    “擘张弩!”<br />
    李瑄捡起掉在地上的强弩,这是唐军的制式步兵弩。<br />
    “砰砰!”<br />
    罗兴和薛错则带人将弩手拽起来搜身,并且拳脚相加。<br />
    敢刺杀他们将军,真是活腻歪了!<br />
    “多谢这位壮士提醒。如若不然,我可能性命不保!”<br />
    李瑄对这名青年非常感激,心中一阵后怕。<br />
    太不讲武德了,竟用这种卑鄙手段对付他。<br />
    不过他总感觉这名青年在哪见过。<br />
    主要是这青年太高大了,足足六尺五寸。站在人堆里就像鹤立鸡群一样。<br />
    “刚好让我撞见。”<br />
    青年嘿嘿一笑。他崇拜李瑄这样的英雄,想要跟随。<br />
    李瑄出节度使府后,他又怕李瑄不接受他,一路尾随。碰巧见到弩手从袋子中取出强弩的一幕。<br />
    “不知壮士尊姓大名?”<br />
    李瑄想起来了,在今日入城的时候,好像见到过这名青年。<br />
    “我名张兴,束鹿人,来回乐城游历。”<br />
    青年自我介绍。<br />
    张兴!<br />
    又是河北人。<br />
    李瑄记得这个时期河北有一名陌刀将,名张兴。<br />
    看这身材,就是陌刀将的底子,难道是他?<br />
    朔方军虽然也有陌刀队,但陌刀毕竟新加入军中的兵器。<br />
    现在是天宝初年,能将陌刀队发挥出威力的将领没几个。<br />
    陌刀队需要战术,还需要一名英勇无畏,且善使陌刀的将领。<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正义利剑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