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102章 南霁云<br />
    沿海百姓对李瑄的崇敬如同神明,特别是那些受益的百姓。<br />
    李瑄灭掉劫掠他们海贼,灭掉欺凌他们的豪强,分出田地,留下钱财。<br />
    这是百姓们梦中都想象不到的美好。<br />
    如今却被李瑄实现!<br />
    不少穷苦百姓,像祭拜佛像一样祭拜李瑄。<br />
    以后两浙一带,李瑄的声望会越积越深。<br />
    这种现象对只酷吏来说,将来不会有什么用处。<br />
    但对李瑄来说,天下裂变的时候,再来临海,绝对可以一呼百应。<br />
    四月十日,李瑄得到一个消息,令他非常伤心。<br />
    大诗人贺知章去世。<br />
    他的家人,以道士礼简葬。<br />
    李瑄送去悼文,一来一回需数日时间,李瑄走不开,只能缅怀。<br />
    他很怀念在曲江柳岸与贺知章相遇,那种精神矍铄的面貌。<br />
    他多次去贺知章家中拜访,对这个大诗人,大学者,万分尊敬。<br />
    贺知章留下的诗集,李瑄将来会好好拜读。<br />
    在一个月前,李隆基终于忍受不住李白的性格,对其“赐金放还”。<br />
    四月,年仅三十三岁杜甫与大诗人李白,在洛阳相遇。<br />
    杜甫也开始他第三次漫游。<br />
    这种增长阅历,了解天下的方式,使杜甫将来能胸怀天下。<br />
    ……<br />
    “我准备回京向圣人复命。你们都是有罪之人,但念在你们缴纳贪污金银,又在这段时间勤勤恳恳,为百姓分田地,维持两郡局势,我就不再追究你们的过失,希望伱们能如同《后汉书》的清廉官吏,名垂青史。莫要再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br />
    四月十五日,李瑄决定回长安述职。<br />
    不处理这些官吏,李瑄有自己的考虑。<br />
    见识到这次杀戮,他们再犯法的概率就会变低许多。<br />
    当然,新任的太守,肯定不会再从他们中选择。<br />
    李瑄不操心这样的事情,还是让朝廷决定委派谁过来。<br />
    “多谢将军开恩!”<br />
    一众官吏拜道。<br />
    他们现在看到李瑄就发抖,哪能不勤勤恳恳?<br />
    听到李瑄不再追究之前之事,他们很激动,有的更是流出眼泪。<br />
    终于保住一命。<br />
    当天下午,李瑄就决定离开。<br />
    他没有和大部队一起,大部队押送着许多豪强的家人,一车车钱财、一车车绢锦、金银珠宝。<br />
    他们回到长安需要三四个月时间。<br />
    李瑄不想浪费这些时间。<br />
    他将剿灭吴令光以来获得的金银珠宝、钱绢记录成册。届时转交给李隆基就可以了。<br />
    只有李瑄的亲卫和张兴,跟着李瑄一起回长安。<br />
    他们每人骑四匹马,白天狂奔,夜晚只在驿站休息四个时辰,十天内就能回到长安。<br />
    通过审问,李瑄得知豪强向李林甫贿赂黄金,将一份奏书呈给圣人。<br />
    他要回去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整一次李林甫。<br />
    当临海郡的百姓得知李瑄要离开,纷纷前来为李瑄送行。<br />
    他们不断地向李瑄拜礼,并将家中的食物拿出来,有的老者还捧着钱币,要送给李瑄。<br />
    临海城虽然不在海边,但是李瑄除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豪强。处死了一批官吏,使整个临海城为一清。<br />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豪强的欺凌。<br />
    而且李瑄平易近人,在官吏面前李瑄是杀人魔头,但在城中,经常与百姓接近,了解他们的生活。<br />
    李瑄不让百姓叫他将军,而是称他为七郎。<br />
    临海郡的百姓有谚语相传:“七郎为郡守,草民愿折寿。”<br />
    寓意李瑄能让他们安稳生活,折寿在所不惜。<br />
    如此种种,让李瑄更坚信自己的道路。<br />
    李瑄没有收下百姓的礼物,他下马向临海百姓谢礼后,与亲卫一起策马离开。<br />
    许多百姓以袖掩泪,不得自己。<br />
    “汉代的酷吏离开后,有没有这样?”<br />
    有年轻士人聊天时不禁问。<br />
    “李七郎不一样,他一面是能臣酷吏郅都,一面清廉官吏赵广汉;他们二者合一,亦不能相比。官吏们畏他如虎,百姓们爱他如爱自家。”<br />
    一名年老的士人回道。<br />
    “他这样会得罪很多人,朝中官吏们畏惧他,也不敢与他太过亲近。与豪强有关系的大臣也找机会陷害他。”<br />
    年轻士人还是觉得李瑄太过鲁莽。<br />
    “他做这样的事,就一定考虑到这点。这是他的选择。”<br />
    年老士人回答。<br />
    “敢问您觉得他将来能当宰相吗?”<br />
    年轻士人好奇。<br />
    “他一定能当宰相!”<br />
    年老士人如是说道。<br />
    “非也!引用《左传》的一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br />
    又一名士人加入聊天。他并不看好李瑄。<br />
    年轻士人看向年老士人时,年老士人却笑着摇头,他没有去争辩。<br />
    ……<br />
    李瑄一行,四马轮换。<br />
    由于未带大军跟随,几乎每到一个郡县,就要被拦下查验身份。<br />
    当得知李瑄来到本郡县后,官吏和豪强恶霸无不战栗,他们关闭门户,竟然数月不敢打开。<br />
    数日后,李瑄率亲卫到达陈留城。<br />
    陈留城属于陈留郡。但陈留城并非郡治,西面的开封才是郡治。<br />
    太阳快要落山,连日高强度赶路,李瑄准备今日提前休息一番,养精蓄锐,明日再赶路。<br />
    陈留离洛阳已经不远。但李瑄来的时候未经过陈留,而是出洛阳从登封而下,走另一条道。<br />
    到陈留城,李瑄拿出鱼符向官差证明身份,官差大惊失色,立刻到县衙禀告。<br />
    李瑄没有在城外等,而是进入城内。<br />
    路人看到李瑄等一人驾四马,且马上携有盔甲,刀枪,这明显是官家人,皆避让。<br />
    陈留城是官道上的重要城镇,来往商人许多,带来繁华。<br />
    李瑄在想,李白和杜甫携手漫游的时候,应该会经过陈留城。<br />
    但这俩人到处跑,不一定会按照正常路线。<br />
    “好雄壮的马,这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吗?”<br />
    在所有人对李瑄避之不及的时候,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县兵上前问道。<br />
    此县兵身高六尺,容貌俊正。看起来像是一个练武之人。<br />
    他的出现,让李瑄的亲卫警惕。<br />
    “并非汗血宝马,这是草原马。”<br />
    李瑄回答道。<br />
    “我见过突厥马,不是长这样啊!”<br />
    县兵更惊奇。<br />
    “百人之中必有足下这种身高六尺者,万马之中得一良种,就不再稀奇了。”<br />
    李瑄一边走,一边耐着性子回答。<br />
    “有道理!英雄配宝马!”<br />
    县兵觉得李瑄一定是能人。<br />
    他只是一个维持街道治安的县兵,微不足道。李瑄愿意和他交谈,可见李瑄的气度。<br />
    李瑄微微一笑。<br />
    就在这时,陈留令慌慌张张地带着属下跑过来。<br />
    街上的行人惊诧,陈留令一向车马而行,今天怎么不顾体面地在街上慢跑?<br />
    “陈留令……郑砚,拜见李将军。”<br />
    陈留令在李瑄面前停下,气喘吁吁,带着佐吏躬身一拜。<br />
    虽然李瑄屠戮豪强没过多久,但这种大事情,很快就传遍天下。让天下豪强敲响警钟。<br />
    李瑄灭豪强是因为吴令光海贼案。<br />
    只要此案的一切,公诸于众。一定有士人对李瑄的行为拍案叫好。<br />
    “我路过陈留,休息一晚就走。我们的食住从简,还劳郑县令费心。”<br />
    李瑄向郑砚回礼道。<br />
    如果不是携带数十匹马,他肯定不会麻烦县衙帮助。<br />
    “一点都不费心,您能驾临,是陈留的荣幸。”<br />
    郑砚不敢有一丝怠慢。<br />
    “南八,你在这干什么,还不快给将军牵马?”<br />
    郑砚才看到离李瑄很近的县兵,对他呵斥一声。<br />
    “是……”<br />
    愣了一下的南八反应过来,他上前想要接过李瑄的缰绳。<br />
    他没想到李瑄的身份这么大,还是将军,连县令都要唯唯诺诺。<br />
    看起来很年轻啊!<br />
    “足下叫什么名字?”<br />
    听到郑砚叫南八,李瑄突然想起一个人,故而看着南八问道。<br />
    “在下南霁云……”<br />
    南霁云费解,李瑄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问他一个县兵的的名字?<br />
    他家境贫寒,幸得名师看重学习箭术、武艺。<br />
    本来想从军,但母亲身体不好,只能在家乡一边操舟为营生,一边侍奉母亲。<br />
    不久前母亲去世,他已经三十多岁,便失去从军边塞的想法,离开家乡,试图在地方上寻求上进。<br />
    但没有丝毫背景的他,只能靠着朋友推荐,当一个维护街道治安的小县兵。<br />
    “好壮士!”<br />
    李瑄心中一激动,拍了拍南霁云的肩膀。<br />
    他记得南霁云是顿丘人,离陈留不远。<br />
    南霁云的勇猛与忠义,在历史上留下动人的一笔。<br />
    前世李瑄看史书雎阳之战的时候,不忍卒读,就是看到南霁云搬救兵无果,自断手指,以表决心赴死。<br />
    李瑄很敬佩。<br />
    南霁云更为不解,不明白李瑄为何突然夸赞他?<br />
    他这一辈子就在黄河两岸,确定从未见过李瑄。<br />
    “将军认识南八吗?”<br />
    郑砚小心询问李瑄。<br />
    “并不认识!他看起来很果毅,我觉得他一定是勇猛之人。”李瑄摇头,赞许南霁云。<br />
    “南八,李将军是雪满弓刀的少年英雄,能被李将军称赞,你有福气了!”<br />
    郑砚心中佩服李瑄的识人之明。<br />
    这南八是陈留一百名县兵中武力最高,还精通骑射,例无虚发。<br />
    有他在街上,没有人敢横行,所以郑砚才记住南霁云的名字。<br />
    “原您是大名鼎鼎的李将军,南霁云失礼了。”<br />
    南霁云听到李瑄的名号,再次一拜。<br />
    怪不得县令会这样来迎接。<br />
    李瑄生擒双可汗的事迹传到陈留,南霁云还梦见自己追随李将军,一起驰骋草原呢!<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