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292章 对吐蕃的惩罚,上贡<br />
    “长安,为何这次感觉不一样呢?”<br />
    恩兰达扎路恭的车队在明德门外,等待唐廷的同意。<br />
    他曾来过一次长安,那一次他虽是求和,但他腰板是挺直的。<br />
    哪怕长安繁似锦,他也认为吐蕃迟早会追上。<br />
    可这一次,恩兰达扎路恭明显感觉到长安城的庄严与神圣。<br />
    逻些与长安一比,就像一座破烂小城。<br />
    一百年,一千年,他们吐蕃都难以铸造这样的城池。<br />
    恩兰达扎路恭对李瑄是憎恨的,是不服气的,随着战争的烟消云散,他回想与李瑄所发生的战争,发现吐蕃一败涂地,全无反抗之力。<br />
    他已经想明白,哪怕是正面冲突,他们也不是李瑄的对手。<br />
    他佩服李瑄的神勇无敌,服气李瑄的统帅之能。<br />
    但这不代表恩兰达扎路恭没有勇气去守卫吐蕃仅剩的国土。<br />
    正如玛祥仲巴杰所言,他们吐蕃在等汉人史书中的“变数”,那盛极必衰是至理。<br />
    他们这一代等不到,还有下一代,下下一代……<br />
    “奉圣人之命,召吐蕃大使至勤政务本楼前。”<br />
    宫中黄门骑马而来,到达恩兰达扎路恭前宣告。<br />
    他身后还跟随一队羽林军,“护送”吐蕃的队伍,进入明德门。<br />
    “遵大唐皇帝之令!”<br />
    恩兰达扎路恭弯下腰,向羽林军的方向一拜。<br />
    他毕恭毕敬,希望此次出使大唐,能使大唐满意。<br />
    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是一定的。<br />
    吐蕃现在国力孱弱,希望大唐能少要一些贡品,让吐蕃不至于苟延残喘,能保留一部分实力。<br />
    另外,恩兰达扎路恭此行想见到前任赞普,尺带珠丹。<br />
    吐蕃一行车队,在朱雀大街上缓缓行进。<br />
    由于队伍很特殊,又有羽林军在旁,让长安过往的百姓好奇他们的身份。<br />
    “他们是吐蕃人,还有吐蕃的官服,应该是向大唐朝贡而来。”<br />
    有见多识广的人,认出恩兰达扎路恭一伙人的身份。<br />
    那被油布覆盖的物品,明显是金银珠宝。<br />
    “吐蕃终于彻底臣服我大唐,以后陇右边关,不会再流血了。”<br />
    有文人天真地说道。<br />
    “据说凉州城繁华,仅次于长安、洛阳和扬州,现边关无战事,可以前往漫游,丰富阅历。”<br />
    有文人将目光瞄准武威的姑臧城。<br />
    “只要丝路畅通,有小相公打败吐蕃的威名,天宝将更盛于开元。”<br />
    也有人无限憧憬,希望日子越来越好。<br />
    “是啊!小相公的新法形势一片大好。据说城外建立有济生堂,哪怕家境贫寒,也可以送子女为医者。”<br />
    更多的长安百姓盼望着济生堂能完成,使他们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br />
    在一片议论盛中,吐蕃队伍在羽林军的领路下,进入兴庆宫南面的大道。<br />
    所有人谈论的都是小相公,从赫赫武功,到庙堂新政。<br />
    他们认为朝廷的一切,都与小相公相关。<br />
    李林甫儿子嫖未成年妓女被打得半死,已沦为笑柄。<br />
    李林甫的声威,正在迅速削弱。<br />
    人们都认为,接下来是小相公的舞台,小相公会将大唐推至新的高峰。<br />
    兴庆宫内,勤政务本楼。<br />
    李隆基特意将李瑄、李林甫、裴宽三人从中书门下堂召出,来看看吐蕃献出的贡品。<br />
    同时谈论今后吐蕃对大唐上贡的马匹、牛羊数量。<br />
    李隆基在勤政务本楼二楼的帘子后,亲眼看着吐蕃的队伍在街道上驶过。<br />
    官宦已经通知李隆基,吐蕃的队伍到勤政务本楼下,但李隆基依旧和李瑄、李林甫在交谈。<br />
    有意将吐蕃使者晾在楼下。<br />
    “三位宰相认为吐蕃今后该上贡几何?”<br />
    李隆基就这件事情询问李瑄和李林甫、裴宽。<br />
    “此事可将吐蕃大相召来一起商议。”<br />
    李林甫这么说一句。<br />
    这是李瑄的功绩,李林甫议论的时候,总觉得十分别扭。<br />
    “右相此言差矣!吐蕃强弩之末,已翻不起风浪。大唐已将吐蕃威服。吐蕃上贡数量不是他们决定,而是圣人决定。这才能显示出圣人威加海内外,也要让天下百国知道,不臣服大唐的后果。”<br />
    李瑄日常出来反驳李林甫,并说出一些令李隆基畅快的话。<br />
    “七郎说得不错。”<br />
    李隆基大悦,缓缓向宰相们说道:“不如让吐蕃如回纥一般,每年上贡马三千匹,牛五千头,羊三万只,皮毛五十车。”<br />
    这些贡品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持大唐的繁华。<br />
    李林甫本想说圣人英明,但见李瑄没说话,他果断闭嘴。<br />
    李瑄总是在中书门下堂反驳他,打击他的威望。在一些事情上,李瑄会蛊惑圣人。<br />
    “圣人过于仁德!吐蕃和回纥不同,他们国内还有诸多牧场,牛羊马无计。多让吐蕃纳供,就是削弱他们的力量。”<br />
    李瑄并不赞同这些年贡的数量。<br />
    雪域高原气候变暖后,吐蕃的畜牧业、农业得到有效发展,吐蕃虽然战死、被俘虏的士兵众多。<br />
    但大唐没有攻入吐蕃的腹地,吐蕃少年一辈迟早会成长起来。<br />
    应该让吐蕃上贡,削弱吐蕃的力量。这样对李瑄将来也有利。<br />
    “回圣人,李相说的不错。吐蕃的臣服还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短时间没有力量还击大唐。我大唐一定趁机不断削弱吐蕃的力量。”<br />
    裴宽也赞同李瑄的想法。<br />
    “臣附议!”<br />
    李林甫无从辩驳,只能附和。<br />
    本来他想宽和对待吐蕃,以免让吐蕃心生仇恨。<br />
    现在想想,如果这么说,李瑄一定会挖苦他,索性闭嘴。<br />
    “相比于回纥,吐蕃的贡品翻倍?”<br />
    李隆基又试着说道。<br />
    “三倍!”<br />
    李瑄建议更高。<br />
    这会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从汉至唐,没有一个国家如此上贡。<br />
    但李瑄的意思很明显,重贡!<br />
    让吐蕃无法翻身!<br />
    一年上贡上万匹马,这肯定不是幼儿,而是战马。<br />
    而一万多头牛,可以促进大唐农业的发展,开辟荒野。<br />
    十万头羊,增进畜牧业。<br />
    上百车皮毛,用以制造业。<br />
    李瑄知道,这个时代许多上贡就跟过家家一样,附属只是名义上的附属,没有一点宗主国的样子。<br />
    天朝上国的皇帝,要维护自己的面子。<br />
    甚至还会让所谓的番邦占便宜。<br />
    这种情况一定要杜绝。<br />
    吐蕃要长久经略,将来李瑄要入逻些城。现在多剥削一点,以后就是少牺牲一些战士。<br />
    趁着吐蕃还没有“民族”这个概念,消灭吐蕃贵族,释放农奴,将雪域高原永远纳入华夏领土。<br />
    “吐蕃恐不同意!”<br />
    李隆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眉头一皱。<br />
    他总觉得自己一個天朝上国的皇帝,去压榨一个臣服的国家,显得没有气量。<br />
    “不由他不同意!圣人,一百多年了,吐蕃反复无常,虽已乞降,但得势便猖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事情,历历在目。我们这么做,圣人不需要有心理负担。”<br />
    李瑄向李隆基却说道,生怕他为了面子,对吐蕃心慈手软。<br />
    “就由七郎所言吧!”<br />
    李隆基终是同意下狠心。<br />
    终于,李隆基和李瑄等人,下勤政务本楼。<br />
    此时恩兰达扎路恭恭恭敬敬地站在楼前。<br />
    见李隆基的下来后,恩兰达扎路恭跪拜,并用熟练的汉语道:“臣恩兰达扎路恭拜见圣人,祝圣人万岁。”<br />
    “免礼吧!”<br />
    李隆基抬手让恩兰达扎路恭起身,他又忍不住问道:“朕记得你的名字,上次来长安的时候,你只是小论。自我的宰相镇守陇右以来,吐蕃一战未胜,越败越惨,你为何能从小论升为中论,再为大论呢?”<br />
    “吐蕃没有自知之明,忤逆大唐,冒犯圣人,大论、中论、大将接连被俘,死亡。臣只能以微末之才,晋级为大论。”<br />
    李隆基的话本是揶揄,但恩兰达扎路恭却一本正经地回道。<br />
    他一点都没生气,他也没有生气的资格,主动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暗示吐蕃已经没有人才,不会对大唐有威胁。<br />
    “也是!老老实实臣服大唐吧!”<br />
    李隆基对这些吐蕃将领没有什么兴趣。<br />
    如土鸡瓦犬一般,他的宰相一冲就碎。<br />
    “吐蕃万世服从,舅甥之盟,永不动摇。”<br />
    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再拜,又道:“此是吐蕃贡献的金银宝物,请圣人一观。”<br />
    他话音落,羽林军将车上的油布扯开,露出一车车黄金,白银,还有珠宝,奇石等等。<br />
    最引人注目的为黄金,足足两千斤。<br />
    李隆基如果一直以“两”为单位赏赐黄金,短时间不完。<br />
    “七郎,吐蕃的诚意还是不错的。”<br />
    李隆基向李瑄笑道。<br />
    自李瑄身居高位后,他从未愁过金银珠宝。<br />
    不论李瑄怎么来的。<br />
    但这显示出他身为皇帝的尊贵。<br />
    “这是圣人的德福!”<br />
    李瑄也笑着回一句。<br />
    两千斤黄金,可不是吐蕃愿意给的,而是吐蕃与大唐停战的条件。<br />
    “恩兰大论,与朕入勤政楼,酒宴已经备好。”<br />
    观看一圈金银珠宝后,李隆基笑逐颜开,令恩兰达扎路恭进行小宴。<br />
    “臣遵旨!”<br />
    恩兰达扎路恭心里松一口气,随李隆基和李瑄入楼赴宴。<br />
    在宴会上,他发现李瑄更加深不可测。<br />
    一袭紫袍,面对他只是敬酒,未讨论曾经的战事,他与大唐皇帝谈笑风生,与宰相裴宽交杯换盏。<br />
    他所知的权相李林甫,被冷落到一边。<br />
    酒宴已经过半,李隆基想起不合适的时候,才让李林甫靠近他坐,试图增进与李瑄的关系。<br />
    李瑄只是看在李隆基的面上,才勉强与李林甫喝一杯。<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