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阿杜有决一死战之心,见李瑄向他冲来,不甘示弱地率领亲卫千骑迎来……<br />
大军远征,穷途末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阿杜爆发最大的勇气。<br />
本来已经没有机会!<br />
但李瑄的出现,再次给了大食骑兵机会。<br />
只要杀死,或者逮捕李瑄,他们就能反败为胜。<br />
曾经,呼罗珊总督带领他们起义的时候,阿杜一直追随左右。<br />
众所周知,是呼罗珊总督打响推倒倭马亚王朝的第一枪。<br />
阿杜先后在内沙布尔、尼哈万德、伊斯法罕等地击败哈里发麦尔旺二世军队,立下赫赫战功。<br />
在攻占库法,消灭白衣大食的军队时,阿杜也首当其冲。<br />
呼罗珊总督毫无疑问是黑衣大食第一开国功臣,齐雅德·伊本·萨里是呼罗珊总督麾下第一大将。<br />
阿杜没有齐雅德·伊本·萨里的统帅才能,他是呼罗珊总督麾下最能打的勇士。<br />
在战场上纵横冲突,这一刻完全体现。<br />
他用长矛突刺,将一名名唐军骑士挑下马。<br />
哪怕是坚固的明光甲,也被其摧毁。<br />
阿杜的勇猛,使他麾下的亲卫和将士皆奋死作战。<br />
虽然铠甲远远不如大唐,但他们以命搏命的打法,给与唐军一定损伤。<br />
然战争不是靠满腔热血,披铁甲近战,就是有巨大优势。<br />
往往数名大食骑兵死亡,才能换一名唐军落马。<br />
皑皑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马蹄声如闷雷般响起,更多的骑兵疾驰而来,溅起雪纷飞。<br />
大唐骑士身披明光甲,眼神锐利,在这冰天雪地中,同样散发着无畏的气势。<br />
每一个士兵眼中的有渴望。<br />
渴望战胜,渴望建功!<br />
在铁与血的交锋中,只有他们大唐精锐配得胜利。<br />
长枪如林,铁甲如云,马匹穿梭在一起,战场覆盖更大。<br />
唐军骑兵们冲入敌阵,雪与血交织,喊杀声在雪地中回荡。<br />
凛凛寒风吹过,士兵无觉,眼中只有杀死眼前敌军的信念。<br />
唐军猛将也非常多,车光倩、浑瑊,在李瑄周围各率亲卫冲锋,很快就杀散周围。<br />
在鲁炅和车神塞的率领下,大唐的轻骑在雪中发挥精湛的骑射技艺,牵制住数千大食骑兵,并牢牢占据上风。<br />
在追逐过程中,不断有大食骑兵落马。<br />
这支曾经与吐蕃鏖战的轻骑,皆善于骑射。<br />
他们没有装备长兵器,弓矢是他们最主要的武器。<br />
这支大名鼎鼎的呼罗珊骑兵,在人困马乏下,更不是对手。<br />
从安拉之剑,到呼罗珊总督,他们一代一代,未真正见识过大唐的战术。<br />
不论大食将领如何调整,依旧是被动。<br />
以至于后方尉迟胜率领的安西诸国骑兵,也能分割包围,去欺负掉队的大食骑兵。<br />
这一切,都不是很重要。<br />
因为真正的博弈,正在上演。<br />
李瑄马槊绝世,所过无当。<br />
若非等待亲卫们的步伐,李瑄早就冲到大食骑兵主将阿杜面前。<br />
阿杜周身虽然死亡不少,但他尽量保留力气,双手紧握长矛,用如鹰隼一样的目光盯着李瑄。<br />
他准备给予李瑄致命一击。<br />
百步……<br />
五十步……<br />
三十步……<br />
二十步……<br />
刀枪碰撞的声音,越来越激烈。<br />
战鼓声,号角声,仿佛一曲战歌到达最高潮。<br />
“铛!”<br />
李瑄随意一拨马槊,一名披着锁子甲的大食骑兵弯刀飞空。<br />
“噗嗤!”<br />
笨重的马槊在李瑄手中如灵蛇,一槊贯穿其胸甲。<br />
他刺入敌军身体后,又能迅速抽出。<br />
迎接下一个敌人!<br />
就在此时,数十骑向李瑄一涌而来。<br />
这是阿杜授意,他们都是最精锐的骑士,意图让李瑄的亲卫手忙脚乱。<br />
“褐眼贼,拿命来!”<br />
李瑄的大舅子裴璎率亲卫持槊先发,随着年纪增长,裴璎越来越有勇力。<br />
长槊突刺,无不落马。<br />
其他亲卫也分骑阻拦。<br />
剩下的几名被李瑄轻松挑落。<br />
“喝!”<br />
在李瑄杀死一名大食骑兵后,只见一名大食将领不讲武德,用随身的标枪在十步外向李瑄投掷。<br />
“铛!”<br />
李瑄反应迅速,用槊刃一下就将标枪打掉。<br />
火云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愤怒,它一声嘶吼,在李瑄的驾驭下,飞马前冲。<br />
“噗嗤!”<br />
李瑄随手一槊,就将那老六刺了个透心凉。<br />
“去死!”<br />
又一名大食将领瞅准时机,从侧面一瞬刺出,直袭李瑄的脖颈。<br />
李瑄不慌不忙,侧身躲避。<br />
然后一下抓住矛刃下方,将其长矛牢牢握住。<br />
那大食将领明显面有惊恐,任他憋红脸,也未从李瑄手中夺回长矛。<br />
李瑄的左手猛然一用力,此长矛就从大食将领手中脱手而出。<br />
由于他握得太紧,手中一层皮都被磨掉。<br />
“噗嗤!”<br />
李瑄反手一槊,就刺破大食将领的脖颈。<br />
“呼!”<br />
“将军小心……”<br />
李瑄将长矛掷向十步外的阿杜。<br />
阿杜不是等闲之辈,不等麾下提醒,用长矛击打飞来的长矛。<br />
“咔嚓!”<br />
两根长矛,一起断裂。<br />
阿杜的身躯一个趔趄,向后仰。<br />
他握着半截矛杆的手,满是嫣红。<br />
他的虎口和手掌,无法经受这种力量被震裂。<br />
阿杜瞪大眼睛,一切所见,都不如亲身经历。<br />
他拼尽全力挡住李瑄投掷的长矛,没想到是这种结局。<br />
“将军快走……”<br />
亲卫知情况危急,想让阿杜调马快逃。<br />
“如此怎逃?总督会为我报仇雪恨!”<br />
阿杜并没有心甘情愿地认输。<br />
他身为骑兵主将,誓师死战,一旦逃跑,士气四散,必败无疑。<br />
特别是情势对他们不利的情况下。<br />
现在,唯有死战!<br />
他一直认为信奉主的战士,死后泥土会有芳香。<br />
只是凡人之躯,无法看到,闻到。<br />
他的灵魂,会在那一刻升华。<br />
“锵!”<br />
阿杜扔掉半截矛杆,抽出马侧的弯刀。<br />
带血的手,高举圆月弯刀,猛冲向李瑄。<br />
他做好准备,躲避李瑄的直刺。<br />
只有避开那一刺,他才能砍向李瑄的脖颈。<br />
哪怕李瑄有脖护,他也要试一试。<br />
阿杜的亲卫眼含热泪,他们都是跟随阿杜的老部下,愿意与阿杜一起赴死。<br />
他们刻意奔至最前,纠缠主李瑄的亲卫。<br />
“杀!”<br />
李瑄的状态很足,他见阿杜直持弯刀而来,也做好准备。<br />
临近距离的时候,阿杜面容狰狞起来,弯刀握得更紧。<br />
“噗嗤!”<br />
两丈距离,李瑄突然出槊,快若闪电。<br />
阿杜只听破空声,眼前白光一闪,他想躲避挥刀的时候,胸前一痛。<br />
内甲与外甲,都被李瑄洞穿,槊刃出现在阿杜的背后。<br />
“嘭!”<br />
李瑄面色淡然,斩敌大将,像是杀死一个小兵一样微不足道。<br />
抽出马槊以后,阿杜从马上跌落。<br />
他身下的积雪,很快就被鲜血染红。<br />
阿杜面部贴着地下,弥留之际,他轻轻嗅了嗅,恍惚之间,他闻到他一辈子未闻到过的异香。<br />
这是主在召唤他离去。<br />
他安详地闭上眼睛,因为他认为呼罗珊总督会完成最后的胜利。<br />
“将军……”<br />
阿杜死,亲卫大悲。<br />
他们不顾一切地乱冲,想要杀死李瑄,为阿杜报仇。<br />
可注定如飞蛾扑火一般。<br />
李瑄将马槊挂在身旁,提起铁枪。<br />
“咔嚓!”<br />
五十斤的铁枪,一挥之下,数矛皆断。<br />
大食骑兵就像沙包一样被打飞。<br />
此时李瑄化身战争机器,霸王都不足道,凡是近身李瑄的大食骑兵,磕着就死,擦着就伤,无一合之敌。<br />
远处的大食骑兵胆寒,望风披靡。<br />
李瑄单马直突,最终亲卫都跟不上。<br />
火云马最知李瑄,跃马于雪天战场上,一路横扫,血飞溅。<br />
铁枪驰骋,如雷霆乍惊,枪出如龙,一路手刃百骑后,所到之处大食纷纷溃退,尽显勇猛无敌之姿。<br />
李瑄冲到大食大纛前,将护旗的骑兵全部刺死,将大食的大纛斩断。<br />
阿杜死后,本来大食骑兵还未大乱。<br />
而大纛倒地,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食骑兵再无战心。<br />
他们有的想脱离战场,四处逃窜。<br />
有的干脆下马跪地投降。<br />
安西地界,无粮食的他们,在大唐的封锁下,插翅难逃。<br />
任何信仰被击垮,都会如雪崩一样。<br />
“李帅天威……”<br />
“天将军……”<br />
伴随着战场上汉、胡人骑兵的各种呐喊声,大食骑兵大部分被斩杀,或投降。<br />
只有一小部分逃跑,车神塞和鲁炅率轻骑追击,一定能追上他们。<br />
相比于经略军的习以为常,安西诸国骑兵更加震动。<br />
他们参加此次战斗,终于明白李瑄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将军”。<br />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者辟易,如入无人之境。<br />
斩将拔旗,如探囊取物一样。<br />
安西诸国的士兵畏服天将军,他们会将此事迹传回国中,不敢有异心。<br />
“于阗王,尔等留下看守俘虏。”<br />
李瑄向尉迟胜吩咐道。他要去北方,看看那里的情况如何。<br />
哪怕如今地位非凡,不适合冲锋陷阵。<br />
但上天赋予他神力,就要发挥出来,除了减少军中将士伤亡以外,还可以让西域三十六国知道他一骑当千的勇力,清楚背叛他的代价。<br />
这样他们在关键时刻,应该可以做出选择。<br />
“遵命!”<br />
尉迟胜立刻拱手领命。见识到李瑄的谋划和神勇,他对李瑄比对高仙芝还敬重。<br />
高仙芝虽善待士卒,赏罚分明,但为人颇被诟病。<br />
在李瑄身上,尉迟胜看到的是深不可测。<br />
尉迟胜可记得,李瑄当过大唐的首席宰相,他是少有研究过李瑄变法的西域国王。<br />
他认为李瑄年纪轻轻,已是传奇,出将入相,都不足以形容李瑄的伟岸。<br />
……<br />
雪原之上,同样经历着一场追逐。<br />
步兵对抗骑兵的劣势,凸显地淋漓尽致。<br />
封常清利用步兵的机动,硬生生风筝大食步兵十来里。<br />
轻骑不断在周边骑射。<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不敢乱,因为阵型一乱,失去防御力,大唐的甲骑具装可以轻易将他们冲垮。<br />
远征军至此,大食联军败局已定。<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还在坚持,追寻渺茫的机会。<br />
他想过远征可能受挫,但没想到会付出这么大代价。<br />
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br />
是粮食辎重,还是缺乏勇气与坚决?<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不知哪里出错了!<br />
他想着与阿杜汇合,依靠骑兵的策应,与大唐一战之力。<br />
但他永远也等不到了。<br />
到下午的时候,零零星星的大食骑兵试图逃回大食步兵阵中。<br />
起初,封常清下令追杀这些大食骑兵。<br />
一个时辰后,封常清知道是怎么回事。<br />
大食骑兵已被李帅击溃,在这附近游荡的,都是漏网之鱼。<br />
于是,封常清故意放数十骑与大食步兵汇合。<br />
他想用这个消息,打击大食步兵的士气。<br />
远征军,必然是骑兵与步兵配合。<br />
就像大汉征匈奴,大唐伐突厥一样,要围绕一批骑兵。<br />
大唐都是骑兵,大食没有骑兵,将不会有一点胜算。<br />
“什么?李瑄杀了阿杜将军,推倒了骑兵主旗,我军骑兵溃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听到“突围”进来的骑兵汇报,失声说道,差点瘫软在地。<br />
他寄予厚望的骑兵不存在,宣告着东扩的梦想破灭。<br />
“是的,将军!唐军俱披铁甲,我们很难杀死唐军。他们的主帅太厉害了,只要近身都会被打飞……”<br />
大食骑兵向齐雅德·伊本·萨里详细讲述溃败的过程。<br />
阿杜将军死战,奉献生命,依然很快就溃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目光呆滞地看向远方,已经没有骑兵,回归本阵。<br />
现在军中,加上他的亲卫,总共不足五百骑。<br />
在这种战斗中,五百骑根本没有多大用处。<br />
唐军的战术定力可怕,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利用。<br />
孤立无援的大食步兵,会逐渐耗死在这原野上。<br />
“下令全军,原路返回!”<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闭眼又睁眼后,下达命令道。<br />
他们最近的道路,就是沿着千泉古道,原路返回。<br />
骑兵全军覆没后,再往南从葱岭突围,没有任何意义,还会绕许多远路。<br />
唐军一直不主动进攻他们,如果到达千泉古道,有呼罗珊总督的接应,或许还有机会。<br />
无非是中途一些士卒被唐军轻骑射死。<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知道归途难以实现,他是在逼唐军主动进攻他们。<br />
大食步兵在齐雅德·伊本·萨里的命令下掉头,保持着随时防守的阵型。<br />
李瑄在黄昏的时候与封常清汇合。<br />
封常清能忍住不攻击,李瑄十分赞赏。<br />
他让轻骑骚扰,其他骑兵轮换休息。<br />
同时,传令南部营垒,已经睡醒的陌刀军、重甲步兵、弩兵,骑马回来。<br />
哪怕是夜晚,角鼓声不断,大食步兵已经知道精锐的呼罗珊骑兵战败,大丧士气,又是一夜无眠。<br />
第二日,齐雅德·伊本·萨里再行军的时候,他们发现数以千计的铁甲士兵,弓箭手、强弩手,拦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br />
陌刀军和重甲步兵,通过骑马的方式,先占一步。<br />
一共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强弩手,四千弓箭手。<br />
河陇陌刀和安西陌刀加起来也有三千。<br />
大食兵马想回去,必须冲破这一道钢铁防线。<br />
“勇士们,冲!总督一定在不远处接应我们!”<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没得选择,只有硬冲。<br />
粮食用一天少一天。<br />
再等下去,他们不需要唐军动手,就会饿死在荒野上。<br />
“杀啊……”<br />
一些大食勇士红着眼睛向前冲锋。<br />
有的出于求生的渴望,有点出于对主的敬畏。<br />
也有懦弱的大食步兵。<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处死十几名懦弱的士兵,宣称他们背叛了主,即便死也不能安生。<br />
这使得大食步兵勉强同仇敌忾,进行最后一战。<br />
“咻咻咻……”<br />
唐军的弓弩是无情的,箭矢如雨点一样从天而降。<br />
一波又一波的大食士兵中箭倒地。<br />
他们弓箭还击,由于射程原因,效果却十分微弱。<br />
唐军的强弩比大食的弓箭远太多。<br />
当突进唐军的时候,哪怕唐军步兵阵线薄弱,但凌厉凶悍。<br />
陌刀只有三排。<br />
控制十余里地,组成一条散兵线。<br />
对付没有披铁甲的步兵,就如砍瓜切菜一样。<br />
特别是李嗣业、张兴这样的陌刀将,手持巨刃,一挥之下,辄杀数人。<br />
不一会儿,阵前尸山血海。<br />
看起来比巨盾大枪好冲的陌刀军,就一条散兵线,却如同天堑。<br />
而大唐可不单单有步兵。<br />
所有的骑兵都在动。<br />
万马在四面八方奔驰,以寻找破绽突入。<br />
甲骑具装已经重新披上马甲,在两里外等待。<br />
“如此进攻,大食阵型迟早会乱。准备进攻!”<br />
李瑄向麾下将领下达命令。<br />
突破唐军步兵不利,李瑄已经看到破绽,这破绽将会越来越大。<br />
只要大唐的骑兵能将吐蕃步兵撕裂,分成数个部分,就能轻而易举地击溃。<br />
“遵命!”<br />
诸将领命备战。<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此时心急如焚。<br />
随着冲阵的步兵越来越多,四面八方的防守阵型根本无法稳住。<br />
前方唐军弓弩加步兵虽只有一万多,却如铜墙铁壁一般。<br />
“拿我剑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绝不会投降,他骑上战马,手持大剑,准备与唐军玉石俱焚。<br />
“冲锋!”<br />
“呜呜……”<br />
李瑄见大食步兵又有一部分被调去攻坚,四周已非常薄弱,遂下令进攻。<br />
沉闷地号角声响彻战场。<br />
唐骑铁甲碰撞,整齐划一。<br />
甲骑具装挟着长枪,开始慢步奔行。<br />
李瑄率领主力精骑,在亲卫的跟随下冲阵。<br />
但李瑄前方还有二百骑。<br />
他们穿皮甲,携带一种特殊的强弩到达大食步兵阵型前的一百二十步外下马。<br />
他们手中的弩,正是公输青子大半年来制造的第一批强弩。<br />
李瑄命名为神臂弩!<br />
在陇右的几年前,公输青子已经摸透神臂弩,一来到安西,就能带领工匠批量制造。<br />
“咻咻咻……”<br />
神臂弩很难用双臂张开,即便是力士,也需用脚踩着上弩箭。<br />
弩箭上好后,他们排成阵型,一起向大食步兵的圆盾方阵射去。<br />
“咔嚓……”<br />
“噗嗤!噗嗤……”<br />
一轮下来,许多盾牌破碎,一大片大食步兵被射倒。<br />
他们没想到这种强弩这么厉害,在百步外竟然能射穿圆盾,盔甲。<br />
一轮以后,大食步兵出现大破绽。<br />
唐军神臂弩手立刻撤退,为自家骑兵让路。<br />
“咻咻咻……”<br />
精骑在李瑄的率领下纷纷弯弓搭箭,又是一轮骑射。<br />
使大食步兵的阵型,彻底露出缺口。<br />
骑兵如风,李瑄率亲卫持铁枪跃入。<br />
左右挑击,横冲直撞,使大食步兵的缺口更大。<br />
大食步兵见已有唐军精骑冲入阵中,更加慌乱,四面八方,尽是漏洞。<br />
“轰隆隆……”<br />
甲骑具装所过最为凶残,缺口被撞开后,他们不需要出手,许多大食步兵被践踏在马蹄之下。<br />
到最后,大食步兵没有勇气与甲骑具装交战,一退再退。<br />
使甲骑具装很快将战场分割成两半。<br />
“将军,请率领骑兵突围离开!”<br />
麾下将领劝说齐雅德·伊本·萨里。<br />
“十万大军东进,耗费无计,今一败涂地,不敢再见总督之面!让我死在这里吧!你们尽量逃跑。我祝福你们!”<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见大势已去,心怀死志。<br />
他向呼罗珊总督说过,如果未拿下安西,提头来见。<br />
现在该兑现诺言了。<br />
他能跟着呼罗珊总督起义,代表他不是怕死的人。<br />
如此大败,只有战死沙场,才能维护他仅有的尊严。<br />
“唉!将军保重!”<br />
麾下文武官吏心灰意冷,他们还想找寻机会逃离。<br />
唐军破阵的速度太快,让他们难以反应。<br />
大食步兵意志全无,不断溃败。<br />
尝试逃跑的人,哪怕侥幸突破,也会被外围的葛逻禄骑兵杀死、抓获。<br />
一直战到中午,李瑄派遣浑瑊和车光倩冲击大食步兵的大纛。<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胜在统帅,武力不强。<br />
浑瑊冲来的时候,齐雅德·伊本·萨里没有投降,持大剑决然迎上。<br />
“噗嗤!”<br />
浑瑊虽少,勇于能在西域排前五,他连斩亲卫,扬矛直刺,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刺死。<br />
年仅十七,完成斩将的壮举!<br />
与此同时,车光倩杀死诸多亲卫,夺取大食远征军的主旗,立下夺旗之功。<br />
李瑄在远方欣慰地看着这一幕。<br />
这也预示着战斗进入尾声。<br />
想死的大食步兵已经死了!<br />
活着的大食步兵在主旗帜落幕后,丢下兵器,跪地投降。<br />
一场浩浩荡荡的远征全军覆没。<br />
(本章完)</p>
大军远征,穷途末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阿杜爆发最大的勇气。<br />
本来已经没有机会!<br />
但李瑄的出现,再次给了大食骑兵机会。<br />
只要杀死,或者逮捕李瑄,他们就能反败为胜。<br />
曾经,呼罗珊总督带领他们起义的时候,阿杜一直追随左右。<br />
众所周知,是呼罗珊总督打响推倒倭马亚王朝的第一枪。<br />
阿杜先后在内沙布尔、尼哈万德、伊斯法罕等地击败哈里发麦尔旺二世军队,立下赫赫战功。<br />
在攻占库法,消灭白衣大食的军队时,阿杜也首当其冲。<br />
呼罗珊总督毫无疑问是黑衣大食第一开国功臣,齐雅德·伊本·萨里是呼罗珊总督麾下第一大将。<br />
阿杜没有齐雅德·伊本·萨里的统帅才能,他是呼罗珊总督麾下最能打的勇士。<br />
在战场上纵横冲突,这一刻完全体现。<br />
他用长矛突刺,将一名名唐军骑士挑下马。<br />
哪怕是坚固的明光甲,也被其摧毁。<br />
阿杜的勇猛,使他麾下的亲卫和将士皆奋死作战。<br />
虽然铠甲远远不如大唐,但他们以命搏命的打法,给与唐军一定损伤。<br />
然战争不是靠满腔热血,披铁甲近战,就是有巨大优势。<br />
往往数名大食骑兵死亡,才能换一名唐军落马。<br />
皑皑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马蹄声如闷雷般响起,更多的骑兵疾驰而来,溅起雪纷飞。<br />
大唐骑士身披明光甲,眼神锐利,在这冰天雪地中,同样散发着无畏的气势。<br />
每一个士兵眼中的有渴望。<br />
渴望战胜,渴望建功!<br />
在铁与血的交锋中,只有他们大唐精锐配得胜利。<br />
长枪如林,铁甲如云,马匹穿梭在一起,战场覆盖更大。<br />
唐军骑兵们冲入敌阵,雪与血交织,喊杀声在雪地中回荡。<br />
凛凛寒风吹过,士兵无觉,眼中只有杀死眼前敌军的信念。<br />
唐军猛将也非常多,车光倩、浑瑊,在李瑄周围各率亲卫冲锋,很快就杀散周围。<br />
在鲁炅和车神塞的率领下,大唐的轻骑在雪中发挥精湛的骑射技艺,牵制住数千大食骑兵,并牢牢占据上风。<br />
在追逐过程中,不断有大食骑兵落马。<br />
这支曾经与吐蕃鏖战的轻骑,皆善于骑射。<br />
他们没有装备长兵器,弓矢是他们最主要的武器。<br />
这支大名鼎鼎的呼罗珊骑兵,在人困马乏下,更不是对手。<br />
从安拉之剑,到呼罗珊总督,他们一代一代,未真正见识过大唐的战术。<br />
不论大食将领如何调整,依旧是被动。<br />
以至于后方尉迟胜率领的安西诸国骑兵,也能分割包围,去欺负掉队的大食骑兵。<br />
这一切,都不是很重要。<br />
因为真正的博弈,正在上演。<br />
李瑄马槊绝世,所过无当。<br />
若非等待亲卫们的步伐,李瑄早就冲到大食骑兵主将阿杜面前。<br />
阿杜周身虽然死亡不少,但他尽量保留力气,双手紧握长矛,用如鹰隼一样的目光盯着李瑄。<br />
他准备给予李瑄致命一击。<br />
百步……<br />
五十步……<br />
三十步……<br />
二十步……<br />
刀枪碰撞的声音,越来越激烈。<br />
战鼓声,号角声,仿佛一曲战歌到达最高潮。<br />
“铛!”<br />
李瑄随意一拨马槊,一名披着锁子甲的大食骑兵弯刀飞空。<br />
“噗嗤!”<br />
笨重的马槊在李瑄手中如灵蛇,一槊贯穿其胸甲。<br />
他刺入敌军身体后,又能迅速抽出。<br />
迎接下一个敌人!<br />
就在此时,数十骑向李瑄一涌而来。<br />
这是阿杜授意,他们都是最精锐的骑士,意图让李瑄的亲卫手忙脚乱。<br />
“褐眼贼,拿命来!”<br />
李瑄的大舅子裴璎率亲卫持槊先发,随着年纪增长,裴璎越来越有勇力。<br />
长槊突刺,无不落马。<br />
其他亲卫也分骑阻拦。<br />
剩下的几名被李瑄轻松挑落。<br />
“喝!”<br />
在李瑄杀死一名大食骑兵后,只见一名大食将领不讲武德,用随身的标枪在十步外向李瑄投掷。<br />
“铛!”<br />
李瑄反应迅速,用槊刃一下就将标枪打掉。<br />
火云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愤怒,它一声嘶吼,在李瑄的驾驭下,飞马前冲。<br />
“噗嗤!”<br />
李瑄随手一槊,就将那老六刺了个透心凉。<br />
“去死!”<br />
又一名大食将领瞅准时机,从侧面一瞬刺出,直袭李瑄的脖颈。<br />
李瑄不慌不忙,侧身躲避。<br />
然后一下抓住矛刃下方,将其长矛牢牢握住。<br />
那大食将领明显面有惊恐,任他憋红脸,也未从李瑄手中夺回长矛。<br />
李瑄的左手猛然一用力,此长矛就从大食将领手中脱手而出。<br />
由于他握得太紧,手中一层皮都被磨掉。<br />
“噗嗤!”<br />
李瑄反手一槊,就刺破大食将领的脖颈。<br />
“呼!”<br />
“将军小心……”<br />
李瑄将长矛掷向十步外的阿杜。<br />
阿杜不是等闲之辈,不等麾下提醒,用长矛击打飞来的长矛。<br />
“咔嚓!”<br />
两根长矛,一起断裂。<br />
阿杜的身躯一个趔趄,向后仰。<br />
他握着半截矛杆的手,满是嫣红。<br />
他的虎口和手掌,无法经受这种力量被震裂。<br />
阿杜瞪大眼睛,一切所见,都不如亲身经历。<br />
他拼尽全力挡住李瑄投掷的长矛,没想到是这种结局。<br />
“将军快走……”<br />
亲卫知情况危急,想让阿杜调马快逃。<br />
“如此怎逃?总督会为我报仇雪恨!”<br />
阿杜并没有心甘情愿地认输。<br />
他身为骑兵主将,誓师死战,一旦逃跑,士气四散,必败无疑。<br />
特别是情势对他们不利的情况下。<br />
现在,唯有死战!<br />
他一直认为信奉主的战士,死后泥土会有芳香。<br />
只是凡人之躯,无法看到,闻到。<br />
他的灵魂,会在那一刻升华。<br />
“锵!”<br />
阿杜扔掉半截矛杆,抽出马侧的弯刀。<br />
带血的手,高举圆月弯刀,猛冲向李瑄。<br />
他做好准备,躲避李瑄的直刺。<br />
只有避开那一刺,他才能砍向李瑄的脖颈。<br />
哪怕李瑄有脖护,他也要试一试。<br />
阿杜的亲卫眼含热泪,他们都是跟随阿杜的老部下,愿意与阿杜一起赴死。<br />
他们刻意奔至最前,纠缠主李瑄的亲卫。<br />
“杀!”<br />
李瑄的状态很足,他见阿杜直持弯刀而来,也做好准备。<br />
临近距离的时候,阿杜面容狰狞起来,弯刀握得更紧。<br />
“噗嗤!”<br />
两丈距离,李瑄突然出槊,快若闪电。<br />
阿杜只听破空声,眼前白光一闪,他想躲避挥刀的时候,胸前一痛。<br />
内甲与外甲,都被李瑄洞穿,槊刃出现在阿杜的背后。<br />
“嘭!”<br />
李瑄面色淡然,斩敌大将,像是杀死一个小兵一样微不足道。<br />
抽出马槊以后,阿杜从马上跌落。<br />
他身下的积雪,很快就被鲜血染红。<br />
阿杜面部贴着地下,弥留之际,他轻轻嗅了嗅,恍惚之间,他闻到他一辈子未闻到过的异香。<br />
这是主在召唤他离去。<br />
他安详地闭上眼睛,因为他认为呼罗珊总督会完成最后的胜利。<br />
“将军……”<br />
阿杜死,亲卫大悲。<br />
他们不顾一切地乱冲,想要杀死李瑄,为阿杜报仇。<br />
可注定如飞蛾扑火一般。<br />
李瑄将马槊挂在身旁,提起铁枪。<br />
“咔嚓!”<br />
五十斤的铁枪,一挥之下,数矛皆断。<br />
大食骑兵就像沙包一样被打飞。<br />
此时李瑄化身战争机器,霸王都不足道,凡是近身李瑄的大食骑兵,磕着就死,擦着就伤,无一合之敌。<br />
远处的大食骑兵胆寒,望风披靡。<br />
李瑄单马直突,最终亲卫都跟不上。<br />
火云马最知李瑄,跃马于雪天战场上,一路横扫,血飞溅。<br />
铁枪驰骋,如雷霆乍惊,枪出如龙,一路手刃百骑后,所到之处大食纷纷溃退,尽显勇猛无敌之姿。<br />
李瑄冲到大食大纛前,将护旗的骑兵全部刺死,将大食的大纛斩断。<br />
阿杜死后,本来大食骑兵还未大乱。<br />
而大纛倒地,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食骑兵再无战心。<br />
他们有的想脱离战场,四处逃窜。<br />
有的干脆下马跪地投降。<br />
安西地界,无粮食的他们,在大唐的封锁下,插翅难逃。<br />
任何信仰被击垮,都会如雪崩一样。<br />
“李帅天威……”<br />
“天将军……”<br />
伴随着战场上汉、胡人骑兵的各种呐喊声,大食骑兵大部分被斩杀,或投降。<br />
只有一小部分逃跑,车神塞和鲁炅率轻骑追击,一定能追上他们。<br />
相比于经略军的习以为常,安西诸国骑兵更加震动。<br />
他们参加此次战斗,终于明白李瑄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将军”。<br />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者辟易,如入无人之境。<br />
斩将拔旗,如探囊取物一样。<br />
安西诸国的士兵畏服天将军,他们会将此事迹传回国中,不敢有异心。<br />
“于阗王,尔等留下看守俘虏。”<br />
李瑄向尉迟胜吩咐道。他要去北方,看看那里的情况如何。<br />
哪怕如今地位非凡,不适合冲锋陷阵。<br />
但上天赋予他神力,就要发挥出来,除了减少军中将士伤亡以外,还可以让西域三十六国知道他一骑当千的勇力,清楚背叛他的代价。<br />
这样他们在关键时刻,应该可以做出选择。<br />
“遵命!”<br />
尉迟胜立刻拱手领命。见识到李瑄的谋划和神勇,他对李瑄比对高仙芝还敬重。<br />
高仙芝虽善待士卒,赏罚分明,但为人颇被诟病。<br />
在李瑄身上,尉迟胜看到的是深不可测。<br />
尉迟胜可记得,李瑄当过大唐的首席宰相,他是少有研究过李瑄变法的西域国王。<br />
他认为李瑄年纪轻轻,已是传奇,出将入相,都不足以形容李瑄的伟岸。<br />
……<br />
雪原之上,同样经历着一场追逐。<br />
步兵对抗骑兵的劣势,凸显地淋漓尽致。<br />
封常清利用步兵的机动,硬生生风筝大食步兵十来里。<br />
轻骑不断在周边骑射。<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不敢乱,因为阵型一乱,失去防御力,大唐的甲骑具装可以轻易将他们冲垮。<br />
远征军至此,大食联军败局已定。<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还在坚持,追寻渺茫的机会。<br />
他想过远征可能受挫,但没想到会付出这么大代价。<br />
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br />
是粮食辎重,还是缺乏勇气与坚决?<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不知哪里出错了!<br />
他想着与阿杜汇合,依靠骑兵的策应,与大唐一战之力。<br />
但他永远也等不到了。<br />
到下午的时候,零零星星的大食骑兵试图逃回大食步兵阵中。<br />
起初,封常清下令追杀这些大食骑兵。<br />
一个时辰后,封常清知道是怎么回事。<br />
大食骑兵已被李帅击溃,在这附近游荡的,都是漏网之鱼。<br />
于是,封常清故意放数十骑与大食步兵汇合。<br />
他想用这个消息,打击大食步兵的士气。<br />
远征军,必然是骑兵与步兵配合。<br />
就像大汉征匈奴,大唐伐突厥一样,要围绕一批骑兵。<br />
大唐都是骑兵,大食没有骑兵,将不会有一点胜算。<br />
“什么?李瑄杀了阿杜将军,推倒了骑兵主旗,我军骑兵溃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听到“突围”进来的骑兵汇报,失声说道,差点瘫软在地。<br />
他寄予厚望的骑兵不存在,宣告着东扩的梦想破灭。<br />
“是的,将军!唐军俱披铁甲,我们很难杀死唐军。他们的主帅太厉害了,只要近身都会被打飞……”<br />
大食骑兵向齐雅德·伊本·萨里详细讲述溃败的过程。<br />
阿杜将军死战,奉献生命,依然很快就溃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目光呆滞地看向远方,已经没有骑兵,回归本阵。<br />
现在军中,加上他的亲卫,总共不足五百骑。<br />
在这种战斗中,五百骑根本没有多大用处。<br />
唐军的战术定力可怕,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利用。<br />
孤立无援的大食步兵,会逐渐耗死在这原野上。<br />
“下令全军,原路返回!”<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闭眼又睁眼后,下达命令道。<br />
他们最近的道路,就是沿着千泉古道,原路返回。<br />
骑兵全军覆没后,再往南从葱岭突围,没有任何意义,还会绕许多远路。<br />
唐军一直不主动进攻他们,如果到达千泉古道,有呼罗珊总督的接应,或许还有机会。<br />
无非是中途一些士卒被唐军轻骑射死。<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知道归途难以实现,他是在逼唐军主动进攻他们。<br />
大食步兵在齐雅德·伊本·萨里的命令下掉头,保持着随时防守的阵型。<br />
李瑄在黄昏的时候与封常清汇合。<br />
封常清能忍住不攻击,李瑄十分赞赏。<br />
他让轻骑骚扰,其他骑兵轮换休息。<br />
同时,传令南部营垒,已经睡醒的陌刀军、重甲步兵、弩兵,骑马回来。<br />
哪怕是夜晚,角鼓声不断,大食步兵已经知道精锐的呼罗珊骑兵战败,大丧士气,又是一夜无眠。<br />
第二日,齐雅德·伊本·萨里再行军的时候,他们发现数以千计的铁甲士兵,弓箭手、强弩手,拦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br />
陌刀军和重甲步兵,通过骑马的方式,先占一步。<br />
一共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强弩手,四千弓箭手。<br />
河陇陌刀和安西陌刀加起来也有三千。<br />
大食兵马想回去,必须冲破这一道钢铁防线。<br />
“勇士们,冲!总督一定在不远处接应我们!”<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没得选择,只有硬冲。<br />
粮食用一天少一天。<br />
再等下去,他们不需要唐军动手,就会饿死在荒野上。<br />
“杀啊……”<br />
一些大食勇士红着眼睛向前冲锋。<br />
有的出于求生的渴望,有点出于对主的敬畏。<br />
也有懦弱的大食步兵。<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处死十几名懦弱的士兵,宣称他们背叛了主,即便死也不能安生。<br />
这使得大食步兵勉强同仇敌忾,进行最后一战。<br />
“咻咻咻……”<br />
唐军的弓弩是无情的,箭矢如雨点一样从天而降。<br />
一波又一波的大食士兵中箭倒地。<br />
他们弓箭还击,由于射程原因,效果却十分微弱。<br />
唐军的强弩比大食的弓箭远太多。<br />
当突进唐军的时候,哪怕唐军步兵阵线薄弱,但凌厉凶悍。<br />
陌刀只有三排。<br />
控制十余里地,组成一条散兵线。<br />
对付没有披铁甲的步兵,就如砍瓜切菜一样。<br />
特别是李嗣业、张兴这样的陌刀将,手持巨刃,一挥之下,辄杀数人。<br />
不一会儿,阵前尸山血海。<br />
看起来比巨盾大枪好冲的陌刀军,就一条散兵线,却如同天堑。<br />
而大唐可不单单有步兵。<br />
所有的骑兵都在动。<br />
万马在四面八方奔驰,以寻找破绽突入。<br />
甲骑具装已经重新披上马甲,在两里外等待。<br />
“如此进攻,大食阵型迟早会乱。准备进攻!”<br />
李瑄向麾下将领下达命令。<br />
突破唐军步兵不利,李瑄已经看到破绽,这破绽将会越来越大。<br />
只要大唐的骑兵能将吐蕃步兵撕裂,分成数个部分,就能轻而易举地击溃。<br />
“遵命!”<br />
诸将领命备战。<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此时心急如焚。<br />
随着冲阵的步兵越来越多,四面八方的防守阵型根本无法稳住。<br />
前方唐军弓弩加步兵虽只有一万多,却如铜墙铁壁一般。<br />
“拿我剑来!”<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绝不会投降,他骑上战马,手持大剑,准备与唐军玉石俱焚。<br />
“冲锋!”<br />
“呜呜……”<br />
李瑄见大食步兵又有一部分被调去攻坚,四周已非常薄弱,遂下令进攻。<br />
沉闷地号角声响彻战场。<br />
唐骑铁甲碰撞,整齐划一。<br />
甲骑具装挟着长枪,开始慢步奔行。<br />
李瑄率领主力精骑,在亲卫的跟随下冲阵。<br />
但李瑄前方还有二百骑。<br />
他们穿皮甲,携带一种特殊的强弩到达大食步兵阵型前的一百二十步外下马。<br />
他们手中的弩,正是公输青子大半年来制造的第一批强弩。<br />
李瑄命名为神臂弩!<br />
在陇右的几年前,公输青子已经摸透神臂弩,一来到安西,就能带领工匠批量制造。<br />
“咻咻咻……”<br />
神臂弩很难用双臂张开,即便是力士,也需用脚踩着上弩箭。<br />
弩箭上好后,他们排成阵型,一起向大食步兵的圆盾方阵射去。<br />
“咔嚓……”<br />
“噗嗤!噗嗤……”<br />
一轮下来,许多盾牌破碎,一大片大食步兵被射倒。<br />
他们没想到这种强弩这么厉害,在百步外竟然能射穿圆盾,盔甲。<br />
一轮以后,大食步兵出现大破绽。<br />
唐军神臂弩手立刻撤退,为自家骑兵让路。<br />
“咻咻咻……”<br />
精骑在李瑄的率领下纷纷弯弓搭箭,又是一轮骑射。<br />
使大食步兵的阵型,彻底露出缺口。<br />
骑兵如风,李瑄率亲卫持铁枪跃入。<br />
左右挑击,横冲直撞,使大食步兵的缺口更大。<br />
大食步兵见已有唐军精骑冲入阵中,更加慌乱,四面八方,尽是漏洞。<br />
“轰隆隆……”<br />
甲骑具装所过最为凶残,缺口被撞开后,他们不需要出手,许多大食步兵被践踏在马蹄之下。<br />
到最后,大食步兵没有勇气与甲骑具装交战,一退再退。<br />
使甲骑具装很快将战场分割成两半。<br />
“将军,请率领骑兵突围离开!”<br />
麾下将领劝说齐雅德·伊本·萨里。<br />
“十万大军东进,耗费无计,今一败涂地,不敢再见总督之面!让我死在这里吧!你们尽量逃跑。我祝福你们!”<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见大势已去,心怀死志。<br />
他向呼罗珊总督说过,如果未拿下安西,提头来见。<br />
现在该兑现诺言了。<br />
他能跟着呼罗珊总督起义,代表他不是怕死的人。<br />
如此大败,只有战死沙场,才能维护他仅有的尊严。<br />
“唉!将军保重!”<br />
麾下文武官吏心灰意冷,他们还想找寻机会逃离。<br />
唐军破阵的速度太快,让他们难以反应。<br />
大食步兵意志全无,不断溃败。<br />
尝试逃跑的人,哪怕侥幸突破,也会被外围的葛逻禄骑兵杀死、抓获。<br />
一直战到中午,李瑄派遣浑瑊和车光倩冲击大食步兵的大纛。<br />
齐雅德·伊本·萨里胜在统帅,武力不强。<br />
浑瑊冲来的时候,齐雅德·伊本·萨里没有投降,持大剑决然迎上。<br />
“噗嗤!”<br />
浑瑊虽少,勇于能在西域排前五,他连斩亲卫,扬矛直刺,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刺死。<br />
年仅十七,完成斩将的壮举!<br />
与此同时,车光倩杀死诸多亲卫,夺取大食远征军的主旗,立下夺旗之功。<br />
李瑄在远方欣慰地看着这一幕。<br />
这也预示着战斗进入尾声。<br />
想死的大食步兵已经死了!<br />
活着的大食步兵在主旗帜落幕后,丢下兵器,跪地投降。<br />
一场浩浩荡荡的远征全军覆没。<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