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千泉古道至怛罗斯城的道路上,已经遍布大食人的戍堡。<br />
原本大唐以阿史那不来城,俱兰城为守捉。<br />
但由于大食远征,为避免不必要的死伤,大唐放弃俱兰城和阿史那不来城。<br />
之前,大食在怛罗斯城东五十里有税建城,用以监视大唐的俱兰城。<br />
程千里率安西、北庭军、葛逻禄、拔汗那、粟特等国士兵先行一步,除了拿下这些戍堡以外,是让大食探查到唐军的虚实。<br />
用以迷惑呼罗珊总督。<br />
大唐还有一部主力为中军,由经略军、长城路、安西诸国三千精骑、突骑施五千骑兵组成。<br />
这三万多骑兵,在关键时刻可以一槌定音。<br />
当然,封锁消息,确保中军过千泉古道之前,不被大食的探马发现。<br />
两军间隔,大概三十里左右。<br />
唐军将物资放在战马上,人牵着战马,走在冰雪还未消融的山壑间。<br />
唐军也有戍堡控制在千泉险要之地,以堵截大食的探子。<br />
大唐兵马到那里之前,大食一定不清楚唐军的底细。<br />
千泉古道,峰回路转,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安西北庭的将士们艰难跋涉,每一步都似有千钧之重。<br />
特别是有些险峻的地方,需要从山道上通行,车无法通过,只能马和骆驼驮运,并且最多只能容一匹马通行,一个不慎,就会滑落山沟中,险象环生。<br />
大食运粮的时候,都是马和骆驼,甚至人力一点一点驮过去。<br />
大唐也需要如此!<br />
安西北庭、葛逻禄等,就有几名士兵不慎跌落,还有几名因马受惊无法控制摔下山崖,为国捐躯。<br />
这些都以战死记录!<br />
所以通过西域的道路,一定要尽快打通。<br />
最起码车子能够通行。<br />
纵然行军之路崎岖难行。将士们冒着危险,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却依旧咬牙前行,只为战功和荣耀。<br />
有李帅带领他们,翻过这险峻,必然能获得胜利。<br />
李瑄下令士兵不疾不徐。<br />
尽可能地慢行。<br />
同时,派遣岑参前去视察,轮到经略军过的时候,李瑄目睹将士们用数日时间过去山道,他才小心通过。<br />
懦弱的边令诚怕得要死,他让前后数十丈不得有马匹。害怕马匹受惊后,牵连自己,从山上掉下去。<br />
在小宦官的搀扶下,边令诚每走一步,都瑟瑟发抖。<br />
他心中恨死李瑄了!<br />
好在最终有惊无险,加上辅助人员、随军奴仆,共九万人在李瑄的调度下,翻过最险要。<br />
险峻的山路通过以后,千泉地区就较为好走。<br />
两百多里都是平旷的原野,和之前的崎岖形成鲜明的对比。<br />
千泉地区在百年前是西突厥可汗的避暑胜地,在这里狩猎潇洒。<br />
经过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现在距离碎叶城四百多里。<br />
千泉南面是雪山(今吉尔吉斯山脉),其他三面是平旷的陆地。<br />
土地肥沃,河水润泽,枝叶茂盛。<br />
这也是当初西突厥可汗选择这块风水宝地避暑的原因。<br />
将牙帐挪在这里,并不影响放牧。<br />
“这是千泉古道的中部,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城如何?”<br />
来到千泉以后,李瑄向随军封常清说道。<br />
暮春季节,各种各样的像多彩的罗绮。千泉地区号称有一千个泉眼,所以称作千泉。<br />
李瑄觉得丝绸之路上,不能只是空旷。<br />
不论是怛罗斯,还是碎叶城,都不能算商贸大城。<br />
千泉地带能耕能牧,可以作为一个至龟兹的中转城池,方便大唐对河中地区的控制。<br />
只要有一座大城,就可以储存粮草物资,作为一个战略地点,震慑河中的诸族。<br />
“能作为遏制千泉古道的战略要地,只是建筑起来有些麻烦。”<br />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br />
“等大食俘虏把我们的道路修通,就不会是问题。”<br />
李瑄知道封常清顾虑什么。<br />
他只是有一个心理定位,哪怕是修建,也得等到千泉古道经过大修大扩以后。<br />
特别是他们不久前路过的山道,一定要凿开。<br />
而且建筑城池,也得由大食俘虏来。<br />
“我们的先头部队,应该已经被发现。大军先驻扎休整,等待前军的消息。”<br />
李瑄又令封常清暂且停下。<br />
从地图上看,他们距离阿史那不来城也就数十里而已。<br />
上一次传递消息的时候,前军距离阿史那不来城只有十里。<br />
“遵命!”<br />
封常清领命后,下去安排。<br />
千泉地区有许多鹿群,李瑄在大军休整的时候,带领亲卫打猎,随机奖赏给一些队伍。<br />
主帅用无双的射术,为士卒猎鹿,使将士们斗志昂扬,想杀敌建功报效。<br />
阿史那不来城,这是一座卫戍城堡,规模并不大。<br />
唐军曾经在此驻扎三百士卒。<br />
本来大食在阿史那不来城外,安营扎寨两千士卒,为接应齐雅德·伊本·萨里。<br />
关键时刻,他们的探子密布。<br />
在唐军前军翻过山岭,到千泉地区的时候,大食已经探索到消息。<br />
探马立刻通知阿史那不来城的驻军。<br />
得知万马奔袭,在山满山,在谷满谷的唐军后,阿史那不来城的守将,立刻下令撤退。<br />
因为阿史那不来城,只有一丈的城墙,最多容纳四百士兵守卫。<br />
如果坚守,一大部分士兵就得在城下的营寨。<br />
唐军超过五万兵马,即便大食守将再蠢,也不可能硬碰硬。<br />
他们需要赶紧通知呼罗珊总督。<br />
数十里外的俱兰城、又十里的税建城,也都是低矮的卫戍城堡,一定守不住。<br />
他们唯有退至怛罗斯城。<br />
不是因为怛罗斯城易守难攻,而是因为怛罗斯城外驻扎着呼罗珊的兵卒,也拥有大量的粮草辎重。<br />
怛罗斯城是石国第二大城池,现在由大食和石国共同防卫。<br />
然怛罗斯城也不过是万人小城。<br />
大食兵马不可能全部上城墙防守。<br />
需要在城外建立营垒。<br />
河中地区,最大的城池是萨末鞬城,也就是现在呼罗珊总督的所在地。<br />
去年的时候,呼罗珊总督下令筑高康国的都城萨末鞬城。<br />
在确定齐雅德·伊本·萨里东征失败后,呼罗珊总督又令麾下另一名大将赛义德·本·侯梅德加筑怛罗斯城。<br />
很显然,赛义德·本·侯梅德来不及完成。<br />
唐军在古道上一边清除大食的探马,一边推进。<br />
前军于五日后,轻而易举占领税建。<br />
意味着唐军距离怛罗斯城只有五十里。<br />
大唐联军,立刻封锁千泉古道,让大食认为唐军只有五万多兵马远征而来。<br />
唐军封锁千泉古道,只是为保护粮道。<br />
殊不知,俱兰城一带,大唐中军队伍,正在休整。<br />
并且派遣尉迟胜挡住前方一切能靠近中军的路。<br />
在李瑄的命令下。<br />
程千里到达税建城后的第二天,率领骑兵奔驰向怛罗斯城。<br />
……<br />
萨末鞬城。<br />
“唐军果然西进,他们太快了,竟能调五万兵马翻山越岭,我们还未准备好。”<br />
在唐军到达千泉的时候,大食的探子就马不停蹄地将消息传递到萨末鞬城。<br />
呼罗珊总督将幕僚阿林·伊布拉召开商议。<br />
他震动于这个消息的同时,彻底死心,再没有一丝幻想。<br />
他麾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和十万远征军,全军覆没。<br />
不仅如此,唐军还能迅速组织力量反攻。<br />
“哈里发已令总督无论如何也要战胜唐军,保住河中。大埃米尔正率骑兵火速驰援,但还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其他诸行省的精兵、志愿军,也不过到达萨末鞬城五万,兵力够是够了,就是志愿军为新兵,训练不足。”<br />
阿林·伊布拉听后也满是忧虑。<br />
唐军五万兵马,他们的援军远远未到齐,呼罗珊仅剩的一万兵马,新招募的三万志愿军,河中联军三万。<br />
再加上援军五万。<br />
看似兵马众多,但战力强悍的,也就三万老兵,其中骑兵只有一万。<br />
而唐军来的是全是骑兵。<br />
除非大埃米尔所率的五万骑兵能到来。<br />
“唐军看样子要攻击怛罗斯城,是否坚守怛罗斯城,为我军争取时间。”<br />
呼罗珊总督在考虑这个问题。<br />
“一旦失去怛罗斯城,唐军就会长驱直入,渡药杀水到萨末鞬城。我军在怛罗斯城的新兵正在训练,唐军突袭而来,他们没有马匹,想撤走十分困难。”<br />
“我军在怛罗斯有三万新兵,一万精兵,三万河中联军,必须坚守。”<br />
阿林·伊布拉向呼罗珊呼罗珊总督建议道:“调遣援军支援怛罗斯,我们一定会在怛罗斯大胜唐军。”<br />
他的意思很明显。<br />
起初依靠坚固的营寨,坚守不出,怛罗斯城有足够的粮食。<br />
等更多的援军和大埃米尔率领的五万近卫骑兵到来,就是唐军的末日。<br />
“传令赛义德将军,坚守怛罗斯!”<br />
呼罗珊总督一拍桌子,认同阿林·伊布拉的建议。<br />
很多事情,呼罗珊总督仔细想过。<br />
唐军刚剿灭他们的远征军,最少付出五万死伤。<br />
以安西的力量,能组织五万联军进入河中地区,应是倾尽全力。<br />
自始至终,呼罗珊总督不愿意相信跟随他起义的百战之师,只对唐军造成轻微的伤亡。<br />
他们中唐军的计策,然以齐雅德·伊本·萨里的能力,一定能指挥大军,伤唐军的元气。<br />
“河中联军不要再相信了,特别是粟特和拔汗那等原本亲近唐的国度。”呼罗珊总督又想到这一层面。<br />
说不定随军远征的粟特诸国、拔汗那已经投靠大唐。<br />
如此,这些国度一定会因唐军到来而叛变,他们要做好准备。<br />
只有彻底将唐军打败,粟特诸国、拔汗那等国才能死了心。<br />
“遵命!属下立刻传令赛义德将军防备好没有心服口服的国家。”<br />
阿林·伊布拉领命道,然后又想献新计策:“我远征军到达安西以后,唐军立刻将我军粮道封锁,我军是否也可以如此?”<br />
“断其后路,是很好的计策。但我军骑兵不足。唐军一定会在千泉古道留众多探马,以骑兵的机动性,可以迅速回防,我军暂无实力。”<br />
呼罗珊总督心中冷静,摇了摇头。<br />
唐军有大量骑兵,才将他们的后路封锁。<br />
他们只有一万骑兵,还要辅助怛罗斯。<br />
没有能力去占领千泉古道。<br />
唐军的探马一旦发现他们步兵要断后,一定会回援攻击他们。<br />
怛罗斯城距离税建城、俱兰城不过五六十里而已。<br />
一条千泉古道,大食远征军攻碎叶,大唐远征军攻怛罗斯,何其相似!<br />
不过有一点呼罗珊总督相信,大唐粮草辎重的运输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br />
大唐的核心远在长安洛阳,而大食的呼罗珊地区,就是富庶的地方之一。<br />
大食在动用全国之力,战胜大唐,粮草辎重和援军会源源不断地到达河中。<br />
阿林·伊布拉认为呼罗珊总督言之有理,还得等大埃米尔到来,他们才能截住大唐的退路。<br />
大食远征军的全军覆没,让大食上下憋着一股子怒火。<br />
他们一定要让大唐也尝尝这种滋味。<br />
当天,一万骑兵,三万步兵,从萨末鞬城驰援怛罗斯城。<br />
这些都是各行省来的援军。<br />
其中有职业兵,也有志愿兵。<br />
哈里发命令,援军都由呼罗珊总督指挥。<br />
艾布·阿拔斯的威望,各地总督不敢侵犯,只能将自己兵马调到河中地区,听从呼罗珊总督的指挥。<br />
……<br />
怛罗斯守将赛义德·本·侯梅德得知大唐西进的消息后,立刻向呼罗珊总督请示。<br />
现已得到驻守待援的命令。<br />
赛义德·本·侯梅德在怛罗斯城中只留一万士兵。<br />
其他士兵倚东门安营扎寨。<br />
组成坚固的营垒。<br />
河中诸国联军,被赛义德·本·侯梅德安排在距离怛罗斯城东数里的怛罗斯河,作为第一道防线。<br />
呼罗珊总督叮嘱河中联军靠不住,赛义德·本·侯梅德记在心里。<br />
由于和河中联军的兵力相差无几,哪怕赛义德·本·侯梅德知道河中联军有威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攻击。<br />
河中联军中,有吐火罗地区诸国联军。<br />
他们本来一心想跟着大食帝国,但因为远征军的失踪,呼罗珊总督对吐火罗诸国,也不再相信。<br />
大食能相信的,只有石国。因为高仙芝屠了柘枝城,现任石国王的父亲被高仙芝抓走,又被大唐皇帝处死。<br />
石国与唐军有不共戴天之仇。<br />
四月上旬,唐军探马已经望见怛罗斯城。<br />
怛罗斯,方圆数百里皆平川冈岭,回互甚得形势,川北头有钜丽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br />
如果利用的好,发挥山势地利,怛罗斯能进行大量屯田。<br />
怛罗斯河非常狭窄,不需要船,可以趟着过去。<br />
虽然被强征的河中联军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但唐军的旗帜出现,他们十分震惊。<br />
更惊讶的是,唐军中升起粟特诸国、拔汗那、布哈拉等国的旗帜。<br />
代表唐军中有这些国家的士兵。<br />
程千里也摸清楚怛罗斯河旁驻扎的是大食又强召的河中联军。<br />
遂立刻让军中的粟特、拔汗那将领去劝降。<br />
大唐一举歼灭大食远征军,卷土重来。<br />
粟特诸国和拔汗那诸国的士兵,是帮助唐军的罪魁祸首。<br />
那些本来就亲近大唐的国家,自然重新投靠。<br />
他们可不敢面对兵锋正盛的唐军。<br />
吐火罗诸国见大食将他们推到最前线,明显是让他们送死。<br />
现粟特诸国、拔汗那等国归降大唐,吐火罗诸国的力量更加单薄。<br />
他们发挥自己墙头草的特性,自适应的忠心,荡然无存。<br />
让他们对抗大唐天军,开什么玩笑?<br />
唐军前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河中联军。<br />
程千里派人向李瑄请示的时候,李瑄吩咐河中诸国传信自家国主,让他们重新在国都升起大唐的军旗,同时为大唐远征军提供粮草。<br />
如康国这种非常难办,因为呼罗珊总督就在康国都城萨末鞬城。<br />
而且康国的新任国王是大食的傀儡。<br />
去年大食平定粟特诸国之乱时,处死原本的康国王,换亲大食的国王。<br />
但康国的国民和士兵对此很不满。<br />
所以才会这么干脆利落地投靠大唐。<br />
河中联军不单单是战斗意志弱,小国寡民,夹在两大帝国之间,各有各的算计。<br />
白衣大食的时候,大食只对异教徒课以重税,黑衣大食的时候,开始强令改教。<br />
河中诸国对这一点反感,所以总是有一些河中国家期望大唐降临。<br />
大唐五万联军进入河中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递给河中诸国。<br />
拔汗那国王非常激动,原来大唐不是放弃河中,而是老谋深算,遂立刻再召五千兵马,前往怛罗斯支援大唐。<br />
拔汗那被大唐称为“宁远国”,从称号就能看出拔汗那对大唐的忠诚。<br />
得知天军来临,距离怛罗斯最近的拔汗那国倾尽全力。<br />
粟特的曹国、安国等国中已经没有多少兵马。<br />
他们关闭都城自守,以免大食因自己的国人投降,而质问攻打他们。<br />
他们希望天将军能战胜大食,将大食赶走。<br />
当吐火罗诸国得到消息后,异常纠结。<br />
有的国王实际上已经信奉大食教,亲大食。<br />
但不争气的士卒,已经投靠大唐,让他们陷入两难。<br />
吐火罗诸国国主思来想去,决定默不作声,观看大食和大唐大战的结果。<br />
别看天将军全歼了大食远征军,但大食也不是吃素的。<br />
他们的援军和粮草,正不断进入河中,积蓄力量。<br />
如果大唐赢了,他们的士卒正好参与,可以视为弃暗投明。<br />
如果大食赢了,他们立刻表示对大食俯首称臣,将士投靠大唐,又不是他们命令的,届时他们会惩治在怛罗斯水投降大唐的将领,对大食有个交代。<br />
……<br />
萨末鞬城内,即便呼罗珊总督已经有预料,但三万河中联军被大唐兵不血刃拿下,让他怒火中烧。<br />
阿林·伊布拉安慰呼罗珊总督,幸亏让河中联军远离主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并暗指河中诸国是墙头草,得与失虽有影响,但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br />
一旦他们援军到达,彻底占据战场的主动,河中联军会成为唐军背后的刀子。<br />
甚至唐军带来的葛逻禄等,都一定不会拼死。<br />
阿林·伊布拉的分析,使呼罗珊总督暂时咽这口气。<br />
若非现在兵力不够,他一定将周围的粟特国家一个个地攻破。<br />
不过怛罗斯城危险了。<br />
此消彼长,大唐的兵马到达八万!<br />
他们和石国一起,加一起只有四万五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br />
萨末鞬城援军正在渡药杀水,还需要五天以上才可以到达。<br />
他们的骑兵不足,必须与步兵陪护,不能独自先行。<br />
……<br />
“将军,我们只是弓弩齐发,大食已经乱了阵脚。何不强攻,一举克之呢?”<br />
拔汗那将领疑惑地问程千里。<br />
大唐收编河中联军已经五天时间。<br />
并且将怛罗斯城,包括城下的营寨,团团围住。<br />
周围百里都是巡逻的轻骑,怛罗斯城的传令兵只有插上翅膀,才能将消息传出去。<br />
这五天时间,唐军雷声大,雨点小。<br />
总是趁夜“突袭”,等大食兵马在营寨露头的时候,用强弩直射。<br />
甚至还在深夜用“火箭”袭击,烧毁一些帐篷,对欠缺经验的大食士兵造成不小的死伤。<br />
按理说,唐军应该先攻营寨,再攻城池,尽可能在十天内拿下怛罗斯城。<br />
河中联军已经告诉唐军,大食援军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河中。<br />
“这是李帅的意思!”<br />
程千里只是这样对拔汗那、粟特等将领回答道。<br />
天将军!<br />
联想到这个称呼后,拔汗那、粟特等将领肃然起敬。<br />
这个称呼,本来只是响彻西域。<br />
现在却是带着一股冲击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br />
……<br />
“唐军围而不攻,这是想干什么?他们不知道我们援军将要到吗?”<br />
怛罗斯城的城楼上,守将赛义德·本·侯梅德皱眉自语。<br />
唐军虽用强弩、火箭让他们付出一定死伤。<br />
但完全在赛义德·本·侯梅德接受范围内。<br />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踩着大食的国土。<br />
他们身后站着的是大食的百万雄兵,还有他们的主。<br />
随着时间推移,唐军对他们威胁越来越小。<br />
赛义德·本·侯梅德居高临下,从唐军的军营分布中,能看出真正的唐军不足三万,其他皆是附属。<br />
他不信这支军队能在他们大食的领土上纵横。<br />
(本章完)</p>
原本大唐以阿史那不来城,俱兰城为守捉。<br />
但由于大食远征,为避免不必要的死伤,大唐放弃俱兰城和阿史那不来城。<br />
之前,大食在怛罗斯城东五十里有税建城,用以监视大唐的俱兰城。<br />
程千里率安西、北庭军、葛逻禄、拔汗那、粟特等国士兵先行一步,除了拿下这些戍堡以外,是让大食探查到唐军的虚实。<br />
用以迷惑呼罗珊总督。<br />
大唐还有一部主力为中军,由经略军、长城路、安西诸国三千精骑、突骑施五千骑兵组成。<br />
这三万多骑兵,在关键时刻可以一槌定音。<br />
当然,封锁消息,确保中军过千泉古道之前,不被大食的探马发现。<br />
两军间隔,大概三十里左右。<br />
唐军将物资放在战马上,人牵着战马,走在冰雪还未消融的山壑间。<br />
唐军也有戍堡控制在千泉险要之地,以堵截大食的探子。<br />
大唐兵马到那里之前,大食一定不清楚唐军的底细。<br />
千泉古道,峰回路转,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安西北庭的将士们艰难跋涉,每一步都似有千钧之重。<br />
特别是有些险峻的地方,需要从山道上通行,车无法通过,只能马和骆驼驮运,并且最多只能容一匹马通行,一个不慎,就会滑落山沟中,险象环生。<br />
大食运粮的时候,都是马和骆驼,甚至人力一点一点驮过去。<br />
大唐也需要如此!<br />
安西北庭、葛逻禄等,就有几名士兵不慎跌落,还有几名因马受惊无法控制摔下山崖,为国捐躯。<br />
这些都以战死记录!<br />
所以通过西域的道路,一定要尽快打通。<br />
最起码车子能够通行。<br />
纵然行军之路崎岖难行。将士们冒着危险,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却依旧咬牙前行,只为战功和荣耀。<br />
有李帅带领他们,翻过这险峻,必然能获得胜利。<br />
李瑄下令士兵不疾不徐。<br />
尽可能地慢行。<br />
同时,派遣岑参前去视察,轮到经略军过的时候,李瑄目睹将士们用数日时间过去山道,他才小心通过。<br />
懦弱的边令诚怕得要死,他让前后数十丈不得有马匹。害怕马匹受惊后,牵连自己,从山上掉下去。<br />
在小宦官的搀扶下,边令诚每走一步,都瑟瑟发抖。<br />
他心中恨死李瑄了!<br />
好在最终有惊无险,加上辅助人员、随军奴仆,共九万人在李瑄的调度下,翻过最险要。<br />
险峻的山路通过以后,千泉地区就较为好走。<br />
两百多里都是平旷的原野,和之前的崎岖形成鲜明的对比。<br />
千泉地区在百年前是西突厥可汗的避暑胜地,在这里狩猎潇洒。<br />
经过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现在距离碎叶城四百多里。<br />
千泉南面是雪山(今吉尔吉斯山脉),其他三面是平旷的陆地。<br />
土地肥沃,河水润泽,枝叶茂盛。<br />
这也是当初西突厥可汗选择这块风水宝地避暑的原因。<br />
将牙帐挪在这里,并不影响放牧。<br />
“这是千泉古道的中部,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城如何?”<br />
来到千泉以后,李瑄向随军封常清说道。<br />
暮春季节,各种各样的像多彩的罗绮。千泉地区号称有一千个泉眼,所以称作千泉。<br />
李瑄觉得丝绸之路上,不能只是空旷。<br />
不论是怛罗斯,还是碎叶城,都不能算商贸大城。<br />
千泉地带能耕能牧,可以作为一个至龟兹的中转城池,方便大唐对河中地区的控制。<br />
只要有一座大城,就可以储存粮草物资,作为一个战略地点,震慑河中的诸族。<br />
“能作为遏制千泉古道的战略要地,只是建筑起来有些麻烦。”<br />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br />
“等大食俘虏把我们的道路修通,就不会是问题。”<br />
李瑄知道封常清顾虑什么。<br />
他只是有一个心理定位,哪怕是修建,也得等到千泉古道经过大修大扩以后。<br />
特别是他们不久前路过的山道,一定要凿开。<br />
而且建筑城池,也得由大食俘虏来。<br />
“我们的先头部队,应该已经被发现。大军先驻扎休整,等待前军的消息。”<br />
李瑄又令封常清暂且停下。<br />
从地图上看,他们距离阿史那不来城也就数十里而已。<br />
上一次传递消息的时候,前军距离阿史那不来城只有十里。<br />
“遵命!”<br />
封常清领命后,下去安排。<br />
千泉地区有许多鹿群,李瑄在大军休整的时候,带领亲卫打猎,随机奖赏给一些队伍。<br />
主帅用无双的射术,为士卒猎鹿,使将士们斗志昂扬,想杀敌建功报效。<br />
阿史那不来城,这是一座卫戍城堡,规模并不大。<br />
唐军曾经在此驻扎三百士卒。<br />
本来大食在阿史那不来城外,安营扎寨两千士卒,为接应齐雅德·伊本·萨里。<br />
关键时刻,他们的探子密布。<br />
在唐军前军翻过山岭,到千泉地区的时候,大食已经探索到消息。<br />
探马立刻通知阿史那不来城的驻军。<br />
得知万马奔袭,在山满山,在谷满谷的唐军后,阿史那不来城的守将,立刻下令撤退。<br />
因为阿史那不来城,只有一丈的城墙,最多容纳四百士兵守卫。<br />
如果坚守,一大部分士兵就得在城下的营寨。<br />
唐军超过五万兵马,即便大食守将再蠢,也不可能硬碰硬。<br />
他们需要赶紧通知呼罗珊总督。<br />
数十里外的俱兰城、又十里的税建城,也都是低矮的卫戍城堡,一定守不住。<br />
他们唯有退至怛罗斯城。<br />
不是因为怛罗斯城易守难攻,而是因为怛罗斯城外驻扎着呼罗珊的兵卒,也拥有大量的粮草辎重。<br />
怛罗斯城是石国第二大城池,现在由大食和石国共同防卫。<br />
然怛罗斯城也不过是万人小城。<br />
大食兵马不可能全部上城墙防守。<br />
需要在城外建立营垒。<br />
河中地区,最大的城池是萨末鞬城,也就是现在呼罗珊总督的所在地。<br />
去年的时候,呼罗珊总督下令筑高康国的都城萨末鞬城。<br />
在确定齐雅德·伊本·萨里东征失败后,呼罗珊总督又令麾下另一名大将赛义德·本·侯梅德加筑怛罗斯城。<br />
很显然,赛义德·本·侯梅德来不及完成。<br />
唐军在古道上一边清除大食的探马,一边推进。<br />
前军于五日后,轻而易举占领税建。<br />
意味着唐军距离怛罗斯城只有五十里。<br />
大唐联军,立刻封锁千泉古道,让大食认为唐军只有五万多兵马远征而来。<br />
唐军封锁千泉古道,只是为保护粮道。<br />
殊不知,俱兰城一带,大唐中军队伍,正在休整。<br />
并且派遣尉迟胜挡住前方一切能靠近中军的路。<br />
在李瑄的命令下。<br />
程千里到达税建城后的第二天,率领骑兵奔驰向怛罗斯城。<br />
……<br />
萨末鞬城。<br />
“唐军果然西进,他们太快了,竟能调五万兵马翻山越岭,我们还未准备好。”<br />
在唐军到达千泉的时候,大食的探子就马不停蹄地将消息传递到萨末鞬城。<br />
呼罗珊总督将幕僚阿林·伊布拉召开商议。<br />
他震动于这个消息的同时,彻底死心,再没有一丝幻想。<br />
他麾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和十万远征军,全军覆没。<br />
不仅如此,唐军还能迅速组织力量反攻。<br />
“哈里发已令总督无论如何也要战胜唐军,保住河中。大埃米尔正率骑兵火速驰援,但还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其他诸行省的精兵、志愿军,也不过到达萨末鞬城五万,兵力够是够了,就是志愿军为新兵,训练不足。”<br />
阿林·伊布拉听后也满是忧虑。<br />
唐军五万兵马,他们的援军远远未到齐,呼罗珊仅剩的一万兵马,新招募的三万志愿军,河中联军三万。<br />
再加上援军五万。<br />
看似兵马众多,但战力强悍的,也就三万老兵,其中骑兵只有一万。<br />
而唐军来的是全是骑兵。<br />
除非大埃米尔所率的五万骑兵能到来。<br />
“唐军看样子要攻击怛罗斯城,是否坚守怛罗斯城,为我军争取时间。”<br />
呼罗珊总督在考虑这个问题。<br />
“一旦失去怛罗斯城,唐军就会长驱直入,渡药杀水到萨末鞬城。我军在怛罗斯城的新兵正在训练,唐军突袭而来,他们没有马匹,想撤走十分困难。”<br />
“我军在怛罗斯有三万新兵,一万精兵,三万河中联军,必须坚守。”<br />
阿林·伊布拉向呼罗珊呼罗珊总督建议道:“调遣援军支援怛罗斯,我们一定会在怛罗斯大胜唐军。”<br />
他的意思很明显。<br />
起初依靠坚固的营寨,坚守不出,怛罗斯城有足够的粮食。<br />
等更多的援军和大埃米尔率领的五万近卫骑兵到来,就是唐军的末日。<br />
“传令赛义德将军,坚守怛罗斯!”<br />
呼罗珊总督一拍桌子,认同阿林·伊布拉的建议。<br />
很多事情,呼罗珊总督仔细想过。<br />
唐军刚剿灭他们的远征军,最少付出五万死伤。<br />
以安西的力量,能组织五万联军进入河中地区,应是倾尽全力。<br />
自始至终,呼罗珊总督不愿意相信跟随他起义的百战之师,只对唐军造成轻微的伤亡。<br />
他们中唐军的计策,然以齐雅德·伊本·萨里的能力,一定能指挥大军,伤唐军的元气。<br />
“河中联军不要再相信了,特别是粟特和拔汗那等原本亲近唐的国度。”呼罗珊总督又想到这一层面。<br />
说不定随军远征的粟特诸国、拔汗那已经投靠大唐。<br />
如此,这些国度一定会因唐军到来而叛变,他们要做好准备。<br />
只有彻底将唐军打败,粟特诸国、拔汗那等国才能死了心。<br />
“遵命!属下立刻传令赛义德将军防备好没有心服口服的国家。”<br />
阿林·伊布拉领命道,然后又想献新计策:“我远征军到达安西以后,唐军立刻将我军粮道封锁,我军是否也可以如此?”<br />
“断其后路,是很好的计策。但我军骑兵不足。唐军一定会在千泉古道留众多探马,以骑兵的机动性,可以迅速回防,我军暂无实力。”<br />
呼罗珊总督心中冷静,摇了摇头。<br />
唐军有大量骑兵,才将他们的后路封锁。<br />
他们只有一万骑兵,还要辅助怛罗斯。<br />
没有能力去占领千泉古道。<br />
唐军的探马一旦发现他们步兵要断后,一定会回援攻击他们。<br />
怛罗斯城距离税建城、俱兰城不过五六十里而已。<br />
一条千泉古道,大食远征军攻碎叶,大唐远征军攻怛罗斯,何其相似!<br />
不过有一点呼罗珊总督相信,大唐粮草辎重的运输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br />
大唐的核心远在长安洛阳,而大食的呼罗珊地区,就是富庶的地方之一。<br />
大食在动用全国之力,战胜大唐,粮草辎重和援军会源源不断地到达河中。<br />
阿林·伊布拉认为呼罗珊总督言之有理,还得等大埃米尔到来,他们才能截住大唐的退路。<br />
大食远征军的全军覆没,让大食上下憋着一股子怒火。<br />
他们一定要让大唐也尝尝这种滋味。<br />
当天,一万骑兵,三万步兵,从萨末鞬城驰援怛罗斯城。<br />
这些都是各行省来的援军。<br />
其中有职业兵,也有志愿兵。<br />
哈里发命令,援军都由呼罗珊总督指挥。<br />
艾布·阿拔斯的威望,各地总督不敢侵犯,只能将自己兵马调到河中地区,听从呼罗珊总督的指挥。<br />
……<br />
怛罗斯守将赛义德·本·侯梅德得知大唐西进的消息后,立刻向呼罗珊总督请示。<br />
现已得到驻守待援的命令。<br />
赛义德·本·侯梅德在怛罗斯城中只留一万士兵。<br />
其他士兵倚东门安营扎寨。<br />
组成坚固的营垒。<br />
河中诸国联军,被赛义德·本·侯梅德安排在距离怛罗斯城东数里的怛罗斯河,作为第一道防线。<br />
呼罗珊总督叮嘱河中联军靠不住,赛义德·本·侯梅德记在心里。<br />
由于和河中联军的兵力相差无几,哪怕赛义德·本·侯梅德知道河中联军有威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攻击。<br />
河中联军中,有吐火罗地区诸国联军。<br />
他们本来一心想跟着大食帝国,但因为远征军的失踪,呼罗珊总督对吐火罗诸国,也不再相信。<br />
大食能相信的,只有石国。因为高仙芝屠了柘枝城,现任石国王的父亲被高仙芝抓走,又被大唐皇帝处死。<br />
石国与唐军有不共戴天之仇。<br />
四月上旬,唐军探马已经望见怛罗斯城。<br />
怛罗斯,方圆数百里皆平川冈岭,回互甚得形势,川北头有钜丽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br />
如果利用的好,发挥山势地利,怛罗斯能进行大量屯田。<br />
怛罗斯河非常狭窄,不需要船,可以趟着过去。<br />
虽然被强征的河中联军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但唐军的旗帜出现,他们十分震惊。<br />
更惊讶的是,唐军中升起粟特诸国、拔汗那、布哈拉等国的旗帜。<br />
代表唐军中有这些国家的士兵。<br />
程千里也摸清楚怛罗斯河旁驻扎的是大食又强召的河中联军。<br />
遂立刻让军中的粟特、拔汗那将领去劝降。<br />
大唐一举歼灭大食远征军,卷土重来。<br />
粟特诸国和拔汗那诸国的士兵,是帮助唐军的罪魁祸首。<br />
那些本来就亲近大唐的国家,自然重新投靠。<br />
他们可不敢面对兵锋正盛的唐军。<br />
吐火罗诸国见大食将他们推到最前线,明显是让他们送死。<br />
现粟特诸国、拔汗那等国归降大唐,吐火罗诸国的力量更加单薄。<br />
他们发挥自己墙头草的特性,自适应的忠心,荡然无存。<br />
让他们对抗大唐天军,开什么玩笑?<br />
唐军前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河中联军。<br />
程千里派人向李瑄请示的时候,李瑄吩咐河中诸国传信自家国主,让他们重新在国都升起大唐的军旗,同时为大唐远征军提供粮草。<br />
如康国这种非常难办,因为呼罗珊总督就在康国都城萨末鞬城。<br />
而且康国的新任国王是大食的傀儡。<br />
去年大食平定粟特诸国之乱时,处死原本的康国王,换亲大食的国王。<br />
但康国的国民和士兵对此很不满。<br />
所以才会这么干脆利落地投靠大唐。<br />
河中联军不单单是战斗意志弱,小国寡民,夹在两大帝国之间,各有各的算计。<br />
白衣大食的时候,大食只对异教徒课以重税,黑衣大食的时候,开始强令改教。<br />
河中诸国对这一点反感,所以总是有一些河中国家期望大唐降临。<br />
大唐五万联军进入河中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递给河中诸国。<br />
拔汗那国王非常激动,原来大唐不是放弃河中,而是老谋深算,遂立刻再召五千兵马,前往怛罗斯支援大唐。<br />
拔汗那被大唐称为“宁远国”,从称号就能看出拔汗那对大唐的忠诚。<br />
得知天军来临,距离怛罗斯最近的拔汗那国倾尽全力。<br />
粟特的曹国、安国等国中已经没有多少兵马。<br />
他们关闭都城自守,以免大食因自己的国人投降,而质问攻打他们。<br />
他们希望天将军能战胜大食,将大食赶走。<br />
当吐火罗诸国得到消息后,异常纠结。<br />
有的国王实际上已经信奉大食教,亲大食。<br />
但不争气的士卒,已经投靠大唐,让他们陷入两难。<br />
吐火罗诸国国主思来想去,决定默不作声,观看大食和大唐大战的结果。<br />
别看天将军全歼了大食远征军,但大食也不是吃素的。<br />
他们的援军和粮草,正不断进入河中,积蓄力量。<br />
如果大唐赢了,他们的士卒正好参与,可以视为弃暗投明。<br />
如果大食赢了,他们立刻表示对大食俯首称臣,将士投靠大唐,又不是他们命令的,届时他们会惩治在怛罗斯水投降大唐的将领,对大食有个交代。<br />
……<br />
萨末鞬城内,即便呼罗珊总督已经有预料,但三万河中联军被大唐兵不血刃拿下,让他怒火中烧。<br />
阿林·伊布拉安慰呼罗珊总督,幸亏让河中联军远离主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并暗指河中诸国是墙头草,得与失虽有影响,但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br />
一旦他们援军到达,彻底占据战场的主动,河中联军会成为唐军背后的刀子。<br />
甚至唐军带来的葛逻禄等,都一定不会拼死。<br />
阿林·伊布拉的分析,使呼罗珊总督暂时咽这口气。<br />
若非现在兵力不够,他一定将周围的粟特国家一个个地攻破。<br />
不过怛罗斯城危险了。<br />
此消彼长,大唐的兵马到达八万!<br />
他们和石国一起,加一起只有四万五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br />
萨末鞬城援军正在渡药杀水,还需要五天以上才可以到达。<br />
他们的骑兵不足,必须与步兵陪护,不能独自先行。<br />
……<br />
“将军,我们只是弓弩齐发,大食已经乱了阵脚。何不强攻,一举克之呢?”<br />
拔汗那将领疑惑地问程千里。<br />
大唐收编河中联军已经五天时间。<br />
并且将怛罗斯城,包括城下的营寨,团团围住。<br />
周围百里都是巡逻的轻骑,怛罗斯城的传令兵只有插上翅膀,才能将消息传出去。<br />
这五天时间,唐军雷声大,雨点小。<br />
总是趁夜“突袭”,等大食兵马在营寨露头的时候,用强弩直射。<br />
甚至还在深夜用“火箭”袭击,烧毁一些帐篷,对欠缺经验的大食士兵造成不小的死伤。<br />
按理说,唐军应该先攻营寨,再攻城池,尽可能在十天内拿下怛罗斯城。<br />
河中联军已经告诉唐军,大食援军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河中。<br />
“这是李帅的意思!”<br />
程千里只是这样对拔汗那、粟特等将领回答道。<br />
天将军!<br />
联想到这个称呼后,拔汗那、粟特等将领肃然起敬。<br />
这个称呼,本来只是响彻西域。<br />
现在却是带着一股冲击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br />
……<br />
“唐军围而不攻,这是想干什么?他们不知道我们援军将要到吗?”<br />
怛罗斯城的城楼上,守将赛义德·本·侯梅德皱眉自语。<br />
唐军虽用强弩、火箭让他们付出一定死伤。<br />
但完全在赛义德·本·侯梅德接受范围内。<br />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踩着大食的国土。<br />
他们身后站着的是大食的百万雄兵,还有他们的主。<br />
随着时间推移,唐军对他们威胁越来越小。<br />
赛义德·本·侯梅德居高临下,从唐军的军营分布中,能看出真正的唐军不足三万,其他皆是附属。<br />
他不信这支军队能在他们大食的领土上纵横。<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