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见过伟大的皇帝陛下……”<br />
阿波加斯携带着翻译入甘露殿后,向李瑄行一礼。<br />
一年多的时间,他再参见李瑄时,心态已经变得不同。<br />
他深刻地领略到李瑄的传奇和伟大。<br />
文武双全,不足以形容李瑄。<br />
他甚至打碎自己的信仰,他心中神圣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都难以比肩这位东方大帝。<br />
“免礼!使者这一年来可好?”<br />
李瑄让阿波加斯免礼,并向他询问道。<br />
“如此灿烂的国度,悠久的文明,令我心生向往。只恨知识浅薄,不能尽赏,也遗憾此非家乡,还要跋涉回万里之外,向我们的君王复命。”<br />
阿波加斯再次向夏寒一礼。<br />
他们休整得差不多了,计划在几个月内,离开长安。<br />
他希望在这段时间,敲定与大唐夹击大食帝国的计划。<br />
明知道大唐强大,皇帝年轻,雄心勃勃。<br />
但他不得不去选择。<br />
衰落的罗马,夹在保加利亚汗国和大食帝国中间,此时还要向保加利亚野蛮人上贡,这是罗马的耻辱。<br />
不论如何,都应该将大食帝国击破,使国家的南部没有威胁,可全力以赴对付保加利亚蛮子。<br />
阿波加斯始终坚信,君士坦丁五世为有为的皇帝,一定能重现罗马的荣光。<br />
“华夏文明与罗马文明共同屹立于世界之巅,代表着东西方,我们已经战胜一切想触碰我们的文明,大唐包容一切,大门永远为你们而开。”<br />
“朕一直敬佩你们这些外交使者,能不畏艰苦,几年如一日一样做一件事情。曾经,我们国家的张骞出使西域,被困十三年;班超在西域经营三十一年。才使我们在西域建立威名,站稳脚跟。你们不远万里前来,朕希望你们满载而归……”<br />
李瑄微微一笑,向阿波加斯说道。<br />
他明知道阿波加斯要说什么,却不主动提起。<br />
他的降临,无形中使罗马帝国面临更大的困境。<br />
但却怪不到李瑄头上。<br />
是君士坦丁五世不争气,趁机南下占领叙利亚地区,却狼狈而归。<br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也不是善茬。<br />
罗马帝国想在保加利亚汗国的压力下打败大食帝国,几乎不可能。<br />
“我还是恳求皇帝陛下能与罗马联盟,夹击大食。邪恶的大食只会污染本不属于他们的疆土,没有什么比他们更残忍堕落。光明需要重新照亮那里,在天下间,华夏是最大的太阳,我们罗马也愿意辅助华夏,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br />
阿波加斯只能再度提出与大唐联盟的事宜。<br />
他将华夏抬得很高,希望这位年轻的皇帝能够同意。<br />
他不得不承认,相比于罗马,大唐更文明,如灯塔一样闪耀。<br />
以前的大唐,有许多腐朽和弊病,但都在伟大皇帝手中进行改革。<br />
大唐皇帝用自己说一不二的权威,推动着国家以阿波加斯看不懂的姿态进步。<br />
他知道长安的平民百姓,无不对李瑄交口称赞。<br />
所有人都认为李瑄是为千古“明君”。<br />
“这也是我所希望的。”<br />
李瑄只是点了点头,就没有下文。<br />
灭吐蕃、灭渤海、室韦、黑水靺鞨后,使李瑄在执政时更为轻松。<br />
除了回纥,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对国家的发展。<br />
而回纥一定不敢主动去寇掠大唐边境。<br />
阿波加斯回去,最少也得等到三年以后,还要一番准备。<br />
然后再建立共同进军的约定。<br />
与大食帝国开战要等五年,甚至更长期间。<br />
足够李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br />
“皇帝陛下英明,如我之前所说,两国灭亡大食以后,叙利亚地区、伊拉克地区、埃及地区归罗马,其余归大唐。”<br />
阿波加斯面露喜色,按照原来的说法,又试着说道。<br />
大食帝国失去呼罗珊地区后,叙利亚地区、伊拉克地区、埃及地区,是大食最富饶,人口最多的地区。<br />
只要得到这些,罗马就可以建立新的环地中海帝国,重现罗马的荣光。<br />
“我们国家并非没人去过这三个地方。和他们一比,大食的其他地区如同荒漠。我大唐虽雄胜,但儿郎的死伤和付出,不该只得到这些。我也无法向百姓们交待。”<br />
李瑄微微摇头。<br />
没有任何价值,他是不可能去做的。<br />
走一步,要看两步。<br />
朋友随时可能变为敌人。大唐不能让罗马重获新生。<br />
现主动权在大唐手中,李瑄可以慢慢与阿波加斯耗。<br />
“大唐还可以得到阿塞拜疆地区,那里紧邻里海,土地肥沃,树木葱郁,也很富饶。”<br />
阿波加斯急忙向李瑄说道。<br />
“阿塞拜疆地区,远远比不上叙利亚地区和伊拉克地区。”<br />
李瑄不认同。<br />
在他的视角中,高加索地区是一块好地方。<br />
但他还想得到更多。<br />
而且以当下局势看,如果大唐出兵,只能得到这些,绝对是亏本的。<br />
是大唐为罗马帝国解围,而非罗马帝国为大唐解围。<br />
“敢问皇帝陛下欲得到哪里?”<br />
无奈之下,阿波加斯向李瑄询问。<br />
来之前,他已经有心理准备。<br />
一年多时间,大唐只是礼部接待他,亦或者大朝会的时候请他观礼,没有一点关于联合进攻大食的意思。<br />
他明白大唐不满足他提出的要求。<br />
而且大唐对攻击大食的欲望并不强烈,似乎大食不主动挑衅,大唐也不会大动干戈。<br />
“之前使者所言,再加上埃及地区。”<br />
李瑄缓缓回应阿波加斯。<br />
“埃及地区自古是我罗马帝国的要冲之地,那里有心向罗马的百姓,我们的君王一定不会同意。”<br />
阿波加斯不敢同意。<br />
君士坦丁五世的目的是重现罗马帝国。<br />
在这前提下,就是以埃及为据点,拿下迦太基在内的非洲北方地区。<br />
一旦失去埃及,大唐唾手可得北非地区。<br />
同时可以对叙利亚、伊拉克形成完全的包夹之势。<br />
形势完全会变得不一样。<br />
以大唐的强大,若出尔反尔回头攻击罗马,那罗马将面临更大的困境。<br />
即便不与大唐联合,阿波加斯也不可能同意。<br />
“使者要好好考虑一番。”<br />
李瑄着重提醒。<br />
罗马使团几年时间出使大唐,耗时耗力,不能无功而返。<br />
“我肩负使命而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但皇帝陛下提出的条件,太强人所难。从我携带的宝物、农作物,皇帝陛下应该能看出罗马真心想与大唐建立友谊,希望皇帝陛下能再换一个条件。”<br />
阿波加斯无比真诚地向李瑄请求道。<br />
“既然如此,我就退而求其次,等战争胜利,将伊拉克地区划归大唐。这是我心中的底线了,否则我也无能为力。”<br />
李瑄佯装遗憾地说道。<br />
他不可能现在就去得到埃及。<br />
罗马帝国失去埃及,就会断了“地中海霸主之梦”。<br />
大唐得到埃及,一旦战争打响,就会沦为孤地,几乎不可能守住。<br />
他真正的目的是伊拉克地区,直接与大唐征服的土地接壤。<br />
伊拉克地区完全包括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的中游、下游。<br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最终都会流入大唐控制的波斯湾。<br />
现如今,伊拉克地区也是大食帝国最富饶的地区。<br />
即便是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拉克地区的税收也压制呼罗珊地区,为大食第一。<br />
大唐想要叙利亚地区,根本是不可能的。<br />
若大唐拥有叙利亚地区,会将罗马帝国堵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br />
等于说一场大战下来,罗马帝国什么都没得到,甚至还要面临一个比大食帝国强大数倍的大唐帝国。<br />
所以李瑄打算先掌握人口、经济要地。<br />
那赫赫有名的巴格达,就建立在底格里斯河中游,一度成为一个时期的世界中心。<br />
等时机成熟,再冲向近在咫尺的地中海。<br />
“罗马肯定不可能将叙利亚地区划给大唐,又不愿意舍弃埃及地区。所以我们只能要伊拉克地区。”<br />
见阿波加斯沉默不语,李瑄沉声说道,表示他没有选择。<br />
“皇帝陛下,能否以幼发拉底河中下游为界限?”<br />
阿波加斯又想点子,想为罗马帝国争取一个更有利的条件。<br />
以幼发拉底河为界限,他们就会得到伊拉克地区的一半,更能据大河而守。<br />
“不行,除非以整条幼发拉底河为界线。”<br />
李瑄否定这则条件。<br />
他对地图了如指掌。<br />
幼发拉底河发源在罗马帝国境内,即便不算罗马,也会将一部分叙利亚地区切开,让大唐兵锋直抵罗马帝国的脆弱部位。<br />
若以整条幼发拉底河为界限,罗马的战略位置会更被动。<br />
李瑄的话又将阿波加斯干沉默了。<br />
大唐皇帝对西亚的山川地势无比了解,让他占不到一丝便宜。<br />
最终,阿波加斯只能点头道:“就按皇帝陛下所言,大唐再拥有伊拉克地区。”<br />
总的来说,罗马帝国会是赚的。<br />
他觉得可能会引狼入室,但基于对罗马帝国的自信,他想着罗马一定能解决外忧内患,遏制大唐想一窥地中海的野心。<br />
而且罗马帝国现在只能尽快做出抉择。<br />
“使者可以决定这件事情吗?”<br />
李瑄向阿波加斯确认道。<br />
“我可以劝说我们的君王同意战后划分。”<br />
阿波加斯坚定地说道。“大唐和罗马的友谊万岁,这个世界终归我们。”<br />
李瑄笑着向阿波加斯说道。<br />
阿波加斯是罗马帝国的执事长官,相当于大唐的宰相。<br />
他会有心理准备的。<br />
他告诉阿波加斯,希望阿波加斯能在明年春天离开。<br />
因为明年春天,大唐准备在兴庆宫的萼相辉楼举行大宴,招待来自天下各国的国王、酋长、使者。<br />
阿波加斯遵从李瑄的话,他准备带一些大唐的农作物,寻找一些大唐的书籍后,再回君士坦丁堡。<br />
随后,李瑄请四位宰相一起前来,见证“友谊”,并共同进餐。<br />
之所以是四位宰相,是因为卢奂重病卧床,不能处理政务。<br />
李瑄去看望过卢奂,他拜相以来,兢兢业业,身体不堪重负。<br />
将最后的时光献给国家,现已是弥留之际。<br />
在乾元二载元月初五的时候,大唐的第一位大医,也是唯一一个大医陈藏器病逝,享年七十二岁。<br />
李瑄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并去参加陈藏器的葬礼。<br />
他对大医的敬重,不光只是册封,也不只是停在表面。<br />
他真心佩服为济生堂操劳十几年的陈藏器。<br />
最终以追赠陈藏器为“济生公”,太仆卿。<br />
李瑄将济生堂交给王冰,希望他能继承陈藏器的事业,深研药理和疑难杂症,尽快将济生堂布局在天下郡县,福泽百姓。<br />
世人也知晓学医能带来无上荣耀,有可能得到至尊的青睐,故而踊跃参与。<br />
医者的地位,迅速提高。<br />
乾元二载九月,中书令卢奂在长安溘然长逝。<br />
江南地区的除贱为良基本完成,卢奂言“身死亦瞑目”。<br />
他成为宰相不到两年,与其他宰相合力办成一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br />
李瑄惋惜卢奂和历史上一样,没能逃过宿命。<br />
凭心而论,他希望卢奂能多担任一段时间宰相,以身作则,宣扬清廉之风。<br />
天不假年,李瑄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卢奂送行,同时追赠他为“太傅”。<br />
卢奂去世后,宰相空缺一位。<br />
李瑄将杨绾改为中书令,相位晋级一层。<br />
思虑再三后,召安西大都护颜真卿为侍中,参知政事。<br />
由兵部侍郎岑参接替安西大都护的职位。<br />
颜真卿作为在陇右就跟随李瑄的人,一直到西域。李瑄政变、平叛的时候,颜真卿又坐镇大后方,劳苦功高,威望足够。<br />
是时候将颜真卿调回了。<br />
至于李泌,将范阳的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现新征服室韦、渤海、黑水靺鞨,还需要范阳方面的调度。<br />
李瑄希望李泌可以再在范阳两年。<br />
在行省制度颁布的时候,再将李泌调回。<br />
他不可能让一个宰相长期把持相位,哪怕那个宰相非常贤明、能干。<br />
李瑄之前已经说明,县令、太守、大都护、都督、尚书、侍郎、御史大夫、宰相等,任何官职,一任四年。<br />
这其中,宰相最多连任两次。<br />
李瑄要给官吏们升迁的动力。<br />
宰相久坐,会被欲望蒙蔽双眼。如果跟李林甫一样,一当就是二十年,会使许多官吏产生其他心思。<br />
实际上,八年时间已经很长了。古往今来,罕有官吏能执宰八年以上。<br />
十月一日。<br />
紫薇殿中,传来一道啼哭,李瑄的第二女诞生。<br />
为他生女者为裴灵溪。<br />
母女平安,李瑄非常高兴,他的儿女们已经逐渐成长,早已期盼能多儿多女。<br />
除了第二女,姜月瑶也身怀六甲,预计明年四月就会再为他诞生子女。<br />
待裴灵溪休息过后,李瑄在榻前握住裴灵溪的手。<br />
他没有说话,一切都在不言中。<br />
裴灵溪只是嘴角挂着微笑,她不迂腐,生男生女不重要,只要夫君高兴就好。<br />
夫君不再纳妃,子女稀少,引来许多非议。<br />
她们劝说也没用。<br />
身为皇后和妃子,为皇帝延续血脉,也是她们的责任。<br />
但李瑄的温柔,让她们感动地落泪。<br />
三天后,李瑄封第二女为虞国公主,取名“李霏霏”。<br />
他还特意叮嘱李奕、李淞、李蓁蓁,要爱护自己的妹妹。<br />
在欣喜之余,李瑄也没忘记处理国事。<br />
等除贱为良彻底结束,他才能开始新的策令。<br />
尺带珠丹、赤松德赞、大钦茂、屋作个等俘虏到达大唐后,李瑄根本没有召见他们。<br />
待明年百国到达长安问礼时,再将他们拉出来鞭策一顿。<br />
随着灭国之战、除贱为良的进行,长安左藏库的财宝堆积如山,各类丝绸似能填满城池。<br />
李瑄在去年的时候,就禁止山东、江南的财宝向长安运输,先储藏在洛阳。<br />
黄金一如既往地区分开,重新提炼,打上官印。<br />
白银也在大量的储存。<br />
至于其他一些珠宝,多赏赐给军队。<br />
李瑄紧盯着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货币信用体系。<br />
关于数字、拼音,也开始在长安、洛阳试推行。<br />
每个月诸郡的摊丁入亩,考成法,都必须要向李瑄汇报。<br />
另外,乾元二载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宫的建立。<br />
李瑄曾向李白邀请入智慧宫,但被李白写诗婉拒了。<br />
李白未来长安。<br />
或许李白以为智慧宫和翰林院没有区别,又或许是不再留恋官场,只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为神仙眷侣。<br />
李瑄更倾向于李白是谪仙人,不想沉浸于智慧宫的无聊中,或被规矩所束缚。<br />
由李白去吧!<br />
在庐山,还是在云梦,李瑄想着还会与李白再次相遇。<br />
“臣崔汉衡拜见至尊……”<br />
政事堂中,李瑄刚与宰相们讨论完政务,便将秘书监学士崔汉衡召过来。<br />
秘书监设十八学士,从七品下。<br />
虽然官职低,但都是能与李瑄对话的存在。<br />
科举及第后,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优秀政绩后,有可能被李瑄召为秘书监学士,代表其前途无量。<br />
当今秘书监十八学士,多是历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着重培养。<br />
现在秘书监已经完全取代由宦官组成的内侍省。<br />
和锦衣卫一起,被视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对文武大臣们有非常大的掣肘。<br />
“崔学士免礼。”<br />
李瑄让崔汉衡平身,开门见山向他询问道:“崔学士罗马语如何?”<br />
“回至尊,臣已可以与罗马人正常交流,罗马的文字,臣也学得七七八八。”<br />
崔汉衡向李瑄回答道。<br />
他有近乎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李瑄选秘书监官吏学习罗马语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应召。<br />
他觉得这是他的机会!<br />
一年半的时间,他请教精通多种语言的粟特商人,请教罗马人,夙兴夜寐,几乎没有休息,终于将罗马语吃透。<br />
“罗马帝国万里迢迢来使,为大唐带来诸多农作物,福泽百姓。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朕准备派遣一大使,随罗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来一回,可能超过五年,且困难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学士是否愿意前往?”<br />
李瑄征求崔汉衡的意见。<br />
崔汉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体度弘博,志气沉定。能断大事,尤精远图。<br />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执政的时候,崔汉衡能发挥特长。<br />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即便至尊不提,臣也愿如终军一样请长缨,若汉代张骞一样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愿。”<br />
崔汉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热泪盈眶地说道。<br />
盛唐如诗歌一样飞扬,文人士子无不仰慕古代的榜样。<br />
西域已经被征服,天地还有更远的地方。<br />
在崔汉衡学习罗马语的那一刻,就决定要踏万重山水,一渡罗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样!<br />
“汉代的甘英到达过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们汉人踏过最遥远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夜郎一样坐井观天,伟大的民族,当排除万难,敢为人先。我相信崔学士是坚定的,一定会成为第一个踏上欧洲的汉人。”<br />
李瑄立刻将崔汉衡扶起来,并拉着他的手,与他同坐榻上。<br />
崔汉衡不敢,李瑄却用“武力”镇压他,使崔汉衡受宠若惊,更为动容,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br />
他觉得前路的困难,已不再是困难,因为他有信与念。<br />
东汉时期,甘英奉命汉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到达地中海沿岸。<br />
即将到达的时候,受安息阻挠,无法渡海到大秦,只能返回。<br />
李瑄鼓励崔汉衡,前人没有过的路,后人将其走完,青史流芳。<br />
选崔汉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崔汉衡年轻。<br />
崔汉衡虽进士及第,可他还不到三十岁。<br />
不同于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br />
罗马使团虽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让崔汉衡提前做好准备。<br />
同时,李瑄还会为崔汉衡物色一个副手。<br />
为他在安西时期的众多幕僚之一,杜环。<br />
现杜环还在安西都护府任职。<br />
杜环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诗人杜牧的祖父。<br />
李瑄明白杜环在历史上,也到达过地中海,差一点跑到欧洲。<br />
历史上,高仙芝怛罗斯之战失败后,许多僚属、工匠被俘虏,杜环就是其中之一。<br />
杜环会波斯语,在大食当过十几年的俘虏生涯,几乎跑遍大食帝国,包括埃及。<br />
最后竟然又乘船回到大唐,写下《经行记》。<br />
李瑄相信天赋一说,杜佑或许是崔汉衡最好的助手,能帮助大唐更具体了解罗马,以及途径的其他国家。能为大唐带回这些国家的书籍……<br />
(本章完)</p>
阿波加斯携带着翻译入甘露殿后,向李瑄行一礼。<br />
一年多的时间,他再参见李瑄时,心态已经变得不同。<br />
他深刻地领略到李瑄的传奇和伟大。<br />
文武双全,不足以形容李瑄。<br />
他甚至打碎自己的信仰,他心中神圣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都难以比肩这位东方大帝。<br />
“免礼!使者这一年来可好?”<br />
李瑄让阿波加斯免礼,并向他询问道。<br />
“如此灿烂的国度,悠久的文明,令我心生向往。只恨知识浅薄,不能尽赏,也遗憾此非家乡,还要跋涉回万里之外,向我们的君王复命。”<br />
阿波加斯再次向夏寒一礼。<br />
他们休整得差不多了,计划在几个月内,离开长安。<br />
他希望在这段时间,敲定与大唐夹击大食帝国的计划。<br />
明知道大唐强大,皇帝年轻,雄心勃勃。<br />
但他不得不去选择。<br />
衰落的罗马,夹在保加利亚汗国和大食帝国中间,此时还要向保加利亚野蛮人上贡,这是罗马的耻辱。<br />
不论如何,都应该将大食帝国击破,使国家的南部没有威胁,可全力以赴对付保加利亚蛮子。<br />
阿波加斯始终坚信,君士坦丁五世为有为的皇帝,一定能重现罗马的荣光。<br />
“华夏文明与罗马文明共同屹立于世界之巅,代表着东西方,我们已经战胜一切想触碰我们的文明,大唐包容一切,大门永远为你们而开。”<br />
“朕一直敬佩你们这些外交使者,能不畏艰苦,几年如一日一样做一件事情。曾经,我们国家的张骞出使西域,被困十三年;班超在西域经营三十一年。才使我们在西域建立威名,站稳脚跟。你们不远万里前来,朕希望你们满载而归……”<br />
李瑄微微一笑,向阿波加斯说道。<br />
他明知道阿波加斯要说什么,却不主动提起。<br />
他的降临,无形中使罗马帝国面临更大的困境。<br />
但却怪不到李瑄头上。<br />
是君士坦丁五世不争气,趁机南下占领叙利亚地区,却狼狈而归。<br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也不是善茬。<br />
罗马帝国想在保加利亚汗国的压力下打败大食帝国,几乎不可能。<br />
“我还是恳求皇帝陛下能与罗马联盟,夹击大食。邪恶的大食只会污染本不属于他们的疆土,没有什么比他们更残忍堕落。光明需要重新照亮那里,在天下间,华夏是最大的太阳,我们罗马也愿意辅助华夏,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br />
阿波加斯只能再度提出与大唐联盟的事宜。<br />
他将华夏抬得很高,希望这位年轻的皇帝能够同意。<br />
他不得不承认,相比于罗马,大唐更文明,如灯塔一样闪耀。<br />
以前的大唐,有许多腐朽和弊病,但都在伟大皇帝手中进行改革。<br />
大唐皇帝用自己说一不二的权威,推动着国家以阿波加斯看不懂的姿态进步。<br />
他知道长安的平民百姓,无不对李瑄交口称赞。<br />
所有人都认为李瑄是为千古“明君”。<br />
“这也是我所希望的。”<br />
李瑄只是点了点头,就没有下文。<br />
灭吐蕃、灭渤海、室韦、黑水靺鞨后,使李瑄在执政时更为轻松。<br />
除了回纥,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对国家的发展。<br />
而回纥一定不敢主动去寇掠大唐边境。<br />
阿波加斯回去,最少也得等到三年以后,还要一番准备。<br />
然后再建立共同进军的约定。<br />
与大食帝国开战要等五年,甚至更长期间。<br />
足够李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br />
“皇帝陛下英明,如我之前所说,两国灭亡大食以后,叙利亚地区、伊拉克地区、埃及地区归罗马,其余归大唐。”<br />
阿波加斯面露喜色,按照原来的说法,又试着说道。<br />
大食帝国失去呼罗珊地区后,叙利亚地区、伊拉克地区、埃及地区,是大食最富饶,人口最多的地区。<br />
只要得到这些,罗马就可以建立新的环地中海帝国,重现罗马的荣光。<br />
“我们国家并非没人去过这三个地方。和他们一比,大食的其他地区如同荒漠。我大唐虽雄胜,但儿郎的死伤和付出,不该只得到这些。我也无法向百姓们交待。”<br />
李瑄微微摇头。<br />
没有任何价值,他是不可能去做的。<br />
走一步,要看两步。<br />
朋友随时可能变为敌人。大唐不能让罗马重获新生。<br />
现主动权在大唐手中,李瑄可以慢慢与阿波加斯耗。<br />
“大唐还可以得到阿塞拜疆地区,那里紧邻里海,土地肥沃,树木葱郁,也很富饶。”<br />
阿波加斯急忙向李瑄说道。<br />
“阿塞拜疆地区,远远比不上叙利亚地区和伊拉克地区。”<br />
李瑄不认同。<br />
在他的视角中,高加索地区是一块好地方。<br />
但他还想得到更多。<br />
而且以当下局势看,如果大唐出兵,只能得到这些,绝对是亏本的。<br />
是大唐为罗马帝国解围,而非罗马帝国为大唐解围。<br />
“敢问皇帝陛下欲得到哪里?”<br />
无奈之下,阿波加斯向李瑄询问。<br />
来之前,他已经有心理准备。<br />
一年多时间,大唐只是礼部接待他,亦或者大朝会的时候请他观礼,没有一点关于联合进攻大食的意思。<br />
他明白大唐不满足他提出的要求。<br />
而且大唐对攻击大食的欲望并不强烈,似乎大食不主动挑衅,大唐也不会大动干戈。<br />
“之前使者所言,再加上埃及地区。”<br />
李瑄缓缓回应阿波加斯。<br />
“埃及地区自古是我罗马帝国的要冲之地,那里有心向罗马的百姓,我们的君王一定不会同意。”<br />
阿波加斯不敢同意。<br />
君士坦丁五世的目的是重现罗马帝国。<br />
在这前提下,就是以埃及为据点,拿下迦太基在内的非洲北方地区。<br />
一旦失去埃及,大唐唾手可得北非地区。<br />
同时可以对叙利亚、伊拉克形成完全的包夹之势。<br />
形势完全会变得不一样。<br />
以大唐的强大,若出尔反尔回头攻击罗马,那罗马将面临更大的困境。<br />
即便不与大唐联合,阿波加斯也不可能同意。<br />
“使者要好好考虑一番。”<br />
李瑄着重提醒。<br />
罗马使团几年时间出使大唐,耗时耗力,不能无功而返。<br />
“我肩负使命而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但皇帝陛下提出的条件,太强人所难。从我携带的宝物、农作物,皇帝陛下应该能看出罗马真心想与大唐建立友谊,希望皇帝陛下能再换一个条件。”<br />
阿波加斯无比真诚地向李瑄请求道。<br />
“既然如此,我就退而求其次,等战争胜利,将伊拉克地区划归大唐。这是我心中的底线了,否则我也无能为力。”<br />
李瑄佯装遗憾地说道。<br />
他不可能现在就去得到埃及。<br />
罗马帝国失去埃及,就会断了“地中海霸主之梦”。<br />
大唐得到埃及,一旦战争打响,就会沦为孤地,几乎不可能守住。<br />
他真正的目的是伊拉克地区,直接与大唐征服的土地接壤。<br />
伊拉克地区完全包括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的中游、下游。<br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最终都会流入大唐控制的波斯湾。<br />
现如今,伊拉克地区也是大食帝国最富饶的地区。<br />
即便是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拉克地区的税收也压制呼罗珊地区,为大食第一。<br />
大唐想要叙利亚地区,根本是不可能的。<br />
若大唐拥有叙利亚地区,会将罗马帝国堵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br />
等于说一场大战下来,罗马帝国什么都没得到,甚至还要面临一个比大食帝国强大数倍的大唐帝国。<br />
所以李瑄打算先掌握人口、经济要地。<br />
那赫赫有名的巴格达,就建立在底格里斯河中游,一度成为一个时期的世界中心。<br />
等时机成熟,再冲向近在咫尺的地中海。<br />
“罗马肯定不可能将叙利亚地区划给大唐,又不愿意舍弃埃及地区。所以我们只能要伊拉克地区。”<br />
见阿波加斯沉默不语,李瑄沉声说道,表示他没有选择。<br />
“皇帝陛下,能否以幼发拉底河中下游为界限?”<br />
阿波加斯又想点子,想为罗马帝国争取一个更有利的条件。<br />
以幼发拉底河为界限,他们就会得到伊拉克地区的一半,更能据大河而守。<br />
“不行,除非以整条幼发拉底河为界线。”<br />
李瑄否定这则条件。<br />
他对地图了如指掌。<br />
幼发拉底河发源在罗马帝国境内,即便不算罗马,也会将一部分叙利亚地区切开,让大唐兵锋直抵罗马帝国的脆弱部位。<br />
若以整条幼发拉底河为界限,罗马的战略位置会更被动。<br />
李瑄的话又将阿波加斯干沉默了。<br />
大唐皇帝对西亚的山川地势无比了解,让他占不到一丝便宜。<br />
最终,阿波加斯只能点头道:“就按皇帝陛下所言,大唐再拥有伊拉克地区。”<br />
总的来说,罗马帝国会是赚的。<br />
他觉得可能会引狼入室,但基于对罗马帝国的自信,他想着罗马一定能解决外忧内患,遏制大唐想一窥地中海的野心。<br />
而且罗马帝国现在只能尽快做出抉择。<br />
“使者可以决定这件事情吗?”<br />
李瑄向阿波加斯确认道。<br />
“我可以劝说我们的君王同意战后划分。”<br />
阿波加斯坚定地说道。“大唐和罗马的友谊万岁,这个世界终归我们。”<br />
李瑄笑着向阿波加斯说道。<br />
阿波加斯是罗马帝国的执事长官,相当于大唐的宰相。<br />
他会有心理准备的。<br />
他告诉阿波加斯,希望阿波加斯能在明年春天离开。<br />
因为明年春天,大唐准备在兴庆宫的萼相辉楼举行大宴,招待来自天下各国的国王、酋长、使者。<br />
阿波加斯遵从李瑄的话,他准备带一些大唐的农作物,寻找一些大唐的书籍后,再回君士坦丁堡。<br />
随后,李瑄请四位宰相一起前来,见证“友谊”,并共同进餐。<br />
之所以是四位宰相,是因为卢奂重病卧床,不能处理政务。<br />
李瑄去看望过卢奂,他拜相以来,兢兢业业,身体不堪重负。<br />
将最后的时光献给国家,现已是弥留之际。<br />
在乾元二载元月初五的时候,大唐的第一位大医,也是唯一一个大医陈藏器病逝,享年七十二岁。<br />
李瑄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并去参加陈藏器的葬礼。<br />
他对大医的敬重,不光只是册封,也不只是停在表面。<br />
他真心佩服为济生堂操劳十几年的陈藏器。<br />
最终以追赠陈藏器为“济生公”,太仆卿。<br />
李瑄将济生堂交给王冰,希望他能继承陈藏器的事业,深研药理和疑难杂症,尽快将济生堂布局在天下郡县,福泽百姓。<br />
世人也知晓学医能带来无上荣耀,有可能得到至尊的青睐,故而踊跃参与。<br />
医者的地位,迅速提高。<br />
乾元二载九月,中书令卢奂在长安溘然长逝。<br />
江南地区的除贱为良基本完成,卢奂言“身死亦瞑目”。<br />
他成为宰相不到两年,与其他宰相合力办成一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br />
李瑄惋惜卢奂和历史上一样,没能逃过宿命。<br />
凭心而论,他希望卢奂能多担任一段时间宰相,以身作则,宣扬清廉之风。<br />
天不假年,李瑄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卢奂送行,同时追赠他为“太傅”。<br />
卢奂去世后,宰相空缺一位。<br />
李瑄将杨绾改为中书令,相位晋级一层。<br />
思虑再三后,召安西大都护颜真卿为侍中,参知政事。<br />
由兵部侍郎岑参接替安西大都护的职位。<br />
颜真卿作为在陇右就跟随李瑄的人,一直到西域。李瑄政变、平叛的时候,颜真卿又坐镇大后方,劳苦功高,威望足够。<br />
是时候将颜真卿调回了。<br />
至于李泌,将范阳的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现新征服室韦、渤海、黑水靺鞨,还需要范阳方面的调度。<br />
李瑄希望李泌可以再在范阳两年。<br />
在行省制度颁布的时候,再将李泌调回。<br />
他不可能让一个宰相长期把持相位,哪怕那个宰相非常贤明、能干。<br />
李瑄之前已经说明,县令、太守、大都护、都督、尚书、侍郎、御史大夫、宰相等,任何官职,一任四年。<br />
这其中,宰相最多连任两次。<br />
李瑄要给官吏们升迁的动力。<br />
宰相久坐,会被欲望蒙蔽双眼。如果跟李林甫一样,一当就是二十年,会使许多官吏产生其他心思。<br />
实际上,八年时间已经很长了。古往今来,罕有官吏能执宰八年以上。<br />
十月一日。<br />
紫薇殿中,传来一道啼哭,李瑄的第二女诞生。<br />
为他生女者为裴灵溪。<br />
母女平安,李瑄非常高兴,他的儿女们已经逐渐成长,早已期盼能多儿多女。<br />
除了第二女,姜月瑶也身怀六甲,预计明年四月就会再为他诞生子女。<br />
待裴灵溪休息过后,李瑄在榻前握住裴灵溪的手。<br />
他没有说话,一切都在不言中。<br />
裴灵溪只是嘴角挂着微笑,她不迂腐,生男生女不重要,只要夫君高兴就好。<br />
夫君不再纳妃,子女稀少,引来许多非议。<br />
她们劝说也没用。<br />
身为皇后和妃子,为皇帝延续血脉,也是她们的责任。<br />
但李瑄的温柔,让她们感动地落泪。<br />
三天后,李瑄封第二女为虞国公主,取名“李霏霏”。<br />
他还特意叮嘱李奕、李淞、李蓁蓁,要爱护自己的妹妹。<br />
在欣喜之余,李瑄也没忘记处理国事。<br />
等除贱为良彻底结束,他才能开始新的策令。<br />
尺带珠丹、赤松德赞、大钦茂、屋作个等俘虏到达大唐后,李瑄根本没有召见他们。<br />
待明年百国到达长安问礼时,再将他们拉出来鞭策一顿。<br />
随着灭国之战、除贱为良的进行,长安左藏库的财宝堆积如山,各类丝绸似能填满城池。<br />
李瑄在去年的时候,就禁止山东、江南的财宝向长安运输,先储藏在洛阳。<br />
黄金一如既往地区分开,重新提炼,打上官印。<br />
白银也在大量的储存。<br />
至于其他一些珠宝,多赏赐给军队。<br />
李瑄紧盯着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货币信用体系。<br />
关于数字、拼音,也开始在长安、洛阳试推行。<br />
每个月诸郡的摊丁入亩,考成法,都必须要向李瑄汇报。<br />
另外,乾元二载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宫的建立。<br />
李瑄曾向李白邀请入智慧宫,但被李白写诗婉拒了。<br />
李白未来长安。<br />
或许李白以为智慧宫和翰林院没有区别,又或许是不再留恋官场,只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为神仙眷侣。<br />
李瑄更倾向于李白是谪仙人,不想沉浸于智慧宫的无聊中,或被规矩所束缚。<br />
由李白去吧!<br />
在庐山,还是在云梦,李瑄想着还会与李白再次相遇。<br />
“臣崔汉衡拜见至尊……”<br />
政事堂中,李瑄刚与宰相们讨论完政务,便将秘书监学士崔汉衡召过来。<br />
秘书监设十八学士,从七品下。<br />
虽然官职低,但都是能与李瑄对话的存在。<br />
科举及第后,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优秀政绩后,有可能被李瑄召为秘书监学士,代表其前途无量。<br />
当今秘书监十八学士,多是历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着重培养。<br />
现在秘书监已经完全取代由宦官组成的内侍省。<br />
和锦衣卫一起,被视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对文武大臣们有非常大的掣肘。<br />
“崔学士免礼。”<br />
李瑄让崔汉衡平身,开门见山向他询问道:“崔学士罗马语如何?”<br />
“回至尊,臣已可以与罗马人正常交流,罗马的文字,臣也学得七七八八。”<br />
崔汉衡向李瑄回答道。<br />
他有近乎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李瑄选秘书监官吏学习罗马语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应召。<br />
他觉得这是他的机会!<br />
一年半的时间,他请教精通多种语言的粟特商人,请教罗马人,夙兴夜寐,几乎没有休息,终于将罗马语吃透。<br />
“罗马帝国万里迢迢来使,为大唐带来诸多农作物,福泽百姓。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朕准备派遣一大使,随罗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来一回,可能超过五年,且困难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学士是否愿意前往?”<br />
李瑄征求崔汉衡的意见。<br />
崔汉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体度弘博,志气沉定。能断大事,尤精远图。<br />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执政的时候,崔汉衡能发挥特长。<br />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即便至尊不提,臣也愿如终军一样请长缨,若汉代张骞一样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愿。”<br />
崔汉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热泪盈眶地说道。<br />
盛唐如诗歌一样飞扬,文人士子无不仰慕古代的榜样。<br />
西域已经被征服,天地还有更远的地方。<br />
在崔汉衡学习罗马语的那一刻,就决定要踏万重山水,一渡罗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样!<br />
“汉代的甘英到达过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们汉人踏过最遥远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夜郎一样坐井观天,伟大的民族,当排除万难,敢为人先。我相信崔学士是坚定的,一定会成为第一个踏上欧洲的汉人。”<br />
李瑄立刻将崔汉衡扶起来,并拉着他的手,与他同坐榻上。<br />
崔汉衡不敢,李瑄却用“武力”镇压他,使崔汉衡受宠若惊,更为动容,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br />
他觉得前路的困难,已不再是困难,因为他有信与念。<br />
东汉时期,甘英奉命汉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到达地中海沿岸。<br />
即将到达的时候,受安息阻挠,无法渡海到大秦,只能返回。<br />
李瑄鼓励崔汉衡,前人没有过的路,后人将其走完,青史流芳。<br />
选崔汉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崔汉衡年轻。<br />
崔汉衡虽进士及第,可他还不到三十岁。<br />
不同于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br />
罗马使团虽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让崔汉衡提前做好准备。<br />
同时,李瑄还会为崔汉衡物色一个副手。<br />
为他在安西时期的众多幕僚之一,杜环。<br />
现杜环还在安西都护府任职。<br />
杜环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诗人杜牧的祖父。<br />
李瑄明白杜环在历史上,也到达过地中海,差一点跑到欧洲。<br />
历史上,高仙芝怛罗斯之战失败后,许多僚属、工匠被俘虏,杜环就是其中之一。<br />
杜环会波斯语,在大食当过十几年的俘虏生涯,几乎跑遍大食帝国,包括埃及。<br />
最后竟然又乘船回到大唐,写下《经行记》。<br />
李瑄相信天赋一说,杜佑或许是崔汉衡最好的助手,能帮助大唐更具体了解罗马,以及途径的其他国家。能为大唐带回这些国家的书籍……<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