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于此惩罚,右仆射可心服?”<br />
    李瑄向李岘说道。<br />
    “臣心服口服。”<br />
    李岘甘愿接受罚俸三月的惩罚。<br />
    对于他的地位而言,这些微不足道。<br />
    一分不改,振聋发聩。<br />
    他将反躬自省,不再因各种原因,去跨越雷池。<br />
    “自秦横扫六合,一统华夏以来。贵贱苦乐,王朝更迭。犹如瓶中之人,不向上爬,永远也爬不出瓶子。”<br />
    “继往开来,由你我君臣开始。若不想重蹈覆辙,让生灵涂炭一次次重现,必须将变革进行到底。今已乾元四载,我们的变革也将开始。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br />
    “人的欲望无止境。再严厉的律法,也不可能永远杜绝人的欲望。除贱为良结束,不意味着郡县安定。”<br />
    “大唐幅员辽阔,不说有余孽未铲除,朝杀暮而犯,必时时发生;新豪强冒出,如雨后春笋。”<br />
    “每日早朝,我看着文武百官,想上天赐与我火眼金睛,揪出奸佞。难道满朝文武没有奸臣,都是忠臣?”<br />
    “我和你们这些宰相保持公平公正,勤奋政务,节俭清廉,才能长治久安。”<br />
    “总有官吏被欲望蒙蔽双眼,他们不畏惧我,不畏惧我手中之剑,更不畏惧你们。他们和你们斗智斗勇,阳奉阴违。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揪出他们,自己必须无懈可击。”<br />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br />
    李瑄让李岘坐下,语重心长地道。<br />
    明年朝廷大换届,他依旧会任命李岘为首席宰相,以持续政策。<br />
    他需要进一步改变士大夫官吏的念想。<br />
    不要有理所当然。<br />
    李瑄不想在若干年后,出现“牛李党争”。<br />
    贫寒贵子与士族子弟一旦积怨已久,出现思想大割裂。就不会从国策上出发,而从恩怨入手。<br />
    愤懑战胜理智。<br />
    凡是你同意,我皆反对。<br />
    凡是你反对,我皆同意。<br />
    不问青红皂白。<br />
    信念与理念背道而驰,南辕北辙。<br />
    国家就会陷入无休止地内耗之中,停滞不前。<br />
    李瑄建立的大好局面,也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r />
    “臣回家后,会立刻书一文章,向庐江别驾王重华致歉,并自我反省。请至尊恳请在大唐月报上开一角,待下一期月报发行,使天下得见。”<br />
    李岘下定决心,再向李瑄拱手。<br />
    这一刻,他已经确定是自己的“偏见”,让他选择源洧,而弃王重华。<br />
    不是年龄问题,更不是资历问题。<br />
    他是首席宰相,是百官之首,是天下表率。<br />
    当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br />
    莫使王重华的努力,不及一分偏见。<br />
    “此有损首席宰相威严,不必了。卿谨记即可。”<br />
    李瑄微微摇头。<br />
    李岘犯下的错误不大,知错能改,已经略施惩戒。<br />
    一旦登大唐月报,恐对李岘的威信有打击。<br />
    当然,也有可能提高李岘的声望,提高朝廷的声威,使文人士子奋发图强,使郡县官吏克己奉公。<br />
    “臣认为这是国家更进一步的必然。宰相也是考成的一员,天下大小官吏皆应清楚。”<br />
    李岘再度请求,正言正色地说道。<br />
    “也罢!卿书信完毕,自行送至洛阳。”<br />
    李瑄沉吟一番后,最终同意李岘的请求。<br />
    小时候以为负荆请罪很容易,许多人成年后连一点小错都咬死不认,更何况是负荆请罪。<br />
    说一套做一套容易,又有几人能做到知行合一?<br />
    “谢至尊!”<br />
    李岘拜谢李瑄后退出甘露殿。<br />
    此事有意无意下,在长安满城风雨,沸沸扬扬。<br />
    朝野皆知至尊因李岘没有严格遵守考成法,而责罚李岘。<br />
    得知原因,更让无数人大跌眼镜。<br />
    原本的考核,和现在不一样。<br />
    从上到下,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br />
    由考功员外郎负责。<br />
    现在虽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留察、淘汰五级。<br />
    但有更细致的分数划分。<br />
    按照以往,王重华和源洧应该都是上中的政绩。<br />
    李岘这么做无可厚非。<br />
    作为至尊最信任的首席宰相,因一分被罚,体现至尊的大公无私。<br />
    也证明首席宰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br />
    不因错误不大,就模糊唬弄。<br />
    不要夸人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r />
    国家风气到达前所未有的地步,文人士子积极向上。<br />
    都想在这个时代“博取功名”,完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br />
    实在不行,再遵从至尊的意志,回归乡里,在乡学教书育人,薪尽火传,为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br />
    当首席宰相的道歉文章出现在大唐月报的头版头条时。<br />
    人们认为是时代大变的开始。<br />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br />
    尊崇儒家精神。去强调个人责任,而非个人权力。<br />
    天下人更直观地去感受什么是宰相。<br />
    到达这个位置,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责任心,以及何等品德。<br />
    九月初五。<br />
    李瑄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明德门前,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工仪式。<br />
    大唐第一条水泥路,从明德门到朱雀门。<br />
    由原本的水泥路,代替朱雀大街。<br />
    虽然不长,但却非常宽阔。<br />
    这一小步的跨越,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br />
    经过一年多的烧制,大唐发动上万壮夫,将长安北方烧制的水泥,以及远道而来的沙子,大小石块,黏土,运送至明德门外。<br />
    从今日起,凡水泥路修到的地方,一律不得通行。<br />
    若在水泥凝聚前,破坏道路,必遭受重惩。<br />
    百姓和商人从其他门,经过坊市绕道。<br />
    现在各坊门日夜不会关闭。<br />
    朱雀大街水泥路宽阔,中间两条车道,一条行车,一条走马驴骆驼。<br />
    两侧分别有两条,通行人。<br />
    待朱雀大街完全竣工,就会修连通各坊市较窄的水泥路,连排水系统也会重新构建。<br />
    以免如天宝十三载的暴雨一样,使长安城内如一片泽国。<br />
    工人们已经熟知如何分配比例,反复练习过修道路的步骤。<br />
    他们有信心一举将新朱雀大街贯通。<br />
    修长安水泥路,是为两京古道做好准备。<br />
    这个时代,没有离谱的重型车辆,一条路保持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br />
    虽然性价比不高,一切都是从零到有的开始。<br />
    毕竟这个时代无法大量提取沥青,想修建贯通南北的柏油路不现实。<br />
    当务之急,是多建立水泥厂,烧制更多水泥,筛选更多沙石。<br />
    随着李瑄将第一锄头抡下,代表着水泥路正式动工。<br />
    百姓无比好奇。<br />
    但有至尊的命令,他们都不敢靠近。<br />
    直到一个多月后,第一截百丈长的水泥路允许踏上后,长安的百姓和达官贵人都非常震惊。<br />
    宽阔的水泥路,分离的车道,可以容纳十辆马车并行。<br />
    牲畜道的宽阔比车道不遑多让。<br />
    每一道,都有木栏阻挡,可以种植一些卉,灌木。<br />
    两条行人道路各有三丈宽,旁边也可以允许商贩摆摊,彻底将行人道路与车马隔开。<br />
    路面光滑,如一块巨大的石板一样。<br />
    一旦完成,下雨后不再担心道路泥泞。<br />
    这是民生的福祉。<br />
    比修建宫殿好过一万倍。<br />
    且百姓修水泥路,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伤亡。<br />
    窥一斑而见全豹。<br />
    第一截朱雀大街完成后,百姓在城中情不自禁高呼“万岁”。<br />
    他们激动地在允许的区域手舞足蹈。<br />
    从老人到妇女,每个人都想提前踏上一次水泥路。<br />
    更有一些百姓,自发参加城外的劳作,运送水泥、沙石到长安城中,进行下一段施工进展。<br />
    告示有言,水泥路要从每一个坊的坊道上通过。<br />
    百姓期盼城中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早日形成。<br />
    ……<br />
    有人欢喜有人愁。<br />
    在长安热热闹闹,对未来心驰神往的时候,一则消息震动回纥单于城。<br />
    “碰!”<br />
    “呸!天朝上国,天可汗。真是可耻又可笑。不仅扣押我们的金银珠宝,还否认先可汗的遗诏……”<br />
    回纥王宫中,移地健猛拍桌子,他的肺都快气炸了。<br />
    伸手不打笑脸人,但大唐吃了回纥那么多黄金,竟又声言讨伐。<br />
    李瑄这是要拥护叶护太子那个懦夫,和他对抗到底。<br />
    “早该猜到李瑄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唯有整军备战,捍卫王庭权力。”<br />
    莫贺达干此时已经被任命回纥宰相。他与移地健命运同体。<br />
    一旦让叶护太子回归,他会死无葬身之地。<br />
    莫贺达干建议移地健向大唐服软,只是抱着一丝希望。<br />
    在忤逆李瑄,获取权力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所准备。<br />
    李瑄让移地健自缚双手,到长安认罪,明显没留任何余地。<br />
    “唐军会何时来攻,又有何等方略。”<br />
    移地健问莫贺达干。<br />
    相比于自己的这个堂兄,他领兵出战的次数屈指可数。<br />
    而且莫贺达干在诸部军中有威望。<br />
    “回大可汗,今年冬天应该不太可能。大规模出兵需要准备。或许大唐为虚张声势,一两年内,不会来攻。”<br />
    莫贺达干不好做出判断。<br />
    不论大唐是否进攻回纥,他只希望李瑄不会御驾亲征。<br />
    天可汗在草原无人不知,哪怕是小海(今贝加尔湖)畔的小部落,也知道中原天可汗神威盖世。<br />
    只要李瑄不亲自出征,莫贺达干相信回纥健儿有十足的把握,将来敌歼灭。<br />
    “可恶!我先把那个懦夫的妻儿处死,以泄心头之恨。”<br />
    移地健不想失去权力。<br />
    在草原大会盟的时候,四方部落高呼大可汗的感觉太美妙了。<br />
    他认为一切皆因叶护太子,是叶护太子上蹿下跳,使得他无法巩固权力,发展势力。<br />
    “大可汗不可。杀死他的妻儿,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使四方部落不再服德。现如今,应该赏赐四方部落,留心大唐太原、朔方、河西等方向的动静。如此在危急关头,才能号令诸部。”<br />
    莫贺达干向移地健劝说道。<br />
    回纥大联盟中,已经有不可控制的部落出现。<br />
    原因很简单,磨延啜遗诏废除并杀死叶护太子,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br />
    是以许多亲近叶护太子的部落不服气。<br />
    且有如日中天的大唐,天可汗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br />
    对一些非回纥的胡人来说,投靠回纥需要纳税,投靠天可汗也需要纳税。<br />
    又有什么区别?<br />
    说到底,回纥汗国的根基太浅薄。<br />
    莫贺达干认为,风雨飘摇的时候,团结最重要。<br />
    “听兄长直言!”<br />
    移地健握紧拳头,打消将叶护太子妻儿杀死的想法,开始笼络四方部落,整军备战。<br />
    他又听从莫贺达干的意见,减免附属部落和族人的赋税。<br />
    声称若叶护太子引狼入室,比以往更重的赋税,将由族人去扛。<br />
    在一套组合拳下,移地健笼络一部分人心。<br />
    但回纥远远没有当年突厥汗国的实力。<br />
    或许回纥人会追随移地健到底。<br />
    然旧突厥诸部、九姓铁勒中,二五仔遍地。<br />
    他们在得知天可汗的“声讨”后,已经有听调不听宣的迹象。<br />
    移地健终究年轻,无法如磨延啜一样震慑住草原诸部。<br />
    ……<br />
    九月中秋节后,云南王阁罗凤入长安,朝拜至尊。<br />
    凤伽异回国后,已尽向阁罗凤阐述。<br />
    大唐灭吐蕃,使南诏再无屏障,也无资格对抗大唐。<br />
    与唐两次大战,虽然胜利。但激起大唐民愤。<br />
    杜甫的《兵车行》虽是抨击李隆基穷兵黩武,暗讽杨国忠。<br />
    但自信昂扬的大唐百姓读起来很不是滋味。<br />
    李瑄用“华夏”,用诸多理念,使得民族主义抬头。<br />
    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不可能去遏制这种思想。<br />
    南诏也唯有成为大唐都护府一条路可走。<br />
    阁罗凤的决定是明智的。<br />
    大唐兵马进入云南,可以迁徙百姓。<br />
    分走王室许多权力,但也让南诏王室,可以和龟兹、于阗王室一样长存。<br />
    李瑄承诺“世袭罔替,与国同休”。<br />
    不论将来云南都护府的路在何方,最起码王室血脉得以延续。<br />
    “拜见至尊!”<br />
    李瑄在太极宫太液池的亭子内召见阁罗凤。<br />
    阁罗凤向李瑄恭谨一拜。<br />
    上一次他来长安的时候,还不是国王,与李瑄有过几面之缘。<br />
    那时李瑄是大非川之战击溃吐蕃,生擒尺带珠丹的大英雄。<br />
    阁罗凤尊敬备至。<br />
    在宴会上,他觉得人中之龙,不过如此。<br />
    现李瑄摇身一变,已经坐稳皇帝之位。<br />
    只叹物是人非。<br />
    他一直在想,没有杨国忠该多好啊!<br />
    南诏应该还是独立的存在。<br />
    他出太和城的时候,令巫师占卜,是为大吉。<br />
    有的时候,福祸相依。<br />
    南诏人的命运,只能由历史去判定。<br />
    “不必多礼,来人,赐座备酒。”<br />
    李瑄吩咐一声。<br />
    侍从将一个“太师椅”放在桌前。<br />
    这椅子和李瑄的椅子同高。<br />
    这就是改良家具的成果。<br />
    政事堂,各部、各院,一律换成椅子。<br />
    并允许民间使用。<br />
    春秋以来的跪坐,一直沿袭至今。<br />
    不少大臣腿脚不便,多半是跪坐的原因。<br />
    现大唐人喜爱胡床、胡凳,不是没有道理。<br />
    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br />
    “谢至尊!”<br />
    阁罗凤小心翼翼地坐下。<br />
    在云南,他是国王。<br />
    在巍峨的太极宫中,面对大唐皇帝,他是一微臣。<br />
    入宫以来,他见与十年前的迥然不同。<br />
    朱雀街上的道路,宛如神迹。<br />
    在新奇之下,宫殿内的石砖都不如水泥路美好。<br />
    水果、点心、美酒很快就被宫女呈来,放在桌上。<br />
    “臣已道听百国盛会,千年烟云,尽至长安,观百齐放,身为番邦,未能亲至,请至尊见谅!”<br />
    和其他番邦不同,云南王阁罗凤称李瑄为至尊,以示意自己是内臣。<br />
    如他的父亲皮逻阁一样,爵位是越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后又加上柱国。<br />
    “现云南王前来,亦是一样。我们老友叙旧,随时随地可行。”<br />
    李瑄微微一笑,向阁罗凤举起酒杯。<br />
    云南都护府在剑南以南,黔中以南。<br />
    现在那一带许多地区无法“改土归流”,就代表大唐不可能直接对云南都护府进行掌控。<br />
    还是老办法,先驻军。<br />
    然后试着移民。<br />
    再修路。<br />
    一步步来,云南在汉化过程中,接受大唐先进文化思想,迟早会对大唐产生认同感。<br />
    “臣不胜感激。”<br />
    阁罗凤双手举杯,一饮而尽。<br />
    他身为王,面对李瑄的话语,也总能产生共鸣。<br />
    李瑄的伟大魅力,令他不自觉肃然起敬。<br />
    随后的一个时辰,李瑄与阁罗凤一边饮酒,一边了解云南的情况,以及周围的部落、国家。<br />
    南诏是阁罗凤的父亲在大唐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的新兴国家。<br />
    几乎没有底蕴,在那片山地险峻的地方,交通极不完善。<br />
    李瑄看地图,从南诏太和城,开辟到印度洋,需要一千多里。<br />
    焦阁罗凤虽然打败一次骠国,占领骠国一些地盘,但骠国依旧是南诏南扩最大的敌人。<br />
    还有什么女王国、陆真腊,六诏余孽、各姓蛮族。都是阻碍!<br />
    李瑄明白当前的大唐不可能吞并东南亚。<br />
    但他还年轻,可以用数十年的时间,对物产富饶的东南亚进行吞并。<br />
    他计划从两个方向。<br />
    一是岭南的交趾郡。<br />
    二是云南都护府。<br />
    而且李瑄梦想是让大陆打通至印度洋的出海口。<br />
    他要彻底消化这里,使成为华夏之一。<br />
    所以,云南对李瑄重中之重。<br />
    李瑄与阁罗凤饮酒的时候,不断地给阁罗凤画大饼,支持他扩张。<br />
    在打败骠国后,向西南扩张。<br />
    李瑄笃定西南是海洋,至孟加拉湾,与天竺隔海相望。<br />
    大唐要在那里发展一个如南海郡一样的重镇,以辐射云贵川地区。<br />
    大唐会为南诏提供优质马匹,粮食、铠甲。<br />
    必要的时候,蜀郡都督府的兵马,会帮助云南兵卒开疆拓土。<br />
    “西南千里,便是大海。若将云南王能饮马海洋,你的画像将在凌烟阁,世代受供奉。大唐的史书也会为你列传。”<br />
    酒酣耳热的时候,李瑄指着凌烟阁方向,向阁罗凤说道……<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