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回纥士卒丧失决心,在唐军两面夹击下,无法孤注一掷,仅仅两千多重步兵阵型,成为回纥无法逾越的天堑。<br />
阵前的浮尸遍野,使回纥肝胆俱裂。<br />
“天亡我也!”<br />
顿桑特勤痛心疾首。<br />
第一次冲锋最有锐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第一次冲锋无法破开缺口,接下来的冲锋难上加难。<br />
顿桑特勤还不顾上悲痛,因为南方的唐军重甲步兵,已经与回纥士卒短兵相接。<br />
唐军强弩手千弩齐发,射倒一片又一片的回纥士卒。<br />
回纥弓箭手欲与唐军神臂弩手对垒,但受制于地形。射程更远的神臂弩手将回纥弓箭手射乱。<br />
回纥试图以小股骑兵冲锋,但还没靠近神臂弩手,就被射得人仰马翻。<br />
神臂弩手力不能支的时候退下。<br />
郭虚己一声令下,唐军开始冲锋。誓要一举将回纥兵马打乱、歼击。<br />
“杀胡贼,立军功……”<br />
士卒在猛将的率领下,挺枪驰进,喊杀声震天。<br />
在冲锋的时候,唐军的阵型又非常整齐,鱼鳞铠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一柄柄大枪外向,巨盾上画着猛兽,前进时,一股择人而噬的气息。<br />
回纥本就是以骑兵当步兵用,被一阵强弩射得溃不成军,这些断后的士兵心中更畏惧。<br />
在距离只有二十步的时候,唐军步兵如猎豹出击,步伐沉稳且迅疾。前排战士挺盾猛进。<br />
一瞬间,双方撞在一起。<br />
盾牌相撞声轰然若雷,回纥士卒被撞得连连后退。<br />
紧接着,后方的长枪兵挺枪直刺,锋利枪尖轻易洞穿回纥士卒薄弱的防具,血四溅,惨叫连连。<br />
后排的百来名陌刀手趁机挥刀猛砍,利刃过处,血流漂橹。<br />
唐军攻势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不给回纥士卒丝毫喘息之机。<br />
一刻钟不到,回纥士卒节节败退,向顿桑特勤的方向溃退。<br />
唐军步步紧逼。<br />
在开阔的地方有更多唐军士卒加入,以巩固阵型。<br />
使唐军在攻击的时候,阵型密不透风。<br />
回纥断后的兵马轻易被击溃,进一步加速主力的惶恐。<br />
回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军奴隶已经准备向大唐投降。<br />
“呜….特勤,唐军太凶猛,已经没有机会了。如果大军被挤在一块,会如牲畜一样被屠戮。我们的东面有两条山间小道,西面也有一条。放弃战马,从这些山间小道上,翻山越岭北归,能走几个是几个!”<br />
回纥副将一边哭泣,一边向顿桑特勤说道。<br />
南方溃败的惨状,他不忍去看。<br />
好在合黎山的居延古道上,有许多联接其他山峰、谷地的道路。<br />
昨日唐军阻碍他们行军的时候,就是借助这些山道来回穿梭。<br />
回纥已经大败。<br />
这是他们逃命的一线生机。<br />
若再不逃就插翅难逃了。<br />
现在连张光晟率领的重甲步兵、陌刀手、神臂弩手都在主动推进。<br />
“我真是惭愧,辜负大可汗的重托。你们跑吧,让我与唐军决一死战。”<br />
顿桑特勤也泪流满面。<br />
计划很美妙,但实施起来,需要一环扣一环。<br />
一招棋错,满盘皆输。<br />
这就是大军一起参谋军事的好处,尽可能去杜绝任何风险。<br />
不说劣势反败为胜,最起来能将优势牢牢奠定。<br />
“特勤,这不是您的责任。是汗国出现高级奸细,泄露了我们的计策。您要回到汗国,统帅族人……”<br />
回纥副将极力劝说顿桑特勤。<br />
“不要再说了,你们快点离开。传说,英勇而死的草原儿郎,魂魄会保佑部落,精神会在日月星辰,在山河湖泽。”<br />
顿桑特勤大喝一声,让回纥副将下令带士卒离开。<br />
说这些,也只是自己安慰自己。<br />
这一战后,回纥还会存在吗?天可汗凭什么大张旗鼓帮叶护太子继位?<br />
天可汗御驾亲征,注定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战役。<br />
叶护太子无权无势,一旦唐军大获全胜,草原部落只会认同天可汗,没有人会拥护叶护太子。<br />
仗打到这个份上,顿桑特勤已无颜回去。<br />
他更清楚,草原将不属于回纥。<br />
“特勤保重!”<br />
副将无奈,只能先行离去,尽可能让一部分儿郎活下来。<br />
“呜…呜……”<br />
回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吹响,异常悲凉。<br />
这是突围的号角声。<br />
副将向所有的队头下令,不要再从正道上突围。<br />
下马从两边山道上逃命,只要翻山越岭,就能北逃回草原。<br />
得到这个准许后,回纥士卒纷纷下马,向东西两侧的山道奔跑。<br />
兵败如山倒!<br />
这也意味着全线失守。<br />
那些抵抗唐军,在最前线的回纥士卒无法脱离,却也失去斗志。<br />
能逃的,转身逃跑。<br />
不能逃的,放下兵器,跪地投降。<br />
回纥士卒丢盔弃甲,满脸惊恐,如惊弓之鸟般疯狂地涌上山坡。<br />
即便没有道路的地方,也是他们攀登的对象。<br />
而狭窄的山道,怎么可能一下涌上这么多人?<br />
回纥士卒相互推搡拥挤,谁都想跑到最前面。<br />
只有在最前面,才最可能逃出生天。<br />
激烈之下,有回纥士卒被撞得摔倒在地,甚至还从半山坡滚下去。<br />
后面的士卒全然不顾,践踏着同伴的身躯,将受伤的士卒推到一边,他们的脑海中只有逃命。<br />
亲身体会战争的残酷,他们只想回去与家人团聚。<br />
以至于武器散落在漫山遍野,被慌乱的士卒踢来踢去,还成了逃跑的累赘。<br />
天气越来越热,汗与血交织在脸上,登山者大口喘着粗气,可这拥挤的人潮,却让山道成了他们的噩梦。<br />
又一个时辰过去,唐军已经解决所有抵抗力量。<br />
准备攻击登山的回纥士卒。<br />
但顿桑特勤带着麾下二百多名亲卫,成为守护回纥士卒逃跑的最后一道防线。<br />
“阻拦回纥兵马逃走。”<br />
张光晟到达后,下令士卒冲击顿桑特勤和其亲卫。<br />
“哈哈……我倒要看一下天可汗的兵马,是否有三头六臂。只恨天可汗在白亭海,否则我必与他决一死战。”<br />
顿桑特勤瞋目横矛,豪情万丈。<br />
李瑄在回纥有鹰与虎的传说,曾经一击杀死骨力裴罗时代的回纥第一猛将。<br />
本来顿桑特勤是畏惧李瑄神勇的,现在他却不服。<br />
顿桑特勤是回纥前三的猛将,自知必死无疑的他,即便没有战马,也表现得极为勇猛。<br />
面对唐军的重甲步兵和陌刀兵,顿桑特勤以长矛进行突刺。<br />
唐军分散进攻,没有组成阵型,被顿桑特勤连杀死数人。<br />
他的长矛,总是能找寻到唐军步兵的要害。“铛!”<br />
“咔嚓!”<br />
而且顿桑特勤力大无穷,每一次金铁碰撞,唐军士卒的长枪要么被折断,要么被弹开。<br />
顿桑特勤仿若杀神附体,浑身浴血,手中长矛直突直刺。<br />
即便是破甲长矛,在杀死几名披着重甲的唐军后,矛刃也有些损害。<br />
“铛!”<br />
再次一击之下,竟然未刺穿唐军士卒的重甲。<br />
而顿桑特勤的亲卫死得越来越多,唯有顿桑特勤屹立不倒。<br />
长矛多次刺杀,总能伤到唐军。<br />
“此一定是回纥大将,杀死他,尉官唾手可得。”<br />
一名队长大喝一声。<br />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br />
顿桑特勤的亲卫已经被杀散,队长集结队伍中二十多名士卒围杀顿桑特勤。<br />
面对围攻,顿桑特勤身形如电,不断闪避、格挡、反击。<br />
“噗嗤……”<br />
即便又伤到数名唐军重甲步兵,但他终究寡不敌众,肩膀被一支长枪刺中,伤口也在汩汩冒血,脚步逐渐虚浮,力气正一丝丝从身体里抽离。<br />
“杀!”<br />
眼见顿桑特勤因伤力竭,周围一众唐军士卒如嗅到腥味的狼一样,嘶吼着蜂拥而上。长枪从四面八方朝他招呼。<br />
“铛铛……”<br />
顿桑特勤乱挥长矛,竟然还能招架一二。<br />
“噗嗤!”<br />
队长找准机会,长枪直入,狠狠刺在他的后背。<br />
白刃进,红刃出。<br />
顿桑特勤一个踉跄,单膝跪地。<br />
未等他起身,几把长枪同时刺入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br />
他圆睁双眼,怒视唐军,似不甘,似愤恨,最终还是缓缓倒下,没了气息。<br />
解决掉顿桑特勤,唐军开始追击从山道上逃跑的回纥士卒。<br />
神臂弩手再次发挥威力,向半山腰射击。<br />
二百多步的距离,杀伤不大,但使得回纥士卒自乱阵脚,一个个从山上滚下来。<br />
他们成为鱼肉,任唐军宰割。<br />
其余回纥的随军奴隶,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意味着臣服。<br />
“传令,不要贸然入山追击。他们跑不掉的。”<br />
郭虚己下达军令。<br />
唐军若是不顾一切地向山里追击,会付出大死伤。<br />
而后,郭虚己又下令将回纥的战马、牲畜往两边赶。<br />
唐军的两千骑兵,五千河西胡骑,从居延古道过合黎山。<br />
在回纥的北上之路等着。<br />
另一边,居延城的宁寇军已经南下,将回纥的所有后路堵住。<br />
回纥的残兵败将,不仅要面对骑兵的追击,还要面对宁寇军的堵截。<br />
在这种围追堵截下,仅两天后,宁寇军活捉回纥的副将,并杀死俘虏上千人。<br />
骑兵杀死五百回纥兵卒,俘虏千余人。<br />
这宣示着回纥进攻凉州的阴谋告破。<br />
……<br />
白亭海。<br />
郭虚己合黎山之战大获全胜的时候,白亭海驻扎的唐军主力开始布置。<br />
移地健为防止唐军探马,将兵马驻扎在距离白亭海三百里外的沙丘内。<br />
并防备唐军的探马。<br />
唐军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回纥主力的位置,以免打草惊蛇。<br />
因为李瑄和李泌已经猜到移地健大概在距离白亭海三五百里的范围之内。<br />
回纥的探马频频在白亭海以北,以西,以东出现。<br />
唐军看似在全力驱逐,却总能使几名探马探查到已方的动向。<br />
“居延海方向得来消息。可以开始行动!”<br />
李瑄在白亭城中,召开军事会议。<br />
“敦煌军、神策卫,移动到休屠泽以南,隐藏起来;武威军和龙武军、飞龙禁军则在白亭海东南隐藏,待得到号令,从沙漠迂回到回纥后方,断回纥骑兵后路。朕只需要率领天策卫守卫白亭海和白亭城。把天子大纛与玄龙旗一起升在城北,告诉回纥探马,朕在这白亭城中。”<br />
一番商议后,李瑄向众将下达军令。<br />
“至尊万金之躯,怎能坐镇于险地。”<br />
随行官吏连忙劝说。<br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是天子?<br />
此行率领的天策卫仅有一万八千人。<br />
新建立的白亭城虽然庞大,但除去白亭城中的两千多名百姓和三千多名民夫外,只够容纳八九千名士卒。<br />
而且为保护城外诸多仓库的物资,牧场,天策卫还不能在城中。<br />
否则回纥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唐军辛辛苦苦运来的巨量粮食烧毁,将白亭海、苏武山下牧场付之一炬。<br />
天策卫铠甲精良,更适合骑兵作战。<br />
“一万八千天策卫,已经可以战胜回纥的骑兵,又怎能说置身于险地呢?有朕在,移地健才会不顾一切。”<br />
李瑄缓缓回答道。<br />
他还想试验一下火药的威力。<br />
此战重在引诱。<br />
如果移地健不上当,唐军就要劳师远征,会浪费许多粮草、马匹。<br />
战斗持续越久,对国力的消耗越大。<br />
而且休屠泽的主力,距离唐军也就数十里距离,很快就能支援到。<br />
“以前磨延啜率领五万回纥联军,在白亭海全军覆没,独以身还。那时朕率领河陇精骑三万,排除万难,数千里迂回,神兵天降。天策卫个个以一当十,身披明光甲。朕还有杀招,怎么会怕他们?尔等听命就是!”<br />
李瑄又用威严的语气命令道。<br />
即便他不冲锋陷阵,他苦心缔造的禁军体系,需要实战的考验。<br />
“臣等遵旨……”<br />
众文武只能领命。<br />
会议结束后,大军开始布置。<br />
一座座营帐被拆除,在回纥探马的注视下,唐军向南撤退。<br />
铺天盖地的铁骑,像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br />
原本七万兵马,只剩下不到两万。<br />
其中还有五千骑在白亭城中。<br />
剩下的一万多骑分散在白亭海以北,以及仓库、牧场区域。<br />
在回纥探马的视线中,唐军留在白亭海的兵马最多也就一两万人。<br />
当他们靠近白亭城的时候,看到城上的天子大纛,数十面旌旗猎猎作响,这代表大唐皇帝在白亭城中。<br />
回纥探马想再靠近的时候,却被唐军探马“发现”,进行驱逐、追击。<br />
探马自认为探查到有利情报,飞马回主力驻地,向移地健禀告。(本章完)</p>
阵前的浮尸遍野,使回纥肝胆俱裂。<br />
“天亡我也!”<br />
顿桑特勤痛心疾首。<br />
第一次冲锋最有锐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第一次冲锋无法破开缺口,接下来的冲锋难上加难。<br />
顿桑特勤还不顾上悲痛,因为南方的唐军重甲步兵,已经与回纥士卒短兵相接。<br />
唐军强弩手千弩齐发,射倒一片又一片的回纥士卒。<br />
回纥弓箭手欲与唐军神臂弩手对垒,但受制于地形。射程更远的神臂弩手将回纥弓箭手射乱。<br />
回纥试图以小股骑兵冲锋,但还没靠近神臂弩手,就被射得人仰马翻。<br />
神臂弩手力不能支的时候退下。<br />
郭虚己一声令下,唐军开始冲锋。誓要一举将回纥兵马打乱、歼击。<br />
“杀胡贼,立军功……”<br />
士卒在猛将的率领下,挺枪驰进,喊杀声震天。<br />
在冲锋的时候,唐军的阵型又非常整齐,鱼鳞铠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一柄柄大枪外向,巨盾上画着猛兽,前进时,一股择人而噬的气息。<br />
回纥本就是以骑兵当步兵用,被一阵强弩射得溃不成军,这些断后的士兵心中更畏惧。<br />
在距离只有二十步的时候,唐军步兵如猎豹出击,步伐沉稳且迅疾。前排战士挺盾猛进。<br />
一瞬间,双方撞在一起。<br />
盾牌相撞声轰然若雷,回纥士卒被撞得连连后退。<br />
紧接着,后方的长枪兵挺枪直刺,锋利枪尖轻易洞穿回纥士卒薄弱的防具,血四溅,惨叫连连。<br />
后排的百来名陌刀手趁机挥刀猛砍,利刃过处,血流漂橹。<br />
唐军攻势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不给回纥士卒丝毫喘息之机。<br />
一刻钟不到,回纥士卒节节败退,向顿桑特勤的方向溃退。<br />
唐军步步紧逼。<br />
在开阔的地方有更多唐军士卒加入,以巩固阵型。<br />
使唐军在攻击的时候,阵型密不透风。<br />
回纥断后的兵马轻易被击溃,进一步加速主力的惶恐。<br />
回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军奴隶已经准备向大唐投降。<br />
“呜….特勤,唐军太凶猛,已经没有机会了。如果大军被挤在一块,会如牲畜一样被屠戮。我们的东面有两条山间小道,西面也有一条。放弃战马,从这些山间小道上,翻山越岭北归,能走几个是几个!”<br />
回纥副将一边哭泣,一边向顿桑特勤说道。<br />
南方溃败的惨状,他不忍去看。<br />
好在合黎山的居延古道上,有许多联接其他山峰、谷地的道路。<br />
昨日唐军阻碍他们行军的时候,就是借助这些山道来回穿梭。<br />
回纥已经大败。<br />
这是他们逃命的一线生机。<br />
若再不逃就插翅难逃了。<br />
现在连张光晟率领的重甲步兵、陌刀手、神臂弩手都在主动推进。<br />
“我真是惭愧,辜负大可汗的重托。你们跑吧,让我与唐军决一死战。”<br />
顿桑特勤也泪流满面。<br />
计划很美妙,但实施起来,需要一环扣一环。<br />
一招棋错,满盘皆输。<br />
这就是大军一起参谋军事的好处,尽可能去杜绝任何风险。<br />
不说劣势反败为胜,最起来能将优势牢牢奠定。<br />
“特勤,这不是您的责任。是汗国出现高级奸细,泄露了我们的计策。您要回到汗国,统帅族人……”<br />
回纥副将极力劝说顿桑特勤。<br />
“不要再说了,你们快点离开。传说,英勇而死的草原儿郎,魂魄会保佑部落,精神会在日月星辰,在山河湖泽。”<br />
顿桑特勤大喝一声,让回纥副将下令带士卒离开。<br />
说这些,也只是自己安慰自己。<br />
这一战后,回纥还会存在吗?天可汗凭什么大张旗鼓帮叶护太子继位?<br />
天可汗御驾亲征,注定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战役。<br />
叶护太子无权无势,一旦唐军大获全胜,草原部落只会认同天可汗,没有人会拥护叶护太子。<br />
仗打到这个份上,顿桑特勤已无颜回去。<br />
他更清楚,草原将不属于回纥。<br />
“特勤保重!”<br />
副将无奈,只能先行离去,尽可能让一部分儿郎活下来。<br />
“呜…呜……”<br />
回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吹响,异常悲凉。<br />
这是突围的号角声。<br />
副将向所有的队头下令,不要再从正道上突围。<br />
下马从两边山道上逃命,只要翻山越岭,就能北逃回草原。<br />
得到这个准许后,回纥士卒纷纷下马,向东西两侧的山道奔跑。<br />
兵败如山倒!<br />
这也意味着全线失守。<br />
那些抵抗唐军,在最前线的回纥士卒无法脱离,却也失去斗志。<br />
能逃的,转身逃跑。<br />
不能逃的,放下兵器,跪地投降。<br />
回纥士卒丢盔弃甲,满脸惊恐,如惊弓之鸟般疯狂地涌上山坡。<br />
即便没有道路的地方,也是他们攀登的对象。<br />
而狭窄的山道,怎么可能一下涌上这么多人?<br />
回纥士卒相互推搡拥挤,谁都想跑到最前面。<br />
只有在最前面,才最可能逃出生天。<br />
激烈之下,有回纥士卒被撞得摔倒在地,甚至还从半山坡滚下去。<br />
后面的士卒全然不顾,践踏着同伴的身躯,将受伤的士卒推到一边,他们的脑海中只有逃命。<br />
亲身体会战争的残酷,他们只想回去与家人团聚。<br />
以至于武器散落在漫山遍野,被慌乱的士卒踢来踢去,还成了逃跑的累赘。<br />
天气越来越热,汗与血交织在脸上,登山者大口喘着粗气,可这拥挤的人潮,却让山道成了他们的噩梦。<br />
又一个时辰过去,唐军已经解决所有抵抗力量。<br />
准备攻击登山的回纥士卒。<br />
但顿桑特勤带着麾下二百多名亲卫,成为守护回纥士卒逃跑的最后一道防线。<br />
“阻拦回纥兵马逃走。”<br />
张光晟到达后,下令士卒冲击顿桑特勤和其亲卫。<br />
“哈哈……我倒要看一下天可汗的兵马,是否有三头六臂。只恨天可汗在白亭海,否则我必与他决一死战。”<br />
顿桑特勤瞋目横矛,豪情万丈。<br />
李瑄在回纥有鹰与虎的传说,曾经一击杀死骨力裴罗时代的回纥第一猛将。<br />
本来顿桑特勤是畏惧李瑄神勇的,现在他却不服。<br />
顿桑特勤是回纥前三的猛将,自知必死无疑的他,即便没有战马,也表现得极为勇猛。<br />
面对唐军的重甲步兵和陌刀兵,顿桑特勤以长矛进行突刺。<br />
唐军分散进攻,没有组成阵型,被顿桑特勤连杀死数人。<br />
他的长矛,总是能找寻到唐军步兵的要害。“铛!”<br />
“咔嚓!”<br />
而且顿桑特勤力大无穷,每一次金铁碰撞,唐军士卒的长枪要么被折断,要么被弹开。<br />
顿桑特勤仿若杀神附体,浑身浴血,手中长矛直突直刺。<br />
即便是破甲长矛,在杀死几名披着重甲的唐军后,矛刃也有些损害。<br />
“铛!”<br />
再次一击之下,竟然未刺穿唐军士卒的重甲。<br />
而顿桑特勤的亲卫死得越来越多,唯有顿桑特勤屹立不倒。<br />
长矛多次刺杀,总能伤到唐军。<br />
“此一定是回纥大将,杀死他,尉官唾手可得。”<br />
一名队长大喝一声。<br />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br />
顿桑特勤的亲卫已经被杀散,队长集结队伍中二十多名士卒围杀顿桑特勤。<br />
面对围攻,顿桑特勤身形如电,不断闪避、格挡、反击。<br />
“噗嗤……”<br />
即便又伤到数名唐军重甲步兵,但他终究寡不敌众,肩膀被一支长枪刺中,伤口也在汩汩冒血,脚步逐渐虚浮,力气正一丝丝从身体里抽离。<br />
“杀!”<br />
眼见顿桑特勤因伤力竭,周围一众唐军士卒如嗅到腥味的狼一样,嘶吼着蜂拥而上。长枪从四面八方朝他招呼。<br />
“铛铛……”<br />
顿桑特勤乱挥长矛,竟然还能招架一二。<br />
“噗嗤!”<br />
队长找准机会,长枪直入,狠狠刺在他的后背。<br />
白刃进,红刃出。<br />
顿桑特勤一个踉跄,单膝跪地。<br />
未等他起身,几把长枪同时刺入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br />
他圆睁双眼,怒视唐军,似不甘,似愤恨,最终还是缓缓倒下,没了气息。<br />
解决掉顿桑特勤,唐军开始追击从山道上逃跑的回纥士卒。<br />
神臂弩手再次发挥威力,向半山腰射击。<br />
二百多步的距离,杀伤不大,但使得回纥士卒自乱阵脚,一个个从山上滚下来。<br />
他们成为鱼肉,任唐军宰割。<br />
其余回纥的随军奴隶,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意味着臣服。<br />
“传令,不要贸然入山追击。他们跑不掉的。”<br />
郭虚己下达军令。<br />
唐军若是不顾一切地向山里追击,会付出大死伤。<br />
而后,郭虚己又下令将回纥的战马、牲畜往两边赶。<br />
唐军的两千骑兵,五千河西胡骑,从居延古道过合黎山。<br />
在回纥的北上之路等着。<br />
另一边,居延城的宁寇军已经南下,将回纥的所有后路堵住。<br />
回纥的残兵败将,不仅要面对骑兵的追击,还要面对宁寇军的堵截。<br />
在这种围追堵截下,仅两天后,宁寇军活捉回纥的副将,并杀死俘虏上千人。<br />
骑兵杀死五百回纥兵卒,俘虏千余人。<br />
这宣示着回纥进攻凉州的阴谋告破。<br />
……<br />
白亭海。<br />
郭虚己合黎山之战大获全胜的时候,白亭海驻扎的唐军主力开始布置。<br />
移地健为防止唐军探马,将兵马驻扎在距离白亭海三百里外的沙丘内。<br />
并防备唐军的探马。<br />
唐军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回纥主力的位置,以免打草惊蛇。<br />
因为李瑄和李泌已经猜到移地健大概在距离白亭海三五百里的范围之内。<br />
回纥的探马频频在白亭海以北,以西,以东出现。<br />
唐军看似在全力驱逐,却总能使几名探马探查到已方的动向。<br />
“居延海方向得来消息。可以开始行动!”<br />
李瑄在白亭城中,召开军事会议。<br />
“敦煌军、神策卫,移动到休屠泽以南,隐藏起来;武威军和龙武军、飞龙禁军则在白亭海东南隐藏,待得到号令,从沙漠迂回到回纥后方,断回纥骑兵后路。朕只需要率领天策卫守卫白亭海和白亭城。把天子大纛与玄龙旗一起升在城北,告诉回纥探马,朕在这白亭城中。”<br />
一番商议后,李瑄向众将下达军令。<br />
“至尊万金之躯,怎能坐镇于险地。”<br />
随行官吏连忙劝说。<br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是天子?<br />
此行率领的天策卫仅有一万八千人。<br />
新建立的白亭城虽然庞大,但除去白亭城中的两千多名百姓和三千多名民夫外,只够容纳八九千名士卒。<br />
而且为保护城外诸多仓库的物资,牧场,天策卫还不能在城中。<br />
否则回纥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唐军辛辛苦苦运来的巨量粮食烧毁,将白亭海、苏武山下牧场付之一炬。<br />
天策卫铠甲精良,更适合骑兵作战。<br />
“一万八千天策卫,已经可以战胜回纥的骑兵,又怎能说置身于险地呢?有朕在,移地健才会不顾一切。”<br />
李瑄缓缓回答道。<br />
他还想试验一下火药的威力。<br />
此战重在引诱。<br />
如果移地健不上当,唐军就要劳师远征,会浪费许多粮草、马匹。<br />
战斗持续越久,对国力的消耗越大。<br />
而且休屠泽的主力,距离唐军也就数十里距离,很快就能支援到。<br />
“以前磨延啜率领五万回纥联军,在白亭海全军覆没,独以身还。那时朕率领河陇精骑三万,排除万难,数千里迂回,神兵天降。天策卫个个以一当十,身披明光甲。朕还有杀招,怎么会怕他们?尔等听命就是!”<br />
李瑄又用威严的语气命令道。<br />
即便他不冲锋陷阵,他苦心缔造的禁军体系,需要实战的考验。<br />
“臣等遵旨……”<br />
众文武只能领命。<br />
会议结束后,大军开始布置。<br />
一座座营帐被拆除,在回纥探马的注视下,唐军向南撤退。<br />
铺天盖地的铁骑,像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br />
原本七万兵马,只剩下不到两万。<br />
其中还有五千骑在白亭城中。<br />
剩下的一万多骑分散在白亭海以北,以及仓库、牧场区域。<br />
在回纥探马的视线中,唐军留在白亭海的兵马最多也就一两万人。<br />
当他们靠近白亭城的时候,看到城上的天子大纛,数十面旌旗猎猎作响,这代表大唐皇帝在白亭城中。<br />
回纥探马想再靠近的时候,却被唐军探马“发现”,进行驱逐、追击。<br />
探马自认为探查到有利情报,飞马回主力驻地,向移地健禀告。(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