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他走到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回头看了眼窗上映照的人影,眼中调笑收敛。<br /><br />兄弟一场,终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了。<br /><br />谢停舟展开了那封信,熟悉的字迹,却略微有些潦草,看得出来写的时候有些心急。<br /><br />他想到了她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样子,会微微垂着头,脖颈的线条拉伸着,眼神专注认真,或许唇角还带着温柔的笑意。<br /><br />谢停舟将信按在了胸口,呼吸之间是抽搐的疼。<br /><br />“阿妤……阿妤……”他喃喃呼喊着她的名字,仰起头,眼泪顺着下颌滴落在了信纸上。<br /><br />天上又落起了雨。<br /><br />马车首尾相继,一眼望不到头去。<br /><br />兮风劝说:“殿下,下雨了,回马车上去吧。”<br /><br />谢停舟的发已经湿了,他坐在马上,回望盛京的方向。<br /><br />去路迢迢,归期遥遥。<br /><br />原以为北临是家,原来她在何处,何处才是家。<br /><br />长留坐在车辕上偏着头看去,盛京被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什么也瞧不见,可他仿佛知道世子在看什么。<br /><br />忠伯拿了披风出来,“快入秋了,你给殿下送去。”<br /><br />“我不去。”长留说。<br /><br />“嘿。”忠伯道:“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心疼人呢,世子殿下正难过着呢。”<br /><br />长留抱着胳膊说:“可是我也好难过,我不想去,我要一个人难过一会儿。”<br /><br />忠伯戳了一下他的头,“你懂什么?”<br /><br />“走吧。”谢停舟收回目光,叮嘱兮风:“走慢些,她在信中说她七日内定然赶上来,我们去青州等她。”<br /><br />兮风:“是。”<br /><br />“还有。”谢停舟又说:“沿路给她留下人了吗?”<br /><br />兮风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看着谢停舟。<br /><br />谢停舟便侧头看他,“嗯?”<br /><br />“留了,京里也留了人手。”<br /><br />兮风停顿的那一下不为别的,只因为世子从昨夜到现在,已经叮嘱过他数遍了。<br /><br />对感情木讷如兮风,竟也从世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感受到了极大的悲伤。<br /><br />李昭年抬目眺望,隔着雨帘子,能看见降紫阁顶上坐着的人影,痴痴地望着城门的方向。<br /><br />这真是一座吃人的牢笼,在外面的人拼了命地想要挤进来,被困在里面的人又拼了命地想要逃脱出去。<br /><br />“虞候在那里待了多久了?”李昭年问。<br /><br />内宦头也不敢抬地回道:“回太子殿下,从昨儿个半夜坐到了现在呢,要不要奴才去请虞候过来?”<br /><br />“不必。”李昭年说:“你送把伞过去,等她回来的时候别叫她淋着雨。”<br /><br />内宦道:“是,奴才这就去。”<br /><br />“对了。”李昭年停下离开的脚步,“不用说是本宫吩咐的。”<br /><br />李昭年抬步跨入了宣辉殿中,他刚在龙榻旁坐下,同绪帝便睁开了眼。<br /><br />“父皇醒了。”李昭年赶忙吩咐宫女端来温好的汤药,亲自伺候同绪帝服下。<br /><br />同绪帝已经吃不进任何东西了,全靠汤水吊着命。<br /><br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得趁着最后这几日,解决掉最大的一个隐患。<br /><br />“谢昀他,走了?”同绪帝问。<br /><br />“是。”李昭年说:“早上锦衣卫的听记来报过,城门一开世子便出城去了。”<br /><br />“沈妤呢?”<br /><br />李昭年将汤药碗递给一旁的宫女,说:“在降紫阁上。”<br /><br />“倒是和你有些相像。”同绪帝道:“你心情不好时,也喜欢在上面待着。”<br /><br />“那儿看得远。”李昭年停顿了须臾,欲言又止,“父皇……”<br /><br />同绪帝微微抬手制止,“不用劝朕,你是不是觉得朕太过无情?”<br /><br />李昭年垂首,“儿臣不敢。”<br /><br />“最是无情帝王家①,昭年啊。”同绪帝看着他,眼中露出难得的慈爱,“你太过心软了,看淡了世事,可你偏就见不得这人间疾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