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为她的急于自保感到难堪。<br />
一整个下午,她都在这种复杂而纠结的情绪中度过。以至于她趁着工作间隙,打开离职交接的文档,断断续续写,反反复复改,最后只存了几行。<br />
“陈夏,还不走?”距离下班已经过了半小时,小郑进来打招呼。<br />
“马上。”<br />
“那我们先走了,柜子里有饼干零食,饿了垫下肚子。”<br />
“好,谢谢。”陈夏把今天的销售数据和资金报表统计完毕,点击保存,上传,再导出发送给消失半天的某人。剩下的,就是她工作中最细枝末节的部分。<br />
她走进里间,先检查地面和垃圾桶的清洁状况,再去理桌上摊开的文件。关窗、关电器……这些本不该她做,但习惯难改。她带上门准备离开,熟悉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br />
“你小子,什么都能忘,迟到早退不会忘。有吃的比谁都积极,要你点力气就喊救命……还笑,谁跟你笑。下次再临阵脱逃,直接扣你工资。”徐骁走近,她让开半步,他伸手摁亮了办公室的灯。<br />
那头不知回了句什么,只听徐骁轻哼一声,半是调侃半是警告。陈夏觉得他心情不好,不去招惹,谁知没过一会儿他又走了出来:“小郑他们呢?”<br />
“下班了。”<br />
铃声作响,徐骁接听,这回的态度缓和了些:“你出发了?我也快了,对,还是总店,802包厢。”<br />
他看了眼表,得,这个点再叫人也来不及了。<br />
他挂断,打量正在收拾东西的陈夏,犹豫了会儿还是开口:“那什么,你晚饭吃了没?”<br />
“还没。”<br />
“那陪我去趟望海楼。”<br />
“?”<br />
“客户请吃饭。栀子花的,”他顿了顿,随即补充,“放心,一码归一码,会按盛安的标准给你加班费。”<br />
第4章<br />
望海楼名曰望海,实际开在岚江北岸的商业中心。从盛安总部出发,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徐骁发现陈夏从上车起就时不时瞄手机:“你急什么。”<br />
“您刚才和客户说快到了,可我们还没上高架。”<br />
“谁让他选了这么个地?不是他等我,就是我等他。”<br />
“那让他等久了合适吗?”<br />
徐骁打了转向灯:“他们公司六点半才下班,项目组还得开个总结会,哄我说出发了只是让我先点菜。”<br />
他看她一眼:“不信?真到了他们还能不催我?”<br />
陈夏不说话,看着导航,庆幸前面是一条绿色。<br />
过了会儿,他又说:“饿了抽屉里有饼干。”<br />
“我不饿。”<br />
“那我饿,开开。”<br />
他今天光在路上就跑了几个小时。银行车行什么的就不提了,主要是盛安和栀子花两个根据地,一个在城南远郊,一个在城北创业园,来回得过两次江。<br />
陈夏打开抽屉,里面还真有个精致的零食盒。趁着红灯,徐骁往嘴里塞了几块,再拧开瓶盖喝水。他算准了待会儿要喝酒,垫点东西就不算空腹,他还年轻,把身体折腾坏了可舍不得。<br />
上了三桥,车流明显变得密集。陈夏看了眼时间,再转向窗外,昏暗的天色里,远处的新桥轮廓依稀可见。她很容易就想起它在白天的样子:笔直的桥面上,红色的圆拱犹如初升的旭日,延伸出的斜拉索则似光线定格,整体大气而美观。<br />
徐骁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说是年内通车?”<br />
“嗯。月初完成了合龙,现在是管理用房施工,接下去是路面、机电、绿化……预计12月中旬完成验收。”<br />
徐骁打了个哈欠:“你倒记得清楚。”<br />
“您不应该比我清楚吗?”<br />
“我记性可没你好,再说,这跟我有关系吗?都多久之前的事了。”<br />
“开建也就三年前。”<br />
也就三年前。徐骁被她的语气逗笑,却很快收到一个觉得他莫名其妙的眼神。<br />
他收敛嘴角,思绪回溯,想起三年前的他还在项目公司历练,正好赶上了新桥的主体工程招标。二叔给他和团队下了军令状,他只能没日没夜地做调研,改方案,也是在一次次的分析、讨论甚至是争吵后,敲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最终报价。<br />
这是他第一次负责如此大型的项目,从零开始,压力重重,简直折磨死人。因此,哪怕最后成功中标,苦尽甘来,他也不愿继续干下去。二叔骂他烂泥扶不上墙,他无所谓,工作嘛,干干就行,世上的工程接不完,钱也赚不完,有时间睡睡觉吃吃饭谈谈恋爱不好吗?<br />
想到这,他不免又看了眼旁边,还是只有一个后脑勺:“喂,你想什么呢?”<br />
陈夏没听见他的话。<br />
晚风拂进车窗,吹动她鬓角的碎发。她目光沉静地看向远处,心想,她家乡的那座小城没有这么宽的江,供车马穿梭的桥也没有这么长。<br />
她看着灯光,以及灯光外横亘的粗壮线条,想到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她想到钢筋、水泥,想到水泥下了生产线,加水加砂变成混凝土,再被输送夯实,变成城市结实的血肉。<br />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不是虚无缥缈的。她不是工科出身,却因为在盛安的这些年,见惯了大车,听惯了轰鸣,从而摆脱了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畏惧,再一点点,感受到工业的温度和力量。<br />
她在想,她是不是不舍得离开盛安。<br />
“喂!”<br />
<
一整个下午,她都在这种复杂而纠结的情绪中度过。以至于她趁着工作间隙,打开离职交接的文档,断断续续写,反反复复改,最后只存了几行。<br />
“陈夏,还不走?”距离下班已经过了半小时,小郑进来打招呼。<br />
“马上。”<br />
“那我们先走了,柜子里有饼干零食,饿了垫下肚子。”<br />
“好,谢谢。”陈夏把今天的销售数据和资金报表统计完毕,点击保存,上传,再导出发送给消失半天的某人。剩下的,就是她工作中最细枝末节的部分。<br />
她走进里间,先检查地面和垃圾桶的清洁状况,再去理桌上摊开的文件。关窗、关电器……这些本不该她做,但习惯难改。她带上门准备离开,熟悉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br />
“你小子,什么都能忘,迟到早退不会忘。有吃的比谁都积极,要你点力气就喊救命……还笑,谁跟你笑。下次再临阵脱逃,直接扣你工资。”徐骁走近,她让开半步,他伸手摁亮了办公室的灯。<br />
那头不知回了句什么,只听徐骁轻哼一声,半是调侃半是警告。陈夏觉得他心情不好,不去招惹,谁知没过一会儿他又走了出来:“小郑他们呢?”<br />
“下班了。”<br />
铃声作响,徐骁接听,这回的态度缓和了些:“你出发了?我也快了,对,还是总店,802包厢。”<br />
他看了眼表,得,这个点再叫人也来不及了。<br />
他挂断,打量正在收拾东西的陈夏,犹豫了会儿还是开口:“那什么,你晚饭吃了没?”<br />
“还没。”<br />
“那陪我去趟望海楼。”<br />
“?”<br />
“客户请吃饭。栀子花的,”他顿了顿,随即补充,“放心,一码归一码,会按盛安的标准给你加班费。”<br />
第4章<br />
望海楼名曰望海,实际开在岚江北岸的商业中心。从盛安总部出发,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徐骁发现陈夏从上车起就时不时瞄手机:“你急什么。”<br />
“您刚才和客户说快到了,可我们还没上高架。”<br />
“谁让他选了这么个地?不是他等我,就是我等他。”<br />
“那让他等久了合适吗?”<br />
徐骁打了转向灯:“他们公司六点半才下班,项目组还得开个总结会,哄我说出发了只是让我先点菜。”<br />
他看她一眼:“不信?真到了他们还能不催我?”<br />
陈夏不说话,看着导航,庆幸前面是一条绿色。<br />
过了会儿,他又说:“饿了抽屉里有饼干。”<br />
“我不饿。”<br />
“那我饿,开开。”<br />
他今天光在路上就跑了几个小时。银行车行什么的就不提了,主要是盛安和栀子花两个根据地,一个在城南远郊,一个在城北创业园,来回得过两次江。<br />
陈夏打开抽屉,里面还真有个精致的零食盒。趁着红灯,徐骁往嘴里塞了几块,再拧开瓶盖喝水。他算准了待会儿要喝酒,垫点东西就不算空腹,他还年轻,把身体折腾坏了可舍不得。<br />
上了三桥,车流明显变得密集。陈夏看了眼时间,再转向窗外,昏暗的天色里,远处的新桥轮廓依稀可见。她很容易就想起它在白天的样子:笔直的桥面上,红色的圆拱犹如初升的旭日,延伸出的斜拉索则似光线定格,整体大气而美观。<br />
徐骁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说是年内通车?”<br />
“嗯。月初完成了合龙,现在是管理用房施工,接下去是路面、机电、绿化……预计12月中旬完成验收。”<br />
徐骁打了个哈欠:“你倒记得清楚。”<br />
“您不应该比我清楚吗?”<br />
“我记性可没你好,再说,这跟我有关系吗?都多久之前的事了。”<br />
“开建也就三年前。”<br />
也就三年前。徐骁被她的语气逗笑,却很快收到一个觉得他莫名其妙的眼神。<br />
他收敛嘴角,思绪回溯,想起三年前的他还在项目公司历练,正好赶上了新桥的主体工程招标。二叔给他和团队下了军令状,他只能没日没夜地做调研,改方案,也是在一次次的分析、讨论甚至是争吵后,敲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最终报价。<br />
这是他第一次负责如此大型的项目,从零开始,压力重重,简直折磨死人。因此,哪怕最后成功中标,苦尽甘来,他也不愿继续干下去。二叔骂他烂泥扶不上墙,他无所谓,工作嘛,干干就行,世上的工程接不完,钱也赚不完,有时间睡睡觉吃吃饭谈谈恋爱不好吗?<br />
想到这,他不免又看了眼旁边,还是只有一个后脑勺:“喂,你想什么呢?”<br />
陈夏没听见他的话。<br />
晚风拂进车窗,吹动她鬓角的碎发。她目光沉静地看向远处,心想,她家乡的那座小城没有这么宽的江,供车马穿梭的桥也没有这么长。<br />
她看着灯光,以及灯光外横亘的粗壮线条,想到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她想到钢筋、水泥,想到水泥下了生产线,加水加砂变成混凝土,再被输送夯实,变成城市结实的血肉。<br />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不是虚无缥缈的。她不是工科出身,却因为在盛安的这些年,见惯了大车,听惯了轰鸣,从而摆脱了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畏惧,再一点点,感受到工业的温度和力量。<br />
她在想,她是不是不舍得离开盛安。<br />
“喂!”<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