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奶粉……还是特供。<br />
这应该是部队里专门给年迈军干部补充营养的东西,就是有票都买不着。<br />
这锤子买卖……姜向北干了!<br />
有动力在前,镰刀都被姜向北挥舞出火星子来,四十分钟就割完了整片泥塘的茭瓜。<br />
茭瓜又不用剥壳,交给几人后姜向北拿到了奶粉。<br />
后来通过交谈才得知,几人是军干部家属院的子弟。<br />
他们弄这些茭瓜回去,整个大院的人都分分,其实每家人也分不到多少。<br />
不过对他们而言,一年只能尝个鲜的茭瓜显然比天天能喝的奶粉珍贵得多。<br />
就此,双方都非常满意此次交换。<br />
姜向北抱着奶粉,顶着满头包雄赳赳气昂昂地回了家。<br />
奶粉原本打算给爷爷一罐爸妈一罐,可姜爱国说自己身子骨很硬朗说什么不要。<br />
然后就变成了姜半刚才的那出显摆。<br />
看司文兰没什么反应,姜半又笑着问了遍:“咱们今晚是不是该好好夸夸咱们姑娘。”<br />
司文兰:“……”<br />
刹那间火气就仿佛被一盆温水泼得熄灭,心口还有点暖呼呼的余温。<br />
“不做作业一天天……”<br />
心里感动,但理智知道姜向北逃学这件事应该被批评,只是刚开了个头,下半句就再也说不出来了。<br />
她又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性格。<br />
“我知道你的想法。”<br />
姜半忽然压低了声音,抱着奶粉塞到司文兰手中,这才坐下。<br />
“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长成个优秀的人。”<br />
司文兰点头。<br />
“这世界上就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姜半握住司文兰的手,手掌微微收紧:“向南像你,向北像我,可能天生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子。”<br />
司文兰哭笑不得:“你不说我也看出来了。”<br />
姜半学个外语单词,早上教的下午就忘,就算念了百遍下回见着还是跟第一次见面那样生疏。<br />
“不过咱们向北在其他方面相当出色,你想想,要是你我光是看看就能学会做包子馒头?”<br />
别说是只用眼睛看,两人祖上都是吃面食长大的人,到了他们,不也是连包子跟馅饼的面团硬度有差别都不知道。<br />
司文兰不得不再度点头。<br />
“向北在做饭方面确实有天赋。”<br />
“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逼她去考什么大学,更不应该规定她就一定穿裙子留辫子,只要孩子活得高兴,路走得正确,咱们就应该高兴不是。”<br />
司文兰缓缓低垂下头,呼吸在一次又一次的压抑中逐渐变得浓重起来。<br />
活得高兴……<br />
对他们这一辈以及上上辈的许多人来说,生活的记忆大都是苦大于甜。<br />
特别是她,从六岁起,记忆中就再也没了笑脸,生活中更是只有苦没有一丝甜。<br />
要是有机会选择,谁不愿开心生活,谁不愿……<br />
姜半拍拍司文兰的手,叹道:“老一辈的人常说养孩防老,要我说为什么不能是父母努力让孩子过上好日子,我们当爸妈的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活得轻松,活得高兴。”<br />
姜向北:“……”<br />
老爸的思想觉悟相当超前啊……<br />
“别看你爸平时总是嬉皮笑脸,其实你妈可听你爸的话,信不信等会儿你妈还要哭。”<br />
锋利的刀刃轻轻插入笋壳,随着撕拉一声,不深不浅正好划出条能撬动壳的口子来。<br />
姜爱国三两下剥去外壳,笑着跟姜向北说。<br />
“为啥哭?”姜向北不解。<br />
姜爱国笑而不语,只是朝屋里抬抬下巴。<br />
司文兰竟然真的……哭了。<br />
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而下,又哭又笑地抽出手使劲拍了好几下姜半。<br />
“你就是不想再学外语,所以拿这套歪门邪道来糊弄我吧……”<br />
姜半嘿嘿笑着,任由拳头落到肩膀上,连躲都不带躲开的。<br />
“既然说要给孩子们当榜样,外语你必须得学会。”司文兰语气里已经带上了些软软的撒娇意味。<br />
“学学学,明天天不亮我就来学。”姜半还是傻笑。<br />
“还当榜样,难道想让孩子们学你一样死皮赖脸!”<br />
“学你,你是咱们全家人的榜样。”姜半笑。<br />
说得好好的,怎么就打情骂俏起来了。<br />
姜向北耸了下肩膀,赶忙低头老老实实继续剥笋壳。<br />
几秒钟后……姜向南面无表情走出门口加入了剥笋壳的行列中。<br />
***<br />
八条中学,初三一班。<br />
“今天的课就到这,下课!”<br />
随着老师合上书本,学生们集体起立敬礼,早上的课程全部结束。<br />
老师夹着课本走远,教室里却安静得和上课时没什么两样。<br />
像是要掀翻学校的声音一点都没能影响班里的学习氛围。<br />
他们是八条中学初三尖子班中的尖子班。<br />
姜向南则是这群尖子生中的佼佼者,常年霸占班级第一名的位置。<br />
突然,一道惊呼声突兀打断了班里的安静。<br />
“姜班长,你要读高中?”<br />
女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下课前老师刚把班级的报考登记册交给她登记。<br />
全班一大半都选择了对口中专或者是职业学校。<br />
高中那一栏,就两个名字。<br />
女生喊完这个名字,又接连叫出另一个名字:“温雪兰,你怎么也报高中?”
这应该是部队里专门给年迈军干部补充营养的东西,就是有票都买不着。<br />
这锤子买卖……姜向北干了!<br />
有动力在前,镰刀都被姜向北挥舞出火星子来,四十分钟就割完了整片泥塘的茭瓜。<br />
茭瓜又不用剥壳,交给几人后姜向北拿到了奶粉。<br />
后来通过交谈才得知,几人是军干部家属院的子弟。<br />
他们弄这些茭瓜回去,整个大院的人都分分,其实每家人也分不到多少。<br />
不过对他们而言,一年只能尝个鲜的茭瓜显然比天天能喝的奶粉珍贵得多。<br />
就此,双方都非常满意此次交换。<br />
姜向北抱着奶粉,顶着满头包雄赳赳气昂昂地回了家。<br />
奶粉原本打算给爷爷一罐爸妈一罐,可姜爱国说自己身子骨很硬朗说什么不要。<br />
然后就变成了姜半刚才的那出显摆。<br />
看司文兰没什么反应,姜半又笑着问了遍:“咱们今晚是不是该好好夸夸咱们姑娘。”<br />
司文兰:“……”<br />
刹那间火气就仿佛被一盆温水泼得熄灭,心口还有点暖呼呼的余温。<br />
“不做作业一天天……”<br />
心里感动,但理智知道姜向北逃学这件事应该被批评,只是刚开了个头,下半句就再也说不出来了。<br />
她又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性格。<br />
“我知道你的想法。”<br />
姜半忽然压低了声音,抱着奶粉塞到司文兰手中,这才坐下。<br />
“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长成个优秀的人。”<br />
司文兰点头。<br />
“这世界上就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姜半握住司文兰的手,手掌微微收紧:“向南像你,向北像我,可能天生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子。”<br />
司文兰哭笑不得:“你不说我也看出来了。”<br />
姜半学个外语单词,早上教的下午就忘,就算念了百遍下回见着还是跟第一次见面那样生疏。<br />
“不过咱们向北在其他方面相当出色,你想想,要是你我光是看看就能学会做包子馒头?”<br />
别说是只用眼睛看,两人祖上都是吃面食长大的人,到了他们,不也是连包子跟馅饼的面团硬度有差别都不知道。<br />
司文兰不得不再度点头。<br />
“向北在做饭方面确实有天赋。”<br />
“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逼她去考什么大学,更不应该规定她就一定穿裙子留辫子,只要孩子活得高兴,路走得正确,咱们就应该高兴不是。”<br />
司文兰缓缓低垂下头,呼吸在一次又一次的压抑中逐渐变得浓重起来。<br />
活得高兴……<br />
对他们这一辈以及上上辈的许多人来说,生活的记忆大都是苦大于甜。<br />
特别是她,从六岁起,记忆中就再也没了笑脸,生活中更是只有苦没有一丝甜。<br />
要是有机会选择,谁不愿开心生活,谁不愿……<br />
姜半拍拍司文兰的手,叹道:“老一辈的人常说养孩防老,要我说为什么不能是父母努力让孩子过上好日子,我们当爸妈的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活得轻松,活得高兴。”<br />
姜向北:“……”<br />
老爸的思想觉悟相当超前啊……<br />
“别看你爸平时总是嬉皮笑脸,其实你妈可听你爸的话,信不信等会儿你妈还要哭。”<br />
锋利的刀刃轻轻插入笋壳,随着撕拉一声,不深不浅正好划出条能撬动壳的口子来。<br />
姜爱国三两下剥去外壳,笑着跟姜向北说。<br />
“为啥哭?”姜向北不解。<br />
姜爱国笑而不语,只是朝屋里抬抬下巴。<br />
司文兰竟然真的……哭了。<br />
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而下,又哭又笑地抽出手使劲拍了好几下姜半。<br />
“你就是不想再学外语,所以拿这套歪门邪道来糊弄我吧……”<br />
姜半嘿嘿笑着,任由拳头落到肩膀上,连躲都不带躲开的。<br />
“既然说要给孩子们当榜样,外语你必须得学会。”司文兰语气里已经带上了些软软的撒娇意味。<br />
“学学学,明天天不亮我就来学。”姜半还是傻笑。<br />
“还当榜样,难道想让孩子们学你一样死皮赖脸!”<br />
“学你,你是咱们全家人的榜样。”姜半笑。<br />
说得好好的,怎么就打情骂俏起来了。<br />
姜向北耸了下肩膀,赶忙低头老老实实继续剥笋壳。<br />
几秒钟后……姜向南面无表情走出门口加入了剥笋壳的行列中。<br />
***<br />
八条中学,初三一班。<br />
“今天的课就到这,下课!”<br />
随着老师合上书本,学生们集体起立敬礼,早上的课程全部结束。<br />
老师夹着课本走远,教室里却安静得和上课时没什么两样。<br />
像是要掀翻学校的声音一点都没能影响班里的学习氛围。<br />
他们是八条中学初三尖子班中的尖子班。<br />
姜向南则是这群尖子生中的佼佼者,常年霸占班级第一名的位置。<br />
突然,一道惊呼声突兀打断了班里的安静。<br />
“姜班长,你要读高中?”<br />
女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下课前老师刚把班级的报考登记册交给她登记。<br />
全班一大半都选择了对口中专或者是职业学校。<br />
高中那一栏,就两个名字。<br />
女生喊完这个名字,又接连叫出另一个名字:“温雪兰,你怎么也报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