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星星之火在她手上就可以燎原!<br />
妹妹古灵精怪的脑子那么一转,总能提出个叫他没法否定的主意来。<br />
就说这个什么面包吧……<br />
食品经营部永远锁在玻璃柜台里的抢手货。<br />
要是哪天有货了,往门口黑板一写,当天柜台里保准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br />
姜向南有限记忆里就吃过两种。<br />
一种好像叫果子面包,松软得跟云彩一样。<br />
另一种葡萄干面包,咬到葡萄干的那一块特别甜,放嘴里都要多嚼几下才舍得咽下去。<br />
不过吃上两回姜向南就发现,葡萄干面包就是果子面包加了点葡萄干。<br />
一个吃不饱,两个够换半斤米,姜向南读初中之后就很少再吃。<br />
卖面包能挣钱是必然的,但得让老妈先点头同意才行。<br />
姜向北深以为意地点头。<br />
老爸和爷爷不用想都是无条件支持,关键还得他们家真正的老大点头才行。<br />
要不老妈一声令下,爷爷和老爸立马就要反水。<br />
“那你打算怎么办?”<br />
姜向南坐到姜向北身边,顺手拿过一本书翻开来瞟了两眼。<br />
虽说从没有懈怠外语学习,可书上的外语字他竟然一个词都看不懂。<br />
姜向南连翻几页,逐行寻找,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认识的。<br />
“这么难?”<br />
姜向北往书上一看,顿时无语。<br />
法语……不认识不是很正常?<br />
“这……”姜向北刚张了张嘴,就见姜向南猛地合上书,满面凝重:“看来还是不够努力。”<br />
好吧!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就在此。<br />
学渣当时第一反应是看不懂就换本。<br />
学霸从自身出发,想得是还要多加努力。<br />
姜向北望着老哥拿出书开始学习,默默翻开了一百零八种面包的制作方法。<br />
看食谱应该也算……努力!<br />
***<br />
一进入六月,洛川市就立刻迈入了盛夏模式,天热得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下飞。<br />
烈日当空下,三水胡同二号此刻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br />
一早上已经来了几拨人看,胡同里谁家只要有点动静,不出半天准能传遍。<br />
姜向北坐在自家门口,搬了个小板凳假模假样地装着做作业。<br />
家里盖厨房请的泥瓦匠,面包窑由姜爱国自己亲手弄。<br />
透过刚盖到小腿那么高的砖墙,姜向北卡看到爷爷正在往台子上抹黄泥,姜半在边上和稀泥。<br />
“第二题的答案是多少?”<br />
假么假事的还有个夏彩霞,一会儿逗夏宝华,一会儿又踩蚂蚁,忙活完就来拿姜向北作业本抄写。<br />
反正是姜向北写一题,她就跟着抄一题。<br />
“怎么还没写。”<br />
两人在这坐了一个多小时,十五道数学题,才写到第三道。<br />
姜向北干脆把板凳往边上一推,站起来。<br />
下一秒,屋里司文兰故意压低的声音从门里就飘了出来。<br />
只是喊了句:“姜向北”<br />
就像自带神奇力量,姜向北腿弯一软,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br />
学校放假,厂子里也放假……<br />
“你妈背后是不是长了眼睛!”夏彩霞透过窗子,看到司文兰明明是背对着她们正在看书学习。<br />
怎么前脚姜向北刚站起来,那边就发现了!<br />
姜向北撇嘴,指指凳子。<br />
肯定是拖凳子发出的声响。<br />
心已经飞走,继续做作业不可能了,心里掐着时间,二十秒后姜向北偷摸着又站了起来。<br />
夏彩霞瞪着眼睛,眼珠子左转右转一脸惊恐。<br />
姜向北得意,第一次推开凳子就肯定会被老妈听见,所以第二次坐下来后就没搬凳子。<br />
“聪明吧!”<br />
夏彩霞挤眉弄眼,嘴使劲往左边歪了又歪。<br />
“向北姑姑,司奶奶正看着你呢!”<br />
最后是夏宝华咯咯笑着提醒神气活现的姜向北。<br />
姜向北:“……”<br />
司文兰站在门口,目光落到女儿做贼一样蜷缩的身体,啼笑皆非得都骂不出口了。<br />
正在这么个关键时刻,门口突然走进来了几个人。<br />
有老有少,看样子是一家人。<br />
这家子穿得好像是同块布料做出的衣裳,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墨兰色裤子,白色衬衣。<br />
司文兰把目光移到门边的同时,姜向北狠狠松了口气。<br />
“大娘找谁家?”<br />
领头的老奶奶走进院里,东张西望地到处看,眉眼中渐渐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br />
“我们找姜爱国同志,居委会张主任让我们来找他。”<br />
老奶奶有着浓重川省口音,一开口说话自然地带上了股爽利感。<br />
司文兰让几人稍等,然后去厨房后边把姜爱国叫了出来。<br />
“谁啊?”<br />
姜爱国走出来,放眼扫过去并没有熟悉面孔,一时也有些奇怪。<br />
“这是介绍信,前几日我儿子刚买了崔红同志家的房子。”<br />
提到房子,姜爱国就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br />
“大姐等我先洗个手,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房子。”<br />
两间空置房屋的小夫妻女同志就叫崔红,听说前不久刚把房子卖给了一户回城的知青。<br />
居委会提前知会过姜爱国,一并把钥匙先交给了他保管。<br />
“大妹子是这家的?”<br />
老奶奶是个自来熟,等姜爱国洗手的这么一会儿功夫,立即转头就跟司文兰聊上了。
妹妹古灵精怪的脑子那么一转,总能提出个叫他没法否定的主意来。<br />
就说这个什么面包吧……<br />
食品经营部永远锁在玻璃柜台里的抢手货。<br />
要是哪天有货了,往门口黑板一写,当天柜台里保准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br />
姜向南有限记忆里就吃过两种。<br />
一种好像叫果子面包,松软得跟云彩一样。<br />
另一种葡萄干面包,咬到葡萄干的那一块特别甜,放嘴里都要多嚼几下才舍得咽下去。<br />
不过吃上两回姜向南就发现,葡萄干面包就是果子面包加了点葡萄干。<br />
一个吃不饱,两个够换半斤米,姜向南读初中之后就很少再吃。<br />
卖面包能挣钱是必然的,但得让老妈先点头同意才行。<br />
姜向北深以为意地点头。<br />
老爸和爷爷不用想都是无条件支持,关键还得他们家真正的老大点头才行。<br />
要不老妈一声令下,爷爷和老爸立马就要反水。<br />
“那你打算怎么办?”<br />
姜向南坐到姜向北身边,顺手拿过一本书翻开来瞟了两眼。<br />
虽说从没有懈怠外语学习,可书上的外语字他竟然一个词都看不懂。<br />
姜向南连翻几页,逐行寻找,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认识的。<br />
“这么难?”<br />
姜向北往书上一看,顿时无语。<br />
法语……不认识不是很正常?<br />
“这……”姜向北刚张了张嘴,就见姜向南猛地合上书,满面凝重:“看来还是不够努力。”<br />
好吧!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就在此。<br />
学渣当时第一反应是看不懂就换本。<br />
学霸从自身出发,想得是还要多加努力。<br />
姜向北望着老哥拿出书开始学习,默默翻开了一百零八种面包的制作方法。<br />
看食谱应该也算……努力!<br />
***<br />
一进入六月,洛川市就立刻迈入了盛夏模式,天热得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下飞。<br />
烈日当空下,三水胡同二号此刻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br />
一早上已经来了几拨人看,胡同里谁家只要有点动静,不出半天准能传遍。<br />
姜向北坐在自家门口,搬了个小板凳假模假样地装着做作业。<br />
家里盖厨房请的泥瓦匠,面包窑由姜爱国自己亲手弄。<br />
透过刚盖到小腿那么高的砖墙,姜向北卡看到爷爷正在往台子上抹黄泥,姜半在边上和稀泥。<br />
“第二题的答案是多少?”<br />
假么假事的还有个夏彩霞,一会儿逗夏宝华,一会儿又踩蚂蚁,忙活完就来拿姜向北作业本抄写。<br />
反正是姜向北写一题,她就跟着抄一题。<br />
“怎么还没写。”<br />
两人在这坐了一个多小时,十五道数学题,才写到第三道。<br />
姜向北干脆把板凳往边上一推,站起来。<br />
下一秒,屋里司文兰故意压低的声音从门里就飘了出来。<br />
只是喊了句:“姜向北”<br />
就像自带神奇力量,姜向北腿弯一软,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br />
学校放假,厂子里也放假……<br />
“你妈背后是不是长了眼睛!”夏彩霞透过窗子,看到司文兰明明是背对着她们正在看书学习。<br />
怎么前脚姜向北刚站起来,那边就发现了!<br />
姜向北撇嘴,指指凳子。<br />
肯定是拖凳子发出的声响。<br />
心已经飞走,继续做作业不可能了,心里掐着时间,二十秒后姜向北偷摸着又站了起来。<br />
夏彩霞瞪着眼睛,眼珠子左转右转一脸惊恐。<br />
姜向北得意,第一次推开凳子就肯定会被老妈听见,所以第二次坐下来后就没搬凳子。<br />
“聪明吧!”<br />
夏彩霞挤眉弄眼,嘴使劲往左边歪了又歪。<br />
“向北姑姑,司奶奶正看着你呢!”<br />
最后是夏宝华咯咯笑着提醒神气活现的姜向北。<br />
姜向北:“……”<br />
司文兰站在门口,目光落到女儿做贼一样蜷缩的身体,啼笑皆非得都骂不出口了。<br />
正在这么个关键时刻,门口突然走进来了几个人。<br />
有老有少,看样子是一家人。<br />
这家子穿得好像是同块布料做出的衣裳,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墨兰色裤子,白色衬衣。<br />
司文兰把目光移到门边的同时,姜向北狠狠松了口气。<br />
“大娘找谁家?”<br />
领头的老奶奶走进院里,东张西望地到处看,眉眼中渐渐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br />
“我们找姜爱国同志,居委会张主任让我们来找他。”<br />
老奶奶有着浓重川省口音,一开口说话自然地带上了股爽利感。<br />
司文兰让几人稍等,然后去厨房后边把姜爱国叫了出来。<br />
“谁啊?”<br />
姜爱国走出来,放眼扫过去并没有熟悉面孔,一时也有些奇怪。<br />
“这是介绍信,前几日我儿子刚买了崔红同志家的房子。”<br />
提到房子,姜爱国就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br />
“大姐等我先洗个手,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房子。”<br />
两间空置房屋的小夫妻女同志就叫崔红,听说前不久刚把房子卖给了一户回城的知青。<br />
居委会提前知会过姜爱国,一并把钥匙先交给了他保管。<br />
“大妹子是这家的?”<br />
老奶奶是个自来熟,等姜爱国洗手的这么一会儿功夫,立即转头就跟司文兰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