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喊壮哥报官了。<br />
壮哥一听衣裳都没来得及穿就去找他认得的捕快。<br />
约摸半刻钟,壮哥领着两个捕快过来了,走路的样子别提有多神气。<br />
此时巷子里已聚了十多人了,有住在巷子里的人也有从这附近跑来看热闹的。<br />
“壮哥果然把官爷请来了。”<br />
两个捕快走过来,看到地上的血衣,其中一个吓得后退一步。<br />
甚至搞不明白这么吓人的衣裳扔在地上,还能有这么多人围观?<br />
“素绢,一匹能换一斗米。”一个捕快很快认出来了,并对另一人说,“即便不是大商大户也是殷实之家。”<br />
“这种素绢这附近的人家里都会安置一些的,都是为了体面,营北城中的人谁人不是敬人先敬衣冠。”向大爷摸着下巴道。<br />
那捕快眉目微动竟然伸手拿起那件血衣。<br />
将这血衣一拿起来就发现问题了,这血衣很长,袖口却不是宽的。<br />
窄袖很长,是那种高大威猛的男子的衣衫居多。<br />
在场的人能将这么长的衣衫穿着不拽地的只有……<br />
捕快一眼看到人群之中鹤立鸡群的小绾东。<br />
当捕快与对视上小绾东的眼眸时,小绾东心里咯噔了那么一下,立时明白了什么。<br />
果不其然小绾东受到了盘问。<br />
还命绾东把身上穿的衣衫脱下来比对,这一比对和那件血衣果真一般大小。<br />
再一问隔壁住的都说他是外乡来的,才来了一个月。<br />
虽说这娃子长得漂亮的不像话,但到底他们平安巷以前一直平平淡淡,他住进来才一个月就出来了这样吓人的事。<br />
这就让人很难不往他身上想了,更何况这件衣裳还只有他穿的了。<br />
绾东虽说红着脸,但也不疾不徐平静的说道:“这件血衣的长度虽然和我身上的差不多,但这宽度……我穿不了。”<br />
“对呀,这件衣裳这么宽。”人群中有人说道。<br />
绾东笑了笑:“我不会舍得用这么多的绢做一件太宽松的衣裳。”<br />
“虽说峨冠博带好看,但我心疼布,这件衣衫对我来说太宽了些,如果我没有猜错,即是窄袖又有些宽大有可能是像我这么高,比我的体格健硕很多的人的……”<br />
“再者昨日晚上下过雨,这衣衫虽说有些湿漉并不像泡在雨水里一晚上的样子,可见是凌晨天快亮的时候被落在咱们巷子里的。”<br />
捕快听他说完觉得有些道理,但一抬起头又暗道,到底他是捕快还是这小子是捕快。<br />
“此案存疑,待我去禀告我府大人,你留在此。”那捕快对另一个年纪小的捕快说。<br />
营北绿水亭的大人派来了他的师爷。<br />
师爷听捕快的描述觉得这也不算是个案子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br />
可当那师爷看到血衣时,大惊,这么多的血迹若不是死人也是重伤。<br />
“近日也未曾接到报案啊……”师爷摸着下巴,又看向一旁的捕快,“先把这里画下来存案,再问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人失踪,有没有家中被盗的。”<br />
捕快领了命令立刻去了。<br />
血衣的事附近府衙查了几日无果便也搁置了。<br />
过了约摸十几日,到四月中旬平安巷附近的人大多已忘了此事。<br />
只听说营北郡守的儿子又迎了一房小妾进门。<br />
因此街市的茶楼里也议论了好多天郡守儿子的事。<br />
*<br />
四月末营北从陇外来的商队马队增多了。<br />
绾东的粥馕铺子生意更加好了,三锅粥卖的很快。<br />
“我怎么觉得再哪里见过你?”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绾东的铺子前啃着羊肉馕,盯着绾东看了许久后忍不住用不纯熟的汉话说道。<br />
“……”闻言绾东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看,叫那耿直大汉的脸蛋更红了,不自在的偏过头看向别处。<br />
绾东见过的胡人多了去了,况且胡人容貌不好分辨,在他看来都长一个样,所以也没说什么。<br />
等那大汉吃完了放下五文钱,绾东习惯性的问道:“是从上京过来的?”<br />
大汉还以为他不会理会他,没想到竟开口和他说话了,他欣喜的答道:“去年冬天被困在了陇外,春天进上京,去了颍川,又去了洛阳,便想来营北看看,我们商队老大的族弟早年来了营北,算是跟着投亲。”<br />
第44章 [血衣二] 第四十四章……<br />
四月末, 因为端阳节至,街市上飘荡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味。<br />
绾东也煮了一锅粽子顺带着卖。<br />
邱哥见绾东这几日格外的忙,但他瞧着绾东这身板虽看着单薄, 但那大锅铁桶都是绾东自个儿搬来搬去, 从不见他请人帮忙。<br />
邱哥只道绾东真是能干。<br />
绾东的三锅粥馕卖完了, 正擦了一把汗, 只见一人牵着四五匹马从街道上走过,马脖子上的铃铛声传来。<br />
那马队在绾东的铺子前停下, 绾东疑惑的看过来, 只见那男子正挠着头在看他。<br />
“前几日你说你投亲,怎么还牵着马队在城里转悠?”绾东疑惑道。<br />
大汉见绾东和他说话, 便走过来, 竟然有些腼腆的笑道:“……我们老大他那族兄应该是搬家了, 这几日我们正满城找人打听住处呢。”<br />
“营北如此大, 找人并不容易。”<br />
“是啊,都找了好几日了,老大说再找不到人只能去投靠营北马场了,还有一大帮子人等着吃饭呢。”男人说着递给他钱, “给我来五张馕吧。”
壮哥一听衣裳都没来得及穿就去找他认得的捕快。<br />
约摸半刻钟,壮哥领着两个捕快过来了,走路的样子别提有多神气。<br />
此时巷子里已聚了十多人了,有住在巷子里的人也有从这附近跑来看热闹的。<br />
“壮哥果然把官爷请来了。”<br />
两个捕快走过来,看到地上的血衣,其中一个吓得后退一步。<br />
甚至搞不明白这么吓人的衣裳扔在地上,还能有这么多人围观?<br />
“素绢,一匹能换一斗米。”一个捕快很快认出来了,并对另一人说,“即便不是大商大户也是殷实之家。”<br />
“这种素绢这附近的人家里都会安置一些的,都是为了体面,营北城中的人谁人不是敬人先敬衣冠。”向大爷摸着下巴道。<br />
那捕快眉目微动竟然伸手拿起那件血衣。<br />
将这血衣一拿起来就发现问题了,这血衣很长,袖口却不是宽的。<br />
窄袖很长,是那种高大威猛的男子的衣衫居多。<br />
在场的人能将这么长的衣衫穿着不拽地的只有……<br />
捕快一眼看到人群之中鹤立鸡群的小绾东。<br />
当捕快与对视上小绾东的眼眸时,小绾东心里咯噔了那么一下,立时明白了什么。<br />
果不其然小绾东受到了盘问。<br />
还命绾东把身上穿的衣衫脱下来比对,这一比对和那件血衣果真一般大小。<br />
再一问隔壁住的都说他是外乡来的,才来了一个月。<br />
虽说这娃子长得漂亮的不像话,但到底他们平安巷以前一直平平淡淡,他住进来才一个月就出来了这样吓人的事。<br />
这就让人很难不往他身上想了,更何况这件衣裳还只有他穿的了。<br />
绾东虽说红着脸,但也不疾不徐平静的说道:“这件血衣的长度虽然和我身上的差不多,但这宽度……我穿不了。”<br />
“对呀,这件衣裳这么宽。”人群中有人说道。<br />
绾东笑了笑:“我不会舍得用这么多的绢做一件太宽松的衣裳。”<br />
“虽说峨冠博带好看,但我心疼布,这件衣衫对我来说太宽了些,如果我没有猜错,即是窄袖又有些宽大有可能是像我这么高,比我的体格健硕很多的人的……”<br />
“再者昨日晚上下过雨,这衣衫虽说有些湿漉并不像泡在雨水里一晚上的样子,可见是凌晨天快亮的时候被落在咱们巷子里的。”<br />
捕快听他说完觉得有些道理,但一抬起头又暗道,到底他是捕快还是这小子是捕快。<br />
“此案存疑,待我去禀告我府大人,你留在此。”那捕快对另一个年纪小的捕快说。<br />
营北绿水亭的大人派来了他的师爷。<br />
师爷听捕快的描述觉得这也不算是个案子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br />
可当那师爷看到血衣时,大惊,这么多的血迹若不是死人也是重伤。<br />
“近日也未曾接到报案啊……”师爷摸着下巴,又看向一旁的捕快,“先把这里画下来存案,再问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人失踪,有没有家中被盗的。”<br />
捕快领了命令立刻去了。<br />
血衣的事附近府衙查了几日无果便也搁置了。<br />
过了约摸十几日,到四月中旬平安巷附近的人大多已忘了此事。<br />
只听说营北郡守的儿子又迎了一房小妾进门。<br />
因此街市的茶楼里也议论了好多天郡守儿子的事。<br />
*<br />
四月末营北从陇外来的商队马队增多了。<br />
绾东的粥馕铺子生意更加好了,三锅粥卖的很快。<br />
“我怎么觉得再哪里见过你?”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绾东的铺子前啃着羊肉馕,盯着绾东看了许久后忍不住用不纯熟的汉话说道。<br />
“……”闻言绾东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看,叫那耿直大汉的脸蛋更红了,不自在的偏过头看向别处。<br />
绾东见过的胡人多了去了,况且胡人容貌不好分辨,在他看来都长一个样,所以也没说什么。<br />
等那大汉吃完了放下五文钱,绾东习惯性的问道:“是从上京过来的?”<br />
大汉还以为他不会理会他,没想到竟开口和他说话了,他欣喜的答道:“去年冬天被困在了陇外,春天进上京,去了颍川,又去了洛阳,便想来营北看看,我们商队老大的族弟早年来了营北,算是跟着投亲。”<br />
第44章 [血衣二] 第四十四章……<br />
四月末, 因为端阳节至,街市上飘荡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味。<br />
绾东也煮了一锅粽子顺带着卖。<br />
邱哥见绾东这几日格外的忙,但他瞧着绾东这身板虽看着单薄, 但那大锅铁桶都是绾东自个儿搬来搬去, 从不见他请人帮忙。<br />
邱哥只道绾东真是能干。<br />
绾东的三锅粥馕卖完了, 正擦了一把汗, 只见一人牵着四五匹马从街道上走过,马脖子上的铃铛声传来。<br />
那马队在绾东的铺子前停下, 绾东疑惑的看过来, 只见那男子正挠着头在看他。<br />
“前几日你说你投亲,怎么还牵着马队在城里转悠?”绾东疑惑道。<br />
大汉见绾东和他说话, 便走过来, 竟然有些腼腆的笑道:“……我们老大他那族兄应该是搬家了, 这几日我们正满城找人打听住处呢。”<br />
“营北如此大, 找人并不容易。”<br />
“是啊,都找了好几日了,老大说再找不到人只能去投靠营北马场了,还有一大帮子人等着吃饭呢。”男人说着递给他钱, “给我来五张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