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皆有了猜测。<br/><br/> 慜帝时姜氏绝后……并不是因为姜氏无后,而是因为……慜帝自己没有兄弟。<br/><br/> 这样重要的位置,镇守的又是大褚最重要的秘密,每一代的勇武侯,想必都是当代皇帝的亲兄弟。<br/><br/> 然而,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文帝并未对慜帝提及,也不便对儿媳妇直说,所以姜氏这个传承,真的断在了慜帝这一代。<br/><br/> “我们,要不要问问三舅爷?”谢明泽问。<br/><br/> 如果说还有谁最清楚这里面的故事,一直作为副将辅佐姜氏的冯家恐怕最清楚。<br/><br/> 荣景瑄沉思片刻,终于开口:“明日,等长姐和姐夫回来,我们一起商讨再议。”<br/><br/> 他话音刚落,门外钟琦特殊的嗓音响起:“主上,有客来访,侯爷请主上二位过去。”<br/><br/> ☆、<br/><br/> 第31章想法<br/><br/> 两个人换了衣裳,便直接去了大帐。<br/><br/> 路上碰到正在操练的士兵,两个人也没直接过去,反而站在原地看着他们操练完毕,点头示意过才离开。<br/><br/> 士兵们已经熟悉了军营里多出来的这些人,尤其是荣景瑄和谢明泽这两位年轻的小将军,当冯柏睿宣布他们二人的军职时,便有那不服气的总旗什长上明里暗里表达不满。<br/><br/> 荣景瑄还未说什么,反而是谢明泽直接上前道说:“几位不满,可一一与在下比试一番。然在下自幼师从名家,如这般赢你胜之有愧,便只用右手,舞短剑以应之,如何?”<br/><br/> 他这么一说,那不服的总旗自然更是恼怒,挥舞长枪便冲了过来。<br/><br/> 因冯柏睿擅使长刀,所以勇武军中也单有一队弃刀剑改用长枪长刀,这总旗就是使长枪的一把好手,他不用盾,双手舞枪,愣是把普通的军枪挥得飒飒生风。<br/><br/> 而另一边,谢明泽只是淡然而立。<br/><br/> 他右手握有一柄平时防身用的短剑,只不过寸长,在场士兵都觉得谢明泽不会赢,因为要以短兵对长枪实在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谢明泽只用一只手。<br/><br/> 然而在百夫长的一声令下,谢明泽一个蹬地跃起,还未等那总旗反应过来就快步闪到他身后,手中有力一挥,短剑便闪着寒光架在了那总旗的脖颈处。<br/><br/> “怎么,还要继续吗?”谢明泽微笑着问。<br/><br/> 他与荣景瑄两个平时形影不离,跟荣景瑄一贯严肃冷面相比,他却总是笑意盈盈,加之他一直只听从荣景瑄一人吩咐,士兵们便以为他是荣景瑄的下属。<br/><br/> 下位者,自然功力不过人。<br/><br/> 然而此刻,他只用了眨眼功夫就赢了挑战,他的功夫到底怎样,可谓一目了然。<br/><br/> 荣景瑄站在一旁,难得扬起嘴角。<br/><br/> 他带头鼓起了掌:“很好,在勇武军,没有绝对的将军,也没有绝对的小兵,只要军功加身,任何人都能坐到我们的位置,明白吗?”<br/><br/> 荣景瑄从头到尾一动不动,可不知道为何,他这句话却令在场士兵分外折服,也不由自主被挑起了热血。<br/><br/> 当兵的人,没有不想当将军的!<br/><br/> 后来,在长公主他们到达勇武之前,荣景瑄谢明泽、任督事的钟琦与宁远二十一直跟着兵士一起操练。<br/><br/> 当他们纷纷改用自己趁手的武器,那些兵士才发现谢明泽惯用的不是短剑,也不是长剑,而是长兵器中比较难使的长戟。<br/><br/> 这下,大家才算彻底心服口服。<br/><br/> 他们四人用的武器都不是统一制式,荣景瑄不止练刀剑,他长枪和棍都会用。而钟琦则用的鞭,宁远二十几乎是军营里所有的武器都会用,而且也没有兵士可以打赢他。<br/><br/> 更有甚者,他们四个都会用火铳。<br/><br/> 这令兵士们羡慕不已。<br/><br/> 勇武军的火器营在整个大褚二百余年里都非常有名,有了它的存在,才震慑了沧海诸岛,才让令氏乌鹤一直没有跨越边郡一步。<br/><br/> 可是如今,大褚的火器营已经成为<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历史。<br/><br/> 永延三十五年,慜帝下令,调四大营中的火器营全部进京。之后,火器营这个词彻底消失在大褚军之中。<br/><br/> 如果火器营还在,陈胜之是一丁点希望都无的。<br/><br/> 虽然火器营不在了,可兵士们却还是心心念念,因为那是大营中最特殊的一支队伍,他们无论是军服、官职还是奉银都比普通士兵要好。<br/><br/> 他们都是精兵。<br/><br/> 荣景瑄他们现在最想做的,首先一个是征兵,再一个,便是重组宁远卫骑兵和火器营。<br/><br/> 两个人一路来到大帐,宁远二十已经等在外面了。<br/><br/> 见荣景瑄和谢明泽到来,忙上前行礼,小声奏报:“来的是丰宁郡守郎大人。”<br/><br/> 荣景瑄脚下一顿。<br/><br/> 整个大褚幅员辽阔,文官武官没有几千也有上万。<br/><br/> 他不可能一一视下,但至少,一方郡守正二品大员,他还是全部都见过的。<br/><br/> 现在的丰宁郡守朗宁友是永延三十一年两榜进士,他的策论写得非常好,荣景瑄记得当时他位列一甲第五,年纪轻轻相貌清俊,真真年少多才。<br/><br/> 自永延三十二年以后,每三年一次的进京述职,都是荣景瑄代慜帝而为。<br/><br/> 这位从前的南云县令,现如今的丰宁郡守,荣景瑄自然见过他许多次。<br/><br/> 他的丰宁郡守,还是荣景瑄钦点的。<br/><br/> 谢明泽当然也记得这个人,他只记得朗宁友很年轻,二十一二便高中进士,如今还未及而立已经做到二品大员,是相当了得的人物。<br/><br/> 宁远二十说完便后退两步,谢明泽顿住了脚,迟疑道:“见否?三舅爷为何叫我们前来?”<br/><br/> 荣景瑄沉思片刻。<br/><br/> 当年他逃出永安,并没来丰城,只依稀记得丰宁郡和澧安郡遭逢天灾,而陈胜之未听大臣劝告,执意不肯赈灾。<br/><br/> 他那么做,荣景瑄是知道为何的。<br/><br/> 因为国库根本没银子。<br/><br/> 从永延三十五年便连年天灾,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不是雪灾就是地崩,处处都要赈灾,处处都要银子。<br/><br/> 遭了灾,当地便要免税,这一部分的税银没了,还要额外补赈灾银粮进去,没多久就支撑不住了。<br/><br/> 荣景瑄几乎把一块银子掰成八瓣花,宫中用度几经消减,也还是无以为继。<br/><br/> 这也是大褚军那么快便败下阵来的原因。<br/><br/> 因为也没有军粮军银。<br/><br/> 没钱,打什么仗呢?<br/><br/> 陈胜之当初占领了最富庶的平岭与洛都,又有私盐贩子支撑,终于让他一路打到永安。<br/><br/> 可是如今他自己当了皇帝,那些国库成了他的,虽说里面没有多少库银,他也必然不愿意花在百姓身上。<br/><br/> 陈胜之这个人多疑、自私、目光短浅。<br/><br/> 荣景瑄在上一世的每一天都在想,让这样一个人赶下皇位,他是不是比他还不如?<br/><br/> 没人能给他答案,因为那时虽然陈胜之的顺天军赢了,扳倒大褚自己做了皇帝,可他上台不施仁政,百姓转眼间的功夫就对他失去信心。<br/><br/> 这也是为何荣景瑄能迅速调齐军队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