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 第166节
基于欢棠给奉公门提供的消息的确属实,通过伏清合请示过门主之后,言淡兑现了承诺,让欢棠在奉公门中较为冷清的院落负责洒扫。<br />
虽不受重视也接触不到核心,但与此同时却能保证足够的安全,也算是满足了欢棠的心愿。<br />
入秋,因暑热而凝聚的燥渐渐飘散而去。<br />
这日晨间下了些细雨,天气蓦然转凉,即使后边太阳高升乌云散尽也只是略微好转,还是未能抵消秋意的那抹凉。<br />
秋日虽冷,却抑制不住那心中的春暖。<br />
正值午膳时间,忙碌了整个上午的人一窝蜂涌出门‘觅食’,捕房内空了大半。<br />
此刻,捕房附近的廊下却传来一阵欢笑,还夹杂了言淡的惊呼声。<br />
“什么?说亲?”言淡仔细端详着于乐双,对方容颜秀美,清透的眼神中暗含些许稚气。<br />
她今年刚过十九,比自己还小上一岁,怎么就和说亲扯上了关系。<br />
转念又想着如今这时候十八便已及笄,十九说亲倒也的确不早。<br />
“是啊,家中不愿拖了。”<br />
话虽把责任推到了家中,于乐双却笑开了眉眼,嘴角微微弯起,“仔细说起来,成亲后并不影响上值,我同他也算是之前便相识,所以……”因满意这门婚事,所以她想来想去都是好处,愈加欢喜。<br />
之前便相识?难道是青梅竹马?<br />
言淡点了点头,“可是已经定了日子?”<br />
“日子未定,只是暂时定了亲……”说起这个还是有些许羞涩,于乐双双颊微微泛着红,转移话题道:“言姐姐家中还未提过此事么?”<br />
说起这个……还真是没有。<br />
言淡回想了一番,她和家人本就是分隔两地,言母寄过来的信中大多也是关心生活琐事,暂时还未提过此成亲事宜。<br />
见言淡不回话,于乐双猜到了些许,连忙又道:“如今女子成婚本就越来越晚……兴许家中早已为言姐姐看好了人选,只是舍不得想多留你几年……”<br />
言淡当然不是介意这个,只是思虑言母如果以后提起这事自己该如何拒绝……<br />
她知晓于乐双误会了,连忙露出抹笑容,又祝贺了两句,表示自己毫不介意。<br />
问到对方的人品和家世之时,郑静安与于乐双对视一眼,噗嗤笑出了声。<br />
“原来我未和言姐姐说过他是谁……”郑静安瞧得于乐双羞红了面庞,才附到言淡耳旁悄声道:“这人你认识呢……是尤捕快。”<br />
尤悠?平日里话都说不了几句。<br />
这玩意还能成亲?<br />
言淡皱了皱眉,刚要说上两句,却被打断。<br />
“我以为言姐姐知晓呢。”<br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个清楚。<br />
原来当初于乐双的幼弟在晋州元和郡便认识了尤悠,之后还救过他一次。<br />
言淡也记起那个曾跟在尤悠身边的小徒弟,与于乐双初见之时便觉着她与小徒弟有几分相像。<br />
不过基于这只是自己的无端联想,所以不好发问,后边熟悉了之后便忘记了此事。<br />
原来真有亲缘关系啊……<br />
“当初便是幼弟鼓励我进入奉公门。”于乐双莞尔一笑,“他说这奉公门中女捕快也英勇果敢聪明伶俐,胜过许多男子,查案速度比起捕头都毫不逊色……”<br />
那时奉公门中只有言淡一个女捕快,说得定是她了。<br />
言淡被这么一夸,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面上努力维持着镇定。<br />
“乐双后来又说服了我。”郑静安挽住了言淡的手,倚靠在她身上,“我们就这么结伴过了奉公门的测试。”<br />
谈论了几句奉公门测试的难度,话题又转回到了尤悠身上。<br />
“乐双,你怎么看这亲事?”言淡斟酌了下言语,“尤捕快平日……很是沉稳,话也极少,可以说是惜字如金了。”<br />
“无妨,乐双性子静。”<br />
于乐双还未回话,郑静安便大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这门亲事啊……虽是尤家主动促成,但她乐意着呢!”<br />
听完此言,于乐双也没有反对,只颔首默认。<br />
看来是两情相悦啊。<br />
言淡见她如此模样,也轻声一笑,放下心来。<br />
第310章 祭祖<br />
今年秋分时节,恰好处于当今皇帝登基的第七年。<br />
‘七’这个数字,在大凌朝意义非凡。<br />
不仅象征着圆满,且有追思故人之意。<br />
因此此朝从开国初,便立了个逢七祭祖的规矩。<br />
皇家的祭祖是大事,多由皇帝亲临蕲州完成,且需得在承浏郡外的世平宫居住七日斋戒祈愿。<br />
早在几月前,皇帝便让礼部着手准备这次祭祖出行,本是决定亲自前往。<br />
谁知前些时候出了长明教意图刺杀的事……<br />
虽已围剿了残余党羽,也处理了不少有所牵连之人,但皇帝疑心既起,便很难按下。<br />
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皇宫,由成年的皇子皇女代劳祭祖。<br />
可惜祭祖这事早有规定,即使皇帝事务缠身,亦或是病重不能前行。<br />
也需得由太子或太女代为祭祖,完成整个仪式。<br />
如若他派出哪个皇子皇女,便等于透露了倾向,打破如今平衡……<br />
犹豫了好些时候,在临近出发日期之时,皇帝终于定了人选。<br />
他选择了一向宽厚温润的长女。<br />
她乃是嫡出,从不争权夺利,比起另外几个狼子野心亦或是不靠谱的子女好上些许……<br />
选她,百官也挑不出错。<br />
人选定下,皇上又召见了伏修远入宫。<br />
皇帝知晓此番出行,是亲手将大皇女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处。<br />
他既害怕长女因此得利,威胁到自己。<br />
也担忧其他几个势力借机出手,让长女‘意外’死于途中。<br />
因此将随行保护的任务交给了奉公门,奉公门一向中立,虽不得他所喜,却在关键时候能掣肘其他人……<br />
于是几日后,言淡跟随着伏清合等人一同进入到了随行的队伍中。<br />
今年的秋有些多雨,出发时便是细雨迷蒙,即使雨势不大,但坐于马匹之上奔走了片刻,依旧被淋了个透。<br />
中间被拥簇的车队中,皇女的马车在前,礼部官员的马车在后,倒是免受雨淋之苦。<br />
但再看看其他随行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步行,身上背着包裹,还有举着幡旗的,在前边打探开路的……<br />
对比这些人,有马代步的言淡,简直不要太舒服。<br />
由于带的东西太多,走路的人也提不起速,因此整个队伍只能慢行。<br />
好在礼部早已算好了时间,提早一日出发。<br />
等到了郡城,进入到世平宫中休整一夜,恰好完成第二日祭祖仪式。<br />
夕阳西下时,队伍总算是到了蕲州。<br />
蕲州的刺史和一众官员早已等在城外接驾,皇女此次出行时代表皇帝,即使皇帝并未亲临,也需得按照礼数行礼。<br />
看着这个阵势,言淡连忙下马,和其他人一起躬身等待皇女下车。<br />
果不其然,皇女拿着令牌和卷轴出车,宣读了皇帝的旨意。<br />
所有人一同下拜,恭听圣谕。<br />
宣读完毕,大皇女又进入到车中,按照定好的行程前往世平宫。<br />
她知晓皇帝多疑,不愿与官员交往过密惹上麻烦,干脆避而不见。<br />
蕲州官员本还想宴请大皇女,见着此情此景,也只能识趣的退下。<br />
等到了世平宫,伏清合带着言淡走到马车侧旁,她这才近距离看清大皇女的模样。<br />
她披着青色莲纹毛领披风,内里也是素净淡雅的襦裙,面若银盘眉眼柔和,双眸略含忧虑,颇有一幅悲天悯人之相。<br />
与潇洒骄矜的四皇女相比,大皇女显得更温厚良善。<br />
她们虽是同母所出,气质相貌却毫无相似。<br />
下车后,大皇女便让官员们散去歇息,且叮嘱宫侍为众人准备些取暖之物。<br />
转身望向奉公门的一群捕快,最终视线放在了首位的伏清合身上,她问,“可是伏修远伏门主之子?”<br />
伏清合恭敬回,“是。”<br />
“你果然肖父。”<br />
这话说得有几分亲近,有些像长辈的感怀。<br />
不过细想大皇女的确年长于伏清合,也定在宫中见过伏门主,这样说也不算有错。<br />
她讲完此言微微颔首,笑意温暖,“这几日便劳烦你们看顾了。”<br />
“皇女言重了,此乃属下们职责所在。”伏清合再次躬身。<br />
他与大皇女身份悬殊,如今的立场来看,还有几分尴尬。<br />
相处起来不宜太过殷勤,反倒需要保持距离,履行好职责便可。<br />
大皇女也极有分寸,客套了两句表示了态度,便不再多言。<br />
对于守卫轮换之事也是完全交给了伏清合做主,好似对其十分信任一般。<br />
次日,祭祖进行的很顺利。<br />
期间言淡等人除了守卫在周围之外,便无事可做,竟比在门中查案还要轻松不少。
虽不受重视也接触不到核心,但与此同时却能保证足够的安全,也算是满足了欢棠的心愿。<br />
入秋,因暑热而凝聚的燥渐渐飘散而去。<br />
这日晨间下了些细雨,天气蓦然转凉,即使后边太阳高升乌云散尽也只是略微好转,还是未能抵消秋意的那抹凉。<br />
秋日虽冷,却抑制不住那心中的春暖。<br />
正值午膳时间,忙碌了整个上午的人一窝蜂涌出门‘觅食’,捕房内空了大半。<br />
此刻,捕房附近的廊下却传来一阵欢笑,还夹杂了言淡的惊呼声。<br />
“什么?说亲?”言淡仔细端详着于乐双,对方容颜秀美,清透的眼神中暗含些许稚气。<br />
她今年刚过十九,比自己还小上一岁,怎么就和说亲扯上了关系。<br />
转念又想着如今这时候十八便已及笄,十九说亲倒也的确不早。<br />
“是啊,家中不愿拖了。”<br />
话虽把责任推到了家中,于乐双却笑开了眉眼,嘴角微微弯起,“仔细说起来,成亲后并不影响上值,我同他也算是之前便相识,所以……”因满意这门婚事,所以她想来想去都是好处,愈加欢喜。<br />
之前便相识?难道是青梅竹马?<br />
言淡点了点头,“可是已经定了日子?”<br />
“日子未定,只是暂时定了亲……”说起这个还是有些许羞涩,于乐双双颊微微泛着红,转移话题道:“言姐姐家中还未提过此事么?”<br />
说起这个……还真是没有。<br />
言淡回想了一番,她和家人本就是分隔两地,言母寄过来的信中大多也是关心生活琐事,暂时还未提过此成亲事宜。<br />
见言淡不回话,于乐双猜到了些许,连忙又道:“如今女子成婚本就越来越晚……兴许家中早已为言姐姐看好了人选,只是舍不得想多留你几年……”<br />
言淡当然不是介意这个,只是思虑言母如果以后提起这事自己该如何拒绝……<br />
她知晓于乐双误会了,连忙露出抹笑容,又祝贺了两句,表示自己毫不介意。<br />
问到对方的人品和家世之时,郑静安与于乐双对视一眼,噗嗤笑出了声。<br />
“原来我未和言姐姐说过他是谁……”郑静安瞧得于乐双羞红了面庞,才附到言淡耳旁悄声道:“这人你认识呢……是尤捕快。”<br />
尤悠?平日里话都说不了几句。<br />
这玩意还能成亲?<br />
言淡皱了皱眉,刚要说上两句,却被打断。<br />
“我以为言姐姐知晓呢。”<br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个清楚。<br />
原来当初于乐双的幼弟在晋州元和郡便认识了尤悠,之后还救过他一次。<br />
言淡也记起那个曾跟在尤悠身边的小徒弟,与于乐双初见之时便觉着她与小徒弟有几分相像。<br />
不过基于这只是自己的无端联想,所以不好发问,后边熟悉了之后便忘记了此事。<br />
原来真有亲缘关系啊……<br />
“当初便是幼弟鼓励我进入奉公门。”于乐双莞尔一笑,“他说这奉公门中女捕快也英勇果敢聪明伶俐,胜过许多男子,查案速度比起捕头都毫不逊色……”<br />
那时奉公门中只有言淡一个女捕快,说得定是她了。<br />
言淡被这么一夸,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面上努力维持着镇定。<br />
“乐双后来又说服了我。”郑静安挽住了言淡的手,倚靠在她身上,“我们就这么结伴过了奉公门的测试。”<br />
谈论了几句奉公门测试的难度,话题又转回到了尤悠身上。<br />
“乐双,你怎么看这亲事?”言淡斟酌了下言语,“尤捕快平日……很是沉稳,话也极少,可以说是惜字如金了。”<br />
“无妨,乐双性子静。”<br />
于乐双还未回话,郑静安便大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这门亲事啊……虽是尤家主动促成,但她乐意着呢!”<br />
听完此言,于乐双也没有反对,只颔首默认。<br />
看来是两情相悦啊。<br />
言淡见她如此模样,也轻声一笑,放下心来。<br />
第310章 祭祖<br />
今年秋分时节,恰好处于当今皇帝登基的第七年。<br />
‘七’这个数字,在大凌朝意义非凡。<br />
不仅象征着圆满,且有追思故人之意。<br />
因此此朝从开国初,便立了个逢七祭祖的规矩。<br />
皇家的祭祖是大事,多由皇帝亲临蕲州完成,且需得在承浏郡外的世平宫居住七日斋戒祈愿。<br />
早在几月前,皇帝便让礼部着手准备这次祭祖出行,本是决定亲自前往。<br />
谁知前些时候出了长明教意图刺杀的事……<br />
虽已围剿了残余党羽,也处理了不少有所牵连之人,但皇帝疑心既起,便很难按下。<br />
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皇宫,由成年的皇子皇女代劳祭祖。<br />
可惜祭祖这事早有规定,即使皇帝事务缠身,亦或是病重不能前行。<br />
也需得由太子或太女代为祭祖,完成整个仪式。<br />
如若他派出哪个皇子皇女,便等于透露了倾向,打破如今平衡……<br />
犹豫了好些时候,在临近出发日期之时,皇帝终于定了人选。<br />
他选择了一向宽厚温润的长女。<br />
她乃是嫡出,从不争权夺利,比起另外几个狼子野心亦或是不靠谱的子女好上些许……<br />
选她,百官也挑不出错。<br />
人选定下,皇上又召见了伏修远入宫。<br />
皇帝知晓此番出行,是亲手将大皇女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处。<br />
他既害怕长女因此得利,威胁到自己。<br />
也担忧其他几个势力借机出手,让长女‘意外’死于途中。<br />
因此将随行保护的任务交给了奉公门,奉公门一向中立,虽不得他所喜,却在关键时候能掣肘其他人……<br />
于是几日后,言淡跟随着伏清合等人一同进入到了随行的队伍中。<br />
今年的秋有些多雨,出发时便是细雨迷蒙,即使雨势不大,但坐于马匹之上奔走了片刻,依旧被淋了个透。<br />
中间被拥簇的车队中,皇女的马车在前,礼部官员的马车在后,倒是免受雨淋之苦。<br />
但再看看其他随行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步行,身上背着包裹,还有举着幡旗的,在前边打探开路的……<br />
对比这些人,有马代步的言淡,简直不要太舒服。<br />
由于带的东西太多,走路的人也提不起速,因此整个队伍只能慢行。<br />
好在礼部早已算好了时间,提早一日出发。<br />
等到了郡城,进入到世平宫中休整一夜,恰好完成第二日祭祖仪式。<br />
夕阳西下时,队伍总算是到了蕲州。<br />
蕲州的刺史和一众官员早已等在城外接驾,皇女此次出行时代表皇帝,即使皇帝并未亲临,也需得按照礼数行礼。<br />
看着这个阵势,言淡连忙下马,和其他人一起躬身等待皇女下车。<br />
果不其然,皇女拿着令牌和卷轴出车,宣读了皇帝的旨意。<br />
所有人一同下拜,恭听圣谕。<br />
宣读完毕,大皇女又进入到车中,按照定好的行程前往世平宫。<br />
她知晓皇帝多疑,不愿与官员交往过密惹上麻烦,干脆避而不见。<br />
蕲州官员本还想宴请大皇女,见着此情此景,也只能识趣的退下。<br />
等到了世平宫,伏清合带着言淡走到马车侧旁,她这才近距离看清大皇女的模样。<br />
她披着青色莲纹毛领披风,内里也是素净淡雅的襦裙,面若银盘眉眼柔和,双眸略含忧虑,颇有一幅悲天悯人之相。<br />
与潇洒骄矜的四皇女相比,大皇女显得更温厚良善。<br />
她们虽是同母所出,气质相貌却毫无相似。<br />
下车后,大皇女便让官员们散去歇息,且叮嘱宫侍为众人准备些取暖之物。<br />
转身望向奉公门的一群捕快,最终视线放在了首位的伏清合身上,她问,“可是伏修远伏门主之子?”<br />
伏清合恭敬回,“是。”<br />
“你果然肖父。”<br />
这话说得有几分亲近,有些像长辈的感怀。<br />
不过细想大皇女的确年长于伏清合,也定在宫中见过伏门主,这样说也不算有错。<br />
她讲完此言微微颔首,笑意温暖,“这几日便劳烦你们看顾了。”<br />
“皇女言重了,此乃属下们职责所在。”伏清合再次躬身。<br />
他与大皇女身份悬殊,如今的立场来看,还有几分尴尬。<br />
相处起来不宜太过殷勤,反倒需要保持距离,履行好职责便可。<br />
大皇女也极有分寸,客套了两句表示了态度,便不再多言。<br />
对于守卫轮换之事也是完全交给了伏清合做主,好似对其十分信任一般。<br />
次日,祭祖进行的很顺利。<br />
期间言淡等人除了守卫在周围之外,便无事可做,竟比在门中查案还要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