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墨砚这话里暗示得很明显,慕远又本是宽厚之人,自然没有拒绝之理:“既是做惯了的,便继续留下吧。以后还要烦请老人家多多照料。”<br/><br/> “不敢不敢,慕爷折煞了。但请吩咐。”老余头忙拉着虎子行了大礼,心头暗暗松了口气。<br/><br/> 前些日子这屋子被旧主卖了之后,老余头便提起了心。不知这新主品性如何,又是否会留用他们爷孙?十多年前老余头的家乡遭了灾,儿子媳妇都在灾变中没了,只留下了还在襁褓中的虎子。老余头带着虎子挣扎着来到京师,很是吃了一番苦头把虎子拉扯大,又极幸运地寻到了这门差事,旧主一年有半年多不在京中,很是轻省。乍然换了屋主,难免忐忑。担忧了月余,如今瞧着新主倒是比旧主更加温厚宽仁,一颗心便放了下来。<br/><br/> 慕远已经跟着墨砚往里走。<br/><br/> 这是一座二进的小院落,面积不大,布置得倒颇为雅致。主厢房就设在第二进的园子里,推开窗便可看见屋前种着的两棵梅花。如今尚是夏末,花还未开;等到深冬花开之时,想必是另一番景象。不仅花色着人眼,还有那花香扑鼻,沁人心肺。到得那时,最适宜便莫过于就着花色花香品茗论枰。<br/><br/> 主厢房被一扇屏风隔成了两段。外边设有书架案桌,案上摆着收拾好的棋盘棋子,架上除了一些史书野记之外,大多是各种棋谱。慕远随手翻了几本,不由会心一笑。屏风里头摆放的是一些寝具,看起来美观大方且低调不张扬,慕远于此项不甚熟稔,也能感觉到都是些好东西。<br/><br/> 屋外的园子除了窗前的两树梅花,还错落地植着一些花草,看得出来,花了一些功夫和心思。墨砚所说,老余头打理院子有一手,所言非虚。<br/><br/> 墨砚引着二人四处参观了一番后,对慕远道:“爷说慕爷初到京里,一切都还不熟,先寻一闹中取静之处住着;等来日熟悉了各处,想要在哪儿置一座宅子时,再做计较。这里临着西市大街,京师里最繁华热闹的所在。这院子的后头连着的莲蓉阁,是咱们京里鼎鼎有名的酒楼之一,每日里客似云来,热闹得很。院门又开在这小口巷里,清清静静的,最是闹中取静之所。不知慕爷可还满意?”<br/><br/> 慕远点头道:“王爷多费心了。这里很好。”<br/><br/> 墨砚一路介绍了许久,每一处心思都说清道明,终于等到慕远一声好,总算松了一口。只有慕爷满意,才算是做到了爷的交代。心底的气松了,脸上的笑意便更深。<br/><br/> “慕爷一路舟车劳顿,爷交代了要慕爷先好好休息,小的便先告退,不打捞了。”<br/><br/> 慕远忙道:“墨砚辛苦了,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天元,送送你墨砚哥哥。”<br/><br/> “诶。”天元欢快地应了一声,待墨砚给慕远行过礼后,便一前一后向外走去。<br/><br/> 单独与天元一块,便是一向沉稳似大人的墨砚也活泼了一些。慕远一边目送着二人欢跃的背影,一边轻轻地笑了笑。<br/><br/> 第63章夜谈<br/><br/> 确是一路劳顿,待天元送客归来,便烧了些热水来,师徒二人稍稍洗漱一番,便很快歇息了。<br/><br/> 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br/><br/> 方净手洗面完,老余头便领着虎子端了个食盘进来。<br/><br/> 老余头笑呵呵地道:“小老儿听墨小爷说公子从南边来,也不知吃不吃得惯这京中的饮食。眼下天色已晚,小老儿弄了点儿清粥小菜,公子要是不嫌弃的话,先将就用着。若是公子吃不惯,咱们这院子后头便连着莲蓉阁的后门,叫上一桌宴席也不过是片刻的功夫。公子您看呢?”<br/><br/> 慕远示意天元接过食盘,笑道:“眼下还有些暑气,我们一路车马颠簸吃的也凑合,骤然吃多了油水恐肠胃受罪,用些清粥小菜正好。老人家的好意云直省得,多谢了。”<br/><br/> 老余头笑得眯起眼,捋了捋胡子道:“那公子慢用,有什么需要再叫我们爷俩。”<br/><br/> 食盘上一小瓮白粥,煮得稠稀相宜,已经晾温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两碟酱菜,一盘卤水豆腐,还有一小份凉拌鸡肉丝,撒了点儿葱花,看得人口齿生津。<br/><br/> 四下无人,食物也够,慕远便招呼天元坐下来一起用餐。<br/><br/> 填饱了肚子,又歇了个好觉,精神甚是饱满。收拾一番后,慕远便在书架上找了本棋谱,在案桌前打起了谱。<br/><br/> 期间天元进来添过一次茶便再无打扰,独留慕远一人沉浸在围棋的世界里,不知时光漫漫。<br/><br/> 直到灯花剪过了一轮,棋局也近了尾声,外头突然传来天元一声清脆的欢呼:“老师,您看谁来了!”<br/><br/> 随着话音落下,房门被“咯吱”一声推开,一阵夜风掠过,吹得刚剪过的灯花闪了闪。慕远猛一抬头,只觉光影斑驳中,已多了一道人影。<br/><br/> 那人迈步进屋,正笑吟吟地望着他。依旧是白衣如雪,依旧是长身玉立,让人知道什么叫“眼前一亮”;什么叫“蓬荜生辉”。<br/><br/> 蓦地撞进那双漆黑的,明亮的,蕴含着无尽情谊的双眸,慕远一瞬间仿佛身体里迸发出一股热流,“嘭”地一声,像乍破的银瓶,像喷发的岩浆,在胸口澎湃着,汹涌着,呼之欲出。<br/><br/> 时间刹那间似乎都静止了一般。外面院子里草木的芳香;夏夜树上持续的蝉鸣;远处更夫偶尔敲起的更声,甚至近在咫尺的心跳声……所有的气息和声响仿佛都消失于天地间。<br/><br/> 慕远从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还能激发出这样的热情。几乎无法抑制的,要将胸膛连带整颗心都灼烧的,热情!<br/><br/> “慕兄,好久不见!”<br/><br/> 直到纪谨熟悉的低沉好听的嗓音响起,那些被淹没的气息和声响才轰轰地回来,那股被激起的热流也猛然凝住。一路走来累积的那些隐隐的不安、迷茫、彷徨也在一瞬间好像被一只温柔的小手轻轻抚平。<br/><br/> 仿佛旅途终于看到终点,仿佛灵魂得到皈依。<br/><br/> 于是,须弥间所有的起伏都化作了慕远唇边极轻、极浅、极淡的一抹笑意。<br/><br/> “别来无恙。”<br/><br/> 慕远没有去深究这刹那而起的热情是因为乍然重逢的喜悦,还是其他。而彼此眼神中的那份默契和诚恳依然如初,却让他倍感欣慰。至于那些有可能有有可能还没有的情愫他还未来得及察觉到,只是一颗种子已经在无人注意间种在心田,穿过无数个漫漫长夜,穿过交错的时空,等待着发芽,抽枝,等待着终有一天长成苍天大树。<br/><br/> 天元和墨砚给两位主子重新奉了茶之后,便手拉着手到旁边的厢房聊天去了,屋内便只留下慕远与纪谨。<br/><br/> 两人一时相视无言,又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br/><br/> 终是纪谨打破了这一室静谧,他轻轻笑了笑,把盏举至胸前,道:“慕兄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以茶代酒,权当为慕兄接风了。”<br/><br/> 慕远也拈起茶杯,与他轻轻碰了一下,一饮而下。喟了一声,才笑了笑道:“得纪兄一路安排妥当,并不觉得辛苦。”<br/><br/> 仿佛有那么一点儿说不出的味道,两人皆怔了片刻,继而又相视而笑起来。一时间,室内仿如春风和煦。<br/><br/> 一杯茶,几句话,几个月前朝夕相处的那份合契又回来了。<br/><br/> 两人叙了一番别后诸事,又聊起了眼下的状况。<br/><br/> 纪谨直接道:“听凌大说,慕兄收了言家的小公子为弟子,此事甚妙。”<br/><br/> 凌大便是凌卫,他在姓凌的几个侍卫中排<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