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上市火爆,破防的犹大人,电影准备上映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黑暗的两次大屠杀!》
《原来不只有犹大人大屠杀,在遥远的东方同样发生过类似的惨剧!》
《为什么我们只知道犹大人大屠杀,不知道金陵大屠杀?谁在掩盖历史?》
《犹大人值得同情,华夏人同样值得我们同情,他们都是受害者!》
《……》
鬼野武十分鸡贼的将金陵大屠杀和犹大人捆绑在了一起。
谁让犹大人宣传做的好呢,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犹大人进入阿美莉卡之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塑造自己可怜的形象。
经过60多年的不断潜移默化,犹大人的惨已然人尽皆知,给自己成功冠上了“世界唯一的受害者”形象,并且深入人心。
例如“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类的软文,甚至八九十年代还十分落后的华国都有这种流传,可见其在宣传上下的功夫。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关于犹大人的大屠杀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得到了全世界的同情,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鬼野武不在意其中的利益,但这么好的宣传捆绑对象,怎么能够放过呢?!
蹭热点这种事他们娱乐圈可是最擅长了。
总之一句话,任何宣传都要带上犹大人大屠杀,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反复强调“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反人类暴行”,争取做到深入人心。
让全米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只要一提起来,就立刻能联想到并列的金陵大屠杀。
犹大人:……你不要过来啊!
鬼野武的司马昭之心,看明白的人自然不少。
张先生觉得这位合作伙伴实在是太狡……聪明了,竟然能想出这种‘碰瓷’的主意,让她深感佩服!
而犹大人对此自然是不乐意了。
他们付出了个足足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费无数金钱才好不容易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了“世界第一惨”的形象,结果你二话不说上来就要分走一半“财产”?
就好比劳资辛辛苦苦修到大帝修为,结果离个婚你就要生生分走劳资一半修为?
哪儿有这种好事!
可偏偏这事他们还不能反驳,鬼野武无耻的将金陵大屠杀和犹大人大屠杀捆绑宣传,如果否定了前者,也就等于否定了后者。
同样对他们有着巨大影响。
但要让他们承认又总有种ntr的感觉~
犹大们登时忍不住破防了。
这都叫什么事啊!
而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体加入进来,让这个论调愈发的甚嚣尘上。
也让犹大人“独一无二”的位置不断被动摇。
犹大人们却只能选择沉默,心中憋屈的不行。
“狡猾的霓虹人!”
殊不知霓虹人此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尤其是上层人士,他们没想到鬼野武竟然能掀起那么大的声势,还无耻的捆绑上了犹大人。
这要是等电影再上映了,岂不是更加的声势浩大?
这些人有些后悔对鬼野武的放任了。
可鬼野武本身的实力加上背后的势力,就算是高层也没法轻易动他,也犯不着为了这种事得罪一位达人,故而只能装聋作哑。
反正这种事到最后都是互相扯皮,还能让他们少块肉不成?
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宣传之下,让张先生没想到,却在鬼野武意料之中的,《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爆了!
一经上市便轰动全米!
短短一个星期的功夫,便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而且看趋势下周就能登顶第一!
不止加州,这股飓风从西海岸吹向了东海岸,华盛顿、纽约等地的书店里,同样都出现了热卖的盛况。
出版社那边震惊于鬼野武的先见之明,如果不是他执意要求印刷十万册,现在恐怕已经出现了“一书难求”的情况。
紧接着就是极大的惊喜了,现在这样火爆的销售情况是他们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谁能想到一部揭露华国大屠杀的书,竟然会火爆至此呢?
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
发了!
不用鬼野武再说,出版社这边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开动印刷机了。
加印!狠狠加印!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先生成为了最忙碌的人。
几乎每天都要接受采访和上节目,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对于那些刻意的刁难,张先生都以犀利的言辞驳斥的对方哑口无言。
鬼野武也安排了专人负责保护她。
加上霓虹又是他的地头,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张先生的安全。
接下来,这股旋风越刮越大。
这本张先生以英文撰写的历史纪实著作,引起了阿美莉卡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让西方社会了解了金陵大屠杀的真相。
同时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当消息传回华国,各地再次掀起了一波反鬼子热潮。
国家借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国教育,收获颇丰。
而当《拉贝日记》的消息传开,人们对于这部电影愈发的期待起来。
虽然这是一个霓虹人拍的,但这不恰恰证明了鬼野武是一个好的霓虹人么~
大家对于鬼野武没有什么恶意,反倒充满了敬佩,他们也都很想看看,一个霓虹人是怎么拍金陵大屠杀的。
可惜再大的热点也终有过去的一天。
虽然《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掀起的舆论覆盖了整个北美,但过了顶峰之后也不可避免的逐渐衰落下来。
很快就被其他的新闻取代。
不过此时这本书,已经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上,待了足足三个星期了。
而且还将继续待下去。
这本书造成的影响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无数人因此关注到了金陵大屠杀。
张先生的目的达到了!
鬼野武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这还不够!
正好舆论衰落,鬼野武决定再添一把火。
是时候上映《拉贝日记》了。
消息一出,已经平息的舆论再次被引爆。
金陵大屠杀这个词亦再度响彻世界!
(本章完)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黑暗的两次大屠杀!》
《原来不只有犹大人大屠杀,在遥远的东方同样发生过类似的惨剧!》
《为什么我们只知道犹大人大屠杀,不知道金陵大屠杀?谁在掩盖历史?》
《犹大人值得同情,华夏人同样值得我们同情,他们都是受害者!》
《……》
鬼野武十分鸡贼的将金陵大屠杀和犹大人捆绑在了一起。
谁让犹大人宣传做的好呢,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犹大人进入阿美莉卡之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塑造自己可怜的形象。
经过60多年的不断潜移默化,犹大人的惨已然人尽皆知,给自己成功冠上了“世界唯一的受害者”形象,并且深入人心。
例如“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类的软文,甚至八九十年代还十分落后的华国都有这种流传,可见其在宣传上下的功夫。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关于犹大人的大屠杀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得到了全世界的同情,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鬼野武不在意其中的利益,但这么好的宣传捆绑对象,怎么能够放过呢?!
蹭热点这种事他们娱乐圈可是最擅长了。
总之一句话,任何宣传都要带上犹大人大屠杀,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反复强调“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反人类暴行”,争取做到深入人心。
让全米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只要一提起来,就立刻能联想到并列的金陵大屠杀。
犹大人:……你不要过来啊!
鬼野武的司马昭之心,看明白的人自然不少。
张先生觉得这位合作伙伴实在是太狡……聪明了,竟然能想出这种‘碰瓷’的主意,让她深感佩服!
而犹大人对此自然是不乐意了。
他们付出了个足足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费无数金钱才好不容易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了“世界第一惨”的形象,结果你二话不说上来就要分走一半“财产”?
就好比劳资辛辛苦苦修到大帝修为,结果离个婚你就要生生分走劳资一半修为?
哪儿有这种好事!
可偏偏这事他们还不能反驳,鬼野武无耻的将金陵大屠杀和犹大人大屠杀捆绑宣传,如果否定了前者,也就等于否定了后者。
同样对他们有着巨大影响。
但要让他们承认又总有种ntr的感觉~
犹大们登时忍不住破防了。
这都叫什么事啊!
而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体加入进来,让这个论调愈发的甚嚣尘上。
也让犹大人“独一无二”的位置不断被动摇。
犹大人们却只能选择沉默,心中憋屈的不行。
“狡猾的霓虹人!”
殊不知霓虹人此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尤其是上层人士,他们没想到鬼野武竟然能掀起那么大的声势,还无耻的捆绑上了犹大人。
这要是等电影再上映了,岂不是更加的声势浩大?
这些人有些后悔对鬼野武的放任了。
可鬼野武本身的实力加上背后的势力,就算是高层也没法轻易动他,也犯不着为了这种事得罪一位达人,故而只能装聋作哑。
反正这种事到最后都是互相扯皮,还能让他们少块肉不成?
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宣传之下,让张先生没想到,却在鬼野武意料之中的,《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爆了!
一经上市便轰动全米!
短短一个星期的功夫,便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而且看趋势下周就能登顶第一!
不止加州,这股飓风从西海岸吹向了东海岸,华盛顿、纽约等地的书店里,同样都出现了热卖的盛况。
出版社那边震惊于鬼野武的先见之明,如果不是他执意要求印刷十万册,现在恐怕已经出现了“一书难求”的情况。
紧接着就是极大的惊喜了,现在这样火爆的销售情况是他们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谁能想到一部揭露华国大屠杀的书,竟然会火爆至此呢?
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
发了!
不用鬼野武再说,出版社这边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开动印刷机了。
加印!狠狠加印!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先生成为了最忙碌的人。
几乎每天都要接受采访和上节目,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对于那些刻意的刁难,张先生都以犀利的言辞驳斥的对方哑口无言。
鬼野武也安排了专人负责保护她。
加上霓虹又是他的地头,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张先生的安全。
接下来,这股旋风越刮越大。
这本张先生以英文撰写的历史纪实著作,引起了阿美莉卡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让西方社会了解了金陵大屠杀的真相。
同时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当消息传回华国,各地再次掀起了一波反鬼子热潮。
国家借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国教育,收获颇丰。
而当《拉贝日记》的消息传开,人们对于这部电影愈发的期待起来。
虽然这是一个霓虹人拍的,但这不恰恰证明了鬼野武是一个好的霓虹人么~
大家对于鬼野武没有什么恶意,反倒充满了敬佩,他们也都很想看看,一个霓虹人是怎么拍金陵大屠杀的。
可惜再大的热点也终有过去的一天。
虽然《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掀起的舆论覆盖了整个北美,但过了顶峰之后也不可避免的逐渐衰落下来。
很快就被其他的新闻取代。
不过此时这本书,已经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上,待了足足三个星期了。
而且还将继续待下去。
这本书造成的影响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无数人因此关注到了金陵大屠杀。
张先生的目的达到了!
鬼野武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这还不够!
正好舆论衰落,鬼野武决定再添一把火。
是时候上映《拉贝日记》了。
消息一出,已经平息的舆论再次被引爆。
金陵大屠杀这个词亦再度响彻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