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体自然的方式加入到陈谅的老同学叙旧中去。<br/><br/> 陈谅这位胖室友拥有所有普通胖子一样的外号——胖子。他和李丹砂也算旧识。因此,李青雘以李丹砂亲弟弟的身份与胖子结识、相交、胡扯,整个过程无比流畅、顺利。<br/><br/> 片刻后,胖子做向导,三个人边走边聊,聊着聊着,话题开始逐渐被蓄谋已久的李青雘牵着鼻子“跑”,又过不久,情形演变成李少爷和矮胖子那才是至交,陈谅恰巧是站得贴近的某某某。<br/><br/> 靠一手偷天换日的绝学,李青雘从未吃过败绩。胖子初次中招,入套完全无所察觉。而已见识过李二少和李爸李妈耍过无数次太极的陈谅即便意识清明,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被“打入冷宫”,到头来,实在有点哭笑不得。<br/><br/> 而李青雘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勾搭上胖子,竟然讨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两个位置很好的座位,边上还有摆着茶水、零食的桌子。<br/><br/> 这就是传说中利用职权、巧开后门的生活案例。解释一下,本次校园义卖会邀请得都是离开校园后,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毕业生。按陈谅和李丹砂的年龄、收入、资产、社会地位,应该被安排到后面排成一排排、没有桌子的座位上。凡坐在前排,能有小桌子啃零食的,都是四五十岁、功成名就、积累一定财富的小老头。<br/><br/> 可想而知,不是走得正规渠道,而是靠室友关系坐得如此宝地的陈谅非常心虚,忐忑地跟李青雘说这不好这不好。<br/><br/> 飞快地朝四周扫了一圈,李青雘老神在在地拿起水壶,给自己和陈谅倒茶,一边说:“你看看他们的行头,论身价,我怎么也不会比这几个老头差吧。不过……”<br/><br/> 陈谅刚想接口:不过你不算我们校友啊。谁想,本人的后话却是,“我最近手头比较近,小东西无所谓,要有什么值钱货你就别指望我举牌参与了。”<br/><br/> 堂堂李家二少爷也会自认手头紧?那得有多紧他才能开这个口?坐哪种位子已经不重要,李青雘的境况令陈谅有点儿担心:“青雘,最近公司运营不顺利吗?没听丹砂提起啊。”<br/><br/> “本来就跟他没关系。而且已经解决了。”李青雘不愿跟陈谅多讲,更怕陈谅到李丹砂跟头乱嚼舌根,慌神地补充道,“真没事,陈谅,你别跟我哥说。”话音刚落,他就觉得自个实在画蛇添足,特傻帽,这种“别跟某人说”的话怎么听都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果然,讲话是门学问,一来不得嘴快,二来忌讳越描越黑。<br/><br/> 不愿继续纠结于这个梗,李青雘随手翻起桌上摆着的义卖品目录,草草看了一遍,才发现他搞笑了。<br/><br/> 小册子上最值钱的卖品若能拍到几万块,估计已算卖到南天门。毕竟是校友义卖会,再高规格,和李老板参加过的商业义卖比,档次差太多,限量版手表、皮包、奢侈品中的极品肯定都是没有的,更别说上百万的大物件了。<br/><br/> “吃不消!什么义卖会,这都扮家家啊?”<br/><br/> “哎?”<br/><br/> 陈谅很好奇李少爷口中所谓“扮家家”型的义卖会是什么规格,于是拿起被李青雘放下的小册子认真地一页页翻看。根据册子上描述,本次义卖品全部由在读学生和在职教师提供,都是一些不贵重但极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比如去年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登台时穿得一双粉色高跟鞋,象征着美丽与自信;又比如一位癌症病人为感谢医生特别书写的一幅书法,象征着坚强与不屈。这一则则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陈谅,看得他越发投入,投入的同时忍不住感叹李青雘到底是多么可怜的一孩子啊,人世间可爱的事物他竟然发现不了!如此除了黑就是白,除了富贵就是贫穷的人生该有多枯燥,多悲哀。看着李青雘无知无觉地把玩着手机,陈谅突然生出一种想要挽救一个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的责任感。<br/><br/> “青雘,难道你没觉得每件义卖品背后的故事都非常有趣吗?”<br/><br/> “夺人眼球的噱头而已。”李青雘边玩手机,一边随意地回答陈谅,“义卖<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会我参加得多了,关键不是卖什么,是参加义卖的有钱人在什么档次,舍得给希望工程捐多少钱,懂了没?”<br/><br/> “不是的,这是一种心意。”此话一出,李青雘立刻摆出再也不想搭理的样子,面对孺子不可教的孩子,陈谅感到身上肩负的担子更重了,语重心长地给李青雘讲起自己过去的经历,“呐,我大学有一年运动会,辅导员安排我做啦啦队队长,可因为我们专业的学生运动细胞普遍比较差,报名体育项目几乎都是靠辅导员施压的,啦啦队就更没人愿意参加了。当时,我低三下四拜托了好多同学,每个人都找借口推脱。他们说啦啦队的好坏不重要,关键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什么水平。后来,你知道我想出什么办法?”<br/><br/> “不知道,反正换作我去说服同学,根本就没有你这个下文。”<br/><br/> “哎哎,前面不是重头戏,你听我继续说啦。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部电视剧给了我启发,故事里讲一个穷苦丫头向一位城里大老板求助,可无论她怎样下跪磕头,那大老板就是铁石心肠无动于衷。在机缘巧合之下,这小姑娘得知大老板过世不久的夫人和自己同乡,大老板的太太在世前,老板常常吃太太做的乡下小吃,可如今再没有机会品尝了。于是小姑娘连夜赶制,把乡下所有的小吃种类都做了一遍,给大老板一饱口福,最终不仅感动了这位老板,老板还收小姑娘做了他的义女。可见心意真的很重要,比磕头祈求更加能够打动人。”陈谅得意地回忆,“找准了思路正确,猜我怎么做的呢?呵呵,先用辅导员拨给我的经费,借了大鼓、头带、黑色长褂,再制作大海报、大横幅。我一个人忙活来忙活去,不知不觉,就出现三三两两的同学主动跑来给我搭把手,搭着搭着便默认加入了啦啦队。你看,不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怎么样,但是我的啦啦队确实成功了……”<br/><br/> “他是因为这样爱上你的?”<br/><br/> 李青雘突然发问,口中的“他”没有承上没有启下,可陈谅一听就明白指得是谁。他歪着脑袋想了想,考虑该怎么回答李青臒的问题。<br/><br/> 突然,一只冰冷的手轻轻托起陈谅的下颚,手的主人用非常轻挑的口吻笑着说:“很好,你赢了。”<br/><br/> 对于李青雘突如其来的言行,陈谅一个头两个大,智商应该挺高的脑袋瓜竟然转不过弯,只知道那张非常非常好看、比自己好看很多倍的脸忽然靠上来,喷着他一脸热气,心跳随之跳得飞快。这样不正常的反应早已不只一次,但没有一次像今次这般深刻,令他这两个月来隐隐的不安慢慢浮上水面。<br/><br/> 不不不,不要多想。陈谅晃了两下脑袋,晃开李青雘的手以及自己错乱的情绪,假装若无其事地重新捧起义卖手册继续往后翻下去。翻着翻着,一件义卖品吸引住了他的心神。<br/><br/> 怎么可能?巧合吧?也许不是,可万一是呢。要不要买下来?买下来就知道是不是了——以上是陈谅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最后在“不肯定自己银行卡里的活期现金是否足够把东西买下来”的地方急刹车。<br/><br/> “青雘,我可能想买个东西,如果我身边的钱没带够的话,你先帮忙垫一下,行吗?”<br/><br/> “要买什么?”李青雘挨近陈谅,照着翻开的那页文字念道,“寻找真爱的戒指……象征爱与幸福……呃……我没看到错吧?陈哥哥,你几岁?这玩意都敢信?还是说你准备买来送给我哥?这到够浪漫,行啊,有才有创意。”<br/><br/> “不要拿我开玩笑<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