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养丈夫养侄子 第85节
“陛下,赵国公为了让草民效忠,派人囚禁了草民一家,草民不得他们的下落,所以才想留在国公府探查一二。”<br />
惠安帝眼眸微眯,这倒是不假,从之前赵亮推出左千昙顶罪的时候,他就让人查过此事。<br />
“草民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找不到一点线索,草民心系家人,就算离开了也只是像无头苍蝇一般。”<br />
“你把头抬起来。”<br />
蒲安成心里咯噔,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将头抬起来,对上惠安帝一双审视的眸子。<br />
“你所言可有假?”<br />
蒲安成摇头,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br />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假话。”<br />
惠安帝看着蒲安成,良久才将视线收回。<br />
“周海。”<br />
惠安帝附耳在周海耳边低语了两句,随后周海便拿着信函下去了。<br />
大殿再次陷入安静。<br />
楚晏舟轻轻敲击着自己的手指,他大抵知道惠安帝想干什么。<br />
苏竹卿安静的享用自己的美食,不时给楚晏舟夹一块,并没有丝毫影响。<br />
上官雅蓉看到太子心虚的低着头,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不免猜想那几封信函的内容。<br />
木凌瑶和明王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疑惑,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他们直觉事情同太子脱不了关系。<br />
众人心思各异,好在周海很快去而复返,依旧附耳同惠安帝低语。<br />
若是有心之人,定会看到惠安帝微微松了一口气。<br />
“蒲安成,你今夜也算立了功,想要什么赏赐,可以尽情开口,朕一定会满足你。”<br />
一句话,直接定了赵国公的罪责。<br />
“草民并无要求,这一切都是草民应做的。”<br />
“既如此,朕便替你寻到你的家人,让你们一家早些团圆。”<br />
蒲安成匍匐在地。<br />
“草民多谢陛下。”<br />
蒲安成心里跟明镜一般,若是让陛下找到自己的家人,那便是一家一起下黄泉的日子。<br />
好在他答应了那人,同意赌一把,只要他能走出这扇大门,他便能留下一条命。<br />
若是走不出也无妨,那人答应会将他的家人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度过余生,以一人的性命换全家十余口,值了。<br />
“如此,你先回国公府中等候消息。”<br />
“草民遵命。”<br />
蒲安成放在地上的手开始发抖,他算是赌赢了,还有出宫的机会。<br />
第九十章 太子年幼<br />
蒲安成被带了下去,楚晏舟给身后的阿顺一个眼色。<br />
阿顺在楚晏舟的轮椅后背轻轻敲击了两下。<br />
楚晏舟的视线重新回到桌子上,唇角的弧度逐渐明显。<br />
“阿卿,我们再喝一杯。”<br />
“好。”<br />
苏竹卿并未寻问缘由,给楚晏舟斟了满满一杯酒。<br />
“夫君,来。”<br />
楚晏舟接过苏竹卿递过来的酒水,心中默念两句,随后一饮而尽。<br />
经过刚刚的事情,大殿中的气氛再不复一开始,始终有些沉闷。<br />
宫宴结束后,大臣们三三两两都散去,苏竹卿和楚晏舟也跟着人群出了宫。<br />
快到宫门口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到苏竹卿的身边,往她手中塞了一张纸条。<br />
小太监随后淹没在人群中,苏竹卿握着那张纸条,四下张望。<br />
一直到上了马车,苏竹卿才松开自己的手。<br />
苏竹卿将纸条打开,上面只有一行字,是苏鹊清的字迹。<br />
“刚刚那个小太监给你的?”<br />
苏竹卿点头,顺势将纸条递给楚晏舟。<br />
“你打算如何做?”<br />
“等我回去问问李乐池先,看他手中有没有我需要的药。”<br />
“也好,此事不能急,不单单要隐秘,又要让众人都知道。”<br />
苏竹卿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她心中早有盘算,自从跟鹊清提起此事之后,她脑中便有了计划。<br />
大殿中,惠安帝看着跪在下首的太子,上官雅蓉担忧的坐在一旁。<br />
太子率先沉不住气,颤着声音发问。<br />
“不知父皇让儿臣留下有何要事?”<br />
“你不知?”<br />
“儿臣的确不知。”<br />
惠安帝将桌面上的信函全都朝着太子的脸砸过去。<br />
太子险些被砸懵了,却不敢避开。<br />
“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朕还没死呢,你就惦记朕的位置。”<br />
太子捡起一封信,正如他猜想的那般,的确是他和赵国公的往来。<br />
“父皇,事情不是父皇想的那样,儿臣可以解释的。”<br />
惠安帝冷哼一声。<br />
“解释,上次你同他论新茶旧茶,朕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你还想怎么解释?”<br />
“父皇,上次全是赵国公约的儿臣,儿臣手中还有赵国公的来信,父皇若是不信,儿臣可以立马让人回东宫取。”<br />
“那你为何不提前告知朕呢?还不是你狼子野心,想取而代之。”<br />
太子脸色一白,猛的磕了几个响头。<br />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不敢。”<br />
“你不敢?前几年就敢背着朕私自拉帮结派,想来朝中不止赵亮一人吧,都有谁?”<br />
太子摇头。<br />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一直以父皇为榜样,儿臣怎敢逾越。”<br />
太子不傻,如果真的说出他私下往来的官员,今日这太子之位指定保不住。<br />
惠安帝的神情显然不信。<br />
太子和明王私底下的事情,他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那也是他默许的,可不代表他们可以背着他胡来。<br />
“你是不敢逾越,你不过是觉得朕碍眼了,想早日坐上这皇位,是否过几年朕还不退位,你就要弑父了?”<br />
太子狂摇头。<br />
“父皇,儿臣绝无此心。”<br />
上官雅蓉也跟着跪了下来。<br />
“陛下,太子不会的,太子自小一直向陛下看齐,从来不敢忤逆半分,怎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br />
还请陛下莫要听信谗言,寒了太子的心。”<br />
惠安帝拾起桌上的茶杯朝着上官雅蓉扔了过去,茶杯擦过皇后的额角。<br />
上官雅蓉的额头立即红肿起来,眼中氤氲的泪水滚落,口里依旧替太子开脱。<br />
“还请陛下明察,太子一定是受了奸人挑唆,所以才会同赵国公通信,那人一定算准了一切。”<br />
“父皇,母后说得没错,儿臣的确受了幕僚的诓骗,后来儿臣认清了赵国公的为人,并没有再写信。<br />
前段时间之所以赴约,也是听信了那个幕僚的话,正好儿臣也想看赵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儿臣还未来得及试探,明王就带着父皇赶过来。”<br />
太子得了皇后娘娘的暗示,立即将所有的过错都往外推。<br />
“陛下,太子年幼,此事全怪那个幕僚,这等奸人就该立即杖毙。”<br />
惠安帝沉着脸看母子两人演戏,到底是她=他太宽容。<br />
“你们母子两个还真以为朕是三岁小孩?幕僚是太子亲自挑选的人,如果他连这点识人的本事都没有,朕怎敢将大周的江山交到他的手上?”<br />
太子和皇后娘娘一噎。<br />
“陛下,太子还年幼,偶然看走眼也不奇怪。”<br />
“皇后,朕是何时登基的?”<br />
惠安帝不反驳,平静的问了一个问题。<br />
皇后再次噎住,陛下登基的时候,年纪还没有太子大。<br />
“陛下登基的时候不足弱冠。”<br />
“太子早已弱冠,朕不奢望他能有多大的智谋,但起码有责任担当,犯了错都不敢承认,一股脑的将罪责推开,这便是朕选的太子。”<br />
惠安帝这话可谓十分严重了,皇后和太子心中开始慌张。<br />
“还有你,朕的结发妻子,大周的国母,你从未站在朕的角度,也不曾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不仅是太子的生母,你还是天下万民敬仰的皇后,你可曾替他们想过?
惠安帝眼眸微眯,这倒是不假,从之前赵亮推出左千昙顶罪的时候,他就让人查过此事。<br />
“草民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找不到一点线索,草民心系家人,就算离开了也只是像无头苍蝇一般。”<br />
“你把头抬起来。”<br />
蒲安成心里咯噔,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将头抬起来,对上惠安帝一双审视的眸子。<br />
“你所言可有假?”<br />
蒲安成摇头,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br />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假话。”<br />
惠安帝看着蒲安成,良久才将视线收回。<br />
“周海。”<br />
惠安帝附耳在周海耳边低语了两句,随后周海便拿着信函下去了。<br />
大殿再次陷入安静。<br />
楚晏舟轻轻敲击着自己的手指,他大抵知道惠安帝想干什么。<br />
苏竹卿安静的享用自己的美食,不时给楚晏舟夹一块,并没有丝毫影响。<br />
上官雅蓉看到太子心虚的低着头,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不免猜想那几封信函的内容。<br />
木凌瑶和明王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疑惑,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他们直觉事情同太子脱不了关系。<br />
众人心思各异,好在周海很快去而复返,依旧附耳同惠安帝低语。<br />
若是有心之人,定会看到惠安帝微微松了一口气。<br />
“蒲安成,你今夜也算立了功,想要什么赏赐,可以尽情开口,朕一定会满足你。”<br />
一句话,直接定了赵国公的罪责。<br />
“草民并无要求,这一切都是草民应做的。”<br />
“既如此,朕便替你寻到你的家人,让你们一家早些团圆。”<br />
蒲安成匍匐在地。<br />
“草民多谢陛下。”<br />
蒲安成心里跟明镜一般,若是让陛下找到自己的家人,那便是一家一起下黄泉的日子。<br />
好在他答应了那人,同意赌一把,只要他能走出这扇大门,他便能留下一条命。<br />
若是走不出也无妨,那人答应会将他的家人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度过余生,以一人的性命换全家十余口,值了。<br />
“如此,你先回国公府中等候消息。”<br />
“草民遵命。”<br />
蒲安成放在地上的手开始发抖,他算是赌赢了,还有出宫的机会。<br />
第九十章 太子年幼<br />
蒲安成被带了下去,楚晏舟给身后的阿顺一个眼色。<br />
阿顺在楚晏舟的轮椅后背轻轻敲击了两下。<br />
楚晏舟的视线重新回到桌子上,唇角的弧度逐渐明显。<br />
“阿卿,我们再喝一杯。”<br />
“好。”<br />
苏竹卿并未寻问缘由,给楚晏舟斟了满满一杯酒。<br />
“夫君,来。”<br />
楚晏舟接过苏竹卿递过来的酒水,心中默念两句,随后一饮而尽。<br />
经过刚刚的事情,大殿中的气氛再不复一开始,始终有些沉闷。<br />
宫宴结束后,大臣们三三两两都散去,苏竹卿和楚晏舟也跟着人群出了宫。<br />
快到宫门口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到苏竹卿的身边,往她手中塞了一张纸条。<br />
小太监随后淹没在人群中,苏竹卿握着那张纸条,四下张望。<br />
一直到上了马车,苏竹卿才松开自己的手。<br />
苏竹卿将纸条打开,上面只有一行字,是苏鹊清的字迹。<br />
“刚刚那个小太监给你的?”<br />
苏竹卿点头,顺势将纸条递给楚晏舟。<br />
“你打算如何做?”<br />
“等我回去问问李乐池先,看他手中有没有我需要的药。”<br />
“也好,此事不能急,不单单要隐秘,又要让众人都知道。”<br />
苏竹卿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她心中早有盘算,自从跟鹊清提起此事之后,她脑中便有了计划。<br />
大殿中,惠安帝看着跪在下首的太子,上官雅蓉担忧的坐在一旁。<br />
太子率先沉不住气,颤着声音发问。<br />
“不知父皇让儿臣留下有何要事?”<br />
“你不知?”<br />
“儿臣的确不知。”<br />
惠安帝将桌面上的信函全都朝着太子的脸砸过去。<br />
太子险些被砸懵了,却不敢避开。<br />
“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朕还没死呢,你就惦记朕的位置。”<br />
太子捡起一封信,正如他猜想的那般,的确是他和赵国公的往来。<br />
“父皇,事情不是父皇想的那样,儿臣可以解释的。”<br />
惠安帝冷哼一声。<br />
“解释,上次你同他论新茶旧茶,朕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你还想怎么解释?”<br />
“父皇,上次全是赵国公约的儿臣,儿臣手中还有赵国公的来信,父皇若是不信,儿臣可以立马让人回东宫取。”<br />
“那你为何不提前告知朕呢?还不是你狼子野心,想取而代之。”<br />
太子脸色一白,猛的磕了几个响头。<br />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不敢。”<br />
“你不敢?前几年就敢背着朕私自拉帮结派,想来朝中不止赵亮一人吧,都有谁?”<br />
太子摇头。<br />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一直以父皇为榜样,儿臣怎敢逾越。”<br />
太子不傻,如果真的说出他私下往来的官员,今日这太子之位指定保不住。<br />
惠安帝的神情显然不信。<br />
太子和明王私底下的事情,他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那也是他默许的,可不代表他们可以背着他胡来。<br />
“你是不敢逾越,你不过是觉得朕碍眼了,想早日坐上这皇位,是否过几年朕还不退位,你就要弑父了?”<br />
太子狂摇头。<br />
“父皇,儿臣绝无此心。”<br />
上官雅蓉也跟着跪了下来。<br />
“陛下,太子不会的,太子自小一直向陛下看齐,从来不敢忤逆半分,怎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br />
还请陛下莫要听信谗言,寒了太子的心。”<br />
惠安帝拾起桌上的茶杯朝着上官雅蓉扔了过去,茶杯擦过皇后的额角。<br />
上官雅蓉的额头立即红肿起来,眼中氤氲的泪水滚落,口里依旧替太子开脱。<br />
“还请陛下明察,太子一定是受了奸人挑唆,所以才会同赵国公通信,那人一定算准了一切。”<br />
“父皇,母后说得没错,儿臣的确受了幕僚的诓骗,后来儿臣认清了赵国公的为人,并没有再写信。<br />
前段时间之所以赴约,也是听信了那个幕僚的话,正好儿臣也想看赵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儿臣还未来得及试探,明王就带着父皇赶过来。”<br />
太子得了皇后娘娘的暗示,立即将所有的过错都往外推。<br />
“陛下,太子年幼,此事全怪那个幕僚,这等奸人就该立即杖毙。”<br />
惠安帝沉着脸看母子两人演戏,到底是她=他太宽容。<br />
“你们母子两个还真以为朕是三岁小孩?幕僚是太子亲自挑选的人,如果他连这点识人的本事都没有,朕怎敢将大周的江山交到他的手上?”<br />
太子和皇后娘娘一噎。<br />
“陛下,太子还年幼,偶然看走眼也不奇怪。”<br />
“皇后,朕是何时登基的?”<br />
惠安帝不反驳,平静的问了一个问题。<br />
皇后再次噎住,陛下登基的时候,年纪还没有太子大。<br />
“陛下登基的时候不足弱冠。”<br />
“太子早已弱冠,朕不奢望他能有多大的智谋,但起码有责任担当,犯了错都不敢承认,一股脑的将罪责推开,这便是朕选的太子。”<br />
惠安帝这话可谓十分严重了,皇后和太子心中开始慌张。<br />
“还有你,朕的结发妻子,大周的国母,你从未站在朕的角度,也不曾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不仅是太子的生母,你还是天下万民敬仰的皇后,你可曾替他们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