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755章 一鲸落,万物生
    濠州定远,韩国公府规模宏大,
    东起东面城墙,南至南边城墙,西边紧邻黉学苍,北到东门南后街,占据了定远城很大一块位置。
    这里风景宜人,周围都被栽种上了象征安定、祥和、长寿的银杏树。
    正值夏日,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十分动听。
    但此时,韩国公府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反而大门紧闭,一片肃穆。
    整个定远城人迹罕至,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就连往日人山人海的集市也空空荡荡,
    整座城池像是变成了一座死城。
    嫩绿色的银杏叶掉落在地,
    莫名增添了一抹萧瑟,让人不知所云。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将近正午,
    定远城的四方城门突兀传来一阵响动。
    微风轻轻吹过,吹动着今日未打扫的落叶,在落叶与萧瑟中,
    一队队身穿黑甲、浑身血污的军卒从外涌入。
    他们身穿黑甲,手持长刀、长枪,头戴红缨头盔,
    脚步并不整齐,但所有人都默不作声,一股肃杀之气开始弥漫。
    猩红的脚印踩在干净的青石板路上,尤为扎眼,
    但很快就被其他脚印覆盖,最后只能看到一片模糊.
    军卒很快就将位于东南角的韩国公府团团包围,
    他们排列整齐,长枪如林,
    战马骑兵站在后方,似是也感受到了这一股肃穆,变得安静无声。
    一道道目光刺向那高悬的“韩国公府”匾额,神情复杂,
    一股别样的情绪开始从心中滋生。
    整个府邸门口静悄悄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知过了多久,马蹄声从这等萧瑟中涌起,
    韩国公府门前的军队向外扩散,让出道路
    两名身形苍老、垂垂老矣的白发老者身穿甲胄,骑乘战马缓缓穿过人群,来到韩国公府门前。
    他们是节制中都留守司的信国公汤和与江夏侯周德兴。
    汤和如今已经六十有四,脸上皱纹密布,身形也有些佝偻,
    清澈明亮的眼眸不再,转而变得浑浊,
    整个人也散发着如定远城一般的萧瑟气息
    而他身旁的周德兴则更为苍老。
    他是当今圣上的老乡,在年少时就相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是除李善长之外,最老的勋臣。
    只不过从他身上看不到苍老痕迹,
    整个人依旧孔武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死死盯着前方大门紧闭的韩国公府。
    场面静悄悄的,无人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信国公汤和表情略有动容,缓声开口:
    “老哥啊,一月前我等还在这里把酒言欢,谈天说地,今日又来了。”
    汤和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只因在开年时前往应天大吃大喝,中风了,
    当时已经无法说话,
    但回到家乡养了半年后,好了许多。
    周德兴炯炯的目光慢慢舒缓,甩了甩手中染血长刀,有些落寂地开口:
    “人啊,就是不知足,
    像我等这般年纪,能喝酒吃肉就已经万幸,怎敢奢求更多呢?”
    汤和笑了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老哥啊,一众兄弟中,就属你看得开,
    京城也不去,整日在这中都吃喝玩乐,
    我要不是得了一场大病,也悟不出这个道理。”
    周德兴嘴角扯了扯,冷哼一声:
    “你们都被权势冲昏了头脑,
    当年我与重八在河里抓鱼,抓的都是一些指头大小的小鱼,我俩就这么生吞活剥,
    说实话,那鱼很不好吃,一股土腥味,
    后来我俩就发誓以后要有吃不完的鱼,再也不会饿肚子
    你说说,现在的日子多好,
    锦衣玉食,吃喝不愁,还逍遥自在,折腾什么啊。”
    周德兴越说越感慨,看向前方大门眼中闪过无奈:
    “叫门。”
    信国公汤和轻轻叹了口气:“
    老哥啊,财帛动人心,不是什么人都有你这般心境。”
    周德兴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看着前方大门。
    两名上前军卒还不等叫门,
    沉重的朱漆大门便发出了一声颤动,缓缓打开,
    露出了其后高高的门槛与宽敞奢华的庭院。
    几道人影站在门前,为首之人是一名五十余岁老者,
    身穿大红衣裳,嘴角含笑,身后的小厮亦是如此。
    见到这等场景,门外之人微微一愣,一股格格不入的氛围涌现,
    为首老者对于外面之人没有丝毫见外,笑着抱拳拱手:
    “贵客登门,还请两位老爷入府一叙。
    汤和与周德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双方眼中的复杂,
    汤和轻轻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周德兴也同样如此
    二人一并向府中行去,身后军卒跟随涌入其中。
    进入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鸟语香的庭院,
    亭台楼阁样样皆有,
    水中还有大红的锦鲤游动,一股安详迸发而出。
    一行人经过廊道、石桥,穿过几个宽敞庭院,终于来到了韩国公府的正堂。
    透过高大厚重的大门,能看到一道身影静静坐在中间圆桌,
    手拿茶壶以及热水,不停地冲泡茶叶
    汤和与周德兴挥了挥手,
    示意身后军卒别跟着,而后两人便走入屋中。
    坐在那里的人影正是大明第一公,韩国公李善长。
    他白发白眉白须,仅仅是坐在那里,就有一股威势自然弥漫,
    这是久润官场、位极人臣自有的威势。
    见到他,即便是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周德兴也微微拱手:
    “韩国公。”
    汤和亦是如此,拱手一拜:
    “韩国公。”
    李善长轻笑一声,瞥了二人一眼:
    “怎么今日这般客套?
    快坐,尝尝我新从福建弄来的好茶,此茶唇齿留香,芬芳扑鼻啊。”
    二人坐了下来,看着眼前杯中茶水,一阵无言,
    只有李善长在那里品头论足,怡然自得。
    过了不知多久,李善长大概也觉得没有意思,便停止了喋喋不休。
    他看了看汤和,问道:“病如何了?”
    “尚可.只是说话有些不利索。”
    汤和含含糊糊开口,声音有些模糊不清。
    李善长点了点头:
    “你年纪大了,少吃一些肉食,
    要与老夫一般,多吃五谷杂粮,多喝茶,酒也要少喝。”
    汤和笑了起来:
    “老大哥,小时候苦怕了,
    如今一朝得势,恨不得将早些年的东西都补回来。”
    “哈哈哈哈。”
    李善长畅快大笑,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
    “是这般,年轻时没有的,
    等年老了就会倍加想念,想要补一补以前的亏空。”
    “老大哥,我等以前都是苦出身,
    不像您饱读诗书,出身富贵,
    只是我等走到这一步这个年纪,
    对于权势也早已看开,老大哥这是何必呢?”
    汤和没有再弯弯绕绕,而是直入主题。
    原本和煦的氛围一下子凝重,
    周德兴也挺直腰杆,目光锐利。
    李善长闻言,手中茶壶轻轻一顿,茶水溅出些许在桌面,
    他却浑不在意,缓缓放下茶壶,目光深邃,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汉以来,朝代更迭,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我等随陛下征战四方,推翻元朝暴政,为的是什么?
    为的不就是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让这天下能长治久安吗?”
    李善长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汤和与周德兴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他们不明白李善长为何突然说起这些,
    李善长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老夫一生,饱读诗书,深知治国之道,
    这天下,不能仅靠陛下一人之力,亦不能仅靠武将征战。
    需得万千读书人帮扶,方能实现太平盛世。
    士大夫者,饱读经史,通晓治国理政之策,可为陛下出谋划策,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lt;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gt;&lt;/iframe&gt;
    如此,方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
    周德兴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道:
    “老大哥,如今陛下圣明,
    我等武将亦愿为陛下效死力,
    这天下已然太平,又何必非要如此?
    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故宋的下场历历在目,大明又何必再走一遭呢?
    况且,士大夫之中,亦有奸佞之徒,
    若让他们掌权,恐生祸端。”
    李善长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直视周德兴:
    “德兴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天下之事,千头万绪,
    陛下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难以事事亲力亲为,
    士大夫之中,虽有奸佞,但亦有忠良之士,
    况且,共治天下,并非独揽大权,
    而是与陛下相互制衡,相互协作,
    如此,方能避免一家独大,你我这些勋贵才能过安稳日子。”
    汤和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道:
    “老大哥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只是,陛下似乎并无此意,老大哥何必要与陛下争个高低呢?”
    李善长长叹一声:
    “老夫何尝不知陛下心思,
    只是老夫这一生,有太多人托举,我不能负他们。
    就连我大明,也有很多人托举,同样不能负他们。
    若能让陛下退一步,不再大权独揽,
    老夫即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老夫本以为,陛下会明白老夫的苦心,却不想.”
    说到此处,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韩国公,你糊涂啊!”
    周德兴猛地站起身来,大声道,
    “陛下乃一代雄主,自有治国之策,
    我等只需听命于陛下,为陛下守护这江山社稷便是。
    这天下,终究是陛下的天下,
    你如此执着于共治天下,岂不是在挑战陛下威信?
    如此行事,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宋元已有先例,主弱臣强,国朝孱弱
    自古太平盛世,皆是大权独揽之君主所为,
    老大哥想天下读书人与陛下分理抗衡,
    怕是会变成门户私计,鱼肉百姓。”
    李善长微微摇头,神色间满是执拗:
    “宋元之亡,虽与主弱臣强有关,但更在于缺乏真正的中流砥柱。
    士大夫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担当之志,遇事便只知明哲保身,与金苟合。
    老夫所求,是让读书人成为真正的贵族,
    有土地、官职、担当、气节,
    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
    为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试想,他们的尊荣都系于大明一朝,
    就算是北方草原再次崛起,真有外敌来袭,为了自家田产,也要奋起反击!重现洪武旧事。”
    汤和眉头紧锁,缓缓摇了摇头: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天下读书人不乏有志之士,
    但更多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禄,
    且看如今,陛下给天下读书人免除赋税,
    仅仅过了二十年,侵占田亩这等事就已经不知多少,
    若是再有更大权力,结党营私还是小的,还会祸乱朝纲。
    陛下大权独揽,至少能保证朝堂稳定,
    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老大哥,你错了。”
    李善长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
    “和弟,我等跟随陛下征战多年,深知天下得来不易,
    可如今陛下年事渐高,太子仁厚,
    若陛下百年之后,太子继位,
    面对朝堂上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又该如何应对?
    老夫此举,是为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
    至于多一些田产、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
    总不能只让人干活,不给好处吧。”
    周德兴冷笑一声,手中长刀重重地顿在地上:
    “韩国公,你这想法简直异想天开。
    读书人向来以清高自居,
    这才多久就已经骑在我们武将头上拉屎了,
    再过百年,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况且,自古以来,皇权至上,天经地义。
    想要改变这千百年来的规矩,岂不是自寻死路?
    陛下英明神武,岂会容你如此胡来?”
    李善长面色一沉,目光也变得锐利:
    “德兴,自古以来,
    哪朝不是皇权、相权相互制衡,
    如今咱们大明没了宰相,还不知要走到何等地步.
    若不未雨绸缪,迟早会重蹈宋元覆辙。
    老夫已下定决心,即便粉身碎骨,也要为大明找出一批真正贵族。”
    汤和叹了口气,缓缓摇了摇头:“这是结党营私。”
    “这天下都是你我奋勇打下来的,
    自家事,怎么能算是结党营私?
    这天下不只是陛下的天下,还是你我之天下,
    老夫为韩国公,自当妥善治理家产。”
    李善长说完之后,激动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平静,转而充满落寞,
    外面微风吹动,一丝凉意弥漫,
    “老夫只是败了,不是错了。”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定,至于你们,也要小心。”
    李善长缓缓站起身来,身形在那一刻显得有些佝偻,
    往昔那股威势似乎也随着这起身的动作消散了几分。
    他脚步略显迟缓,一步一步朝着门口走去,
    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岁月中,沉重落寞。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汤和与周德兴站起身,看着李善长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李善长走到门口,微微停顿了一下,
    似是在做着最后挣扎,又似是在回忆着府中点点滴滴。
    曾经这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他身为韩国公,受万人敬仰,
    可如今,却只剩下一片死寂。
    他轻轻抬起手,想要抚摸一下那门框,
    却在即将触碰到的瞬间又收了回来。
    外面的风依旧轻轻吹着,吹动着他的衣角,也吹乱了他一头白发。
    他深吸一口气,迈出了门槛,
    一步一步朝着府外走去,身后是汤和与周德兴复杂的目光。
    当他走到府门口时,他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
    目光最后看了一眼高悬的“韩国公府”匾额,它在阳光下依旧闪耀着光芒,
    如今,一切都已结束。
    他嘴角微微动了动,
    似是想露出一抹微笑,可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李善长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韩国公府,毅然决然地转过身。
    外面军卒们自动让出一条道路,目光复杂地看着他,
    李善长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只是自顾自地朝着前方走去,
    他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孤独、落寞,
    仿佛世间一切都已与他无关。
    微风继续吹着,吹落了几片银杏叶,嫩绿的叶子飘落,一片生机盎然。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