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804章 小人物的阴差阳错
    锦衣卫的热闹很快就吸引了六部衙门的注意,
    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大人走出衙门,踮脚张望,希望能看清锦衣卫发生了什么。
    同时,他们都是一副见得惯狗咬狗的模样,
    甚至还在心中暗暗为双方加油。
    勋贵与锦衣卫,
    打,大打特打才好!
    很快,五军都督府也有人走出来看热闹。
    当他们发现主角是俞通渊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想要上前劝架,
    其他人,大多也是一副乐见其成的模样。
    这二人在朝廷上算得上是臭名昭著,
    一人乖张横行,另一人半路跳船,名声都不是那么好。
    鸿胪寺卿刘思礼走出礼部衙门,视线远眺,
    当看到两个熟人针锋相对后,他的眉头猛地一跳,
    不知为何,一股畅快开始在心中弥漫。
    这两人可都是他的仇人啊,如今居然都闹起来了?
    几番打探,刘思礼才知道事情原委,
    脸上没有了刚刚看热闹的刺激,反而多了几分凝重。
    俞启纶死了?死在了锦衣卫手中?
    这个消息飞速蔓延,不可谓不大!
    礼部尚书李原名站在刘思礼身旁,若有所思地开口:
    “刘大人,锦衣卫如此做事,可是坏了规矩啊。”
    刘思礼眼睛微眯,对于这位礼部尚书,他可是十分忌惮,京中几乎不可能有事情瞒得过他。
    “毛骧还真是睚眦必报,不过死了一个千户、一个百户,就要杀人家的儿子。”
    李原名苍老的眸子中闪过若有所思,
    侧身瞥了一眼刘思礼,笑呵呵地开口:
    “二者在朝堂上都不曾站稳,都要立威,互不退让也是理所应当。
    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此话一出,一直在旁默默站立的礼部右侍郎张智,
    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刘思礼,明亮的眼底闪过一丝忌惮。
    在先前的风波中,应天商行已经展现出了不亚于锦衣卫的本领,
    想要做到渔翁得利,轻而易举。
    感受着一侧传来的审视目光,
    刘思礼平淡如常,淡淡开口:
    “李大人,他们这是狗咬狗,可不是什么鹬蚌相争。”
    “呵呵。”
    李原名一愣,干笑两声,
    显然也没有预料刘思礼居然如此大胆。
    不过转念一想,都已经是生死仇敌了,也就没有必要再顾忌。
    “唉。”
    李原名叹息一声,有些感慨地说道:
    “都是朝堂大员,总是这么争斗,影响不好,更何况还是在宫中。
    张大人,你去劝一劝,
    要打去衙门里打,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是。”
    面容和煦的右侍郎张智拱了拱手,向着锦衣卫衙门而去。
    等到他走后,李原名看向五军都督府所在位置,找寻了半天,说道:
    “陆大人居然没来看热闹,真是怪哉。
    听说,毛骧为了赔莲楼的四万两银子,可谓是求爷爷告奶奶,
    东拼西凑,这才堪堪凑上。
    现在锦衣卫遭灾,陆大人不出来拍手叫好,本官还是有些不习惯。”
    此话很有深意,刘思礼听得明白,不过他的反应也极快,笑着说道:
    “云逸这个孩子向来喜欢安静,这等热闹事他很少参与。
    而且,他在京城根基尚浅,现在说不定都不知道此事。”
    “呵呵。”
    李原名含笑点了点头:
    “不知道好,不知道好啊。
    有些事情知道了反而麻烦,不知道的话能避不少灾祸。
    对了,刘大人,应天建筑商行准备什么时候营业接客?
    我听说最近京畿不少村落都派人在京中常驻,就为了等这一日啊。”
    刘思礼眉头一皱,没有正面回应,
    而是一边看着不远处的争吵,一边开口:
    “应天建筑商行不归应天商行统筹,下官也不知该何时营业。
    只是,最近建筑商行的人在铺子里才买了许多物件,想来是快了。”
    李原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发问:
    “刘大人,对于市易司的主官,刘大人心中有何人选?”
    “市易司?”
    刘思礼一愣,脸上涌出一丝荒谬:
    “尚书大人,下官不过是一个四品的鸿胪寺卿,对于这等正二品的官职,还不能妄言。”
    “刘大人,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了,那本官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尚书大人尽管直言。”
    李原名点了点头,说道:
    “市易司一事已经在京畿之地传开,
    各地士林学子对此纷纷反对,认为朝廷不应该干涉商贾之事。
    还有不少人给礼部衙门送上文书,现在本官的衙房里就有几箱,
    恰好刘大人对商贾之事娴熟无比,
    本官是想问问,陛下真的准备开市易司?”
    顷刻之间,这番言语就将刘思礼的思绪从前方争吵打斗中拉回来,
    锦衣卫与俞通渊的矛盾在这一刻也变得微不足道。
    刘思礼知道,随着时间流逝,
    朝堂上这些浸润已久的大臣会慢慢回过味来,
    眼前的李原名,就已经察觉到了端倪。
    沉默了许久,刘思礼轻声开口,并且笑了笑:
    “陛下的决定,下官还不能知道。
    只是,建筑商行与应天商行总是这么游离于朝廷之外,也不是办法,
    虽然商贾之事卑贱,
    但这世上少了钱财。任何事都难以为继。
    既然商贾如此重要,那为何朝廷要将之排斥在外呢?”
    “哦?”
    李原名藏在袖子里的手掌轻轻搓动,苍老的皮肤褶皱连连,他想到了许多。
    并且看到了日后可能存在的风波,
    若按照刘思礼的意思说,商贾是要登堂入室了。
    作为礼部,如何解释这等事、如何应对这等变革冲击,是一大难题。
    刘思礼继续开口:
    “李大人,商者无域,只有买家卖家之分。
    若有足够的钱财可赚,不论是南方的土人还是北方蛮夷,都是能够合作的对象。
    屡禁不绝之下,为何不将如此重要之事给朝廷掌控呢?
    算不上两全其美,至少也能保证一时的安稳。”
    李原名陷入沉思,过了许久他叹息一声:
    “有史以来,商贾可都是不入流之人啊,如何登堂入室?”
    刘思礼坦然一笑:
    “李大人,在我大明立国之前,扒皮实草、民告官之事也是古未有之。
    既然这等事都能做,几个商贾算得了什么?”
    “此言有理。”
    “应天商行的重要想来不用下官说,
    这等国之重器,若真交由民间,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还不将石头搬开?”
    刘思礼整个人带着一股云淡风轻,似是超然物外,继续道:
    “下官是边疆之人,时而是金人、时而是宋人、要么就是元人、现在是明人。
    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在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举不可取,
    但下官觉得,能医就已经不错了。
    大明商贸愈发繁盛,再去做那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之事,那是自欺欺人。”
    李原名轻抿嘴唇,清亮的眸光中时而闪过精光,
    过了许久,他发出了一声叹息:
    “本官老了,对于这些道理,有些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但万事万物总是要向前走,
    不论变化好与坏,动了总是没错。
    刘大人,鸿胪寺卿的官职做得如何?可还顺心?”
    “尚可。”
    刘思礼有些诧异,不明白他提这件事是做什么。
    “刘大人若是做得不顺心,可以来礼部任职。
    本官年纪大了,精力不够,一些事情都压在了张大人身上,
    可偏偏张大人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有个年轻人来,我等二人的担子就要减轻许多啊。”
    刘思礼有些震惊,此言表示的拉拢之意几乎不加隐藏,
    而且,饼也画的十分大,大到刘思礼以前从未想过。
    礼部尚书?
    大明第一尊贵实职!
    不过很快,刘思礼就冷静了下来,
    官场之上,只有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旁人的承诺.不可取。
    他指了指前方愈发激烈的争吵现场,笑呵呵地开口:
    “李大人,辽东刚刚出了事,下官本已经风雨飘摇,再招摇不好。”
    这下轮到李原名诧异了,
    他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能够拒绝礼部任职。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刘思礼的日子不可谓不清闲。
    大明四方都被打服,来了京城也是恭恭敬敬,
    应天商行事务繁多,但也已经步入正轨,
    如今位高权重,也没有必要追求清贵之职。
    “刘大人,鸿胪寺是礼部衙门,若是有什么事就不要见外,直接来找本官,本官在朝中还有三分薄面。”
    “多谢李大人。”
    刘思礼十分疑惑地拱了拱手,有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位大宗伯在朝中向来是超然物外,
    今日莫名其妙地拉拢,让他觉得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此时此刻,锦衣卫与俞通渊的争端也愈发激烈,双方人马已经开始相互推搡。
    毛骧的声音更是越来越大,
    有些互不相让的癫狂意味,而俞通渊亦是如此。
    这时,整齐有序的脚步声从皇城街道尽头响起,
    一队身披银甲的禁军迈着整齐步子款款而来,
    为首之人更是身穿勋贵甲胄,一双长臂垂在身侧,模样怪异却充满威严。
    禁军走过,六部、都督府一众大人皆是躬身一拜:
    “武定侯爷。”
    武定侯郭英来到锦衣卫衙门口,
    看着混乱的场面,眉头紧皱,苍老的胡子抖了抖:
    “身为朝堂大员,在皇城中打打闹闹,成何体统?
    尔等还有没有将朝廷法度、威严放在眼中!”
    “拿下!”
    “喀!”
    身后禁军没有任何废话,迈步上前,
    将那些还在推搡挣扎的锦衣卫、护卫尽数摁在地上。
    毛骧与俞通渊也被分开,
    场面闹哄哄了将近一刻钟,才逐渐安静下来。
    二人刚想要开口,武定侯郭英便抬头制止了他们:
    “两位大人莫要聒噪,这里是皇城,文武百官汇聚之地,尔等如此吵闹,丢的是大明朝廷的脸。”
    说罢,武定侯郭英挥了挥手,
    禁军上前,从各自队伍中拉出两人到一旁询问。
    很快,禁军前来汇报,郭英频频点头,初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他听到俞启纶死了的消息后,也是十分震惊,
    不过他很快就平静下来,看向俞通渊:
    “此事是锦衣卫做的?有什么证据?”
    俞通渊挥了挥手,身后一人上前,将文书递了过来。
    “武定侯,这是京府、刑部的勘测文书,
    我已经派人查过了,这百井商行做的就是锦衣卫的生意,
    此事领头之人叫卫华,是北平万顺商行掌柜,
    若是侯爷不相信,就让俞都督将这卫华叫出来,当面对质,
    问问他昨天晚上在哪里,做了什么!”
    此话一出,场面有些哗然,在场一众官员没有想到,
    俞通渊居然已经摸得如此准确,甚至连人都已经确定。
    他们纷纷看向毛骧,带着审视以及问询,
    毛骧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有些怨恨地看了俞通渊一眼,
    刚刚的推搡争夺中,俞通渊这个浓眉大眼的没有丝毫透露。
    现在猛然一说,简直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也让毛骧心中暗暗叫骂,
    “这踏马的都是什么人?是怎么安排的?被人摸到了脚后跟居然都不知道?”
    武定侯看向毛骧,沉声道:
    “毛骧,将卫华叫出来问询吧,是非对错一问即知。”
    “侯爷,锦衣卫乃隐秘衙门,其中人员更是隐秘,如何能?”
    “够了。”
    郭英抬手制止他的解释,看了看四周:
    “此事若还想善了,就将人叫出来问询,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诡辩。”
    毛骧深吸了一口气,抿了抿嘴,
    知道此事就是黄泥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口黑锅锦衣卫是背定了。
    “去,将卫华叫过来!”
    “是!”
    吏员们匆匆回返衙门,可没过多久,人就又跑了回来,脸色凝重且难看,
    “大人,卫大人不在。”
    “什么?”
    毛骧眼睛猛地瞪大,瞳孔骤然收缩,
    有那么一刹那,他竟然觉得人就是卫华杀的。
    “他人呢?刚刚不是还在吗?”
    周遭一行锦衣卫面面相觑,都有些茫然,
    俞通渊见到这一场景,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毛骧,你个王八蛋,还说事情不是你做的?人呢?拿人出来给老子看!”
    毛骧对于他的谩骂虽然心中恼火,
    但面上却丝毫不显,反而露出了几分疑惑。
    过了许久,他压低声音,喃喃道:
    “是有人想要害本官啊。”
    此话一出,武定侯郭英眼睛一下子眯起。
    “卫华失踪了?”
    俞通渊对于这个解释也有些错愕,他马上情绪变得激动:
    “毛骧,一定是你将卫华藏起来了!”
    “我将他藏起来?”
    毛骧怒极反笑,死死盯着俞通渊:
    “人你已经查到了,跟脚也弄清楚了,我还有必要将人藏着吗?
    他去了哪里,本官也不知道。”
    “好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卫华,查清楚他去了哪里。”
    武定侯神情冷冽,又补充了一句:
    “查清楚他是为谁办事。”
    半日的时间眨眼而过,京城很快就被翻了个底朝天,
    五军都督府、锦衣卫、禁军、京府都在找卫华,却始终没有他的踪迹。
    皇城,武英殿中,上首空空如也,
    一侧的长桌上坐着太子朱标,
    他此刻手拿一封文书,正一字一顿地查看,脸色凝重。
    过了许久,他抬起头,
    看向下首站立的毛骧、俞通渊、郭英,嘲讽一笑:
    “这么说来,是锦衣卫家风不严,被逆党混入?
    而后利用杀人来挑拨衙门的矛盾?”
    武定侯郭英上前一步,脸色凝重:
    “回禀太子殿下,这是三司衙门以及锦衣卫得出的推断。”
    毛骧也同样躬身一拜,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太子殿下,此事是臣御下不严、有眼无珠,没有发现衙门中隐藏的逆党。”
    一旁的俞通渊显然无法相信这个解释,声音急促:
    “太子殿下,好好一个大活人在京城失踪了,必然有人相助,
    如今逆党已尽灭,臣很难不怀疑,是锦衣卫暗中相助,助人逃脱!”
    “俞都督,说话要讲究证据,
    卫华是本官刚刚提拔的千户,现在出了这件事,我比谁都着急。”
    “好了好了。”
    上首的朱标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吩咐道:
    “传令京畿各地县城衙门、张贴告示,通缉卫华,
    刑部、京府、锦衣卫联合查案,一定要将人抓回来!”
    “毛骧御下不严,娇纵部下,罚俸一年。”
    “俞通渊擅自兴事,大闹皇城,但念在丧子之痛,免于责罚。”
    说完之后,太子朱标叹了口气:
    “尔等现在都在气头上,别在京城胡闹。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将其查清楚,
    你们都回去冷静冷静,等刑部查案,给一个结果。”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