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813章 商行成就 百业待兴
    随着刘思礼一声令下,那些忙碌布置的年轻女子们纷纷退下。
    会客室内原本稍显嘈杂的声响戛然而止,
    只余下众人轻微的呼吸声,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一众大人物们陆续落座。
    武定侯郭英身形魁梧,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透着威严,
    扫视了一圈周围之人,微微皱了皱眉,似是对这张圆桌有些不适应。
    永定侯张铨则相对放松,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不时地和身旁的魏国公徐辉祖小声交谈几句,
    徐辉祖虽然年轻,但面色沉稳,只是微微点头回应。
    文官这边,吏部尚书詹徽端坐在椅子上,身姿挺拔,眼神深邃。
    工部尚书秦逵则不时地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等待着会议开始。
    兵部尚书沈溍则一来就笑呵呵的,不停与人攀谈,老好人的名声名不虚传。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低头,双手交迭放在身前,
    看似平静,但偶尔抬起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迫切。
    市易司副司正韩宜可坐在一侧,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似乎在观察着商行众人的反应,
    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嘴角微微上扬,
    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捉摸不定。
    而陆云逸则悄悄地坐在角落里,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
    毕竟,在场众人不是侯爷就是都督,要么是一部堂官,
    他的官职不高,年纪又小,这等场面还是少说话,多听多看。
    而在这圆桌之后,是一排排实木椅子,上面坐着应天商行上下供应链以及合作的一些掌柜。
    他们此刻额头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喘。
    平日里在场的大人来一个,就能让他们跪地叩首,
    今日来了这么一桌.即便是最见多识广的掌柜也没有见过这等场面。
    时间流逝,半刻钟的时间眨眼而过,
    每位大人身前都放上了几本文书,已经有人在轻轻翻看。
    鸿胪寺卿、应天商行大掌柜刘思礼坐在上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掌柜,今日将大家召集于此,
    乃是应天商行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同时也是商议分红一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商行在各位大人的支持与帮助下,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他的话音刚落,武定侯郭英便笑着鼓了鼓掌,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
    “刘大人,我们等这一天可是许久了。”
    郭英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气氛稍微缓和,
    刘思礼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截至昨日,应天商行开业一年以来,
    营业额达到了四百六十万三千六百四十一两!”
    此言一出,屋内陡然安静,随后便响起一阵阵惊叹声。
    在场诸位大人交头接耳,对这个数字感到十分震惊,
    而在后方落座的掌柜们,则更是不可思议,整个脸颊都变得涨红。
    “四百六十万两!”
    永定侯张铨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暗暗在心里盘算,
    若是这些钱都给他,浦子口城那些军卒每人都得穿上重甲,配上北方好马,还能弄出几万重骑。
    刘思礼笑了笑,继续说道:
    “应天商行四百六十万两的营业额,毛利达到了三成五,也就是一百六十一万两,而净利则是一成五,共计六十九万两。”
    “六十九万两”
    此话一出,屋中的空气都猛然间少了许多。
    一年七十万两!
    一些公侯面面相觑,他们经历过战乱时期,
    就算是抢钱都没有这么快,或许只有搬元大都皇宫的时候,有这等爽快。
    兵部尚书沈溍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道:
    “商行赚的银钱不少啊,损耗方面呢?
    刘大人,你且说说,这钱都到哪儿去了?”
    刘思礼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除去发的工钱以及给各家各村落的货款,所银钱大多都用在了修路以及帮扶各村落上。
    过去一年,商行在周边村落修建了九十三条通往官道的道路,方便村民百姓出行,也促进了货物流通。
    同时,我们还投入银钱帮助村落开建各种工坊,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过上好日子。
    仅仅是去年一年,整个应天商行就已经联通村落二百七十个,
    形形色色的物件都是从中产出,上下游波及百姓十万余。”
    此话一出,吏部尚书詹徽微微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还有这等善举?这十万百姓,赚取银钱几何?”
    刘思礼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商行有过粗略统计,但因为百姓大多不会与我等说实话,只能推测个大概,
    即便是最困难的村落,一家一年的收入也至少有五钱银子。”
    “这么多?”
    詹徽猛地攥紧手掌,作为吏部天官,为朝廷选贤举能,
    他最清楚城镇之外村落百姓的日子,
    莫说是赚钱,一年不欠钱就算是好的。
    在偏远一些地方,几十个铜板就能要了他们的老命。
    “刘大人,今日诸位大人都在,你可不能信口开河啊,
    尤其关乎百姓一事,本官可是要上禀陛下,若是其中有假,陛下会责怪你我。”
    “詹大人放心,其中一应文书账目都在商行中留存,
    是太多了所以才没拿上来,
    若是吏部想要查看,知会市易司后,便可抄录。”
    詹徽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点了点头,放下心来,称赞了一声:
    “不错。”
    刘思礼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詹大人过奖了,商行的发展离不开各村落百姓的操劳支持,
    商行赚了钱吃了肉,自然也要给托举商行的百姓分一口汤。
    而且,这帮扶村落之事,
    是陆大人成立商行时就定下的规矩,若是没有此等初心,商行也不复存在。”
    听到刘思礼提到自己,陆云逸微微抬起头,向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众人在他身上停留许久,眼神纷乱复杂,
    有一种这为什么不是我儿子的惋惜.
    刘思礼停顿了片刻,再次开口:
    “应天商行一直极为重视各村落生计,在这方面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单说织布,以往村民们用的都是老旧纺车,效率低下,
    一天下来也织不了多少布,赚的辛苦钱还不够吃喝。
    商行便从江南请来了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各村开设了纺织机具改良工坊。
    这些机匠不仅改良了纺车,让其转速更快、操作更简便,
    在重金之下,还研制出了新型的织布机,
    能织出纹更为精美、质地更加细密的布料。”
    “如今,不少村落都形成了规模不小的纺织作坊。
    像江宁县的李家村,原本只是个贫困小村落,
    村民们大多靠种地为生,饿极了就去打打鱼挖挖菜,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自从商行进入,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购置了纺车,
    妇人白天在家纺织,男子则负责将织好的布运到商行的收购点。
    这才过去半年,不少勤快的村民已经将购置纺车欠下的债还完了,
    明年再忙活,就是赚自己的钱了,相当有盼头。
    现在,李家村每月能向商行供应六百匹布上下,各家收入至少一两银子。
    对了李家村去学舍的孩子从二十一年的十一人,激增到如今的一百零五人!”
    “这个好!”
    吏部尚书詹徽点头称赞:
    “陛下几次说过要让民间兴文教,通学识,
    应天商行此举,虽未开设书院,但此举大善!”
    “不错.”工部尚书秦逵点了点头:
    “如今国朝愈发安宁,各种行当的要求都变得极高,
    再也不是以往那种大字不识一个就能匆匆上马的时候了,
    以后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吏员,都要懂得读书写字,知晓道理,若不读书识字,没有出路!”
    在场众人频频点头,尤其是身后的诸多商贾掌柜,他们兴奋极了!
    他们是第一次直观地听到朝堂上顶破天的大人物说自己心中想法.
    不说别的,从中领悟一二,
    就能让他们乘风而起,赚得盆满钵满。
    刘思礼继续开口:
    “不仅仅是织布,制陶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商行发现,应天府周边有不少村落拥有上好陶土,
    但以前村民们不懂制陶技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陶土闲置。
    商行发现这一情况后,便从城中请去了经验丰富的制陶师傅,
    在各村开办了制陶培训,从陶土筛选、揉练,到拉坯、烧制.
    经过几月的操练,不少机灵的村民已经掌握了制陶技艺,开始赚取银钱。”
    “以溧水县的王家村为例,商行帮助村里建立了制陶工坊,并提供了先期钱财和售卖渠道。
    如今,王家村的陶器以其独特风格在应天上颇受欢迎。
    村里有上百人从事制陶,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陶土开采、木材供应等相关发展,间接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
    “还有木雕与竹编手工业,
    一些山区村落,木材资源丰富,
    商行便鼓励村民发展木雕产业,从简单的鸟鱼虫雕刻到复杂的人物雕刻,
    村民们学得慢,但总归是有用心刻苦的,也能赚一份银钱。”
    “而在一些竹林茂密的村落,商行则扶持开展竹编手工业。
    从竹篮、竹筐等日常用品到精美竹雕,
    如今,这些竹编物件也成了应天的抢手货。”
    户部尚书赵勉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说道:
    “刘大人,你们商行此举,可谓是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啊,很好!”
    刘思礼连忙躬身道:
    “赵大人过奖了,商行发展这些产业,本就是为了赚取银钱,不过是在其中多了一些互利互惠。
    合作双方都能赚取钱财,如此生意才能长久。
    而且,村民们生活富足了,总要进城,来看一看商行中贩卖的物件,看一看自己的成果在京城受不受欢迎,
    而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总要买些东西。
    可以这么说,各地赚钱的人越多,商行就越赚钱!”
    这话十分拗口,不少商贾掌柜听了有些懵懂,
    但在座的诸位都督、大人都是人精,几乎一点就通,连连点头,
    吏部尚书詹徽微微点头,说道:
    “刘大人所言极是,助人者天助之,商行有如此发展,脱不了百姓助力。”
    刘思礼笑着点了点头:“詹大人所言极是。”
    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脸色凝重,说道:
    “刘大人,你们商行如此做,倒是颇为新颖且有效,
    只是,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还是说说坏处吧,让我等对商行也有充分了解。”
    刘思礼微微皱眉,说道:
    “袁大人所言极是,商行在带动村民村落过程中,确实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例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有时会出现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商行一方面与村民们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原料,确保稳定发展。”
    “另外,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一些其他地区的商家甚至村落,
    看到村民们产品畅销,便开始模仿制作,以低价冲击市场。
    针对这一情况,商行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只能一方面加强物件质量管控,提高物件附加值,以品质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宣传和推广,
    确保各个村子在单一产品上的领先地位,
    以此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竞争力。”
    众人听了刘思礼的话,只觉得一头雾水,
    尤其是其中那些里胡哨的字词,
    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饱读诗书也会知识匮乏。
    陆云逸坐在角落里,倒是听得明白,
    对于产品内卷,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没有给商行留下计策,
    不过,建设品牌的确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只不过困难重重。
    之后,一行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一众大人不停发问,刘思礼作为大掌柜,始终从容应对,
    不论是从产品到财物又或者是对各种安排,都应对得井井有条。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商行的近况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
    刘思礼咕咚咕咚喝了一壶冰红茶,朗声道:
    “现在,我等进入下一个环节,商讨应天商行分红一事。”
    刘思礼放下茶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郑重道:
    “经商行诸位掌柜商议,
    此次分红,商行准备拿出净利润的一半,
    也就是三十四万五千两,按照各位手中的份子进行分配。”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议论声。
    坐在后排的一众商贾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的人还捂住胸口,一口气分三十万两银子,
    这.太赚钱了!!
    武定侯郭英微微挑眉,率先开口道:
    “刘大人,拿出一半利润来分红,这手笔可不小啊,
    商行后续发展所需钱财可也不少,如此分配,不会影响商行运作?”
    刘思礼微微一笑,说道:
    “侯爷所虑极是,商行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毕竟是第一年,总要搏一个开门红!
    虽说拿出一半利润分红有些多了,
    但剩余的钱财,做事也够了。”
    “就如之前所说,商行在各村落开展的产业,目前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进一步扩大纺织、制陶、木雕、竹编等产业规模,在更多的村落推广新式机具与技艺,
    帮助更多村民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商行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商行还打算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应天府周边。
    但天下之大,还有许多地方等待我们去发掘,
    商行计划组织商队,前往直隶更远的州府,将商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前期的筹备工作,招募熟悉各地情况的商贾等,都需要大量钱财支持。”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点头,说道:
    “刘大人考虑得周全,商行发展壮大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只是这商税一事,也不可忽视啊。”
    刘思礼连忙躬身道:
    “赵大人提醒的是,商行发展至今,一直谨遵朝廷法度,按时缴纳商税。
    此次剩余利润中,还有一部分便是专门预留出来用于缴纳商税所用,
    商行深知,若没有朝廷的庇护与支持,
    商行也难以有今日的成就,缴纳商税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众大人听了刘思礼的一番话,纷纷点头称赞,对商行的安排表示认可。
    这时,市易司副司正韩宜面露沉思,轻声开口,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种威严:
    “刘大人,商行如今归属市易司统筹,并且刚刚成立,正需要钱财来维持,
    依本官看,商行以后要划拨一部分钱财到市易司。”
    此话一出,屋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微妙.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