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习惯了温香软玉抱满怀,一夜好梦。现在孤枕难眠,那叫一个难受。<br />
直到收到叶采苹的回信,心情才重新好起来,又给叶采苹写了封信,递给端午:<br />
“把信送给夫人后,找找那三个丫头和叶轩那臭小子,假都结束了,明天一早来上课!”<br />
“是。”端午身子一抖,立刻绷直。<br />
......<br />
青河村——<br />
此时,叶采苹正跟叶里正、王栓头、叶大全、叶二全和叶二叔,一众家具作坊的东家们坐在外厅里对账。<br />
叶里正把一叠账本和银票递给叶采苹:“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账,全都在这里了。”<br />
叶采苹接过,看着这营业额很满意。<br />
她不在这段时间,家具作坊的销量没有下跌,很平稳,每个月都有五千多两纯收益,12月因着过年的原故,更是达到了六千七百多两。<br />
叶采苹道:“咦,这几个月你们都没分账?”<br />
叶里正道:“去年10月不是分了一次嘛?那次连我和有粮都有两百多两,够足我们过一个好年,而且还有剩余。所以想等你们回来再分。”<br />
......<br />
锦儿欢儿虽然改了名,但文快结尾,作者也用习惯了,码字时还是会以叶锦儿和叶欢儿称呼,否则会经常码错。大家知道改了就行。<br />
第432章 理账本<br />
叶采苹笑道:“好,那咱们现在就分分吧。11月到2月四个月,家具坊所有收益一共是23543两。”<br />
“按干股,我分10594两3钱,大哥和栓头叔每人4708两6钱。二哥是1648两,里正叔和二叔每人941两7钱。”<br />
说着,叶采苹拿出一叠银票,大大小小按数额分给他们,有些零的,便给银两。<br />
叶大全和叶里正等人接过钱,全都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满脸感激地看着叶采苹。<br />
叶采苹又道:“对了,里正叔,大桥什么时候能通行?”<br />
叶里正道:“前段时间已经找人算过了,3月初八、3月12,或3月19都是个好日子。”<br />
叶采苹笑:“那就3月初八吧!能早一天是一天,方便大家。”<br />
叶里正道:“那我一会就找县令说说。”<br />
通桥是大事,得跟上面报备下。<br />
叶采苹道:“我派个下人去就可以了。咱们商量下村子的事。因为三个作坊的原因,村子的人流增多。通桥后会再热闹。我想过了,要不咱们村子搞一个客栈?”<br />
“玻璃作坊我还想再扩大,还有胡辣汤作坊,我打算研发卤料等调味料。到时前来拉货的人只会更多。”<br />
胡辣汤作坊她当初之所以只做胡辣汤,那是怕规模大了,招人眼红。<br />
现在她再无顾忌,可以大搞特搞了。<br />
叶采苹道:“咱们集资弄一个大客栈,做做餐饮,还提供住宿。赚了钱,全村一起分。”<br />
叶里正双眼一亮:“这个好呀!你想怎么弄?”<br />
叶采苹道:“咱们村有110多户人家,每户出四五两就能搞起来,半年分一次钱。当然,若不想参与的,可以不参加。但不参加的,就没钱分。”<br />
叶大全等听着直点头。<br />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这才散了。<br />
过了一会,赵凡走进来,交了这几个月胡辣汤的账:<br />
“这段时间,作坊没有新增别的商家,每个月收益都是1090两,这是11月到2月的,一共是4360两。”<br />
叶采苹笑道:“好。对了,听说你和小燕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br />
赵凡红着脸,憨笑道:“对,是5月16日,嘿嘿。”<br />
赵凡离开后,玻璃作坊的管事也来交账。<br />
玻璃作坊才运营没多久,去年11月出产第一批玻璃,全是定国侯府的,直到12月才开始接单。<br />
光12月她从京城接到的单,扣除成本,纯利润就有一万多两。<br />
1月和2月,别的州府机灵的,已经闻风而来,定制各种玻璃制品。<br />
光这两个月的单子,纯利润已经达到四万多两。<br />
叶采苹点头,真不愧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生意。这只是个开始,很多州府还不知道有玻璃这种东西,等传播开来,后面生意会更好。<br />
此时,端午走了进来:“夫人,老爷给您的信。”<br />
叶采苹放下账本,美滋滋的接过,看完后,把一叠银票给他:“这是玻璃作坊一半的分成,你拿给知晏。”<br />
端午接过便离开了。<br />
不到中午,竟然又回来了,把那叠银票还给叶采苹:“老爷说,家里的钱都归夫人管,以后都不用给他。”<br />
叶采苹挑唇:“行吧,那我就辛苦点。”<br />
端午道:“还有,家里所有账本,都送过来了。不知放哪里?”<br />
那些账本都是定国侯府给沈知晏的家产,一些庄子商铺,还有商船的账。<br />
叶采苹道:“送到我书房就行。”<br />
待端午离开后,造桥的洪老笑吟吟地走进来:“叶娘子可算回来了。大桥已经落成,老夫也准备离开了。”<br />
叶采苹道:“都是多亏了洪老。对了,洪老手里还有活计没有?”<br />
洪老道:“暂时没接到活。”<br />
叶采苹说:“那正好。这条河之上,要隔好远才有桥,我想请洪老,再盖两座大桥,好方便一下周围的乡亲。”<br />
洪老笑吟吟的:“小老儿自是求之不得。叶娘子仁义啊!”<br />
说着,他朝着她拱手一礼。<br />
叶采苹笑着还了一礼。
直到收到叶采苹的回信,心情才重新好起来,又给叶采苹写了封信,递给端午:<br />
“把信送给夫人后,找找那三个丫头和叶轩那臭小子,假都结束了,明天一早来上课!”<br />
“是。”端午身子一抖,立刻绷直。<br />
......<br />
青河村——<br />
此时,叶采苹正跟叶里正、王栓头、叶大全、叶二全和叶二叔,一众家具作坊的东家们坐在外厅里对账。<br />
叶里正把一叠账本和银票递给叶采苹:“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账,全都在这里了。”<br />
叶采苹接过,看着这营业额很满意。<br />
她不在这段时间,家具作坊的销量没有下跌,很平稳,每个月都有五千多两纯收益,12月因着过年的原故,更是达到了六千七百多两。<br />
叶采苹道:“咦,这几个月你们都没分账?”<br />
叶里正道:“去年10月不是分了一次嘛?那次连我和有粮都有两百多两,够足我们过一个好年,而且还有剩余。所以想等你们回来再分。”<br />
......<br />
锦儿欢儿虽然改了名,但文快结尾,作者也用习惯了,码字时还是会以叶锦儿和叶欢儿称呼,否则会经常码错。大家知道改了就行。<br />
第432章 理账本<br />
叶采苹笑道:“好,那咱们现在就分分吧。11月到2月四个月,家具坊所有收益一共是23543两。”<br />
“按干股,我分10594两3钱,大哥和栓头叔每人4708两6钱。二哥是1648两,里正叔和二叔每人941两7钱。”<br />
说着,叶采苹拿出一叠银票,大大小小按数额分给他们,有些零的,便给银两。<br />
叶大全和叶里正等人接过钱,全都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满脸感激地看着叶采苹。<br />
叶采苹又道:“对了,里正叔,大桥什么时候能通行?”<br />
叶里正道:“前段时间已经找人算过了,3月初八、3月12,或3月19都是个好日子。”<br />
叶采苹笑:“那就3月初八吧!能早一天是一天,方便大家。”<br />
叶里正道:“那我一会就找县令说说。”<br />
通桥是大事,得跟上面报备下。<br />
叶采苹道:“我派个下人去就可以了。咱们商量下村子的事。因为三个作坊的原因,村子的人流增多。通桥后会再热闹。我想过了,要不咱们村子搞一个客栈?”<br />
“玻璃作坊我还想再扩大,还有胡辣汤作坊,我打算研发卤料等调味料。到时前来拉货的人只会更多。”<br />
胡辣汤作坊她当初之所以只做胡辣汤,那是怕规模大了,招人眼红。<br />
现在她再无顾忌,可以大搞特搞了。<br />
叶采苹道:“咱们集资弄一个大客栈,做做餐饮,还提供住宿。赚了钱,全村一起分。”<br />
叶里正双眼一亮:“这个好呀!你想怎么弄?”<br />
叶采苹道:“咱们村有110多户人家,每户出四五两就能搞起来,半年分一次钱。当然,若不想参与的,可以不参加。但不参加的,就没钱分。”<br />
叶大全等听着直点头。<br />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这才散了。<br />
过了一会,赵凡走进来,交了这几个月胡辣汤的账:<br />
“这段时间,作坊没有新增别的商家,每个月收益都是1090两,这是11月到2月的,一共是4360两。”<br />
叶采苹笑道:“好。对了,听说你和小燕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br />
赵凡红着脸,憨笑道:“对,是5月16日,嘿嘿。”<br />
赵凡离开后,玻璃作坊的管事也来交账。<br />
玻璃作坊才运营没多久,去年11月出产第一批玻璃,全是定国侯府的,直到12月才开始接单。<br />
光12月她从京城接到的单,扣除成本,纯利润就有一万多两。<br />
1月和2月,别的州府机灵的,已经闻风而来,定制各种玻璃制品。<br />
光这两个月的单子,纯利润已经达到四万多两。<br />
叶采苹点头,真不愧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生意。这只是个开始,很多州府还不知道有玻璃这种东西,等传播开来,后面生意会更好。<br />
此时,端午走了进来:“夫人,老爷给您的信。”<br />
叶采苹放下账本,美滋滋的接过,看完后,把一叠银票给他:“这是玻璃作坊一半的分成,你拿给知晏。”<br />
端午接过便离开了。<br />
不到中午,竟然又回来了,把那叠银票还给叶采苹:“老爷说,家里的钱都归夫人管,以后都不用给他。”<br />
叶采苹挑唇:“行吧,那我就辛苦点。”<br />
端午道:“还有,家里所有账本,都送过来了。不知放哪里?”<br />
那些账本都是定国侯府给沈知晏的家产,一些庄子商铺,还有商船的账。<br />
叶采苹道:“送到我书房就行。”<br />
待端午离开后,造桥的洪老笑吟吟地走进来:“叶娘子可算回来了。大桥已经落成,老夫也准备离开了。”<br />
叶采苹道:“都是多亏了洪老。对了,洪老手里还有活计没有?”<br />
洪老道:“暂时没接到活。”<br />
叶采苹说:“那正好。这条河之上,要隔好远才有桥,我想请洪老,再盖两座大桥,好方便一下周围的乡亲。”<br />
洪老笑吟吟的:“小老儿自是求之不得。叶娘子仁义啊!”<br />
说着,他朝着她拱手一礼。<br />
叶采苹笑着还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