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好。<br/><br/> 近日听闻君诸多传闻,虽传言流入耳中,已知不可尽信,仍不免担忧。<br/><br/> 听闻君辞掉金陵教职,与一段系子侄交好,身险乱局;又闻君赴上海,共建三方之友好会面,化解一场风波。初闻此二事,吾心喜悦也烦扰。<br/><br/> 小友之天资,在校时已得以明鉴,诸师长皆甚喜爱。吾虽不曾授课一日,却也将君视作共建未来之栋梁。<br/><br/> 在此,仅以微末之言相赠。<br/><br/> 北伐已是大势所趋,奉张之辈末路在即。何以择之,何以栖之,望君慎重。<br/><br/> 鹤卿顿首。<br/><br/> 六月三日。】<br/><br/> 许宁放下信封,眉头已经悄然蹙起。这两封信,一封是他北平的师妹张兰所寄,看来许宁劝老师与她南下的建议,是不能达成了。北平之乱局,许宁梦中所见也不甚清晰。他隐隐之担忧,果然不被人重视。<br/><br/> 另一封信,则是——<br/><br/> “鹤卿?这鹤卿是谁啊?为什么说话这么文绉绉的,叫人怪难受的。”<br/><br/> 旁边探出一个脑袋,张三偷看得光明正大。<br/><br/> 许宁把这熊脑袋推开,笑道:“这已是用白话文写的信了,再早几年都是文言格式,怕你偷看都看不懂。”<br/><br/> 段正歧听到鹤卿这个名字就抬起头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字鹤卿的,只有那位北大校长。这个时节,他给许宁写什么信?<br/><br/> 他瞪了眼睛去瞧张三,只恨这傻小子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不然回去也好问问他,许宁这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br/><br/> 张三被瞪得无辜,许宁转身见段正歧脸上神情,笑道:“你不看自己那两封?”<br/><br/> 两封急信而已,段正歧早已看完。一封是南方战事,告之他叶挺独立团已于六月五日攻下湖南攸县,北伐军驰援在后。另一封则是义父得知他拿下金陵,写信恭贺,并表示会派一长辈前来助力。<br/><br/> 段正歧随手将这两封信都交给许宁,大有坦荡荡、赤诚诚,你想看便看的意思。许宁也不和他客气,匆匆阅览。<br/><br/> 他眉头微皱。<br/><br/> “段公信上所说之长辈,你可知道是谁?”<br/><br/> 管他是谁,段正歧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是谁来,都得安安分分在他麾下待着,别动分权夺利的心思。<br/><br/> 许宁叹了口气:“我竟忘了,你毕竟是段公义子,这些年受他帮助颇多。虽然段公如今龙困浅滩,你的许多行动却还要受他置喙。”<br/><br/> 段正歧扬眉想要说些什么,许宁连忙阻止道:“我不是想煽动你父子反目,目前你们既然并无多少争执,此事容后再议。”<br/><br/> 容后再议?段正歧忍不住腹诽,再议的话倒是把正事先解决了,我才好去办别“更重要的事”。不得不说,憋了太久的段将军,此时大概真是叫那精虫上了头脑,拎不清了。<br/><br/> 许宁望着两个人四封信,倒是感慨道:“天下局势,皆尽在这四封信里了。”<br/><br/> 文人学子的处境,政坛风波的动荡,南北战事之行止,还有苍生百姓之朝朝暮暮。<br/><br/> 眼下的中国犹如一个大染缸,被来自各方的势力尽染了颜色。而许宁与段正歧,自己也是这染缸里的一抹染色,能浸染多久、浸透多深,还是被其他杂色吞噬怠尽,却还要看他们自己。<br/><br/> 目前金陵虽然取下,却还有诸多事要准备。巩固江北、金陵、安徽三地阵线,才是段正歧站稳脚跟的根本。<br/><br/> 许宁想了想,觉得段正歧从军良久,调兵遣将稳固一地,必定不需自己多言。而他唯一能做的,除了在未来指明方向,或许就是在一些擅长的事情之上稍尽绵薄之力。比如若要金陵长治久安,按照军阀占据的老路数必定是行不通的。许宁心里刚刚有了些想法,正要开口,抬头却见段正歧虎视眈眈盯着自己手上的两封信。<br/><br/> 那眼神好似在说:我都给你看了,你怎么不给我看?真是如此小气。<br/><br/> 许宁:“……”<br/><br/> 他<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把信收到怀里。<br/><br/> “我想起有事还需出门一趟,段将军先忙。”<br/><br/> 说完,就带着信封脚下生烟地出了门。段正歧留都留不住,两眼送着肥羊飞走,只能磨牙狠狠笑了一下,眼神闪动似在谋划着什么。身旁张三看见他的表情,突然一个哆嗦,想起孟陆的话来——替那肥羊惋惜。他此刻,也从心底替许宁惋惜。<br/><br/> 虽然段正歧在许宁面前总是人模人样的,但是许先生,你也别忘了这小狼狗的本 xi_ng 啊。<br/><br/> 而许宁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招惹到了什么后果,他虽然是故意避开段正歧,却也真的有事要外出。师妹张兰的信,读来太过亲密,段正歧难免要呷醋。而校长蔡先生的信,则让人心头沉甸甸。蔡师信中口吻,明显是将段正歧比作奉张之流,告诫他不可深交,早日另选立场。<br/><br/> 可许宁却注定要辜负师长的期待了。他不想让段正歧看到这封信,因为段小狗必定要生气,对蔡师心生芥蒂,说不定又要疑神疑鬼,猜测许宁是否会后悔。许宁不想让段小狗犯疑心病,更觉得要解决此事,还是得先解决段正歧的军阀出身。<br/><br/> 所以他出门,来找一位友人。<br/><br/> “元谧?”<br/><br/> 梁琇君惊讶道,“你是何时回来的,我还听说你在上海呢?”<br/><br/> 许宁上海出门一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风头正盛,他却只是苦笑,道:“今日刚回,琇君,我又有事要麻烦你了。”<br/><br/> 梁琇君却笑道:“我还正怕你不麻烦我呢。”<br/><br/> 两位好友,便约到梁琇君家中相谈。<br/><br/> “琇君。”许宁开门见山道,“你消息灵通,我想知道如今城内各界,对段系军阀是什么看法?学生文人们如何看他?”<br/><br/> “还能有什么看法?”梁琇君直言不讳道,“走了一个张宗昌,来了一个孙传芳,现在轮到段小狗坐台,他们都在看好戏,等着他能占据金陵到几时。”<br/><br/> 果然是这样,许宁叹了口气。<br/><br/> “那工人与商会呢?”<br/><br/> “商会?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何处不钻营?我听说近日已经有几个大商人去府上找段将军了,你不知道?”<br/><br/> 许宁的确是没关注此事,想来也是姚二和丁一他们负责处理的。不过,商界向来不轻易站队,他们联系段正歧,未必就是表明了立场。<br/><br/> “至于工人。”梁琇君道,“这次倒是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段正歧赶走了杜九,又恢复了城内正常交易。现在金陵工人小贩,对他倒是颇有好感。再加上你这次在上海一番作为,我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有金陵工会的人上门去找你们吧。”<br/><br/> 梁琇君出于各种原因,对段正歧倒是也无恶感,因此提醒道:“工人与左派向来联系紧密,我想这倒是一个机会,让他在左派之中博得好感。毕竟无论是奉张还是广州蒋汪,都不见得是什么值得信赖的盟友。”<br/><br/> 她还不知道早在上海,段正歧就已经与左派缔结盟约。此事,现在还是保密阶段。<br/><br/> “不过,元谧,你问这些做什么?你是想让段正歧巩固江山,还是帮他拿下更多土地,难不成你还想要他做皇帝?”<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