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康熙瞥了他一眼,虎着脸接过,才匆匆扫过几行,竟已气得浑身发颤。<br/><br/> “孽子,孽子啊!!!他竟然敢……”<br/><br/> “皇父,大哥他……也是猪油蒙了心。往日里成日仗着年长欺压年幼的弟弟们倒也罢了,如今却为了……置父子手足于不顾,镇魇二哥。可怜我那二哥竟成疯癫……皇父,您可得为兄弟们做主啊。”<br/><br/> “查,查,查!立刻给朕去查!不查清楚便别回来了!”<br/><br/> 翌日,大阿哥便以镇魇皇太子获罪。前来举报的三阿哥却也没讨得到好,只觉老爷子盛怒之下的目光直直地 sh_e 过来,似要将他看穿。<br/><br/> 碰了一鼻子灰,只得讪讪地回去了。<br/><br/> 当日晚上,咸安宫便解除了禁闭,皇帝听闻二阿哥受伤,便赶忙宣了御医。<br/><br/> 自罪魁祸首被圈禁,用以震魇之物又被销毁之后,二阿哥的戾气渐退,逐渐恢复了往日面貌。<br/><br/> 据说,他很是愧疚地在乾清宫门口长跪,口口声声向皇父请罪。<br/><br/> 据说,他旧伤未愈新伤又添,直把个额头磕的血红一片。<br/><br/> 据说,皇上亲自扶起太子,嘘寒问暖,一如往昔,绝口不提那谋逆之事。<br/><br/> 只是在提到大阿哥时,康熙方才冷哼一声,恨恨地道:“那个逆子,竟这般陷害未来的储君,实是罪不可恕!朕不想再看到他!”<br/><br/> 朱棣略一沉吟,想起朝堂上因废储一事而风起云涌,便知那个位子恐怕不会再空闲着,却知此刻不是试探的好时机,便只能做一步算一步了。<br/><br/> 如今朝中的太子党凋零,原太子又于军事上无所建树,还得早做打算。<br/><br/> 宫中,平静祥和的表面之下,正翻起一阵又一阵不为人知的浪。<br/><br/>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乃们的留评是咱的动力!<br/><br/> 对了,因为本文原计划是短篇,所以咱没定过cp,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br/><br/> 没有的话就无cp到底了。<br/><br/> 第二章(修)<br/><br/> 康熙自与二阿哥关系和缓以来,某些习惯也恢复到从前,时不时地便来关心下。<br/><br/> 听闻二阿哥最近不问朝中之事,只遣心读书,顿觉心中宽 we_i ,如此,便来咸安宫也勤了些许。<br/><br/> 今日,康熙驾临之时二阿哥恰在练骑 sh_e 。康熙闻言有些微讶,自胤礽辅政以来,几乎每次见到那孩子都是在朝堂上或是书案旁。除却秋弥,已很少能再见他骑 sh_e 的模样了。<br/><br/> 胤礽的底子自是极好的,可未曾经过实战,后又疏于练习,比之常年习武领兵在外的兄弟自是生疏不少。<br/><br/> 可朱棣不同,他戎马一生,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 sh_e 出的箭素有百步穿杨之名,如今,远远地看着,只觉一股森然气势扑面而来。<br/><br/> 康熙望着那立于中央的神 sh_e 手,只觉一时之间竟被那耀目的利刃晃花了眼。<br/><br/> 儿子尚富强,他却已年迈……<br/><br/> 这么一想,心中便不大痛快,夸奖爱子之时也神色淡淡。<br/><br/> 朱棣一见便懂得了康熙心中的不自在,联想到年迈时的皇父朱元璋的表现,便也释然了。<br/><br/> 遂向着康熙道:“皇父可要进屋去坐坐?也让儿臣奉一杯热茶聊表‘孝心’。”<br/><br/>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呵,这个讽刺的烙印让好面子的朱棣心中始终藏着根刺儿,纵使原本说的不是他,可他却不能继续背负着这样的名声生活下去。<br/><br/>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看来真真不假,”康熙睨了朱棣一眼,眸中满怀欣 we_i ,“经此一役,保成也长大了。”<br/><br/> 朱棣眸光一暗,嗓音低沉,却铿锵有力,“儿子先前……真是不孝极了……也不知是何故,竟会作出那等事……”<br/><br/> 侧着面的康熙看着一向骄傲的爱子眼眶微红,别扭的别过脸去,神色极是真挚,不似<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作伪,不由心下一软,道:“这原也不是你的错,都是胤褆那混账……罢了,不提也罢,你日后自己小心便是。身为一国储君,竟然这么轻易便受了诅咒,你让朕如何放心将这江山交给你?”句末不自觉地带了些微的不满。<br/><br/> 朱棣阖眼,忽地郑重道,“请皇父莫要再提此话,若是因此而与皇父生分,儿臣情愿永不再做‘太子’!”<br/><br/> 以退为进,首先要让面前的皇帝陛下相信的,便是自己的‘忠心’。若是他仍然属意于自己,那便好办多了。若他不再信任自己,自己也有的是手段来谋取自己想要的东西!<br/><br/>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康熙骤然发怒,道:“难道一直被朕寄予厚望的太子便只有这点器量吗?未免太过让朕失望!!!”<br/><br/> “儿臣只是……只是担心……”<br/><br/>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有什么事,还有朕在这里做主呢!还是你以为,朕是那不辨忠 ji_an 之人?!!!”康熙见到朱棣那副难得“真情流露”的模样,心下对于太子造反并非出于自愿又信了几分,只是与之同时,却也更为恼火。<br/><br/> 被康熙好一通怒斥,二阿哥当天晚上回了咸安宫中便病倒了,连着发了几天的烧,还说胡话。<br/><br/> 太医来了,药也吃了,却总不见好,消息穿到康熙处,康熙心中颇为懊恼,想来那孩子连日来所受打击不轻,自己那天的话是重了些。<br/><br/> 可是,太子为何会突然得这么重的病,且总也不见好呢?<br/><br/> 康熙忧心地看着宫中之人进进出出,刚拿来的冰毛巾不一会便又发热,心下焦虑不已。<br/><br/> 一些在一废中被打击的不轻的太子党见此,顿时又觉心中有了希望。<br/><br/> 瞧,皇上最重视的还是咱们二爷啊,站在太子这一边,准没错儿!<br/><br/> 其中以王掞为首的官员,赶忙向皇帝进言,二阿哥这是郁结于心啊!<br/><br/> 除了那件事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让一向肆意的儿子这般萎靡?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那一件事。<br/><br/> 二阿哥还是有抱负的!只是为了缓和与朕的关系,方才违心地说出了那些话语,他到底心中,还是有朕这个阿玛的!<br/><br/> 念及此处,康熙对太子又添了几分喜爱,几分欣赏,与几分愧疚。<br/><br/> 此时,他的心中已悄然下了一个决定,一个不知是福是祸,却足以影响许多人的决心。<br/><br/> 不知是不是真是康熙的那些作为起了作用,朱棣的病情开始好转。不过几日功夫,已能下床行走。<br/><br/> 康熙到的时候,朱棣正手捧着本书,歪着头坐在床上细细地读。<br/><br/> 案上放着一本已读完的书籍,泛着黄半掩着,一阵风吹过,几页纸张被翻得哗啦啦地响。<br/><br/> “这是明史?”康熙捧起,一眼望去,便见着自己多年前批注的密密麻麻的字迹。<br/><br/> 朱元璋的,朱棣的,朱允炆的,朱由检的……几乎都作上了评论。<br/><br/> 满清是少数民族,统治之初文字狱实属常见。民间轻易不敢发行明朝相关的书籍,倒是皇宫中,统治者自身,尚存留着很多。<br/><br/> 及至翻到明成祖的那一页,上面只寥寥数字,却蕴含了面前的千古一帝康熙爷最高的赞美。<br/><br/> 远迈汉唐。<br/><br/> “读史书可知兴替,你能想到读这些,不错!”康熙颔首道:“要汲取前明亡国的教训,居安而思危,只有这样,我大清国才会更加<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