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太子的联手弹劾,心下暗叹一声,只怕胤礽这孩子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这才自请出兵,外出避嫌的吧?国事先于个人的权力之争,不与兄弟争锋相对的善意……为何那些口口声声诉说着太子残虐的人看不到……<br/><br/> 大约……所有人都会这么想吧,太子看不清局势,主动远离权势的漩涡中心……可这,未尝不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br/><br/> 朱棣站在北京城中,凝望着那即使在白昼中也耀眼夺目的紫禁城,三月的春风拂过,带动他的乌发飘舞翻飞。头上戴着的盔甲下,没有人注意到,那原本被修建得干干净净的前额已冒出了一缕青丝……<br/><br/> 有的时候,正面相争,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在名义上的父亲兄弟……所有人都对你心怀戒备之时。<br/><br/>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一个可信的人,一直守着他的后背,不曾离弃,不曾背叛,始终坚定如一,他这才能这般潇洒地放手吧……<br/><br/> 因为知道那个人会替他守住所有的力量,甚至,还会利用皇帝滋生出来的愧疚心理,掌握更多的力量……<br/><br/> 毕竟,没有力量,就没有通向理想的途径,理想,就只是一片虚无缥缈之物。<br/><br/> 这一次的敌人要棘手些,朱棣在外的时间也就漫长些,从初春的冰雪初融,到夏日的蝉声嘹亮,不知不觉间,一个季度的岁月便从指缝间悄然划过。<br/><br/> 这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康熙来说,是异常难熬的。所有的思念和焦灼,仿佛都追逐着那个鲜衣怒马的身影飞驰而去,不曾回归。<br/><br/> 没有书信往来,纵然有奏折说明太子一切安好,但还是会忍不住地担心,那孩子,会不会瘦了,会不会吃苦,会不会受伤……<br/><br/> 尽管知道这些是作为未来的君王理应承受的,但他就是忍不住担心。<br/><br/> 他现在,甚至已经开始后悔,后悔将那孩子调离自己的身边,后悔没有叮嘱他日日给自己写信……<br/><br/> 尤其是,每日从朝堂上的争权夺势中回来,满心疲惫之时,心中堆满的,便是那个孩子的一颦一笑,仿佛,只有在那个孩子沉寂得宛若幽潭的眼睛中,才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和歇息……<br/><br/> 那一刻,他几乎有了一个疯狂的冲动,想要将那个孩子紧紧地搂住,永不分离!!!<br/><br/> 停!打住!康熙苦笑着揉了揉额角,这都什么跟什么?<br/><br/> 他,爱新觉罗玄烨,竟然会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起了那种不正常的感情?<br/><br/> 说不上是哪种感情,但康熙知道它不正常,所以,心中不免有了些许的惶恐,些许的惊怒。<br/><br/> 起身,抬步,走至书案前,捧出今日大臣们送上来的一大叠公文,康熙开始将自己埋在了奏折堆里。<br/><br/> 会胡思乱想,就说明仍然太空闲了不是吗?既然这样……等批完奏折,便不会再有这样莫名其妙的冲动了吧?<br/><br/> 文华殿中,弘皙却是没那么轻松。弘皙,或者说是朱瞻基,代替他的祖父朱棣处理着原本属于太子管辖的一系列事件——当然,这也得到了康熙的首肯。<br/><br/> 这个最大的孙子辈的少年,很快表现出了他不凡的一面,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又不至于越过自己的本分,待人处世比之朱棣只有愈发宽和的,即便是在朝中,对这位少年怀有好感的人也不少。<br/><br/> 朱瞻基一直是一个温润的人,当然,他的温润下头自然也掩藏了旁人所难以察觉的犀利!<br/><br/> 也恰是因为如此,朱棣才能够那么放心地将一切事宜交给他来处理。<br/><br/> 拥有十年身为皇帝的经验的他,即使是与最为深藏不露的四阿哥相比,也不遑躲让。<br/><br/> 这个少年最深沉的地方就是除了朱棣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发现他的深沉。<br/><br/> 战场的杀伐之气,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朱棣带来的五千余人。<br/><br/> 尽管在不断的征战中,折损的人数已经上百,活下来的人,褪去了少年的青涩,都练就出了一双狮鹫般的眼,以及<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一种由战场沉淀出来的深沉与内敛。<br/><br/> 朱棣成日里与将士们打成一片,作战杀敌之时亦是一马当先,指挥果断且有效,很快便在这个阵营之中建立起了很高的威信。<br/><br/> 几乎所有的人,在谈到他们的主帅的时候,都会用一种崇拜夹杂着钦羡的目光看着朱棣,尽管朱棣实际上并没有切实地被授予任何职务。<br/><br/> 只是以皇太子之尊,率领一众士兵出击,仅此而已。<br/><br/> 然而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便是作为王者存在,仅仅是站在那儿,也让人为之侧目,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追随……<br/><br/> 这些士卒们纷杂不一的心绪暂且不提,但说朱棣这里,也在考虑,这些人究竟有多少可用 xi_ng 。<br/><br/> 诚然现在,他们服从他的管理,听从他的指挥,但终究,他们只是’朝廷的士兵‘,而不是他朱棣的力量。<br/><br/> 如果,有一天他必然要与康熙对上,那么,这群人是否还会听从他的指挥?<br/><br/> 思及此处,朱棣便开始了对这些人的不动声色的试探……<br/><br/> 六月至七月是梅雨季节,乌云一旦漫境,随后便有一场瓢泼大雨。<br/><br/> 副指挥望着 yi-n 森森的天,看着时不时从灰色的天穹中呼啸着滚过的雷,踟蹰地向朱棣请示:“太子,现在行路恐怕不久便会遭遇暴雨,我们是否延缓一些回京的时间?”<br/><br/> 朱棣望了望天色,点头道:“也好,先让兄弟们休息一下再走不迟。”<br/><br/> 于是,远在京师的康熙,在乾清宫中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太子回来的消息。为此,他几乎已经亲至宫门口看了好几次,并敦促宫门口的侍卫们,一旦太子回来了,立马让他来见他。<br/><br/> 三个月的时间,对他而言,真的已经,太久,太久……<br/><br/> 第三十八章(修)<br/><br/> 见不到时,每每空闲下来便会想念,可见到了,却恍然惊觉,原来父子俩,竟已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之感。<br/><br/> 可是,这能怪谁呢?<br/><br/> 所以,康熙那些微的苦涩感,便也只能藏在心底。<br/><br/> 几天里,康熙陆续召见了诸位皇子,道是要好生进行一番父子谈心。<br/><br/> 八阿哥走在三尺见方的大青石砖上,神色中难得地透露着些许紧张,一只手捏的沁出了汗。<br/><br/> 分明……还是这般季节啊……<br/><br/> 最近的这些日子——约莫是太子回宫之后吧——皇父的心思便愈发深不可测了。<br/><br/> 以往尚能窥见一二,如今对于他突如其来的一些行径,却是丈二和尚 m-o 不着头脑,除了被动防御外,他们竟然什么也做不到。<br/><br/> 自嘲地望了眼地面上凝结着的还未散去的薄薄的霜层,迎面走来一人,着一袭石青色补服,外罩金黄色端罩,五爪金龙在不甚明丽的日光照 sh_e 之下竟是褶褶生辉,宛若生龙。<br/><br/> 八阿哥眯着眼,拱手作揖,“四哥。”<br/><br/> 四阿哥的面色并不十分好看,故而方才并未注意到八阿哥,此时见了,面色稍稍收敛,“八弟。”<br/><br/> “今儿个皇父赐了你这金黄色端罩,弟弟先在这里恭喜四哥了。”<br/><br/> 和硕亲王端罩常是青狐为之,月白缎里,得赐金黄色者,方可用之。原先四阿哥并未得到如此恩荣,想是此番进宫来康熙帝的恩典了。<br/><br/> “皇父的厚爱罢了。”四阿哥低头望了望身上<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