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不赖,是个精明能干的,难得的是竟还能得了玄烨的信任,一下子便提拔到仅次于魏珠的位子。<br/><br/> 不过,这些现在都无关紧要了。<br/><br/> 途中,李进朝领着一队禁卫军气喘吁吁地跑过,新面孔一把拦住他,皱着眉道:“皇上设置的宴会就要开始了,李公公这是做什么去?”<br/><br/> 许是常年不运动,李进朝乍一停下来便弓起身来,双手支在膝上喘个不停:“你竟不知道么?今日有好些大人遇害了,有的大人刚下了朝正要回府……有的则是在家中……待,待旁人发现的时候,大人们和身边的家仆已经全数死尽,无人生还……”<br/><br/> “竟有这等事?”那人勃然变色,紧跟着问道:“此事,皇上知道了么?”<br/><br/> 李进朝此时已缓过神来,只一呼一吸间一轻一重,剧烈起伏的 x_io_ng 膛显示着他并不平静的心。<br/><br/> “皇上何等英明?他老人家前个时辰便已知晓了,如今害怕宴会上出现变故,故而特特命我等守候在宫门外以便随时护驾,以及在离场之时确保各位大人的安全。”<br/><br/> 很完美的说辞,只是,新面孔总是觉得有哪个地方甚为怪异,他扬着头瞅着李进朝,犹疑地问:“你方才所言,俱是真?怎的我一直在皇上身边儿,竟是毫不知情?”<br/><br/> “哎哟,你哪儿知道呀,可不就是一个时辰前,皇上命你来迎接太子大驾?”<br/><br/> 这时,新面孔方才留意到一直站在一旁,静默不语地望着自己二人交谈的朱棣,面上却毫无惧色,只是疏离而守礼地道:“奴才该死,竟让殿下在这儿等了那么久。殿下明鉴,乾清宫中的安全马虎不得,我等也是怕突生变故……”<br/><br/> “无妨,”朱棣冷冰冰地打断他,“公公的’忠心‘,皇上和孤都知道。若是此时善了了,恐怕’皇上‘也会给公公一份赏赐的。不过,既然此事已解释清楚了,还是请公公快些带路吧,以免耽搁了参加宴会的时辰惹得皇上龙颜大怒。”<br/><br/> 现今高坐于玉座之上的皇上,与他朱棣口中的’皇上‘,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皇上?且在今日见分晓罢!<br/><br/> 说话间,李进朝一众人已涌向了乾清宫的正厅,分布在四周,将个小小的宫室围得密不透风。<br/><br/> 新面孔见此,眉愈发紧皱,翕动了一下唇角,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br/><br/> “太子爷,奴才就送您到这儿吧,再往前便是皇上与诸位大人们庆宫的地方了,因皇上吩咐过,没有他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所以奴才先行告退。”新面孔不卑不亢地见礼。<br/><br/> 朱棣微微颔首,新面孔便退了下去。<br/><br/> 朱红的大门“吱嘎”一声打开,宛若打开了未知的大门。<br/><br/> 正殿之内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虽不是朱棣首次前来,却又令他一阵炫目。帝王的宝座如一个庞大的群落,占据了殿中最主要的位置,四根金丝楠木铸就的朱红支柱擎着这片天。<br/><br/>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高坐着那个穿戴着齐整帝王服的男子,他的周围,簇拥了一众臣子——约莫十来个。<br/><br/> 朱棣足下顿了顿,继而缓步上前,周围的大臣们早已停止了交谈,目光齐刷刷地随着朱棣的移动而游移。<br/><br/> 一步,一步,踩踏在三尺见方拼贴无缝的砖面上,青石砖被擦得极亮,一眼望去,隐约能照出人的影。<br/><br/> 朱棣手提礼盒,腰间别剑,款款来到御座之前,对着康熙行礼道:“儿臣恭请皇父圣安。”<br/><br/> “方才皇上还念叨着太子殿下呢,不想殿下这就过来了。由此看来,皇上日后还得多多念叨。”有一位先时与康熙聊着什么的大臣打趣儿着康熙,目光却紧紧地盯在朱棣的身上,一刻也不曾离开。<br/><br/> “哪里敢念叨他呢,以往每回一念叨,便引得他好一番不忿,如今再一唠叨,可不是要逆了朕了?”康熙虽嘴边笑着,漆黑的眼底却没有一丝笑意。<br/><br/> “依奴才看,太子与先头的直郡王俱是<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英武善战之人,又立了功,未免都有些居功自傲,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了。”一旁有人见了太子,面上不喜,出言亦不善。<br/><br/> 康熙瞥了那人一眼,笑容不减:“如今我儿也上了战场,只是,还需得你们这些老将好生指点才是。”<br/><br/> “皇上说的是。”众人均有些心不在焉,显然口不对心。<br/><br/> 一旁一个跟随康熙多年的老臣沉默地望着面上一派从容的帝王,想起帝王私下里对他们说的那些个话,心中却暗自发急,不由跺脚:皇上,您既已料定了太子逆反,为何还不快些行动?须知迟则生变呐!<br/><br/> 朱棣的目光迅速地在殿中巡了一圈,随即似是微微讶异地道:“八弟怎的竟然在这儿?孤先时竟是不知道啊!”<br/><br/> 此时的八阿哥胤禩正缩在一边儿的角落里,往日温润如玉的面庞上如今已是苍白一片,嘴上笑得极是勉强。<br/><br/> 他起身,向着朱棣行礼道:“臣弟见过太子,先前未及时向太子见礼,太子不会怪罪吧?”<br/><br/> “八弟多虑了,”朱棣瞅了面前明显不对劲的八阿哥一眼,声线难得地柔和了下来,伸手虚扶一把,道:“你我兄弟之间,何必如此见外?况且今日可是皇上和诸位大人的’好日子‘,怎可因这么点子小事而坏了大家的心情?”<br/><br/> 八阿哥闻言,深深地望了朱棣一眼,眸中若有千言万语的复杂感情,却都被康熙的一个含着淡淡警告的目光打断。<br/><br/> 依言直起身子,八阿哥清了清嗓子,抿了下干裂的唇,道:“太子,臣弟往日虽极敬重你,视你如君如兄,可今日有一事,臣弟不吐不快。”<br/><br/> “何事?”朱棣淡漠的声音撞击在石砖上,却莫名地让康熙周身的一众臣子们皆无名火起。<br/><br/> “何事?你竟然还敢问何事?”一名素来唯康熙马首是瞻的直肠子武将气愤地抡起惯用武器,气愤地指着朱棣道:“谋害亲父,不忠不孝,亏得皇上还如此看重你!”<br/><br/> 果然,事有蹊跷,朱棣不动声色地将殿中一众人的神色尽囊括眼底。这些人大多是上过战场的武将,有些人极是气愤,一双充满杀气的眼直直地瞪着朱棣,还有一些人则是沉稳地站立于康熙身旁,并没有像前者般过激的反应,只是偶然撇向朱棣的眼中,却充满了谴责。<br/><br/> 他们有什么资格谴责他?鄙视他?滔天的怒火自 x_io_ng 中升腾而起,愈燃愈旺。<br/><br/> 朱棣怒极反笑,“我竟不知,什么时候我谋害了一国之君,竟要旁人来提醒我了!!!八阿哥,胤禩贝勒,你却是知道了什么?别是又拿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来污蔑孤的清誉!”<br/><br/> 谁料八阿哥却一反常态地坚定摇头道:“不,太子殿下,非是臣弟想要污蔑你的清誉,你毕竟是臣弟的亲兄,臣弟又何尝不想相信你?只是……”八阿哥弯腰,从黄花梨交椅下取出了一物,却是原先摆放在殿前宽敞的月台上的四座鎏金香炉中的一个。他指着香炉道:“殿下,这炉中的檀香想必是您给皇父送来的罢?”<br/><br/> 所以,其实是香炉出了问题?<br/><br/> 朱棣沉声回答:“是。在送来之前我已名人反复核查,确保绝无异常。檀木是同级中最佳者,最是适合用来给皇上安神。”<br/><br/> “可是,您可知道,这香在炉中燃烧起来之后,却可置人于死地?”八阿哥的声色渐利,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仿佛是不可置信地望着朱棣,道:“若不是太医的查证,恐怕臣弟至今还不敢相<br/>\t\t\t\n\t\t\t\n\t\t\t', '\t')